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何至于此?

要是翻阅史书会发现一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从来都不排斥接纳异国异族的女性,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面与异族通婚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诸夏这边的男性并不排斥异族女,却是极度排斥将本族的女性外嫁,不但是男性排斥,连带女性也是拒绝。

男性的拒绝自然是处于尊严,以及对本民族的自豪感,认为将本族女性嫁给异族会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女性排斥或许会和尊严、自豪感扯上一点关系,但更多的是无法接受异族的一些习俗,生活习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异族有丈夫死了,丈夫的兄弟接收妻妾,或是丈夫的子嗣接收女性长辈为妾,等等很多在汉人看来根本无法接受的事情。

草原上的胡虏以及南方的一些蛮族,大多是有父死子承(或兄弟)的习俗,汉人觉得那是违背纲常伦理,可他们却觉得自己是在当好人做好事。

挺简单的一件事情,胡虏和蛮族会觉得是在做好事,是因为女性在丈夫死了之后失去依靠难以生存,将死了丈夫的女性接纳过来就会承担养活的责任。

奇怪就怪在一点,自己的长辈难道不应该奉养?还承担起暖床的责任?这个会扯到人口增涨的那一方面。

不同的社会结构和习俗,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都是在以本民族的观念去看待异族的所作所为,并不能简单地以对错区分。

刘彦作为汉人的天子,思想观念自然是要以汉人所能接受为基准,才不去管胡虏或蛮人是因为什么才干了何等的事情。

理所当然的,刘彦要继续发扬远古就流传下来的规矩,排斥本族女性外嫁,对接纳一组女性进行提倡。这种事情本来也是天子的责任,一切只因为天子就是族长,族人认为对的就应该是对的。

换成另外一个角度,身为皇帝的刘彦不止是是要从行为上进行提倡,还需要用制度来让那美好的观念成为有律法支持和制约的框架。

接纳异族女要从刘彦本身做起,他也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做,上古到至今也就一个司马氏没有断掉了远古流传的传承,要不之前的“御天下者”哪怕是接纳异族女哪怕不会去睡,基本的政治作秀还是有的。

司马氏没接纳异族女不是不想,是压根没哪个附合身份的异族愿意将女人送给司马氏。

“这个叫海伦娜的大秦女人风评很奇怪。”崔婉手里拿的正是收集过来的情报:“大秦人对她不吝于赞赏,却是语言多有模糊。其他国家的人,他们认为这个大秦人是一个不洁的女人。”

女人啊,只要有“不洁”的风评,就表示人们觉得她的私生活方面肯定很是糜烂。

这个世界总是会因为性别而有不同的看法,男性私生活糜烂可以解读为风流,认为这个风流的家伙没什么不好的;但要是女性的话,反正不会有什么正面的评价。

会有区别的道理非常简单,男性掌握着社会的绝大多数资源,权柄则是由男性来进行掌握,三妻四妾的事情也早就深入人心并成为规则。

哪天要是资源和权柄被女性掌握在手里,也许事情就该是反着来?

远古时期的母性社会不提,自国家产生以来是三妻四妾的男性,见过有三夫四面首的女性吗?

其实还真有!像是西汉,众多帝姬谁缺面首了?可也就是帝姬能这样,其余女性谁敢这样。

绝对的少数就成为不了普罗大众接受的社会规则,整体而言男性有一个以上的女人对于世界来说是正确,女人拥有一个以上的男人则是错误。这个就是规则,不止男性觉得理所当然,除极个别之外的女性也没觉得有什么错。

现在不是两宋(含以后),社会对女性的限制还没有那么夸张,同时女性在很多权益上面与男性没有太大的区别(排除一妻多夫)。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一个家庭的财产是丈夫和妻子共有,不但丈夫可以休妻,妻子也能提出和离。除非是官府依照律法判定某个男性(女性)需要承担错误,要不离婚的话不存在什么净身出户。

对于汉人来说,娶一个不是处女的女性,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就是名声不能太烂!

“异邦流传不洁的名声……”崔婉用着谨慎的表情看着刘彦,犹豫着说道:“陛下……是不是他们诋毁呢?”

