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事情太大了

那可是漢旗,消失在中原大地数百年的旗帜。

曾经,华夏文明在那杆旗帜之下,北逐匈奴和南征百越,无数辉煌造就而成强汉。

在强汉的时代里,胡人只敢瑟瑟发抖,轻易不敢南下。发现敌踪之时,张汤就敢喊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仅仅是带着数百骑赶去西域,就地纠集西域各国的大军与北匈奴鏖战。班超数十骑就能够席卷西域,于异国王宫斩杀国王而该国举国不敢吭声。

在漢旗飘扬的那个时代里,汉人尚武,有着近乎于是出自本能的自信,哪怕是到了国祚不振国之将亡的分裂时期,北方还压着各胡,南方各蛮亦不敢轻犯。

漢旗消失之后,华夏苗裔的骄傲仿佛也随着旗帜的落下消失不见,尤其是到了司马皇室成为统治者之后,先是引入诸部胡人,后面又发生内乱致使胡人成为中原主宰,华夏苗裔从一个值得骄傲的族群,变成了任人宰割和野兽都不如的下等群体。

随时随地的朝不保夕,死后难有一抹黄土,更不用谈及尊严,那就是绝大多数人长久来的生活环境。

“吼!!!汉军!汉军!汉军!”

若说之前加入汉部得以有安身之地,可大多数人依然是内心彷徨,深怕刚刚寻找到的安身之所片刻之间失去。

汉部多次迁徙,某一段时间甚至是窝身海岛,要说人们不担心受怕绝无可能。

“我们的旗!”

远遁辽1东,是没有了十足残暴的羯胡,但又来了一个慕容鲜卑,辽东真的会成为乐土吗?

“是我们的旗帜!”

没人知道为什么要征战高句丽,大多数人也只是顺从着,大抵是刘彦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多数士卒在征战朝1鲜半岛的征程中慢慢找回了自信,他们发现自己也不是那么软弱,打起异族能跟教训孙子一样。

“君不见汉终军……”

军歌一人领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放声歌唱……

从朝1鲜半岛不断找回武勇的自信,可他们总是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尤其是刘彦公布二十等爵的制度,再到公民阶层的出现,人们有了盼头,可真的是缺少一种什么。

“……绝域轻骑催战云!”

是真的缺少一种什么!啊!对,是一种底蕴,来自于血脉中那对骄傲的呼喊,一杆明确到可以令人抛下胆怯和懦弱的旗帜!

为什么总是说揭竿而起?那是因为会有明确的旗号!

知晓历史的人有激动的理由,他们真不敢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漢旗招展,只能是尽情地大吼和呐喊来释放内心的激动之情。

不知道历史的人,他们看到随风猎猎招展的漢旗亦是激动,就是那种没有理由的激动,仿佛是寻找到了归属。

对,就是归属感!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历史,漢旗被高高抬起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都变了,那是他们这个集体正式出现战旗,属于他们的战旗!

一边士气高昂放声歌唱,另一边却是呆了。

邓恒完全僵住了身躯,他听着汉军纵声高歌,根本不像是诗,也不像是赋,听着没搞明白是什么,但歌词里面的一些典故倒是分明,可以给予足够的激励,其实这个就够了。

“终军和班超吗?”邓恒是有读过汉书的人,关于那两位的记载不是太多,甚至可以说很少,但只要是武人读到关于武将的篇章总是会忍不住特意关注。

典故真的蛮多,崔宣虽然是个二鬼子,但读的书真不少,他光能够辨认得出的典故就多达五个,立意之深,志气之明确,一听就会深感恐惧。

懂得越多就越是想得越多,汉军的“战时吟”都这样,那已经无比说明问题,无不表示真的是要翻天啊!

响彻天地的军歌可算是停了下来了,远远显得“光秃秃”的汉军除了那杆大纛,其余地方却是起了林立的旌旗。

大纛与旌旗就是两种概念,有明确的级别规格,例如大纛肯定是旗杆最高最粗,旌旗则是看所在级别,旌旗又分三角旗和横竖长面旗(参考旗面下垂很长的旗子),甚至是旗帜的镶边都有严格的区别。

看看正在立营的汉军,曲(千人队)的营区就是一杆三角旗,校尉所在地则是横竖长面旗,全部都是用楷书大大书写着一个“漢”字。

“成气候了。”邓恒特地留下看着汉军驻营,他说:“观察一支军队是否能战,独看驻营分工,且看静立于外境界的步骑,再看挖掘和竖立木栅、围栏、拒马的步骤……”

