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反省
吴太医带着医药箱匆忙赶到万岁殿。一进去便感觉到气氛不对劲。
“陛下。”他先向小皇帝行礼。
顾旸指着李太傅说:“太傅难受。”
吴太医起身,凑到李太傅的身旁,检查他的身体情况。过了片刻,拿出了解忧丸,递给李太傅服下。上了年纪的大臣,一激动,就很容易急火攻心。
秉着医者的医德,吴太医还是好言相劝:“太傅,您岁数不小了。要保重身子,莫要动怒。”
李太傅这把年纪应该好好颐养天年,可他自己没有致仕的打算,吴太医也不好直接劝对方放下重担。只能委婉地提醒他要注意身体。
“老夫的身子,老夫自己清楚。再活个十年八年不是问题。”
李太傅目光深深地看向小皇帝,又言道:“臣定不负先皇所托!好好教育陛下!让陛下成为一个好皇帝!臣心昭昭,皆为大周!”
吴太医心想:您可真自信。这身体天天操劳费神,又惊又怒,怕是熬不到十年了。若是好好颐养天年,没准还能活个二三十年!
作为医者,该提醒的他已经提醒过了。病人非不听劝,他也没办法。
吴太医见小皇帝表情凝重,担心小皇帝受了惊,关心地言道:“陛下,臣既然来了,不如为陛下把平安脉吧!”
“有劳吴太医了。”王总管替小皇帝回应吴太医。
吴太医凑过去,为小皇帝认真检查。
顾旸心不在焉地看向李太傅,又看了眼王总管,表情犹豫。
王总管以为小皇帝是被李太傅吓到了,不敢再跟李太傅反着来。这可不行!因为臣子犯病,皇帝就退让,这就输了!
今日王总管刻意留在万岁殿等着顾命大臣上门质问,态度强硬的回怼李太傅,就是为了拥护小皇帝的权力!若是小皇帝退让了,这个弱点就会被李太傅抓住,日后小皇帝不听从李太傅的话,李太傅就会利用装病或者以自己的性命要挟,逼小皇帝听话。这可不是王总管要的结果!
温和一笑,王总管和颜悦色的对李太傅言道:“太傅,咱家先前说话语气不妥,让您气着了,是咱家的不是。”
王总管只说了他说话的语气不对劲,引得李太傅动怒。并没有说,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言论有问题。现在主动低头,缓和气氛,是给李太傅一个面子。倘若李太傅还是生气,那就是对方心胸狭隘了。
李太傅其实已经没有那么生气了,现在很忧心。王总管对小皇帝的确是忠心的,但是王总管的谬论必定会影响到小皇帝的观念,影响到小皇帝亲政后颁布的政令。
李太傅现在明白了,何左相跟赵右相为什么这些年一直在斗了。不但是为了权力,更是因为观念不合。何左相提议向东,赵右相就提议向西,就如同他现在跟王总管的想法一样。他想让小皇帝跟着他往左走,小皇帝却倾向于跟着王总管往右走。
方才争吵起来的时候,李太傅直接产生了一个念头。把王总管弄走!让这样的人离开小皇帝,小皇帝就会听他的话了。
可是恢复冷静后,李太傅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哪怕弄走了王总管,小皇帝还会接触到别的人,接触其他思想观念。难道他要想方设法安插自己的人到小皇帝身边,牢牢管控着小皇帝的思想吗?如此,小皇帝岂不是成为了他的思想傀儡?把皇帝培养成自己的傀儡,如同谋逆啊!愧对先皇的信赖!愧对他的良心!
小皇帝并不只是他的学生,更是大周的统治者!应该海纳百川,听从广大建议。他要教小皇帝做的事情,是学会从诸多建议中,自己判断与挑选出合适的建议,考虑清楚颁布措施后会有什么结果,要承担什么责任。而不是强摁着小皇帝的头,让小皇帝只接受他一个人的思想教育。
想清楚后,李太傅面色缓和。语气平静地回应王总管:“人与人想法不同,王掌印在抒发己见,老夫方才也是在抒发己见。至于谁的思想观念是正确的,需要经过实践才知晓。”
王总管神色诧异地看着李太傅。难得这老顽固竟然会退让!
