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出了宫城,自己觉得稍微有些资格的文武无不是立刻过去求见,他所待的地方聚拢起来的文武足够召开一场决策国家未来的会议。
再有一些时日就到了冬至节,冬至节一过就是元朔五年,转眼间汉国的建立就要到五个年头。
刘彦先从长广郡奋战崛起,花了五年的时间将石羯赵国赶到并州和朔州,灭亡了李氏成汉以及东晋小朝廷,现如今汉家旧土已经光复十之六七。
光是打江山对于刘彦来讲其实并不困难,但坐拥天下并不止是打下疆土那么简单,有了疆土还要进行发展,是人口增长以及生产力提升,等待时机成熟就对残喘的石羯赵国动手,少不得是要连带灭掉慕容燕国,也许连高句丽、百济、新罗和倭列岛上的那些小国一块收拾了。
“正好诸卿皆在。”刘彦是等众人闲聊了一会才开口:“四征将军除了征西将军外已经委任,寡人思虑良久……”
汉国的官职还在一步一步地补全,很多职位上其实目前还是空缺的现状。军队的建设是汉国最重视的一方面,长久以来军队制度健全,可是军方的编制却是显得有些乱。
从上古先秦开始,每个国家都会有一套合适自己的军方编制,小到百人以下编制,大到整个国家的全体将士,汉国建立之后小的编制就不说了,野战兵团就是最大的编制。
之前,基本上是哪条战线需要,刘彦下令从哪里调来哪些军队,一个野战兵团也就汇聚而出。野战兵团并没有固定的数量编制,从两三万到几十万,有伍、什、屯、曲、校、师、军的单位。
伍自然就是五人为一伍,什是十人组成,屯有二百五十人,曲是千人,校为五千人,师是一万五千人,军是四万五千人。
到曲这个单位之后,除开战兵之外还会有附属的辅兵,这样一来每个军除了四万五千名战兵之外,连辅兵一起算上的话,整个编制其实有六万左右。不过要说的是,包括辅兵、民伕、辎重兵都不算军的直属单位,辅助人员是直接归属中枢的丞相府直辖。
“各将军有幕府,寡人以为一些幕府应当有自己的一个直属军,战时再由中枢调派兵力,由多个军来形成一个兵团。”刘彦这是要确认汉国的军制,立刻就让在场军方的将军听得全神贯注:“兵团之上,有集团军,面对强敌开启国战,便以集团军对敌。”
别以为集团军是到了现代才有,实际上楚汉相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第一个率领集团军的就是韩信。而集团军的出现与刘邦建立汉国之后保留异性诸侯王有关,说白了就是召集汉这个阵营的各诸侯,合兵一处与项羽进行交战。
集团军的规模到西汉的时候再次重现,第二个统率集团军的人是卫青,他率领集团军多次与匈奴交战,第一次是统率六十余万人杀入草原,第二次是直接拿回被匈奴占去多年的河朔。
当然了,不管是楚汉相争还是西汉,集团军都是直接称为韩信军团或是卫青军团,就是在军团名字前面冠上姓名,由此可见统率兵马的人该是多么的荣耀。
按照道理的话,刘彦要是出动集团军也该是留下“冠名权”,比如由冉闵统率就该在历史上记载“某某年的某某月和日,冉闵军团出征某某地”之类的。不过,刘彦想要的是杜绝后患,一切只因为冠名军团的人下场都不好。
“军队制度……”冉闵还没有等徐正说话,急不可耐地问:“王上是说,日后的将军都有自己的幕府亲军?”
刘彦是脑子坏了才会让每个能建立幕府的将军都能有亲军,他不满地横了一眼冉闵,说道:“仅限于四‘镇’将军幕府。”
四镇将军其实就是镇守各方的边疆留守,他们的职责就是拱卫国家边境,而守卫国家边境理所当然是会出现边军,那么有一个直属军就说得过去了。
是一个“军”,不是一个兵团或是集团军,没有巨大的边疆威胁时,一个一万五千人的军就能保证边疆安稳,想要压制哪一个国家临时增加几个军就是了。
“四‘征’将军没有自己的直属军?”冉闵纳闷地说:“四‘征’、四‘镇’、‘四平’、四‘抚’都是平级,只有四‘征’有自己的直属军啊?”