也不是没有可能……

普通人相亲之后互相看对眼了,私底下去打听男方(女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些街坊邻居可能仅是出于一丁丁点的不爽,明明没有那样的事情依然是会胡说八道。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相破坏更是不需要理由,像是收集上来的情报之中,不止是海伦娜有不好的风评,其实是任何一个都有。

崔婉在每一封奏报里面都看到了负面的情报,要是根据那些情报来评定,但凡有不好风闻就该剔除,那么刘彦这一次是谁都选不上。

“陛下。”崔婉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而脸红,举止方面倒是显得大方,心态与行为的不同很能说明问题。她说道:“若不然……可否检查……检查……”,后面那些字着实是说不出口,意思是体检有没有那层膜。

汉家就从没有检查那层膜的步骤,就算是到了被认为最保守的两宋也没有,那是朱明一朝才有的事情,“我大清”更是发扬光大。

刘彦听懂了崔婉没有说完却想表达的意思,脸上不由一囧。

对于这么一件事情,刘彦已经是插手过多了。这个也是因为没有个皇太后的原因,要不选秀的事情是该由皇太后来把关。

没有皇太后,事关后宫也能由皇后来主持和把关,要是崔婉有足够的野心,甚至能在这一件事情上彰显皇后的威仪,关键是她没表达什么野心出来。

“古未有之……”刘彦可不想为后世在这么一件事情上开出这么一个头:“若是大张旗鼓,皇后……”

高调地去办肯定不行,要不刘彦就该得了个“非明君”的头衔,延伸出去甚至会扯上不自信的传闻,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也会无限大。

之前汉人娶妻可没有那么回事,作为集天子与皇帝于一身的“御天下者”突然整出那么一件事,跟随模仿会从百官开始,随后就是蔓延到全国的各阶层。

其实并不是男人不在乎那层膜,是社会决定了不能去提倡在乎那层膜。

战争多发的年代,大多数的男性会受到征召上战场,要是上古先秦都还有小娘子赶紧和将要上战场的又喜欢男性来一发,主要是为了给喜欢的男子传续香火。

再来是,既然是上战场就有战死的可能性,出现寡妇的机率就是无限多,官府并不会要求寡妇守节。

无关于喜欢或厌恶,是寡妇多了会使社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同时对于人口增涨也会成为障碍。

胡虏和蛮人接纳父亲(兄弟)的女人(非生母),某方面来讲也是为了增加人口。

要是看历朝历代的律法,会发现大多数的朝代里面有那么一条,就是男女到了多大的年龄必须成婚,尤其是针对女性做出了严格的标准。

例如女性多少岁了还不嫁就是属于犯法,不至于说抓起来,但会强制性为之选择丈夫,或是采取罚款措施。

女性多少岁不嫁人会有什么措施是出自谁的手笔?是出自同为女人的吕雉,由她签发了相关的法令。

从西汉之后,历朝历代都是延续了那一条律法。而西汉之所以有出现那一条律法,是天下大乱之后人口锐减得太厉害,只好强制女性在合适的年龄成亲,好怀孕来增加人口。

现如今的汉帝国同样是继承了那一条律法,同时还延续之前的另一个做法,不会强制寡妇必须再嫁,但也不提倡守节。

一般情况下,地方官府会隐性地鼓励寡妇再嫁人,不会做得太过明显,但所有人都知道有那么一回事。

将士上战场战死,官府却鼓励未亡人再嫁?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属于极度没有人情味。

未亡人不再嫁,有能力养活孩子和长辈吗?以生产力和女性地位而言,恐怕是很难的。

若是未亡人再嫁,根据社会习俗约定的话,她的新任丈夫就有责任承担起那些责任,等于是这个男人不止是要养一个家。

牵扯到太多的方面,不止是一项人情味就能解释一切,很多战乱结束之后的岁月,一个男人娶了多个媳妇不但不是享乐,其实是在受罪。这个男人不但不会被鄙视,还会得到足够多的尊重,认为是在进行义举。

刘彦所建立的汉帝国没有遭遇到这样的情况,相反是因为石碣对女性的大肆迫害,致使这一次战乱女性的锐减远多于男性。

这一次战乱与其它战乱所不同的是,羯人有抓捕女性随军的传统,夜间用来发泄兽欲,想吃了就煮来吃。

其他胡虏没有羯族那么残暴,不过受到羯族影响对女性也好不到哪去,导致这一次的战乱受害的女性可谓最多。

“陛下,臣……”崔婉自称臣没有什么毛病,皇后也有俸禄,那么就是臣之一:“要不都先见一见,问一问?”