戚二娘听到这话,不知为何,心里忽的紧张起来。
叶大郎目光怪异地打量着李太傅,刚才对方态度这么强硬,一副要把王总管干死的架势,怎么一下子就转变了态度?
顾旸点头,出声对李太傅说:“嗯!太傅说得对!实践!”
见小皇帝附和了自己的话,李太傅欣慰。看来小皇帝并不是完全听从王总管的话。那就好!他还能好好引导小皇帝。
如果小皇帝只听从王总管的话,而不愿意听从其他人的建议。那李太傅就很有必要对王总管下手了。
从小皇帝的反应看来,现在小皇帝已经明白了一些事理。只要好好跟小皇帝沟通,对方肯定会听话的。
这么一想,李太傅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声音温柔的问小皇帝:“陛下相信叶二郎能做好事情,对吗?”
顾旸颔首:“嗯,朕觉得他可以。”
李太傅接着说:“若是他做错了事情呢?陛下会罚他吗?”
顾旸再次点头:“做错事应该受罚。”
李太傅笑得自然多了,夸赞道:“陛下明理!是,做错事要受罚。做得好要奖赏。”
王总管眯起眼睛,目光深邃地盯着李太傅,没有发言。
叶大郎却觉得李太傅突然转变态度,让人有些害怕。
因为李太傅方才的话,戚二娘心里冒出了小期待。可没想到李太傅下一句话又转了话题,不再提男女做事观念的事情。她有些失落。
李太傅随手指着一个殿内的侍卫问道:“若是他开口问陛下要兵权,陛下可会给他?”
侍卫:???
原本就在竖起耳朵吃瓜,现在瓜落在他身上,慌得要死!
他吓得跪下来大声说:“臣不敢!”
李太傅淡淡地扫了眼对方。收回视线,继续看小皇帝。
顾旸摇头:“不会。”
“为何?因为不信赖他吗?”李太傅耐心询问。他现在想了解小皇帝的想法。对小皇帝越了解,他才能因材施教。
“不了解。”顾旸虽然眼熟这个侍卫,但是却不了解对方的性格与才能以及人生经历。只有了解清楚对方,顾旸才敢用人做事。
顾旸敢给叶二郎兵权,不单是因为信赖与欣赏,更重要的是他了解叶二郎。叶二郎虽然年轻,但是抱负很大。敢要权力,绝对会用心做事。叶二郎清楚自己年纪轻轻得到大权会遭人眼红,所以一定会把事情做好,不会犯错。正因为了解叶二郎,所以顾旸才会给他这个机会,让他施展才能。
李太傅明白了小皇帝的想法。看来小皇帝是了解了叶二郎后,才会给叶二郎兵权。他再次被小皇帝的聪慧惊到了!
虽然李太傅满周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启蒙,两岁就识千字,三岁就能作诗,四岁能写文章。但是他的所有心思都花在了读书学习方面。对于与人交往却一窍不通,更别说是认识人心了。他十五岁就入朝为官,可是却因为不知道人心险恶。被人算计陷害过好多次。李太傅这才开始学习如何认识人心。
而小皇帝,现在已经开始分辨人心了。这是一件大好事!对于帝王而言,学会识人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若是识人不清,任用奸臣,必当祸国殃民!
李太傅这一刻,突然改变了想法。也不急着给小皇帝启蒙读书了。不如这两年,先教会小皇帝认识人心,等小皇帝三岁后再教小皇帝识字读书!
看到李太傅莫名其妙的笑起来,笑得一脸欢喜。王总管等人目光怪异地盯着他。
叶大郎没忍住,对吴太医说:“吴太医,您看看太傅,他可还好?”
刚才那么生气的人,现在怎么变得如此诡异?
吴太医一脸莫名其妙,心里郁闷。他最讨厌半路吃瓜了!前面发生的事情不知道,只看到了现在发生的事情,根本不明白李太傅跟王总管为何吵起来。
李太傅斜了眼叶大郎,淡淡地回应道:“老夫现在状态很好,不必担忧。”
叶大郎讪讪一笑。
转头,李太傅笑容温柔地询问小皇帝:“虎符是陛下的,陛下要交给谁,臣管不了。臣的职责是教导陛下,明辨是非。劝谏陛下,以百姓为重。等臣忙过这阵子,天天入宫陪陛下如何?”