崔宣有点火燎屁股的感觉,他知道出大事了,是天大的事情,漢旗竟然再次被竖了起来,那等于是用实际行动昭告天下,华夏苗裔想要再次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要是由一些小势力竖立漢旗,那也就是一个笑话,由胡人竖立漢旗就更是笑话中的笑话,问题是刘彦已经掌控六郡……好吧,地盘看着不大不小,问题是有近百万部众(假的),再来就是刘彦麾下有铁骑和甲士,再有数万精兵,那就真的不是笑话,是平地一声雷了。

有纪昌在,军队想要立营慢都难,他毕竟是与刘彦接触久了,刘彦那边在闲暇的时候搞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书本,虽然他看着那些缺笔少划的文字感到奇怪,但对于《管理学》《逻辑学》这种奇怪名字的书籍还是非常重视。

徐正为主将,纪昌为行军长史,后面李匡给带了一万步军过来,军队数量增加到三万六千。

立营当然不是只有一个,分为中军大营、四翼护营、两侧楔形营,这个在军事术语上统称掎角之势。

其实纪昌摆布营盘还算简单的了,厉害一些的人在布置营盘直接就是什么四象、八卦之类的,更搞的还有许多,光是一个驻营就非常复杂。

能够玩的溜阵型的在当今天下不是没有,可中原已经非常少见,会玩的基本是在长江以南,但那些世家子弟仰仗传承估计也就只得其形不得神,摆是能依样画葫芦摆得出来,但指挥和变动绝对是个问题。

其实在汉军驻营的时候,邓恒需要派出军队进行干扰,说什么也别让汉军安安稳稳将营盘给弄出来,但他没有提,作为副手的崔宣更是紧闭嘴巴。

派出一千骑兵被打了个覆灭没一个回来,看汉军虽然在驻营却有警戒部队,除非是大举压上,要不也是送菜。

大举压上只能是全军出动,那就不是骚扰开始直接决战。问题是虽然一再增兵,但邓恒这边能用的部队也就一万八千左右,依靠地势进行防御尚可,出山地对攻?该是脑子坏到什么程度才这么干!

邓恒等人在山头待得有些久了,山区里全是石碣赵军,倒是不怕汉军前来,初夏的太阳不晒还有威风也不嫌热,他们是一直看汉军立营到接近傍晚才下了山。

回到中军大帐,各级军官早早就在等待,邓恒与崔宣回来之后,大家先是对汉军竖立漢旗一阵讨论,一开始还显得群情激奋,可看一些出身是晋人的军官明显情绪有些不对,到后面却是全部闭嘴眼巴巴视线在邓恒和崔宣身上扫。

“原……”邓恒本来是想说原计划不变,刚说了一个字,外面有人通报,他只得改口喊了声:“进来!”

来人有些匆忙,行礼之后急促声道:“军主,汉军分兵,该有一万以上的骑兵向着南面而去!”

邓恒挥挥手让来人退下,连地图都没有看,“呵呵”笑了几声,说道:“这是摆明阵仗,要逼本将速战?”

崔宣有些心不在焉,想到什么,直接无法忍耐地插嘴:“军主,却不知晓刘彦是全面竖旗,还是……”

邓恒当然知道事情大了,但军营谈这个不合适,他瞪一眼崔宣,继续刚才的话题:“汉军明晃晃地分兵,摆出的是绕路袭击我军后路,干些断粮道的事。”

“豫州和司州的援军顷刻之间便会到来,军主或可快骑通知,也许能够围歼那一万汉军骑兵?”说话的叫张雄,是镇军大将军张豺的弟弟。他又说:“南部有艾山,北部有原山,骑兵并无优势。”

石碣赵国有两套官制,一则是胡人那种乱七八糟的官职,另一个采取的制度与东晋小~朝~廷一样,张雄是鹰扬将军,这个将军称号为五品,可是鉴于这个将军称号的特殊性,其实是比较重要的将军称号之一(西晋有相当多名人先后任职鹰扬将军,另外前一任的鹰扬将军是帮姚家兄弟的那个王腾)。

“既然汉军骑兵大部调出,并且汉军初来乍到,我们……”邵广是征讨军左司马,他拖了一个长音:“我们或可夜袭敌营?”

“那便由左司马率军袭营?”邓恒其实一直在关注崔宣,随口又说:“若是不对,可加紧撤回。”

邵广只是应:“诺!”

