It’s the time in the season for a maniac at night.
Blue Öyster Cult,‘Madness to the Method’
如今正是狂人在夜晚出没的最佳时节。
——蓝牡蛎崇拜乐队,《疯癫做法》
六月进入第二周,天气依然凉爽,隔三岔五地下雨,不时刮大风。阳光下,华丽灿烂的皇室婚礼逐渐变成回忆,浪漫的热潮慢慢退去,商店橱窗里与婚礼相关的商品和祝贺横幅也被撤下。首都的报纸恢复日常的平庸状态,包括即将来临的地铁系统罢工。
到了周五,令人惊骇的新闻占据报纸头版:有人在几个垃圾袋下发现一位年轻女人残缺不全的尸体。警察呼吁市民提供线索,几个小时后,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有位二十一世纪的开膛手杰克正在伦敦街头徘徊。
已经有三位女性惨遭毒手,被人杀死后尸体又遭分解,但伦敦警察仍然毫无头绪。他们拿出手头所有的资料——每起案件的发生地点,三位受害者的照片。媒体发现他们来得有点晚,铁了心要追回失去的时间。他们之前把凯尔西·普拉特案报道成虐待狂犯下的独立案件,对第二名受害者,十八岁的妓女莉拉·蒙克顿则几乎毫无关注。在皇室婚礼那天,一个卖淫女孩不可能压过新晋王妃的风头。
第三名受害者就不一样了。希瑟·斯玛特,二十二岁,诺丁汉出身,在建筑协会工作。头条新闻的材料全都准备就绪,几乎是自动写成的:希瑟有份稳定工作,有个小学老师男友,来伦敦只是想看看首都的著名景点。这样的女主角极易引起民众的同情。在案发那天,希瑟去看了《狮子王》音乐剧,在中国城吃了广东点心,在海德公园里和骑马的卫兵合了影。她来庆祝嫂子的三十岁生日,最后却在一家成人影碟店的后院里死去,死状凄惨恐怖,这足够写好几篇评论专栏。
和所有脍炙人口的故事一样,这件事像阿米巴虫一样迅速繁殖,从中生发出新的报道、意见专栏和分析文章,每篇文章又引出反对意见。有人指出英国年轻女性太爱喝酒,随即有人批评说,这是在指责受害者。有人在惊恐中写下关于性侵犯的科普文章,不停指出英国的犯罪率比其他国家要低得多。有记者采访无意中抛下希瑟一人的那几个朋友,她们惊慌失措,内疚不已。社交媒体上充斥对她们的指责和辱骂,随即又有人挺身而出,为这几个处于哀悼中的年轻女性辩护。
每篇报道上都笼罩着凶手的阴影,那个喜欢将女人砍杀后分尸的疯子。媒体再度聚集丹麦街,寻找那个接到凯尔西断腿的男人。斯特莱克决定让罗宾趁机放假,去马沙姆最后试一次婚纱。他们之前就这件事讨论过很多次,一直没找出合适的时间。他自己又背着包去尼克和艾尔莎家借宿,无比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便衣警察还在丹麦街放哨,注意可疑邮件。沃德尔担心还会有碎尸寄给罗宾。
在全国媒体的注视下,沃德尔背负巨大的调查压力,希瑟的尸体被发现六天后,他才有时间与斯特莱克见面。斯特莱克又在傍晚时分去了羽毛酒吧。沃德尔形容憔悴,一看就急于找人谈谈案情,既参与其中又是局外人的斯特莱克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这周难熬透了。”沃德尔叹息道,接过斯特莱克递来的啤酒。“我他妈又开始抽烟了。阿普丽尔可生气了。”
他一连喝了几口啤酒,对斯特莱克讲起希瑟的尸体被发现的过程。斯特莱克已经注意到,媒体的报道在很多重要细节上互相矛盾,不过都责备警察居然在案发二十四小时后才发现她。
“她和那几个朋友都烂醉如泥,”警察直白地说,“四个人上了出租车,醉得神志不清,忘了希瑟的存在。出租车开出一个街区,她们才想起她没上车。
