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

作者:川端康成 状态:完本 日期:09-05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杰出的短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品情节简单,描述一名青年学生独自在伊豆旅游时邂逅一位年少舞女的故事,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他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

最新更新第七节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川端康成
    在川端康成的整个创作中,《千只鹤》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之一,而且这部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的独特风格。同时,《千只鹤》也是一部十分复杂、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的小说。《千只鹤》和《雪国》一样,是曾长期在报纸上连载的作品。这部小说共五章:《千只鹤》发表于1949年5月《时事读物》别册, 《森林的夕阳》发表于1949 年8 月《文艺春秋》别册, 《志野彩陶》发表于1950年《小说公园》,《母亲的口红》发表于1950年11~12月的《小说公园》,《二重星》发表于1951年《文艺春秋》别册。如果仅仅从情节上来看的话,这部小说写的是不道德的乱伦。三谷菊治的父亲是个著名的茶道师匠,他生前与一位叫千加子的女人有染,后来又钟情于太田夫人,而且由于后者而疏远了前者,但前者仍出入于三谷家。在三谷先生去世四年之后的一天,在千加子举行的一次茶会上,太田夫人与菊治不期而遇,太田夫人思恋她的昔日情人三谷,竟移情于他的儿子菊治,菊治也接受了这一不道德的爱,在圆觉寺附近的一家旅馆过了一夜。后来太田夫人似乎出于负罪感的恐惧而自杀。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在代母谢罪和以后与菊治的接触中又成为母亲的分身,继续对菊治作了奉献。千加子原本要把她的一个女弟子雪子这位纯洁的处女介绍给菊治,后来雪子渺无踪影。最后只有那位左乳上长着巴掌大的黑痣而且长着毛成了中性人的千加子仍按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下去……
  • 作者:川端康成
    我可以把一只胳膊借给你一个晚上。姑娘说。于是,她用左手从肩膀上将右胳膊卸了下来,放在我的膝头上。谢谢!我望了望膝部,姑娘右胳膊的温馨传到了我的膝上。哦!我给它戴上戒指。标志着它是我的胳膊呀!姑娘笑眯眯地在我的胸前扬起左手。拜托了……只剩下左胳膊的姑娘,难以把戒指脱下来。那不是订婚戒指吗?我说。不是,这是母亲的遗物。
  • 作者:川端康成
    岛村虽然研究一些欧洲舞蹈,但基本上是个坐食祖产、无所事事的纨袴子弟。他从东京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结识在那里出卖声色的驹子,驹子年轻貌美,不单能弹一手好三弦,还努力记日记,他们之间虽说是买卖关系,但驹子对岛村表现了比较真挚的感情;岛村则认为二人无非是露水姻缘,人生的一切均属徒劳。驹子对岛村表示理解,嘱他一年来一次就成,带夫人来也欢迎,这样可以持久。岛村一共来雪国3 次,同驹子厮混,驹子对他则伺候饮食,陪同游玩,二人之间狎昵猥亵无所不至。尽管这一切都按艺妓制度计时收费,但岛村追求驹子的美貌,驹子赏识岛村的大度和学识。两人之间也流露了互相爱慕之情,最后挥手而别。岛村第二次前来雪国时,在火车上看到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在精心照料一位患病的男青年。姑娘名叫叶子,青年名叫行男。当时,己是黄昏时分,车窗外夜幕降临在皑皑雪原之上。在这个富有诗情的衬景上,叶子的明眸不时在闪映,望去十分美丽动人。岛村凝视,不禁神驰。后来岛村得知叶子原来是驹子三弦师傅家的人,行男则是三弦师傅之子。岛村风闻三弦师傅活着的时候,曾有意叫驹子和行男订婚,驹子也是为给行男治病才当了艺妓的。但驹子对此表示否认,实际上对行男也毫无感情,甚至岛村二次离开雪国,驹子送到车站时,叶子跑来报告行男咽气,哀求驹子前去看看,驹子也未予理睬。岛村虽然欣赏叶子年轻貌美,但在第二次来雪国后的几次接触中,并未对她有爱的表示:直到在他离开雪国之前,剧场失火,发现叶子从二楼上掉下来死去,也只是略表同情而已。总括起来,《雪国》并无较多的情节,着重表现的是在雪国那独有的地方风光中,岛村和驹子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和性爱生活。
  • 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最富盛名的名作之一,是他晚年的作品,和他中晚期的千羽鹤与雪国有很大的不同,有着令人难以言喻的清新,如果说提到哪一部文学作品来代表美最好时,我会毫不犹豫的举出这部古都! 在剧情之外的风景描述(主要在京都),彷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清新古朴的新世界,让人也忍不住想去京都一游呢!配合着优美的风景描述,古都的剧情推演在朴实中带着些许惊奇,双胞胎姊妹的意外相逢,之间姊妹情深的亲密互动,以及两个人爱情世界的辗转波折,都是让人回位再三的桥段,总之这是一部文情并茂的优美作品!
