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父亲带着我和泽希尔去‘绿野之乡’修行,对那株神圣橡树印象特别深,多年以后再回到这里,一眼就认了出来。”珍妮弗兴奋地说。
“那是因为瓦莲京娜女士知道我们今天要来访问,特地撤掉了遮蔽在丛林上空的迷雾,不然别说橡树,你连东南西北都看不清。”泽希尔笑着调侃妹妹。
“这还用你废话?!”珍妮弗没好气地白了老哥一眼。
约德尔透过飞艇舷窗俯瞰下方覆盖着皑皑积雪的原始森林,纳闷的问罗兰:“这下面全是丛林,连一块空地也没有,飞艇怎么降得下去?”
即将到达旅途终点,罗兰的心情有所好转,笑着向他解释:“下面丛林有一部分是法术营造出来的幻境,等一下你会看到真实的情况。”
约德尔点了下头,好奇地盯着窗外。这时丛林中突然窜起一团五彩缤纷的光华,在空中徐徐展开,宛如盛放的礼花。
“哈哈!这么隆重的欢迎仪式,太有面子了。”泽希尔咧嘴大笑。
“那是在欢迎罗兰和约德尔先生,哪有你什么事啊!”珍妮弗报复哥哥。
约德尔不由低声惊呼,就在魔法礼花升起的刹那,下方丛林仿佛撤去一片绿色的屏障,眼前骤然变得视野开阔,以那株亭亭如盖的大橡树为中心,周围千码之内的树林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块块农田和菜园如同绿色棋盘整齐排列,依稀可见牛羊在田间徘徊。大橡树周围坐落着许多小巧的木屋,从高空看下去,俨然积木搭起来的建筑。
在这样大雪封山的季节,看到这样一个生机盎然的村落,约德尔简直怀疑自己闯进了童话中的世界。
飞艇降落在大橡树旁边的空地上,罗兰与约德尔在艾德里克兄妹的陪同下走了出来,立刻感觉到风中带着一股暖意,与寒冬季节形成强烈的反差。飞艇的到来引起当地人注意,纷纷跑出来好奇地围观,大多数是身着绿色布袍的年轻姑娘,看起来多半是见习德鲁伊,叽叽喳喳的讨论这只从天而降的“铁鸟”究竟是个什么怪物。对“铁鸟”肚子里走出来的陌生人也不畏惧,靠近过来好奇的上下打量。
“这就是德鲁伊聚居的村落?跟传说中原始野蛮的形象完全不一样……”
约德尔环顾四周,满脸诧异。
“不同的德鲁伊社团有不同的风格,‘丰收之环’并不是那种古板保守的社团,我们绿野德鲁伊虽然生活简朴,却也不会刻意把居所搞得跟野兽的巢穴那样简陋。”
一位身着浅绿色祭袍的美丽女郎站在橡树下,满头金色秀发编成许多麦穗似的辫子,一边回答约德尔的疑问,面向远道而来的访客含笑致意,清澈的眼眸不由自主望向罗兰,眼波流转之际传递出欣喜与思恋。
亲切的藏红花香随风飘到鼻端,时隔半年再次见到金龙姐姐,罗兰与她目光接触的刹那不由心头一颤。定了定神才恢复平静,向约德尔介绍道:“这位就是‘丰收之环’的创始人瓦莲京娜女士,咱们远东人的‘农业女神’。”
瓦莲京娜惊讶地看了他一眼,随后绽放的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约德尔先生,欢迎来到‘绿野之乡’,罗兰刚才的话您可别当真,我只是一介凡物,哪里敢自称什么农业女神。”
“我猜殿下的意思是说您对我们远东农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堪比一位真正的女神。”约德尔也很会说话。
“您过奖了,请这边走。”瓦莲京娜作为女主人,当然要请贵客参观一下自己的地盘。“绿野之乡”是远东所有集体农场的模板,罗兰正在推行的“乡村公社”,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瓦莲京娜的构想。
乡村农场其实没有什么看头,“绿野之乡”最引人瞩目的地标是那株神奇的大橡树,罗兰走近之后才发觉这株在隆冬季节依旧生机勃勃枝叶碧绿的大树竟然是一件活的“神器”,自带改变气候的结界。
“这株橡树据说是世界树‘伊格德拉修’生长出的一根金色枝条,折下这根枝条插在地上,一天之内就能长成大树,树根伸展到哪里,哪里的气候就会变得四季如春。”
瓦莲京娜向来客讲解这株神奇橡树的来历,表面上雍容优雅,暗地里却在以“心灵连线”向她的小情郎娇嗔:“你这坏小子,刚才向客人介绍我的时候怎么可以信口乱说!”
“好久没有见面,看到你的时候太过激动就说出了心里话,在我眼中你就是为远东大地带来丰收的女神。”
罗兰同样以心灵连线回答,反正远东的农业女神早在命运女神莫克什之前就陨落了,他倒真觉得金龙姐姐有机会争取这一神位。
瓦莲京娜感受到他的心情,轻抿唇角没有作声,偶尔望向他的目光变得愈发灼热。
约德尔原本对罗兰提出的农场方案只有一个纸面上的空泛概念,在“绿野之乡”走了一圈,关于农场建设的想法渐变鲜活起来,满脑子想的全是工作,丝毫没有觉察到身边这双男女不务正业,正在偷偷的眉目传情。
约德尔先生在参观农场时还发现“绿野之乡”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当地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女性德鲁伊,男性则要少得多。
他对形成这种阴盛阳衰的局面感到纳闷,以比较含蓄地方式问瓦莲京娜,是不是女性相比男性更适宜修行绿野德鲁伊的传承。
瓦莲京娜摇头轻笑,坦率地告诉农业大臣:“传承本身并不存在任何性别限制,女人因为天生较为感性,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比男人更擅长沟通自然之灵,理解和掌握自然神术也相对更容易,但是男人也有男人的优势,首先身体强壮这一点就是女性无法相比的,德鲁伊可不是躲在高塔或者教堂里修行的那种书呆子,与大自然打交道是德鲁伊的天职,而男性从体能到生理特性都比女性更适合长期在野外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