刘彦的心情瞬间就不美好了。他刚才都暗示崔婉可以低调地将检查那层膜的事情给办了,没想到崔婉根本察觉不到暗示。他还不能再暗示,或是明晃晃提出来。

关于该挑选什么人,刘彦的插手也就到这一步。

身份到了刘彦这一份上,他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慎重其事地对待,只是牵扯到国家与国家之间未来的相处。

刘彦离开后宫去了未央宫,问了一下吕议在不在值班。

得到召唤的吕议很快就见到了刘彦,行礼之后汇报了一些事情,停顿下来等待刘彦的提示,比如特地召唤过来是干么。

刘彦当然不能明明白白讲出来,是扯了一大堆国体啊、风评啊、名声啊之类的。

吕议是懵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并不觉得刘彦这一举动有什么好笑的地方,相反很是慎重地给予了回应。

“王猛作为正使,臣有经过询问。”吕议将从王猛那里得来的一些答案不加任何个人主观意识地重复一遍,最后就说到了海伦娜:“臣正要禀告陛下,关于那位大秦的公主的风评的确不好。”

吕议后面又是讲了许多,铺垫足够之后才讲到正题:“臣以为,此事或可利用?”

没人敢在天子纳妃的事情上瞎胡搞地糊弄,吕议也同样不敢,海伦娜肯定是要被剔除名单,但是他觉得从国家层面来讲海伦娜很有利用价值。

刘彦听懂了,但要表现得听不懂:“言之的意思是……”

“可使她留在大汉,时机允许的时候再责问大秦国。”吕议说得有些小心翼翼,见刘彦脸上表情一凝,解释道:“此事是极佳的战争借口,亦可彰显大汉不可欺。”

用女人来做文章?全世界从来不缺少这一套路,并且每一次都还很有用,刘彦会脸色凝重,是看不惯。

“朕听闻过欧罗巴数千年前的一场战争。”刘彦就将特洛伊战争的背景给简易说了一遍:“那个叫海伦的女人出名了,注定会名留千古。”

吕议却是越来越心惊,他对刘彦多少有些了解,已经猜测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朕不是刘恒,不是刘启,亦不是刘彻!”刘彦说的这三位,谈到匈奴的时候就会提起冒顿对吕雉的侮辱,用以鞭策自己一定要牢记耻辱,将来有一天进行复仇。他近乎于是铁青着脸:“大汉若是要征讨大秦,便是以大秦对大汉不敬的理由亦是足够。何至于此呢?”

吕议不得不请罪,他认为刘彦会是这样的反应,是觉得尊严遭到了侮辱。

“朕一再向卿等提及!”刘彦近乎于霸气侧漏地说:“汉人就应该是蓝星的主宰,我们也必然会成为蓝星唯一的主宰,做事大气一些!”

要是翻阅史书会发现一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从来都不排斥接纳异国异族的女性,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面与异族通婚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诸夏这边的男性并不排斥异族女,却是极度排斥将本族的女性外嫁,不但是男性排斥,连带女性也是拒绝。

男性的拒绝自然是处于尊严,以及对本民族的自豪感,认为将本族女性嫁给异族会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女性排斥或许会和尊严、自豪感扯上一点关系,但更多的是无法接受异族的一些习俗,生活习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异族有丈夫死了,丈夫的兄弟接收妻妾,或是丈夫的子嗣接收女性长辈为妾,等等很多在汉人看来根本无法接受的事情。

草原上的胡虏以及南方的一些蛮族,大多是有父死子承(或兄弟)的习俗,汉人觉得那是违背纲常伦理,可他们却觉得自己是在当好人做好事。

挺简单的一件事情,胡虏和蛮族会觉得是在做好事,是因为女性在丈夫死了之后失去依靠难以生存,将死了丈夫的女性接纳过来就会承担养活的责任。

奇怪就怪在一点,自己的长辈难道不应该奉养?还承担起暖床的责任?这个会扯到人口增涨的那一方面。

不同的社会结构和习俗,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都是在以本民族的观念去看待异族的所作所为,并不能简单地以对错区分。

刘彦作为汉人的天子,思想观念自然是要以汉人所能接受为基准,才不去管胡虏或蛮人是因为什么才干了何等的事情。

理所当然的,刘彦要继续发扬远古就流传下来的规矩,排斥本族女性外嫁,对接纳一组女性进行提倡。这种事情本来也是天子的责任,一切只因为天子就是族长,族人认为对的就应该是对的。

换成另外一个角度,身为皇帝的刘彦不止是是要从行为上进行提倡,还需要用制度来让那美好的观念成为有律法支持和制约的框架。

接纳异族女要从刘彦本身做起,他也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做,上古到至今也就一个司马氏没有断掉了远古流传的传承,要不之前的“御天下者”哪怕是接纳异族女哪怕不会去睡,基本的政治作秀还是有的。

司马氏没接纳异族女不是不想,是压根没哪个附合身份的异族愿意将女人送给司马氏。

“这个叫海伦娜的大秦女人风评很奇怪。”崔婉手里拿的正是收集过来的情报:“大秦人对她不吝于赞赏,却是语言多有模糊。其他国家的人,他们认为这个大秦人是一个不洁的女人。”