  • 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他们率先将东方文学推向世界。我们评价川端的每部作品得失的时候,不能忽视从整体上把握川端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说,他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坐标轴上确立自己的历史方位,挖掘日本传统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现代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并使之融合,创造出具有日本的美和民族个性的文学,从而使自己的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正如三岛由纪夫总结川端康成的创作经验时所指出的:生于日本的艺术家,被迫对日本文化不断地进行批判,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清理出真正属于自己风土和本能的东西,只有在这方面取得切实成果的人是成功的。
  • 作者:川端康成
    尾形信吾紧颦双眉,微微张开着嘴,似乎在思考什么。别人看来,或许觉得他不是在思想,而是在悲伤。儿子修一发现了,却习以为常,毫不介意。儿子理解得准确,父亲不是在思考,而是在回忆什么。父亲用右手摘下帽子,放在膝上。修一默默地将帽子拿过来,放到电车的行李架上。嗯,喏……这时信吾有点难以启齿,前些日子回去的女佣叫什么来着?您是说加代吧。对,是加代。她是什么时候回去的?上星期四五天前啦。是五天前吗?她五天前请假回家,现在竟连她的容貌。衣着都记不清了。真烦人啊。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站着如小喽啰
    世人羡长生,但大多数人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境界修为涨动依旧慢如龟爬。对此,怀仁大吐苦水。其实我就是个普通人,破境速度也很一般。而且,破境快也不一定是好事。起码百日筑基这一步我就没做好,不都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嘛。不对,百日筑基这玩意,我不是没做好,我特么压根就没做过!
  • 作者:宋玖槿
    微博:宋玖槿 接档文冰美人X忠犬权贵《春日焰火》求收藏!!更新时间:晚上23:05本文文案:十八岁的周栖时,连续三年霸榜年级第一,少年恣意,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这样的人,是沉默安静的贝桃只敢遥遥一望的存在。直到高考结束,在离别氛围浓重的毕业聚会上,贝桃在酒精的作用下,鼓起全部的勇气找到中途离开包厢的周栖时,然而未能说出口的告白却因为一通意外电话戛然而止。暑假结束,周栖时去了京市的大学,贝桃则因不可抗拒的原因留在南市,从此一南一北,原以为他们以后的人生都不会再有任何交集,却没想到他们会重逢在六年后的盛夏。贝桃恍惚的朝他看过去,耳边响彻着的是窗外枝头的蝉鸣,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的身上,记忆中的少年逐渐与眼前的男人重合,她听到他开口。好久不见,贝桃。——所谓暗恋,是怦然心动的盛夏。阅读须知:20%校园+80%都市单向暗恋+久别重逢+合租恋爱小白兔乖乖女+痞帅大拽逼
  • 作者:冬迦
