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记》,芥川龙之介(1892—1927)著,1925年11月3日由改造社出版于东京,正文共265页。全篇共由《上海游记》、《江南游记》、《长江游记》、《北京日记抄》、《杂信一束》五部分构成。其中《上海游记》系归国后立即动手写作,连载于《大阪每日新闻》(1921年8月至9月)。大约三个月后,《江南游记》开始在《大阪每日新闻》上连载(1922年1月至2月),这两篇游记占了全书约九成的分量。《长江游记》则在事隔三年之后执笔,发表于《女性》杂志1924年9月号,但未得完成。《北京日记抄》最初刊载于1925年6月号《改造》杂志,而《杂信一束》则是初次公开发表。
在日本作家中,芥川龙之介相对而言,是较为海内读书界所熟悉的名字。他的不少作品都被译成了中文,介绍给我国读者。芥川生于1892年,其成长期恰与日本教育制度的变革期相重叠,可以说是尚注重汉学修养的教育制度培育的最后一代知识分子。因此芥川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相当深厚,这在《中国游记》中也随处有所表现。他还能作汉诗,并且也曾取材于《聊斋志异》、《剪灯新话》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写过七个短篇小说。而且他的西文水平也颇高,毕业于东京帝大英文系,来华时在北京会见过胡适,连留美多年的胡适也在日记中称赞芥川英文说得流利。此外芥川还能阅读德文和法文。
1918年2月芥川辞去教职,成为大阪每日新闻社社友,翌年3月成为正式社员,无须出勤,但却按月领取薪水130元,稿费另付;条件是可以随意在任何杂志上发表作品,但报纸只能以《大阪每日新闻》为唯一的发表媒介。芥川从此开始了职业作家的生涯。1921年年初,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社派遣,以海外视察员身份访华。访问中国,本是芥川的多年夙愿,早在第一高等学校读书时,他就在致友人的信中表露过这一心愿。3月19日,芥川离开东京,预定取道九州的门司港登舟,泛海来华。其实他数日前偶染风寒,至18号仍尚未痊愈。但芥川访华心切,抱病出征。结果在车中感冒复发,高热不退,无奈只得在大阪下车,疗养了一个星期后,再度登程,28日在门司(今北九州市)搭乘筑后号,30日午后抵达上海,开始了长达120余日的漫游。但在上海旋又旧病复发,4月1日被诊断为干性肋膜炎,当即住进日本医师开设的里见医院,蛰居了三周,直到21日方病瘥出院。出师不利、病魔缠身,对芥川的情绪自然会有所影响;加之他尽管熟悉汉籍,对中国的现实却不甚了了。而期望越高,面对现实的落差时,失望也势必就越大。了解了这些情况,对于阅读、理解《中国游记》会有所帮助。
芥川龙之介是位著名的美文家,一部《中国游记》便充分表现了他刻意求工、别出机杼,不肯落前人窠臼的风格。在这部游记中,芥川力避平铺直叙的呆滞、俗套,运用了对话(上海游记·十二,江南游记·十九、二十),书信(上海游记·十四、江南游记·十二),戏剧(上海游记·二十),手记(上海游记·十八、江南游记·二十)等多种体裁,跌宕多姿,变幻有致,读来颇觉新颖。而在文体上,《北京日记抄》的全文,以及《上海游记》、《江南游记》的部分章节,则又有意采用拟古文体写成,即基本上是文言文的形式,词汇上却间或使用一些现代语汇,与整体的口语文体形成奇妙的反差,酿出一种独特的韵味。为了再现原著的风格,译者在移译时,也做了一些努力,试图表现芥川语言与体裁的变化;对拟古体的部分,也尝试用文言译出。但毕竟功力不逮,每每弄巧成拙、不尽人意,还请大方不吝赐教。
施小炜
1998年9月于呷奔国暗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