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循礼

秦始皇帝陵如今并没有开发,所以上山之后,只是绕着陵墓周边转悠,除了陵墓之外,还有几个没有发掘的兵佣坑,并不是现在的技术不够发掘,而因为对作为文物的兵马佣伤害太大了。

最早出土的时候,兵马佣身上是有色彩的,且有后世无法重现的中国紫,却因为‘见光死’的问题,让其身上的色彩没有了。

在行人的推搡中挤上了山,山上早已经看不到什么曾经修建时的恢宏了,留在地面上的已经随着时间的消磨,也淹灭在历史的长河里。

如今只剩地下的东西了,那些东西如今的技术尚不能保全,即便有了开发的能力,也是不敢随意挖掘的,只能在佣的周围先挖上一丝洞,一窥风貌,以待将来全面发掘。

虽不能直接以灵识离体,但是自踏入骊山以来,每行一步,都能感受到地底下,那曾经的辉煌,骊山的地底宫室修筑,是仿咸阳宫而成的。

其中的寓意不言而明,然而又为何选在骊山建陵墓,不是在咸阳。

唤灵如今是站在秦始皇陵的最高处,也就是整个陵墓的中心点。

居高临下的看着四周,他道:“小青山你且看这骊山的陵墓建筑有什么特点吗?”

青山抠了抠脑袋,有什么不好意思,“灵师叔这倒是考到我了,我的阵法如今尚在入门,对于帝王陵墓更是没有涉猎,不过我觉得现在站的位置,让我有点儿嗯~~~‘恐高’的感觉”

这番形容倒是让人耳目一新,便是在这庄严之地,也让唤灵会心一笑,引得旁人连连侧目,立时收了笑意。由衷的感叹青城子等人的眼光毒辣。

他自己识人靠闻的是‘气’,若是真的以目光看人,还是那些个老家伙厉害些,即使眼下的青山不能尽说此地的机妙,但也能凭自己的直觉,说出其中的要害来。

且青山这人淳厚,有此良机也与他的心性有关,先与青城派有所交易,乃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事,但这中间也可以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相处中,少不得多交一些东西给青山,想来这也是青城子的另一番考量吧。

这些都属于让人能接受的阳谋,唤灵不怒反喜,且也愿意尽自己所能,对青山有所指点,毕竟这小子太过于诚心了,实在是让人不忍心欺负啊。

唤灵点头,“小青山的感觉非常正确,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始皇帝在这里修建的陵墓,有意与生前相同,你且看这周围的林木,像什么?”

随着一只手掌所指的方向移动,周围也有不少过来旅游的一起跟着移动。

这其中的人并不是都抱着对这段历史的期过来的,也有完全只是奔着始皇帝人,以及想要在兵马佣中找一个与自己相似的佣来的。

他们对修筑陵墓的东西倒是知晓不多,听着有人解说,觉得脑中的印象逐渐加深,不枉来了一趟,且也不想走上那些冤枉的路,免得看到最后,只剩下寂寞。

此时都跟着唤灵的右手所指处移动,浏览过一圈之后,青山及众人齐齐摇头,唤灵莞尔,“你且试想一下,当始皇帝在咸阳宫时,那些个臣子兵士,应该是什么样的?”

“众星拱月啊!”因为人多,只听出一个男声,也不知道是谁接的。

唤灵点头,“不错。确实是这样的。还有另一层意思可以表明始皇的想法,此处的封土乃是树草以象山,陵墓像宇宙而设计的。而始皇所长眠的地方,则是在树草以象山的山上,以达到众星拱月的上地。

而陵墓的整体格式,则是以其生前所居的咸阳,按照一定的比例所建筑的,在战国中晚期时陵园仿都邑尤为盛行,而始皇帝陵乃是个中翘楚。”

“可是人在咸阳,何必舍近求远,非要来这骊山建陵,虽说皇帝有钱也不是这么个烧法吧。”一个摇着把折扇自诩有几分风度的年轻男子问。

在唤灵看向他的时候,那房子摇得更欢快了。

唤灵:“相信大家对骊道元也挺熟悉的吧,‘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两句写的长江三峡的险峻,及引起人思乡的情怀。这话出自《水经注》,而书便是他写的。

他的这本书里,也有提到过骊山。

指骊山脚下盛产蓝田玉。

《水经·渭水注》中提到,“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此说在学界延袭千余年,并且被认为是最早的、最权威性的观点而深信莫疑。

然而《水经注》的解释单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无道理,然而仔细回味起来秦始皇当年作为一个13岁的孩童,生逢乱世且为质赵国,性命都是一个问题,哪里还有闲情去知道蓝田的美金与美玉。

彼时的秦始皇帝尚未掌握大权,当年选择陵墓位置恐怕也不会按照一个徒俱空名的国王个人意志来决定,所以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从当时的礼制及陵墓的设计意图方面寻找答案。

从秦先代的陵墓位置便可以看出来,存在一定的礼制的,始皇先祖以及太后的陵园葬在临漳悬以西的芷阳一带,而秦始皇帝陵所在的骊山正好在芷阳以东。

这选址按礼制来说则是循了尊卑,古时帝王陵墓皆以其生前所居时的尊卑、上下排列。

《礼记》、《尔雅》等书记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西南隅谓这奥,尊长之处也’。东汉《论衡》一书记载得更明白了:‘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饮食;宅,人所居处,三者于人,去凶宜等。’

葬于芷阳的宣太后芈八子,希望在其死后能够在儿子与丈夫中间。即‘西望吾夫,东望吾子’便是按长者在西、晚辈居东的原则。

始皇的先祖如今知晓的确定葬在芷阳的便有昭襄王、庄襄王以及宣太后。他的先祖几乎都葬在临漳县以西,始皇作为晚辈,没道理能越过他们去。

所以按照上下排序,他的位置只能选择在芷阳以东,如果说选在芷阳以西的话,那么与当时的传统礼物是完全相悖的,而骊山于礼上是完全合乎始皇帝作为晚辈身分的礼制的。

但如果只是遵循礼制的话,始皇帝可以选择的地方那就有点儿多了,只要在芷阳往东去就行了,并不用太过于讲究,而最终定在骊山,除了为了那盛产蓝田玉似是而非的话之外,选在这里,还有其他的用意。”

------题外话------

下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