    玉绪听说自己的妈妈是审神者。可她还从未见过妈妈。上了幼儿园的玉绪有了小情绪:歪,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我也想要。本丸的刀剑男士们:乖,有爸爸们就够了。上了高中的玉绪面带微笑:不够不够,只有爸爸可不够。鹤丸国永:……这个理由真是吓到我了呢。——————你所以为的不断失去,或许离重新拥有又更进一步。——————在一座失去了审神者的本丸里,有一群失去了主公的刀剑们,以及失去了母亲的玉绪。她慢慢地长大了。这是一个曾经得到也曾经失去的成长故事。也是一个看起来随时都会BE了喊GG,但居然是HE收尾的故事。——————关于女主的名字,出自《小仓百人一首》:『玉绪绝绝 忍弱』,式子内亲王所写的和歌。直译是:我的生命啊,要失去就失去吧,再这样长久的活下去,我深藏在心中的恋情就要暴露了。——————通知:本文将于4月27入v,谢谢大家支持!——————注:1/综漫范围主要有刀男,滑头鬼,四月一日,……2/女主并不是审神者,她妈才是审神者。她妈妈的本丸里本来是没有鹤丸。鹤球是后来玉绪带回来的。3/女主她爸不是刀男,也不是现代人。4/作者断头保证此文HE。
  • 作者:酥肉锅
    身为一个种田博主,林悠在青山绿水间过得不亦乐乎。直到一场意料之外的泥石流把她送进了一本娱乐圈文里。林悠作为这本小说里同名同姓的女配,被女主的爱慕者各种利用,最后背负着骂名滚出了娱乐圈。林悠穿过来时候,正逢她被无良经纪人压榨,让她给女主做垫脚石的全网黑阶段。看着银行卡上面足够她下半辈子躺平过活的金额。林悠:……混个蛋啊,拜拜了您内!谈完了解约,林悠包袱款款回到了原主的老家故居。小山村里没人认识她,她在这里做起了老本行。今天我准备去地里收花生,收完回来做盐水花生。上山去看看有没有野生木耳。野板栗!拿回去做板栗焖鸡!……林悠越过越爽,以前骂过她的人也越来越纠结。#喵的,她退圈之后怎么过的这么爽##合着让她滚出娱乐圈还滚对了?##炒作!必定是炒作!题外话问一句,野板栗还卖不卖!##啧啧,怎么颜值还提高了?这河狸吗?#……薄川找了个清净的地方静修,毕竟家学渊源摆着,他这辈子求的也就是个证得大道。不过……隔壁的饭能不能不要做的那么香了!!!#被美食阻断证道的日日夜夜#【高亮】1.种田文,真种田。2.有点娱乐圈情节,后面有综艺情节。3.男主是人,但有点子玄学在身上。4.慢节奏吃吃喝喝那点事。————————推文分界线———————预收《退婚男主后,我全家暴富了》文案:谢灵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进了一本年代退婚文里。文中,重生回来的男主深恨自己微末之时被人退亲,丢尽了脸面不说,也一生庸碌。所以重来一次,男主决定要把握时代机遇,狠狠打脸把自己退亲的一家人。不幸的是,谢灵穿的这个人,就是上来就把男主给退亲的女配。重生而来的男主目光坚韧对着谢灵一家放了狠话。早晚有一天,我会让你们这些看不起我的人付出代价。到时候你们可别来求我。谢灵那个在肉联厂当工人的爹大蒲扇一样的手上去扇了男主:滚!谁稀罕你这样的女婿!谢灵那个在供销社当售货员的娘嗤笑道: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我女儿怎么能配你这样的废物。谢灵:……得,反派人设拿捏了。为了不被重生男主压着打,谢灵下了一个决定。她不光是要考大学,更是要带着全家发大财。只有死死把男主压了,他们一家才不至于落到文中的下场。于是,第一年。奋力备战高考的男主对着谢灵嗤之以鼻:呵呵,就凭你,也想考大学?结果出来,男主落榜,谢灵读了某重点。第二年.兴致勃勃准备练摊的男主碰到了一家子来练摊的谢灵:就凭你,也想发财?结果,男主的摊位被人掀了,谢灵一家赚到了第一桶金。第三年.好不容易弄来一笔钱准备租门店的男主租到了房东谢灵那里,他面色铁青:谢灵,你是不是就是专跟我过不去?第N年.男主牛气哄哄借钱买了个二手车,载着新媳妇从谢灵家门口过,扯着大嗓门炫耀。谢灵,你现在后悔错过我了吧?谢灵在躺椅上晒太阳,美滋滋吃葡萄。身后一个男人钻出灶房:灵灵,中午吃排骨?男主大惊失色,里头钻出来的男人,赫然就是自己的老板,退伍转业的大院子弟——萧城!【高亮】1.原男主是个屑,退婚不冤枉他。2.日常流水发财文,吃吃喝喝那点事。3.四合院里慢生活,吵吵闹闹群像文。4.文案始于2022.11月,已截图
  • 作者:子澄