“司机很生气,因为她们吵得很,又没礼貌。他说不能在路中央掉头,有个姑娘就开始骂他。他们吵了起来。过了五分钟,司机才同意掉头去接希瑟。
“她们回到离开希瑟的地方——要知道,她们都是诺丁汉人,对伦敦一点也不熟悉——希瑟不见了。车沿着路边慢慢开,她们坐在车里,开着窗喊叫希瑟的名字。然后有个姑娘说希瑟好像在远处上了一辆公交车,于是两个姑娘下了车——这个说法根本不可信,她们都醉得七荤八素——大喊大叫地跑过去追赶公车。另外两个姑娘从车窗里探出头,喊叫着让她们上车,一起坐车去追公交车。然后之前和司机吵起来的那个姑娘管司机叫巴基斯坦佬,司机就让她们都滚下车,自己开车走了。
“所以,基本上,”沃德尔疲惫地说,“我们之所以没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找到她,都是因为酒精和种族歧视。那帮傻妞认为希瑟上了公交车,我们浪费了一天半,只找到一个和希瑟穿着类似外套的女人。然后成人影碟店老板出门扔垃圾,发现她就躺在一堆垃圾袋底下,鼻子和耳朵被砍掉了。”
“这么说,那部分是真的。”斯特莱克说。
所有媒体对尸体损毁情况的报道一致。
“嗯,那是真的,”沃德尔语气沉重,“‘夏克韦尔开膛手’。真是个脍炙人口的名字。”
“目击者呢?”
“没人看见任何东西。”
“那‘迷恋者’和他的摩托车呢?”
“排除了,”沃德尔表情严肃地承认,“对于希瑟的死,他有十分牢靠的不在场证明——亲戚的婚礼。对于其他两起案子,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他。”
斯特莱克感觉沃德尔还有别的事要告诉他,就耐心地等着。
“我不想让媒体知道,”沃德尔低声说,“我们认为,他还杀过另外两个女人。”
“老天,”斯特莱克从心底感到震惊,“什么时候的事?”
“很久了,”沃德尔说,“利兹区的未解决谋杀案,二〇〇九年。一个妓女,卡迪夫人,被人用刀捅死。他没从尸体上砍下任何部位,但是拿走了死者一直戴着的项链,把尸体扔在城外的水沟里。过了两周,尸体才被人发现。
“然后是去年,一个女孩在米尔顿凯恩斯被谋杀并肢解。她叫萨迪·洛奇。警察逮捕她的男友。我都调查过了。这个男友的家里人做了很多工作,最后他上诉,接着被无罪释放。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他做的,他只是和死者吵了一架,曾经用折刀威胁过别人。
“我们找了心理学家和法医鉴定组调查五起案子,结论是它们有很多共同点,足以证明罪犯是同一个人。他应该有两把刀,一把砍刀,一把弯刀。受害者都是弱势群体——妓女,喝醉的女人,情绪不稳的女人——受害者都是在街上被他带走的,只有凯尔西例外。他从所有死者上都拿走了纪念品。现在还无法确定能不能从死者身上取得相同DNA,估计希望不大。他应该没有和她们发生过性关系,他的兴趣不在那方面。”
斯特莱克饿了,但觉得还是不要打断沃德尔闷闷不乐的沉默。警察又喝了些啤酒,避开斯特莱克的目光,说:“我在查你那几个人。布罗克班克、莱恩和惠特克。”
也他妈差不多是时候了。
“布罗克班克挺值得深究。”沃德尔说。
“你找到他了?”斯特莱克的啤酒杯停在嘴边。
“还没有,但我们知道他是布里克斯顿一家教堂的常客,直到五周前。”
“教堂?你确定是同一个人?”
“身材高大的退伍士兵,曾经的橄榄球运动员,长下巴,一只眼睛陷进去,菜花耳,黑发,平头,”沃德尔倒背如流,“名字叫诺尔·布罗克班克。身高六英尺三四。浓重的北方口音。”
“是他没错,”斯特莱克说,“教堂?”
