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重返谷地村(一)

罗兰听了尼古拉的回答不由失笑,拍着他的肩膀说:“无师自通学会一手飞刀绝技,这也是一种天赋,并不比弗拉基米尔的绘画天赋差。”

尼古拉得到王子殿下赞赏,显得有些受宠若惊,讷讷地不知该如何答谢。

罗兰发觉他不善言辞,忽然想起能说会道的彼得,心想这两位如果结成一对搭档,性格倒是恰好互补。

“尼古拉,听彼得说你们是邻居?”

“是的,殿下,彼得十岁那年就成了孤儿,我一直把他当成弟弟照看。”

尼古拉的答复促使罗兰把刚才那个灵光一闪的念头变成确定的安排:沉稳内敛的军官尼古拉和活泼开朗的小牧师彼得,正适合派驻到同一家乡村试点工作,到了乡下陌生的环境,兄弟俩也好有个照应。

……

为期一周的实习,新晋牧师们平时跟随司铎前辈学习管理地方教堂的种种业务,到礼拜日这一天,还要肩负起助祭的职责,协助司铎引领当地社区数以千计的信众举行弥撒,司铎布道过后,还特地给身边的小兄弟留下一些时间,让他们走上布道坛讲述自己是如何蒙受神启,从而走上为教廷服务、向大众传播福音的圣洁之路。

罗兰在礼拜日这天换上便装,在寇拉斯堡周边城镇的社区教堂走了一圈,每到一处只停留两三分钟,观察新晋牧师在布道坛上的表现。结果不出意料,多数新晋牧师没有公开演说的经验,布道时或多或少显得紧张,好在经受过培训、神启测试和教堂实习这三阶段的考验,年轻的牧师们都被锻炼出较好的心理素质,排除偶尔结巴停顿之类小问题,基本上都能当众完成布道使命。

由于话题涉及到自身经历,布道过程中很自然加入了许多生活细节和人生感悟。这些新晋牧师大多来自平民阶层,他们的家境、生活方式、成长过程中面对的种种压力与困惑,教堂中的听众都能感同身受,因此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布道的效果总体来说还不错。

罗兰特别观察了彼得的表现。结果令他颇感意外,这个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猴崽子”,走上布道坛立刻大变样,那严肃的神态,犀利的眼神,刻意放慢、咬字清晰的谈吐方式,宏大清亮的嗓音,使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展现出令人肃然起敬的沉稳气质。布道的内容也以个人经历为主,坦言自己是妓女之子,对贫民窟中的艰辛生活毫不讳言,但是并不顾影自怜,言谈中多次流露出对追求知识和改变命运的乐观态度,使得教堂中的听众深受感动!罗兰在短暂的视察期间,亲眼看到一位老妇人为彼得童年的遭遇落下同情的泪水,而后眼泪未干又为他奋发向上终获成功——这一童话般的人生转折——露出欣慰的笑容。当彼得结束布道,台下的听众集体起立致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这位少年牧师使他们的灵魂受到洗礼,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

礼拜结束的时候,罗兰注意到那位衣着得体的老妇人拉着彼得的手聊了许久,还给教堂捐了一大笔钱,这才乘上私人马车欣慰的离开教堂。

罗兰还注意到当教众散去,彼得便故态复萌,又恢复嬉皮笑脸的德性,还从教众捐给教堂的水果篮里拿了个梨子,藏在宽大的袍袖里埋头啃了起来。社区教堂的司铎是一位眉清目秀的中年女牧师,怀里还抱着一个扎朝天辫的小姑娘,看着彼得偷吃东西,既好笑又无奈的样子,走过去低声批评了两句,警告他注意形象。

彼得嘿嘿嘻笑,又从袖子里摸出一个梨,递给司铎阿姨的养女。小姑娘抱着梨子啃了一口,幸福地眯起眼睛,甜甜地对彼得说:“好吃!谢谢哥哥!”

女司铎抱着小姑娘,露出无奈地苦笑。

罗兰看到这一幕也是会心一笑,回想彼得布道时那判若两人的神态举止,越想越觉得有种微妙的既视感,直到第二天在首都大神殿再次见到鲍里斯,猛然醒悟过来:彼得在布道坛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分明是在模仿他的老师鲍里斯!

罗兰还记得彼得在参加培训的时候有事没事就去骚扰鲍里斯,拉着大牧首阁下聊个没完,把他老人家烦得不行。现在回想起来,彼得主动找鲍里斯聊天,其实还有一个目的是学习老师的言谈风格,这种风格正是他在布道坛上征服听众的法宝。

罗兰把自己观察到的这些细节和猜测说给鲍里斯听,想看看大牧首阁下作何反应。结果倒也不出意料,老牧师先是悻悻然地骂了一句“鬼精鬼精的猴崽子”,随即便忍不住笑意,对他透露了一句真心话:“彼得在的时候我看到他就烦,可他不在这里了,我心里又空落落的。”

“等彼得在乡下工作满五年,变得更成熟一些,我会调他回首都,至于具体的工作安排,到时候还是您老人家拿主意为好。”罗兰笑着说。

“希望那个猴崽子到时候能有长进,我年纪大了,与年轻人打交道时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是需要一个更有活力的助手。”鲍里斯若有所思。

罗兰这次来到大神殿,是为了主持驻村牧师和乡村治安官——合计四百人——的就职宣誓仪式。

治安官的宣誓比较简单,无非忠君报国,恪尽职守等几句套话。

牧师的宣誓词要更复杂一点,除了忠于国家忠于教会,还要立誓善待教友,致力于传播命运女神的福音,绝不参与财务作假,一旦发现贪腐之类职务犯罪现象绝不隐瞒,立即向上级领导检举揭发云云……

这些面对辛德拉神像发下的誓词可不仅仅是走个过场,发誓的同时也给自身加上了一道神力约束,倘若违背誓言,将被剥夺神恩,沦为一介凡夫。这代价之沉重,足以令参加宣誓的人们心怀敬畏,引以为戒。

宣誓过后,治安官和新晋牧师们就要离开寇拉斯堡,被派往乡村推动公社化改革、组建国有农场。

罗兰当初那个灵机一动的想法也付诸实施:尼古拉和彼得不仅被派往同一个乡村试点,而且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谷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