    打从尤蜜蜜小时候第一次见到洪嘉豪,被他丢小石子开始,两人就像冤家似的一路吵到大,就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吵,街头巷尾也随时可以看见他们「开火」互相炮轰!然而最令她不解的是,两人明明只是邻居兼同学的普通关系,那家伙却总是做些让人想不透的事来扰乱人心,至今仍旧死性不改,教她老是弄不清他的想法,还不断被一些熟人误会是他的女
  • 作者:何建明
    作者根据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他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书中还专门记录了第一夫人难伺候的真实故事,反映了毛泽东与江青当时的生活情景,一个本色毛泽东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作者:老舍
    东方文化协会以东方文化为题,托我写一本话剧。想了许多日子,我想不出办法来。一个剧本,尽管可以不要完密的穿插,可多少总得有个故事;我找不到足以表现东方文化的故事。即使用象征法,以人物代表抽象观念,文化中所含的事项也太多,没法一网打尽。再退一步,只捡几件重要的事项代表文化,也似乎走不通,因为哪个算重要,哪个不重要,正自难以决定。况且,大家认为重要者,我未必懂得;我懂得的,又未必重要。这个困难若不能克服,则事未集中,剧无从写。又想了几天,我决定从剧本的体裁上打主意。这就是说,假若放弃了剧本的完整,而把歌舞等成分插入话剧中,则表现的工具既多,所能表现的方面纵难一网打尽,也至少比专靠话剧要广阔一些。从剧本上说,这种拚盘儿的办法,是否要得?我不考虑。我知道,只有这么办才能有把它写成的希望。好,我心中有了个大拚盘。但是,这并不能解决一切!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将来是什么样子?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圆满的答出!一人群单位,有它的古往今来的精神的与物质的生活方式;假若我们把这方式叫作文化,则教育、伦理、宗教、礼仪,与衣食住行,都在其中,所蕴至广,而且变化万端。特重精神,便忽略了物质;偏重物质,则失其精神。泥古则失今,执今则阻来。简直无从下手!假若我是个思想家,也还好办。我满可以从一个活的文化中,提出要点,谈其来龙去脉,以成一家之言。但是,我不是个思想家。再说,即使我是思想家,有资格畅言文化,也还不中用。我所要写的是剧本,不是论文!似乎还得从剧本上设法。假若我拿一件事为主,编成个故事,由这个故事反映出文化来,就必定比列举文化的条件或事实更为有力。借故事说文化,则文化活在人间,随时流露;直言文化,必无此自然与活泼。于是,我想了一个故事。当然是抗战的故事。抗战的目的,在保持我们文化的生存与自由;有文化的自由生存,才有历史的繁荣与延续——人存而文化亡,必系奴隶。那么,在抗战时期,来检讨文化,正是好时候,因为我们既不惜最大的牺牲去保存文化,则文化的力量如何,及其长短,都须检讨。我们必须看到它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对过去,我们没法否认自己有很高的文化。即使吃惯了洋饭的鬼奴,声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明得多,可是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敢轻视中国文化的。谈到现在,除了非作汉奸不过瘾的人,谁也得承认以我们的不大识字的军民,敢与敌人的机械化部队硬碰,而且是碰了四年有余,碰得暴敌手足失措——必定是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力量使之如此。假若没有这样的文化,便须归之奇迹,而今天的世界上并没有奇迹!以言将来,我们因抗战必胜的信心,自然的想到两件事;(一)以中华为先锋,为启示,东方各民族——连日本的明白人也在内——必须不再以隐忍苟安为和平,而应挺起腰板,以血肉换取真正的和平。