“等我一会儿,”沃德尔说,站起身来,“我去方便一下。”
为什么是教堂呢?斯特莱克心想,走到吧台边,又要了两杯啤酒。酒吧里的人渐渐多起来。他拿着菜单和啤酒一起回到桌边,无法集中精神。合唱班的小女孩……他不会是第一个……
“这下舒服多了,”沃德尔回来了,“我还想出去抽根烟,待会儿——”
“你先说完布罗克班克的事。”斯特莱克说,把啤酒推到他面前。
“说实话,我们找到他纯属偶然,”沃德尔说,坐下来接过啤酒,“我手下的一个人在跟踪一个本地毒贩头子的母亲。我们不相信这位母亲有她自己说得那样清白,就派人跟着她去了教堂,结果布罗克班克就站在门口,分发赞美诗集。他不知道我们的人的身份,就和他攀谈起来,我们的人也不知道有人要找布罗克班克。
“过了四周,我们的人听说我正在为凯尔西·普拉特案找诺尔·布罗克班克,就告诉我,他一个月前在布里克斯顿遇到过叫这个名字的人。你瞧,”沃德尔说,露出远不及平时开心的微笑,“我对你提供的线索还是很上心的,斯特莱克。经过名模兰德里案,只有白痴才会无视你的意见。”
你在“挖掘工”马利和“迷恋者”身上都无功而返后,才想起我来,斯特莱克心想,但在发出赞叹和感激的声音后,然后回到刚才的话题。
“你说布罗克班克已经不去教堂了?”
“是啊,”沃德尔叹了口气,“我昨天去了一趟,和那儿的教区牧师聊了两句。他很年轻,充满激情,那是座内城区的教堂——你了解那种人。”沃德尔说。他这次说错了,斯特莱克对这个职业的了解仅来源于军队牧师。“他和布罗克班克谈过很久。他说布罗克班克一直过得很辛苦。”
“大脑损伤,因病退役,失去所有家人,诸如此类的废话?”斯特莱克问。
“差不多是这样吧,”沃德尔说,“还说很想儿子。”
“哦,”斯特莱克阴沉地说,“牧师知道布罗克班克住在哪儿吗?”
“不知道,不过他女友——”
“艾丽莎?”
沃德尔蹙起眉,从夹克内兜里掏出笔记本,翻了两页。
“嗯,没错,”他说,“艾丽莎·文森特。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们俩都刚被一家脱衣舞俱乐部开除。我稍后再解释,”斯特莱克连忙说,不让沃德尔岔开话题,“继续说吧,艾丽莎怎么了?”
“嗯,她在伦敦东部申请了福利房,那儿离她母亲家不远。布罗克班克告诉牧师,他会搬过去,和女友以及女友的两个孩子住在一起。”
“两个孩子?”斯特莱克说,思绪飞到罗宾身上。
“两个女儿,年纪都不大。”
“知道福利房在哪儿吗?”
“还不知道。牧师对他离开很遗憾。”沃德尔说,焦躁不安地瞥着门口,有两个人站在路边抽烟。“不过他说,四月三日的那个周日,布罗克班克一直在教堂。就是凯尔西死去的那个周末。”
斯特莱克看到沃德尔越来越坐立不安,对这句话未作评论,提议一起出门抽支烟。
他们并肩抽烟,就这样站了几分钟。上班族在他们面前来来去去,因长时间工作而疲惫不堪。夜色越来越浓,两人头顶上是一片颜色混沌的狭窄天空,空洞而单调,夹在逐渐逼近的深蓝色夜幕和缓缓下沉的橘红夕阳之间。
“老天,我好久没这样过了。”沃德尔说,陶醉地吸着烟,仿佛那是续命的奶水。他又提起刚才中断的话题:“所以,在那个周末,布罗克班克一直在教堂里帮忙。听说他和孩子们相处得不错。”
“那肯定。”斯特莱克嘟囔。
“如果是他,那他胆子真够大的,”沃德尔说,冲道路对面吐着烟,望着伦敦交通办公室门口爱泼斯坦的雕塑《昼》。雕塑由两个人组成:一个男人坐在王座上,一个男孩扭着身体站在他面前,抱着国王的脖子,同时把生殖器露给观众看。“杀人分尸,然后若无其事地回到教堂。”
“你是天主教徒吗?”斯特莱克问。
沃德尔吓了一跳。
“我还真是,”他疑惑地说,“怎么了?”