不止冉闵在纳闷,只是冉闵藏不住心事。
身为武将,没有自己的直属军队是一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情,等于就是一个光杆。而这样的情况在华夏传统中其实比较常见,将军级别以下的武将,例如都尉之类的随时都是有一郡的郡县兵可以统辖,相反是将军以上的大多数人平时是待在中枢,等待发生战事才会到各条战线。一些比较特别的将军,他们麾下是有军队,但基础的数量并不会多,是发生战事了才由中枢向各地征调郡县兵或是青壮,组成一个出战的军团。
理念上面来讲,四征、四镇、四平、四抚都是平级的将军,但通常是四征将军被认为比较尊贵,要是能让武将自己选也必然是对四征将军更渴望,毕竟四征将军可以统率军队进行开拓,其余的不是镇守边疆就是在发生叛乱时才有用武之地。
桑虞沉默着听刘彦在讲述军方的一些建设理念。他现在的心事多到连自己都惊讶的地步,会这样是刘彦表露出了疏远,而君王对臣工疏远历来就是身为人臣最为担忧的事情。
汉国未来几年的基本国策已经确定,大体上就是进入修生养息,牵扯到的民政会比军事多一些,管理民政的官员会从原本的被忽视到没重视。
身为一国之君的刘彦取消左右丞相,随后立刻宣布要修生养息,原本是管理民政的右丞相桑虞成了御使大夫,要是不会引起百官的诸多联想就是怪事。
没有错的,要是在往常的话,桑虞只要一现身就会有人过去交谈或是攀谈。今天大朝会结束之后,身再大殿没有人过去,出了大殿更是只有冉闵冷嘲热讽,除此没有人靠近,很明显就是因为刘彦的举动所导致。
桑虞知道刘彦出宫,到来之后请求谒见都有被拒绝的心理准备,万幸的是刘彦没有拒绝谒见,才算是让心情忐忑的桑虞稍微平复了一些心情。
刘彦还真的是在刻意疏远桑虞,就是在与众多将军商讨军制的时候,还会特别留意桑虞是个什么状况。
汉国是由刘彦来建立,却不是为了世家,也不是单纯地为了哪个阶级,说明白点就是为了整个汉民族。他怎么能够允许一个特定的阶级来独享,尤其是不能容忍蛀虫一般的世家只进不出和国家遭难时会背叛。
早先的时候,刘彦原以为桑虞会真的了解到自己的想法,等待桑虞成为世家领袖之后会逐步改变世家,但桑虞并没有那么做。
一个国家的某个阶层无法被消灭,只能是改造到君王认为正确的方向,刘彦并不是要完全消灭世家,因为他知道世家根本就无法消灭,那是到了现代社会都存在的阶级。
刘彦希望世家能够成为国家的助力,不是像目前阶段一样是国家的蛀虫。要是世家都如同上古先秦的那些领主,他不会吝啬于支持与帮助,可惜的是世家在腐化之后尝到甜头没有回头额迹象。
“未来,没有大型国战的大汉仅是会保留二十万的野战兵团。”刘彦话音刚落,在场的军方人员有一个算一个全傻了。他无视众人,继续说:“是野战兵团,各州郡的郡县兵不在二十万限制之内。”
汉国目前已经登记的人口也就是刚过千万这道大关,根据猜测到最后也很难超过一千五百万的人口。保留二十万不事生产的战兵,各州郡可能还会有将近十五万左右的郡县兵,以一千五百万的人口基数,再有未来是整个国家开始恢复生产的重要阶段,其实这样的配置都稍微显得过份了。
“四十位左右的百姓支持一名战兵,以目前大汉的民间而言,已经稍显吃力。”纪昌不是在唱反调,他说出实情:“诸君莫要忘却,先汉(指西汉和东汉)平时的常备军也仅是五万不到。”
以西汉六千多万的人口都没有发生过召集百万大军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出动七十多万与匈奴交战,平时与匈奴争锋的也就是十万以下的军队。到了东汉,平时国家也只有三四万不事生产的常备军(北军和南军),出动军队最多也就是四十来万,而东汉人口可是超过六千五百万。
到了刘彦建立的汉国,没有国战都要保持二十万不事生产的常备军,事实上已经是完全超越了之前的历朝历代,还是他有心在全面光复汉家旧土之后继续向外开拓,要不然像是东汉保持五万以下的常备军就可以了。
真实的情况是,自东汉以后,华夏的历朝历代很少又有保持常备军,都是借鉴更卒制度,也就是说让百姓纳赋为兵,是不管各地郡县兵、边军还是中枢军队都是这样。
到了南北朝之后,府兵制的出现更是改变格局,让华夏没有了纯粹的军人,都是战时为兵不战务农的“民兵”。
“民兵”现象到了有宋一代的时候稍微发生改变,但有宋一代的禁军在开国后不久就失去了野战军团的锋芒,归于中枢直辖的禁军演变成为平时为将门做生意、干家务、务农,到了一些节日则是表演各种节目的“表演部队”,好几次禁军出动都是给人宰着玩,是真正意义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军队。
只要是一个将军就想要军队的士兵多,士兵多了自己才有可能成为实权将军,要不就是一个只有将军称号的光杆。连征西将军都有空缺的汉国目前的将军并不多,中郎将这一阶层其实都还存在空缺,但是郎将的数量则是有些多了。
在汉国的军制中,曲这一级别是由军侯直接统领部队,校当然是校尉,往上是俾将率领师,由偏将来率领军,偏将以上就是郎将。