女人啊,只要有“不洁”的风评,就表示人们觉得她的私生活方面肯定很是糜烂。

这个世界总是会因为性别而有不同的看法,男性私生活糜烂可以解读为风流,认为这个风流的家伙没什么不好的;但要是女性的话,反正不会有什么正面的评价。

会有区别的道理非常简单,男性掌握着社会的绝大多数资源,权柄则是由男性来进行掌握,三妻四妾的事情也早就深入人心并成为规则。

哪天要是资源和权柄被女性掌握在手里,也许事情就该是反着来?

远古时期的母性社会不提,自国家产生以来是三妻四妾的男性,见过有三夫四面首的女性吗?

其实还真有!像是西汉,众多帝姬谁缺面首了?可也就是帝姬能这样,其余女性谁敢这样。

绝对的少数就成为不了普罗大众接受的社会规则,整体而言男性有一个以上的女人对于世界来说是正确,女人拥有一个以上的男人则是错误。这个就是规则,不止男性觉得理所当然,除极个别之外的女性也没觉得有什么错。

现在不是两宋(含以后),社会对女性的限制还没有那么夸张,同时女性在很多权益上面与男性没有太大的区别(排除一妻多夫)。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一个家庭的财产是丈夫和妻子共有,不但丈夫可以休妻,妻子也能提出和离。除非是官府依照律法判定某个男性(女性)需要承担错误,要不离婚的话不存在什么净身出户。

对于汉人来说,娶一个不是处女的女性,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就是名声不能太烂!

“异邦流传不洁的名声……”崔婉用着谨慎的表情看着刘彦,犹豫着说道:“陛下……是不是他们诋毁呢?”

也不是没有可能……

普通人相亲之后互相看对眼了,私底下去打听男方(女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些街坊邻居可能仅是出于一丁丁点的不爽,明明没有那样的事情依然是会胡说八道。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相破坏更是不需要理由,像是收集上来的情报之中,不止是海伦娜有不好的风评,其实是任何一个都有。

崔婉在每一封奏报里面都看到了负面的情报,要是根据那些情报来评定,但凡有不好风闻就该剔除,那么刘彦这一次是谁都选不上。

“陛下。”崔婉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而脸红,举止方面倒是显得大方,心态与行为的不同很能说明问题。她说道:“若不然……可否检查……检查……”,后面那些字着实是说不出口,意思是体检有没有那层膜。

汉家就从没有检查那层膜的步骤,就算是到了被认为最保守的两宋也没有,那是朱明一朝才有的事情,“我大清”更是发扬光大。

刘彦听懂了崔婉没有说完却想表达的意思,脸上不由一囧。

对于这么一件事情,刘彦已经是插手过多了。这个也是因为没有个皇太后的原因,要不选秀的事情是该由皇太后来把关。

没有皇太后,事关后宫也能由皇后来主持和把关,要是崔婉有足够的野心,甚至能在这一件事情上彰显皇后的威仪,关键是她没表达什么野心出来。

“古未有之……”刘彦可不想为后世在这么一件事情上开出这么一个头:“若是大张旗鼓,皇后……”

高调地去办肯定不行,要不刘彦就该得了个“非明君”的头衔,延伸出去甚至会扯上不自信的传闻,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也会无限大。

之前汉人娶妻可没有那么回事,作为集天子与皇帝于一身的“御天下者”突然整出那么一件事,跟随模仿会从百官开始,随后就是蔓延到全国的各阶层。

其实并不是男人不在乎那层膜,是社会决定了不能去提倡在乎那层膜。

战争多发的年代,大多数的男性会受到征召上战场,要是上古先秦都还有小娘子赶紧和将要上战场的又喜欢男性来一发,主要是为了给喜欢的男子传续香火。

再来是,既然是上战场就有战死的可能性,出现寡妇的机率就是无限多,官府并不会要求寡妇守节。

无关于喜欢或厌恶,是寡妇多了会使社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同时对于人口增涨也会成为障碍。