斯特莱克摇摇头,淡淡一笑。
“我知道疯子不会在乎这种事,”沃德尔有些辩护似的说,“我只是想说……反正我已经派人去调查他现在具体住在哪里。如果是福利房,如果艾丽莎·文森特不是假名,应该不难查。”
“那太好了。”斯特莱克说。警察拥有的资源是他和罗宾所无法企及的,警察也许很快就能得到确切信息。“莱恩呢?”
“嗯。”沃德尔说,按灭第一支烟,立马又点一支,“对他,我们知道的就更多了。他一个人在沃拉斯顿小巷生活了十八个月了,靠残疾人福利金生活。二日三日那个周末,他得了肺部感染,他的朋友迪克去他家照顾他。他连商店都去不了。”
“这也太赶巧了。”斯特莱克说。
“很可能是真的,”沃德尔说,“我们找迪克问过,他证实了莱恩的话。”
“警察上门调查他的行踪,莱恩惊讶吗?”
“一开始显得挺意外。”
“他让你们进门了吗?”
“没遇到这个问题。我们过去时,他正拄着拐,走在停车场里,我们是在旁边的咖啡馆里问话的。”
“隧道里那家厄瓜多尔咖啡馆?”
沃德尔盯着斯特莱克看了一会儿,侦探毫不示弱地回瞪。
“你也跑去监视他了?可别给我们搞砸了,斯特莱克。我已经安排人了。”
斯特莱克想说,你只是因为媒体的压力和自己调查的线索毫无结果,才派警力去调查我提供的三名嫌疑人。但他最终没把这话说出来。
“莱恩不傻,”沃德尔继续说,“我们还没问几句,他就知道我们为什么找他。他也知道是你把他的事告诉我们的。他读过关于你收到人腿的报道。”
“那他的看法呢?”
“我能听出来,他的看法是,犯人‘就不能换个好点的对象吗’,”沃德尔笑了一下,“但大体上没什么特别的,有点好奇,又有点戒备。”
“他看起来病得重吗?”
“嗯,”沃德尔说,“他不知道我们要去。我们见到他时,他拄着拐杖,走得可慢了。近看状态也不好,眼睛里全是血丝,皮肤跟裂了似的。病怏怏的。”
斯特莱克什么都没说。他仍然对莱恩的病情抱有怀疑。他亲眼看过照片里莱恩注射胰岛素的模样,还有皮肤上的那些瘢痕,但仍然有些固执地不愿相信莱恩真的病了。
“其他几个女人死时,他在哪儿?”
“他说他一个人在家,”沃德尔说,“没人能证明,但也没有反面证据。”
“哈。”斯特莱克说。
他们回到酒吧。一对夫妇占了他们先前的桌子,他们就在临街落地窗旁的一张桌边坐下。
“惠特克呢?”
“嗯,我们昨晚去找他了。他跟着乐队巡回演出呢。”
“你确定?”斯特莱克怀疑地问,想起尚克尔说惠特克对外声称是这样,实际是靠斯蒂芬妮挣钱养家。
“嗯,我确定。我们先去找了他那个吸毒的女友——”
“进门了?”
“她站在门口跟我们谈的,意料之中,”沃德尔说,“公寓里面臭死了。总之,她说惠特克跟乐队的人在一起,提供了演出地址,我们就去了。他还真在。门外停着一辆挺旧的面包车,乐队比那车还老呢。你听说过‘死亡崇拜’吗?”
“没有。”斯特莱克说。
“没关系,他们的水平烂透了,”沃德尔说,“我耐着性子听了大概半小时,才见到惠特克。演出是在旺兹沃思一家酒吧的地下室,后来我耳鸣了一整天。
“惠特克好像知道我们会去,”沃德尔又说,“我听说,几周前,他一下车就看见你了。”
“我跟你说过,”斯特莱克说,“可卡因的烟——”
“嗯,嗯,”沃德尔说,“听着,我一点也不信他的话。他说在皇室婚礼那天,也就是夏克韦尔的那个妓女被杀那天,斯蒂芬妮可以给他提供一整天的不在场证明。至于凯尔西和希瑟,他说两起案件发生时,他都和‘死亡崇拜’在外巡演。”
“在三起谋杀案发生时都有不在场证明,嗯?”斯特莱克说,“真全面。‘死亡崇拜’证实他的说法了?”