要是明白一点的分级,俾将其实就是现代的中校,偏将是上校,郎将就是少将,中郎将是中将,四征、四镇、四平、四抚就是上将,像是骠骑将军之类的则是元帅。
有直属部队的将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军,要不然杂号将军就不会被瞧不起了。现在汉国的武将就担心一点,汉国可没有什么杂号将军,可别原本应该是有实权的将军沦落成为杂号将军。
刘彦就是谈一个意向,不会说没有经过商讨就一力定议。他却是能够看出军方的忐忑,对他们的忐忑有些哭笑不得。
汉国现在只是一个王国,刘彦不会永远只是当一个国王,称帝是迟早的事情,但称帝之后不代表国家就是帝国。
“修生养息期间,对外的战事并不会停止。”刘彦定下基调:“寡人可不想重蹈先汉旧事。”
这一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同意,想要增加人口和恢复生产并不代表要对外软弱,国家只是稍微将注意力转到内部,并不是说要任由外国敌对欺负。
“对石羯的战事……”刘彦看向了李坛这个征北将军,说道:“依然是小规模但是频繁地出击,寡人希望李卿给予惊喜。”
李坛事先都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征北将军,一直到现在都还像是在做梦,激动之下也就霍地站起来,大声承诺:“王上,臣必定效仿冠军侯旧事。”
能被直接称呼为冠军侯的只有一人,便是霍去病。这位的一生都是伴随着剽悍,很少是率领大兵团作战,相反是经常使用少量的兵力就能打出惊天的战绩,最为出名的就是封狼居胥的伟业,不但杀到了匈奴核心,还将匈奴用于祭祀的金人给抢了。
一阵善意的哄笑就出现了,惹得基于表现的李坛一阵阵的怒视。
刘彦出了宫城,自己觉得稍微有些资格的文武无不是立刻过去求见,他所待的地方聚拢起来的文武足够召开一场决策国家未来的会议。
再有一些时日就到了冬至节,冬至节一过就是元朔五年,转眼间汉国的建立就要到五个年头。
刘彦先从长广郡奋战崛起,花了五年的时间将石羯赵国赶到并州和朔州,灭亡了李氏成汉以及东晋小朝廷,现如今汉家旧土已经光复十之六七。
光是打江山对于刘彦来讲其实并不困难,但坐拥天下并不止是打下疆土那么简单,有了疆土还要进行发展,是人口增长以及生产力提升,等待时机成熟就对残喘的石羯赵国动手,少不得是要连带灭掉慕容燕国,也许连高句丽、百济、新罗和倭列岛上的那些小国一块收拾了。
“正好诸卿皆在。”刘彦是等众人闲聊了一会才开口:“四征将军除了征西将军外已经委任,寡人思虑良久……”
汉国的官职还在一步一步地补全,很多职位上其实目前还是空缺的现状。军队的建设是汉国最重视的一方面,长久以来军队制度健全,可是军方的编制却是显得有些乱。
从上古先秦开始,每个国家都会有一套合适自己的军方编制,小到百人以下编制,大到整个国家的全体将士,汉国建立之后小的编制就不说了,野战兵团就是最大的编制。
之前,基本上是哪条战线需要,刘彦下令从哪里调来哪些军队,一个野战兵团也就汇聚而出。野战兵团并没有固定的数量编制,从两三万到几十万,有伍、什、屯、曲、校、师、军的单位。
伍自然就是五人为一伍,什是十人组成,屯有二百五十人,曲是千人,校为五千人,师是一万五千人,军是四万五千人。
到曲这个单位之后,除开战兵之外还会有附属的辅兵,这样一来每个军除了四万五千名战兵之外,连辅兵一起算上的话,整个编制其实有六万左右。不过要说的是,包括辅兵、民伕、辎重兵都不算军的直属单位,辅助人员是直接归属中枢的丞相府直辖。
“各将军有幕府,寡人以为一些幕府应当有自己的一个直属军,战时再由中枢调派兵力,由多个军来形成一个兵团。”刘彦这是要确认汉国的军制,立刻就让在场军方的将军听得全神贯注:“兵团之上,有集团军,面对强敌开启国战,便以集团军对敌。”
别以为集团军是到了现代才有,实际上楚汉相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第一个率领集团军的就是韩信。而集团军的出现与刘邦建立汉国之后保留异性诸侯王有关,说白了就是召集汉这个阵营的各诸侯,合兵一处与项羽进行交战。
集团军的规模到西汉的时候再次重现,第二个统率集团军的人是卫青,他率领集团军多次与匈奴交战,第一次是统率六十余万人杀入草原,第二次是直接拿回被匈奴占去多年的河朔。
当然了,不管是楚汉相争还是西汉,集团军都是直接称为韩信军团或是卫青军团,就是在军团名字前面冠上姓名,由此可见统率兵马的人该是多么的荣耀。
按照道理的话,刘彦要是出动集团军也该是留下“冠名权”,比如由冉闵统率就该在历史上记载“某某年的某某月和日,冉闵军团出征某某地”之类的。不过,刘彦想要的是杜绝后患,一切只因为冠名军团的人下场都不好。
“军队制度……”冉闵还没有等徐正说话,急不可耐地问:“王上是说,日后的将军都有自己的幕府亲军?”