邓恒对很多事情心里有数,他认为汉军必然有所准备,例如明晃晃分兵就是为了诱使出击,夜晚肯定也会设防,他顺应邵广进行夜袭是抱着反制心理。(未完待续。)

那可是漢旗,消失在中原大地数百年的旗帜。

曾经,华夏文明在那杆旗帜之下,北逐匈奴和南征百越,无数辉煌造就而成强汉。

在强汉的时代里,胡人只敢瑟瑟发抖,轻易不敢南下。发现敌踪之时,张汤就敢喊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仅仅是带着数百骑赶去西域,就地纠集西域各国的大军与北匈奴鏖战。班超数十骑就能够席卷西域,于异国王宫斩杀国王而该国举国不敢吭声。

在漢旗飘扬的那个时代里,汉人尚武,有着近乎于是出自本能的自信,哪怕是到了国祚不振国之将亡的分裂时期,北方还压着各胡,南方各蛮亦不敢轻犯。

漢旗消失之后,华夏苗裔的骄傲仿佛也随着旗帜的落下消失不见,尤其是到了司马皇室成为统治者之后,先是引入诸部胡人,后面又发生内乱致使胡人成为中原主宰,华夏苗裔从一个值得骄傲的族群,变成了任人宰割和野兽都不如的下等群体。

随时随地的朝不保夕,死后难有一抹黄土,更不用谈及尊严,那就是绝大多数人长久来的生活环境。

“吼!!!汉军!汉军!汉军!”

若说之前加入汉部得以有安身之地,可大多数人依然是内心彷徨,深怕刚刚寻找到的安身之所片刻之间失去。

汉部多次迁徙,某一段时间甚至是窝身海岛,要说人们不担心受怕绝无可能。

“我们的旗!”

远遁辽1东,是没有了十足残暴的羯胡,但又来了一个慕容鲜卑,辽东真的会成为乐土吗?

“是我们的旗帜!”

没人知道为什么要征战高句丽,大多数人也只是顺从着,大抵是刘彦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多数士卒在征战朝1鲜半岛的征程中慢慢找回了自信,他们发现自己也不是那么软弱,打起异族能跟教训孙子一样。

“君不见汉终军……”

军歌一人领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放声歌唱……

从朝1鲜半岛不断找回武勇的自信,可他们总是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尤其是刘彦公布二十等爵的制度,再到公民阶层的出现,人们有了盼头,可真的是缺少一种什么。

“……绝域轻骑催战云!”

是真的缺少一种什么!啊!对,是一种底蕴,来自于血脉中那对骄傲的呼喊,一杆明确到可以令人抛下胆怯和懦弱的旗帜!

为什么总是说揭竿而起?那是因为会有明确的旗号!

知晓历史的人有激动的理由,他们真不敢相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漢旗招展,只能是尽情地大吼和呐喊来释放内心的激动之情。

不知道历史的人,他们看到随风猎猎招展的漢旗亦是激动,就是那种没有理由的激动,仿佛是寻找到了归属。

对,就是归属感!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历史,漢旗被高高抬起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都变了,那是他们这个集体正式出现战旗,属于他们的战旗!

一边士气高昂放声歌唱,另一边却是呆了。

邓恒完全僵住了身躯,他听着汉军纵声高歌,根本不像是诗,也不像是赋,听着没搞明白是什么,但歌词里面的一些典故倒是分明,可以给予足够的激励,其实这个就够了。

“终军和班超吗?”邓恒是有读过汉书的人,关于那两位的记载不是太多,甚至可以说很少,但只要是武人读到关于武将的篇章总是会忍不住特意关注。

典故真的蛮多,崔宣虽然是个二鬼子,但读的书真不少,他光能够辨认得出的典故就多达五个,立意之深,志气之明确,一听就会深感恐惧。

懂得越多就越是想得越多,汉军的“战时吟”都这样,那已经无比说明问题,无不表示真的是要翻天啊!

响彻天地的军歌可算是停了下来了,远远显得“光秃秃”的汉军除了那杆大纛,其余地方却是起了林立的旌旗。

大纛与旌旗就是两种概念,有明确的级别规格,例如大纛肯定是旗杆最高最粗,旌旗则是看所在级别,旌旗又分三角旗和横竖长面旗(参考旗面下垂很长的旗子),甚至是旗帜的镶边都有严格的区别。

看看正在立营的汉军,曲(千人队)的营区就是一杆三角旗,校尉所在地则是横竖长面旗,全部都是用楷书大大书写着一个“漢”字。

“成气候了。”邓恒特地留下看着汉军驻营,他说:“观察一支军队是否能战,独看驻营分工,且看静立于外境界的步骑,再看挖掘和竖立木栅、围栏、拒马的步骤……”