“说实话,他们的态度挺暧昧,”沃德尔说,“主唱戴着助听器,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清我的问题。别担心,我派了人去调查他们的证词。”沃德尔见斯特莱克皱眉,又补充一句,“我们会搞清楚他当时到底是不是真的在参加巡演。”
沃德尔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
“我得回局里了,”他说,“今天恐怕又要熬夜。媒体的报道一出,情报简直是成山来。”
斯特莱克饿极了,但酒吧里很吵,他宁愿找个可以思考的地方吃东西。他和沃德尔一起沿街走了一段,又抽起烟。
“心理学家指出,”沃德尔说,夜幕在他们上方的天空上伸展开来,“我们的判断也许是对的,对方是个连环杀手,也是个机会主义者,作案手法相当娴熟——他肯定喜欢事先策划,否则不可能这么多次都能全身而退——但凯尔西不一样。凶手知道她住的地方,和她通过信,还知道没有别人在家:这说明他早有准备。
“问题是,我们好好调查过了,没有发现任何表明你这三个人接近过她的证据。我们把凯尔西的电脑拆了个干净,里面什么都没有。她只把腿的事告诉了那两个怪人,杰森和暴风雨。她几乎没有朋友,仅有的几个熟人都是女孩。她的手机里也没有任何可疑信息。从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来看,你这几个人都没有在芬奇利或牧羊丛生活、工作过,更别提她学校附近的地方了。他们和凯尔西也没有共同的熟人。他们怎么可能接近她、利用她,又不被她的家人发现呢?”
“要知道,凯尔西喜欢撒谎,”斯特莱克说,“别忘了那个幻想中的男朋友最后在现实里出现,从红餐厅接走她。”
“是啊,”沃德尔叹了口气,“我们还没找到那辆该死的摩托车。媒体刊登了关于摩托车的细节,但没有人提供消息。
“你的搭档怎么样了?”他又说,在警局的玻璃门外停住脚,显然决定把香烟抽到头再扔,“没吓着吧?”
“她没事,”斯特莱克说,“她回约克郡试婚纱了。是我让她放假的,她最近周末都在加班。”
罗宾这次没抗议。留下来又能怎么样呢?媒体驻守在丹麦街,薪水这么低。何况警察已经盯上布罗克班克、莱恩和惠特克,事务所只能对警方的效率望尘兴叹。
“祝你好运。”斯特莱克对沃德尔说。警察举起一只手,和斯特莱克告别,随即消失在警局大楼里。门口,印着“新苏格兰场”的菱形石碑缓缓旋转。
斯特莱克走向地铁站,想着一会儿要吃烤肉卷,同时想着沃德尔刚才提出的问题。他的三个嫌疑人是怎么接近凯尔西·普拉特,了解她的行为、获取她的信任的?
他想着孤身住在沃拉斯顿小巷破旧公寓里的莱恩。他领着残疾人救济金,体态臃肿而多病,看起来远不止三十四岁。他以前是个很幽默的人。他还有能力迷住年轻姑娘,让姑娘愿意坐上他的摩托车,瞒着家人,带他回牧羊丛的公寓吗?
惠特克呢?满身可卡因的臭气,牙齿黄黑,头发稀疏。惠特克曾经拥有惊人的魅力,如今,吸毒的瘦弱的斯蒂芬妮紧抓着他不放。但凯尔西的偶像是个干干净净的金发男孩,年龄比她本人还小着几岁。
还有布罗克班克。在斯特莱克看来,体格魁梧、皮肤黝黑的前橄榄球侧卫令人作呕,与尼尔简直天差地别。布罗克班克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距离凯尔西的家和学校数英里。两人都会去教堂,但两座教堂中间隔着一条泰晤士河。如果两座教堂有什么联系,警察一定已经发现了。
凯尔西和斯特莱克怀疑的三个男人没有任何明显的联系。但这能排除他们的嫌疑吗?逻辑思考的结论是肯定的,但在斯特莱克的心里,有个顽固的声音在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