刘彦是脑子坏了才会让每个能建立幕府的将军都能有亲军,他不满地横了一眼冉闵,说道:“仅限于四‘镇’将军幕府。”
四镇将军其实就是镇守各方的边疆留守,他们的职责就是拱卫国家边境,而守卫国家边境理所当然是会出现边军,那么有一个直属军就说得过去了。
是一个“军”,不是一个兵团或是集团军,没有巨大的边疆威胁时,一个一万五千人的军就能保证边疆安稳,想要压制哪一个国家临时增加几个军就是了。
“四‘征’将军没有自己的直属军?”冉闵纳闷地说:“四‘征’、四‘镇’、‘四平’、四‘抚’都是平级,只有四‘征’有自己的直属军啊?”
不止冉闵在纳闷,只是冉闵藏不住心事。
身为武将,没有自己的直属军队是一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情,等于就是一个光杆。而这样的情况在华夏传统中其实比较常见,将军级别以下的武将,例如都尉之类的随时都是有一郡的郡县兵可以统辖,相反是将军以上的大多数人平时是待在中枢,等待发生战事才会到各条战线。一些比较特别的将军,他们麾下是有军队,但基础的数量并不会多,是发生战事了才由中枢向各地征调郡县兵或是青壮,组成一个出战的军团。
理念上面来讲,四征、四镇、四平、四抚都是平级的将军,但通常是四征将军被认为比较尊贵,要是能让武将自己选也必然是对四征将军更渴望,毕竟四征将军可以统率军队进行开拓,其余的不是镇守边疆就是在发生叛乱时才有用武之地。
桑虞沉默着听刘彦在讲述军方的一些建设理念。他现在的心事多到连自己都惊讶的地步,会这样是刘彦表露出了疏远,而君王对臣工疏远历来就是身为人臣最为担忧的事情。
汉国未来几年的基本国策已经确定,大体上就是进入修生养息,牵扯到的民政会比军事多一些,管理民政的官员会从原本的被忽视到没重视。
身为一国之君的刘彦取消左右丞相,随后立刻宣布要修生养息,原本是管理民政的右丞相桑虞成了御使大夫,要是不会引起百官的诸多联想就是怪事。
没有错的,要是在往常的话,桑虞只要一现身就会有人过去交谈或是攀谈。今天大朝会结束之后,身再大殿没有人过去,出了大殿更是只有冉闵冷嘲热讽,除此没有人靠近,很明显就是因为刘彦的举动所导致。
桑虞知道刘彦出宫,到来之后请求谒见都有被拒绝的心理准备,万幸的是刘彦没有拒绝谒见,才算是让心情忐忑的桑虞稍微平复了一些心情。
刘彦还真的是在刻意疏远桑虞,就是在与众多将军商讨军制的时候,还会特别留意桑虞是个什么状况。
汉国是由刘彦来建立,却不是为了世家,也不是单纯地为了哪个阶级,说明白点就是为了整个汉民族。他怎么能够允许一个特定的阶级来独享,尤其是不能容忍蛀虫一般的世家只进不出和国家遭难时会背叛。
早先的时候,刘彦原以为桑虞会真的了解到自己的想法,等待桑虞成为世家领袖之后会逐步改变世家,但桑虞并没有那么做。
一个国家的某个阶层无法被消灭,只能是改造到君王认为正确的方向,刘彦并不是要完全消灭世家,因为他知道世家根本就无法消灭,那是到了现代社会都存在的阶级。
刘彦希望世家能够成为国家的助力,不是像目前阶段一样是国家的蛀虫。要是世家都如同上古先秦的那些领主,他不会吝啬于支持与帮助,可惜的是世家在腐化之后尝到甜头没有回头额迹象。
“未来,没有大型国战的大汉仅是会保留二十万的野战兵团。”刘彦话音刚落,在场的军方人员有一个算一个全傻了。他无视众人,继续说:“是野战兵团,各州郡的郡县兵不在二十万限制之内。”
汉国目前已经登记的人口也就是刚过千万这道大关,根据猜测到最后也很难超过一千五百万的人口。保留二十万不事生产的战兵,各州郡可能还会有将近十五万左右的郡县兵,以一千五百万的人口基数,再有未来是整个国家开始恢复生产的重要阶段,其实这样的配置都稍微显得过份了。