崔宣有点火燎屁股的感觉,他知道出大事了,是天大的事情,漢旗竟然再次被竖了起来,那等于是用实际行动昭告天下,华夏苗裔想要再次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要是由一些小势力竖立漢旗,那也就是一个笑话,由胡人竖立漢旗就更是笑话中的笑话,问题是刘彦已经掌控六郡……好吧,地盘看着不大不小,问题是有近百万部众(假的),再来就是刘彦麾下有铁骑和甲士,再有数万精兵,那就真的不是笑话,是平地一声雷了。

有纪昌在,军队想要立营慢都难,他毕竟是与刘彦接触久了,刘彦那边在闲暇的时候搞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书本,虽然他看着那些缺笔少划的文字感到奇怪,但对于《管理学》《逻辑学》这种奇怪名字的书籍还是非常重视。

徐正为主将,纪昌为行军长史,后面李匡给带了一万步军过来,军队数量增加到三万六千。

立营当然不是只有一个,分为中军大营、四翼护营、两侧楔形营,这个在军事术语上统称掎角之势。

其实纪昌摆布营盘还算简单的了,厉害一些的人在布置营盘直接就是什么四象、八卦之类的,更搞的还有许多,光是一个驻营就非常复杂。

能够玩的溜阵型的在当今天下不是没有,可中原已经非常少见,会玩的基本是在长江以南,但那些世家子弟仰仗传承估计也就只得其形不得神,摆是能依样画葫芦摆得出来,但指挥和变动绝对是个问题。

其实在汉军驻营的时候,邓恒需要派出军队进行干扰,说什么也别让汉军安安稳稳将营盘给弄出来,但他没有提,作为副手的崔宣更是紧闭嘴巴。

派出一千骑兵被打了个覆灭没一个回来,看汉军虽然在驻营却有警戒部队,除非是大举压上,要不也是送菜。

大举压上只能是全军出动,那就不是骚扰开始直接决战。问题是虽然一再增兵,但邓恒这边能用的部队也就一万八千左右,依靠地势进行防御尚可,出山地对攻?该是脑子坏到什么程度才这么干!

邓恒等人在山头待得有些久了,山区里全是石碣赵军,倒是不怕汉军前来,初夏的太阳不晒还有威风也不嫌热,他们是一直看汉军立营到接近傍晚才下了山。

回到中军大帐,各级军官早早就在等待,邓恒与崔宣回来之后,大家先是对汉军竖立漢旗一阵讨论,一开始还显得群情激奋,可看一些出身是晋人的军官明显情绪有些不对,到后面却是全部闭嘴眼巴巴视线在邓恒和崔宣身上扫。

“原……”邓恒本来是想说原计划不变,刚说了一个字,外面有人通报,他只得改口喊了声:“进来!”

来人有些匆忙,行礼之后急促声道:“军主,汉军分兵,该有一万以上的骑兵向着南面而去!”

邓恒挥挥手让来人退下,连地图都没有看,“呵呵”笑了几声,说道:“这是摆明阵仗,要逼本将速战?”

崔宣有些心不在焉,想到什么,直接无法忍耐地插嘴:“军主,却不知晓刘彦是全面竖旗,还是……”

邓恒当然知道事情大了,但军营谈这个不合适,他瞪一眼崔宣,继续刚才的话题:“汉军明晃晃地分兵,摆出的是绕路袭击我军后路,干些断粮道的事。”

“豫州和司州的援军顷刻之间便会到来,军主或可快骑通知,也许能够围歼那一万汉军骑兵?”说话的叫张雄,是镇军大将军张豺的弟弟。他又说:“南部有艾山,北部有原山,骑兵并无优势。”

石碣赵国有两套官制,一则是胡人那种乱七八糟的官职,另一个采取的制度与东晋小~朝~廷一样,张雄是鹰扬将军,这个将军称号为五品,可是鉴于这个将军称号的特殊性,其实是比较重要的将军称号之一(西晋有相当多名人先后任职鹰扬将军,另外前一任的鹰扬将军是帮姚家兄弟的那个王腾)。

“既然汉军骑兵大部调出,并且汉军初来乍到,我们……”邵广是征讨军左司马,他拖了一个长音:“我们或可夜袭敌营?”

“那便由左司马率军袭营?”邓恒其实一直在关注崔宣,随口又说:“若是不对,可加紧撤回。”

邵广只是应:“诺!”

邓恒对很多事情心里有数,他认为汉军必然有所准备,例如明晃晃分兵就是为了诱使出击,夜晚肯定也会设防,他顺应邵广进行夜袭是抱着反制心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