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昌期的故乡慈城镇,距宁波市区20公里。慈城乃儒城耳。出过举人两千,进士五百十九,如今的中科院院士有5人。科举时期学而优则仕,举人进士很多北上做官,老来回归乡里,已是带着北方口音,于是比之相距20公里的宁波市区,慈城人的话就很接近“官话”。
慈城人讲“真正”,宁波音是“紧紧”。慈城人讲“真策”(政策),宁波音是“警察”。慈城有两条半里的街弄,就有明代大建筑群6处,乾隆以前的大型建筑,慈城有30处之多。2.17平方公里的镇里,有0.48平方公里的古城。至于牌坊、石雕、木雕、碑刻、匾额,简直随处皆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孔子画象石刻碑。王安石的慈溪县学记石碑。南宋驸马林棕的石翁仲。文武将官或儒雅或威猛。明弘治年间的冬官牌坊。清顺治年间的恩荣牌坊。虞世南、苏东坡历代书法大家的几十块碑贴。可以作为明代木质台门形象代言人的冯岳彩绘台门。可以作为儒家中和为美发言人的孔庙建筑。
孔庙墙外立有醒目的碑文:“一应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我走向至圣先师孔子的庙,早已敬畏地下了马(车)。看到院子里堆放的石块中,有一石碑乃左宗棠为慈城翰林杨泰亨之父写的墓志铭。左宗棠与杨泰亨同朝当官,此碑刻于光绪元年。
好像,在慈城,一低头,一回首,就是明代清代,乃至唐代宋代。从唐开元年间建县城至今,各种朝代的符号,在这里交汇,我就有一种时空交叉的感觉,一会儿阅大唐华章,一会儿变成还珠格格,历代古人发来太过密集的信号,我反而觉得我不是面对历史,而是走进科幻。
话说唐大中年间,一书生前往当时慈城的德润书院,路遇一女子,两人一见钟情,苦于门第之见,两人不能成婚便以死拒之。
他们投胎到元代。书生在元代慈城的宝峰书院读书,又路遇一女子,一见钟情而且觉得好像很多年前就认识了。又被门第之见阻隔。书生有一同窗好友叫罗贯中,是随父从山西来浙江的。书院同学中,数罗贯中前卫,他劝那书生与女子双双远走。然书生不敌家族压迫,终于又成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们投胎到清代。执着的书生又投到清代的新慈湖书院。一日,书生步入师古亭,不由发思古之情。于是就见一女子,好似从古代走来,她的身上变幻着唐装、元代服装和清朝民女装。书生痴痴地问女子从何而来,女子说从明州(宁波),那里现在是五大通商口岸之一。书生说怎么觉得他今日从慈湖书院走到师古亭就是来会她的,女子说她是专门来这里接他远走明州。书生说此地连空气里都充满了文化,他焉能离开这儒学重镇耶?女子说若不能离开,那只好再一次投胎。于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慈城的中城小学,来了一对金童玉女般的老师。他们投胎总不出慈城,因为这里太多人杰人才。
譬如慈城的中城小学,有一名学生叫应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