“四十位左右的百姓支持一名战兵,以目前大汉的民间而言,已经稍显吃力。”纪昌不是在唱反调,他说出实情:“诸君莫要忘却,先汉(指西汉和东汉)平时的常备军也仅是五万不到。”
以西汉六千多万的人口都没有发生过召集百万大军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出动七十多万与匈奴交战,平时与匈奴争锋的也就是十万以下的军队。到了东汉,平时国家也只有三四万不事生产的常备军(北军和南军),出动军队最多也就是四十来万,而东汉人口可是超过六千五百万。
到了刘彦建立的汉国,没有国战都要保持二十万不事生产的常备军,事实上已经是完全超越了之前的历朝历代,还是他有心在全面光复汉家旧土之后继续向外开拓,要不然像是东汉保持五万以下的常备军就可以了。
真实的情况是,自东汉以后,华夏的历朝历代很少又有保持常备军,都是借鉴更卒制度,也就是说让百姓纳赋为兵,是不管各地郡县兵、边军还是中枢军队都是这样。
到了南北朝之后,府兵制的出现更是改变格局,让华夏没有了纯粹的军人,都是战时为兵不战务农的“民兵”。
“民兵”现象到了有宋一代的时候稍微发生改变,但有宋一代的禁军在开国后不久就失去了野战军团的锋芒,归于中枢直辖的禁军演变成为平时为将门做生意、干家务、务农,到了一些节日则是表演各种节目的“表演部队”,好几次禁军出动都是给人宰着玩,是真正意义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军队。
只要是一个将军就想要军队的士兵多,士兵多了自己才有可能成为实权将军,要不就是一个只有将军称号的光杆。连征西将军都有空缺的汉国目前的将军并不多,中郎将这一阶层其实都还存在空缺,但是郎将的数量则是有些多了。
在汉国的军制中,曲这一级别是由军侯直接统领部队,校当然是校尉,往上是俾将率领师,由偏将来率领军,偏将以上就是郎将。
要是明白一点的分级,俾将其实就是现代的中校,偏将是上校,郎将就是少将,中郎将是中将,四征、四镇、四平、四抚就是上将,像是骠骑将军之类的则是元帅。
有直属部队的将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军,要不然杂号将军就不会被瞧不起了。现在汉国的武将就担心一点,汉国可没有什么杂号将军,可别原本应该是有实权的将军沦落成为杂号将军。
刘彦就是谈一个意向,不会说没有经过商讨就一力定议。他却是能够看出军方的忐忑,对他们的忐忑有些哭笑不得。
汉国现在只是一个王国,刘彦不会永远只是当一个国王,称帝是迟早的事情,但称帝之后不代表国家就是帝国。
“修生养息期间,对外的战事并不会停止。”刘彦定下基调:“寡人可不想重蹈先汉旧事。”
这一下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同意,想要增加人口和恢复生产并不代表要对外软弱,国家只是稍微将注意力转到内部,并不是说要任由外国敌对欺负。
“对石羯的战事……”刘彦看向了李坛这个征北将军,说道:“依然是小规模但是频繁地出击,寡人希望李卿给予惊喜。”
李坛事先都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征北将军,一直到现在都还像是在做梦,激动之下也就霍地站起来,大声承诺:“王上,臣必定效仿冠军侯旧事。”
能被直接称呼为冠军侯的只有一人,便是霍去病。这位的一生都是伴随着剽悍,很少是率领大兵团作战,相反是经常使用少量的兵力就能打出惊天的战绩,最为出名的就是封狼居胥的伟业,不但杀到了匈奴核心,还将匈奴用于祭祀的金人给抢了。
一阵善意的哄笑就出现了,惹得基于表现的李坛一阵阵的怒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