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析有资格站在画像上,微笑着接受法学院学生的鞠躬。他是春秋时期的官,兼做中国最早的“讼师”,也就是律师。
有一次他见到五个男人背着水罐浇地,就好心地走下豪华私车教他们:“我改进了一种机械,叫‘桔槔’(灵感大概来自法官桌子上摆的天平),一边坠个水罐,一边坠个石头,拉下水罐,水罐就喝满水了;一松手,水罐就提起来了。一天可以浇一百块地呢,!”五个农民说:“我们愿意累,要你管?你走你的路!”邓析的聪明常常被怀疑为奸诈,一些老实的官在朝廷里见到他都绕着走。
有一个富人,不小心淹死了,穷人捞到了他的尸体。富人的家属想要回尸体,但是穷人开价很高,引起了法律纠纷。富人家找邓析做律师,问怎么办呀怎么办?邓析说:“安啦,除了你们没有人向他买的(安之,人必莫之买矣)。”富人家想想也对哦,就安心地等着尸体降价处理。过了几天,尸体变味了,穷人家急了,也找邓析做律师,问怎么办呀怎么办?邓析说:“安啦,他们不向你还能向谁买呢(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于是,在邓析的合理撮合下,尸体得到了双方都满意的公平价钱,高高兴兴地到黄泉去了。
找邓析打官司的人原来越多,邓析就开始收费了,大案子收一件外套,小案子收一条裤子(大狱一衣,小狱襦裤)。老百姓看到当律师是个有前途的职业,都抢着把孩子送进邓析的法学院(民之学讼者不可胜数)。邓析觉得上学没有课本不象话呀,就在竹片上写了个教材,叫《竹刑》;认一点字的老百姓都买来看,觉得学法、懂法、用法蛮好的。
后来郑国换了个新官郑驷歂执政,他很奇怪:怎么案子这么多呢?把他快忙疯了。一追查,原来是老百姓都学会打官司了。他就判邓析“泄漏法律”罪。邓析是律师,当然不服:“你杀我是根据哪一条哪一款哪?”郑驷歂背在身后的手忽然往前一伸,变出《竹刑》来,说:“这上面第……咳咳……条,第……咳咳咳……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猜中了开头的人常常猜不中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