胡虏和蛮人接纳父亲(兄弟)的女人(非生母),某方面来讲也是为了增加人口。

要是看历朝历代的律法,会发现大多数的朝代里面有那么一条,就是男女到了多大的年龄必须成婚,尤其是针对女性做出了严格的标准。

例如女性多少岁了还不嫁就是属于犯法,不至于说抓起来,但会强制性为之选择丈夫,或是采取罚款措施。

女性多少岁不嫁人会有什么措施是出自谁的手笔?是出自同为女人的吕雉,由她签发了相关的法令。

从西汉之后,历朝历代都是延续了那一条律法。而西汉之所以有出现那一条律法,是天下大乱之后人口锐减得太厉害,只好强制女性在合适的年龄成亲,好怀孕来增加人口。

现如今的汉帝国同样是继承了那一条律法,同时还延续之前的另一个做法,不会强制寡妇必须再嫁,但也不提倡守节。

一般情况下,地方官府会隐性地鼓励寡妇再嫁人,不会做得太过明显,但所有人都知道有那么一回事。

将士上战场战死,官府却鼓励未亡人再嫁?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属于极度没有人情味。

未亡人不再嫁,有能力养活孩子和长辈吗?以生产力和女性地位而言,恐怕是很难的。

若是未亡人再嫁,根据社会习俗约定的话,她的新任丈夫就有责任承担起那些责任,等于是这个男人不止是要养一个家。

牵扯到太多的方面,不止是一项人情味就能解释一切,很多战乱结束之后的岁月,一个男人娶了多个媳妇不但不是享乐,其实是在受罪。这个男人不但不会被鄙视,还会得到足够多的尊重,认为是在进行义举。

刘彦所建立的汉帝国没有遭遇到这样的情况,相反是因为石碣对女性的大肆迫害,致使这一次战乱女性的锐减远多于男性。

这一次战乱与其它战乱所不同的是,羯人有抓捕女性随军的传统,夜间用来发泄兽欲,想吃了就煮来吃。

其他胡虏没有羯族那么残暴,不过受到羯族影响对女性也好不到哪去,导致这一次的战乱受害的女性可谓最多。

“陛下,臣……”崔婉自称臣没有什么毛病,皇后也有俸禄,那么就是臣之一:“要不都先见一见,问一问?”

刘彦的心情瞬间就不美好了。他刚才都暗示崔婉可以低调地将检查那层膜的事情给办了,没想到崔婉根本察觉不到暗示。他还不能再暗示,或是明晃晃提出来。

关于该挑选什么人,刘彦的插手也就到这一步。

身份到了刘彦这一份上,他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慎重其事地对待,只是牵扯到国家与国家之间未来的相处。

刘彦离开后宫去了未央宫,问了一下吕议在不在值班。

得到召唤的吕议很快就见到了刘彦,行礼之后汇报了一些事情,停顿下来等待刘彦的提示,比如特地召唤过来是干么。

刘彦当然不能明明白白讲出来,是扯了一大堆国体啊、风评啊、名声啊之类的。

吕议是懵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并不觉得刘彦这一举动有什么好笑的地方,相反很是慎重地给予了回应。

“王猛作为正使,臣有经过询问。”吕议将从王猛那里得来的一些答案不加任何个人主观意识地重复一遍,最后就说到了海伦娜:“臣正要禀告陛下,关于那位大秦的公主的风评的确不好。”

吕议后面又是讲了许多,铺垫足够之后才讲到正题:“臣以为,此事或可利用?”

没人敢在天子纳妃的事情上瞎胡搞地糊弄,吕议也同样不敢,海伦娜肯定是要被剔除名单,但是他觉得从国家层面来讲海伦娜很有利用价值。

刘彦听懂了,但要表现得听不懂:“言之的意思是……”

“可使她留在大汉,时机允许的时候再责问大秦国。”吕议说得有些小心翼翼,见刘彦脸上表情一凝,解释道:“此事是极佳的战争借口,亦可彰显大汉不可欺。”

用女人来做文章?全世界从来不缺少这一套路,并且每一次都还很有用,刘彦会脸色凝重,是看不惯。

“朕听闻过欧罗巴数千年前的一场战争。”刘彦就将特洛伊战争的背景给简易说了一遍:“那个叫海伦的女人出名了,注定会名留千古。”

吕议却是越来越心惊,他对刘彦多少有些了解,已经猜测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朕不是刘恒,不是刘启,亦不是刘彻!”刘彦说的这三位,谈到匈奴的时候就会提起冒顿对吕雉的侮辱,用以鞭策自己一定要牢记耻辱,将来有一天进行复仇。他近乎于是铁青着脸:“大汉若是要征讨大秦,便是以大秦对大汉不敬的理由亦是足够。何至于此呢?”

吕议不得不请罪,他认为刘彦会是这样的反应,是觉得尊严遭到了侮辱。

“朕一再向卿等提及!”刘彦近乎于霸气侧漏地说:“汉人就应该是蓝星的主宰,我们也必然会成为蓝星唯一的主宰,做事大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