日本军阀的南进——不管是经济的,还是军事的——正是自中国至印度之间的各民族觉醒的时候。大家有此觉醒,才不至于上日本军阀的和平当,而把灵魂托付给锁镣与鞭笞。(二)一个文化的生存,必赖它有自我的批判,时时矫正自己,充实自己;以老牌号自夸自傲,固执的拒绝更进一步,是自取灭亡。在抗战中,我们认识了固有文化的力量,可也看见了我们的缺欠——抗战给文化照了爱克斯光。在生死的关头,我们绝对不能讳疾忌医!何去何取,须好自为之!这样,我们肯定了我们有文化,而且是很高的文化。可是,就照着这个肯定,编一个故事,还并不怎么容易。第一,一方面写故事,一方面还须顾及故事下面所掩藏的文化问题,就必定教故事很单薄——冰必定很薄,才能看见下面的流水啊!故事单薄,剧本就脆弱,不易补救!第二,文化是三段,——过去,现在,将来;抗战也是三段——自己抗战,联合东亚的各民族,将来的和平。这怎么调动呢?故事的双重含意——抗战与文化——已难天衣无缝的配合,而每一含意中又都有那么多的问题,即使我是个无所不知的通才,也没法表现无遗,面面俱到。还有,第三,拿过去的文化说吧,哪一项是自周秦迄今,始终未变,足为文化之源的呢?哪一项是纯粹我们自己的,而未受外来的影响呢?谁都知道!就以我们的服装说吧,旗袍是旗人的袍式,可是大家今天都穿着它。再往远一点说,也还不保险,唐代的袍式是不是纯粹中国本色的呢?因此,我不能借一件史事形容出某一代的文化确是什么样子。而且,即使我有了写史剧的一切准备,也还不过是以古说今,剧本的效果还是间接的,没有多大的感动力量。我非把过去与现在掺到一处不可,宁可教过去的只有点影子,也不教现在的躲在一边,静候暗示。是的,我只能设一点影子,教过去与现在显出一点不同;假若有人来问:这点影子到底是象征着汉晋,还是唐宋?是佛老,还是孔孟?我便没法回答,也不愿回答。总而言之,我所提到的文化,只是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就我个人所看到的抗战情形,就我个人所能体会到的文化意义,就我个人所看出来的我国文化的长短,和我个人对文化的希望,表示我个人一点意见;绝不敢包办文化。有多少多少问题,我不懂得,就都不敢写。我所确信的,我才敢写下来。这样,我的困难可以减少一些;减少了我自己的困难,而增加了剧本的穷相,可也就无法。我只能保证自己的诚实,而不能否认才力与识见的浅薄!就是我所相信的,也还未必没有错误;不过,我要是再加小心一些,这本剧就根本无从产生了。现在可以谈剧本的本身了。剧分三幕:第一幕谈抗战的现势,而略设一点过去的影子。第二幕谈日本南进,并隐含着新旧文化的因抗战而调和,与东亚各民族的联合抗战。第三幕言中华胜利后,东亚和平的建树。剧情很简单。可是它越简单,它所接触的问题便越不能深入,仿佛是一块手帕要包起五斗米似的那么没办法。为什么要这么简单呢?我是怕用人太多,不易演出。可是,象抗战的情况,与日本南进,都要写入,又无法十分简单;于是,我就利用了歌舞。用歌舞是否可以真个简单,明于演出呢?还是不中用!此作法自蔽也!剧中有四支短歌,两个大合唱,大概至少须用三十位歌者,才足振起声势。第二幕中有六个舞踊,至少要用十位舞踊专家——随便一舞,必难曲尽其意。既有歌舞,必有伴奏,又需至少二三十位音乐家。加上演员十数人,共需八九十人矣!也许有人还以为我利用歌舞是有意取巧,我不便驳辩。可伤心的倒是弄巧成拙,依然尾大不掉,难以演出。至于幸而得以演出,而观众只听歌看舞,忽略了话剧部分,才更可伤心!最使我担心的是末一幕。没有斗争,没有戏剧,我却写了天下太平!拚盘已经不算什么好菜,而里边又掺上甜的八宝饭,恐怕就更吃不消了!关于第一幕第二节设景在绥西,纯粹是为了绥西有民族聚集的方便;若嫌不妥,请随便换个地方。第三幕设景青岛,亦因取景美丽,无他用意,也可以改换。老舍于昆明龙泉村,三十年双十节
  • 作者:独孤红
    李燕月一坐下,两个少女一个倒了一杯茶,一个端起了一盘点心,双矮娇躯,分左右坐在李燕月身侧,扶得好近,几乎都偎倚在李燕月身上,两张娇靥上,堆着令人心跳的媚笑也都近在眼前:贵客请喝茶,请用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