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唐、宋、明四代,每一代统一时即富强,但宋统一时贫弱,因并非真统一。五代很黑暗。五代末年,后周周世宗是能干之君,姓柴,非郭威之子,只是养子,当时赵匡胤、赵光义均在他手下,为宋打好了基础。
北方有北汉、契丹,南方是长江流域,建都开封的宋夹在中间。最大问题是先打北方还是南方。北是强敌,先打强呢,抑先打较易的南方?结果打平南方诸国时,宋太祖已死,而南方之吴越尚未打下,其弟继位因儿子年幼,即为宋太宗。
吴越降后,再打下北汉,只剩下契丹了,宋太宗两次亲征均失败。第二次作战在高梁河,此地即北京西直门之万寿山区域,仍是失败。当时有杨四郎、杨六郎在山西,据说宋太宗被契丹击中剑伤而死。正史未讲此事。
幽蓟十六州一直在契丹之手。契丹始为鲜卑宇文下之一支,耕牧并营。
中国北方的敌人可分几种,游牧的如蒙古、匈奴、突厥,在大草原及沙漠两面,来得可怕,可一击而破。另一种是耕牧并营,较有坚韧性,流动与坚韧配合。大强国一定要有农民、土著。
中国土地看似散漫,但一城即一大堡垒,攻城不易。金融在城中,物资在农村,两者并存,城可武装。农业社会区小即弱,区大即强。新疆是一区一区的水草地,有数十区之多,不能统一掌管,故班超带了三十六人,即征服西域。
可怕的是辽河、热河东北省区,是大耕地,天气冷,文化低,故同时为牧地,是坚韧的农民、剽悍的牧人互相配合,故契丹难以对付。
第一,契丹兼有城圈和邑小城,都即省邑,邑即土圈墙,是农业社会的武装。
第二,契丹人中有逃亡的中原人,契丹中特别有一汉城可耕田。契丹建国是胡汉同居,早就汉化。尚有渤海国,即东三省吉林一带,有一百零三城,即是文化相当高的城邑之邦。
契丹共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是汉化已很深的国家,有二三百年历史,完全汉化了,今日仍有注意及研究其历史的,很重视,但材料很少。
契丹吞并渤海是在五代开始时,到石敬瑭奉送十六州,地区极大,加上经济、武力配合,故契丹这异邦已很像样。中国在二十六年中已更换了三朝,均建都于开封,南方仍不统一,而石敬瑭每年仍送契丹银三十万两,帛三十万匹,故契丹较匈奴、突厥、蒙古为强。宋太祖开国时,辽(契丹)已有五京,是胡化兼汉化。大辽之五京为:
(一)上京热河
(二)中京热河
(三)东京辽阳
(四)南京北京
(五)西京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