顾旸眼神闪烁,乌溜溜的眼珠子看向王总管。向对方求助。
王总管出声询问李太傅:“太傅要为陛下启蒙?”
李太傅摇头:“非也。陛下尚且年幼,读书一事可以缓两年再启蒙。臣想先教陛下明辨是非,洞察人心。”
这倒是让王总管惊讶了。他看了眼小皇帝,继续问李太傅:“不知太傅打算如何教导陛下?”
李太傅有些不悦,他怎么教,轮得到这姓王的管吗?
为了不让气氛变得尴尬,李太傅还是回答了王总管的话。
“老夫会带一些人入宫,与陛下相处接触。”
王总管本想拒绝,谁知道这些人当中有没有反贼,会不会行刺小皇帝!
顾旸拍手点头:“好!”
见小皇帝如此感兴趣,李太傅笑得越发和善。然后目光看向了戚二娘,跟小皇帝言道:“陛下,方才臣说要想知道谁的思想观念才是正确的,需要实践才能知晓。不如选几位女子尝试跟男子一样做事。看看双方的做事能力。”
戚二娘的心情激动起来,眼神热烈地望着李太傅。她等的就是这句话!给女子与男子一个比拼的机会,证明女子并不输于男子!
王总管出声发言,对李太傅说道:“女子与男子自小受教育思想不同,让成年男子与成年女子比试,对于成年女子不公。女子哪怕能读书,读的也都是一些《女戒》之类的书。而男子读的书,多为史书与圣贤文章。太傅若是让一位只读过《女戒》的女子与一位熟读史书的男子比试文采,那女子必输无疑。”
戚二娘用力地点头。王总管所言极是!
李太傅淡漠地问王总管:“那王掌印以为,如何比试才公平?”
“挑选十对未启蒙的童男童女。两对比试文采,两对比试武艺,两对比试算术,两对比试医术,两对比试乐器。两年后,见真晓。”王总管说话的语速很缓慢,眼睛直直的与李太傅对视。
李太傅挑了挑眉,回应道:“可!这人王掌印打算怎么选?”
“就从民间选。童男童女的年龄岁数要相同,都在十岁。太傅觉得如何?”王总管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太傅。
“可!”李太傅站了起来。
顾旸给他们鼓掌,高兴地说道:“真棒!”
李太傅入了王总管的套里!若是这次女孩真的能赢过男孩,亦或是与男孩打成平手,必定会改变李太傅对女子做事的观点!
“那就请陛下为老奴与太傅做个见证!”王总管笑眯眯的跟小皇帝说话。
“嗯嗯!好!朕见证!”顾旸开心一笑。
戚二娘觉得浑身热血沸腾起来。虽然比试的人不是她,她为此事而激动!
吴太医若有所思,大概明白了李太傅为何跟王总管吵起来了。他大胆地开口说道:“陛下,臣愿意教导选出来的孩子医术。”
嘿嘿。这么有趣的事情,他当然得参与!如此才方便了解整件事的发展!
顾旸回应道:“准!”
吴太医高兴地摸了摸医药箱,跟李太傅与王总管说:“二位选好人后,就送到吴某这里来!”
“辛苦吴太医了。”王总管对他颔首。
吴太医摆手言道:“不辛苦!不辛苦!”我乐意!
谈妥之后,李太傅离开了万岁殿。吴太医自然也不好再留在这里,跟着撤了。
顾旸朝王总管竖了个大拇指。
虽然王总管不知道这手势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知道小皇帝此时很高兴。王总管学着小皇帝的样子,也对他竖了个大拇指。
戚二娘捂着脸,憋不住笑意,喜悦地言道:“多谢王公公!您今日可真是威武!帮了天下女子争取到了一个与男子比拼的机会!戚二娘代表女子感谢王公公!”
说着,戚二娘朝王总管抱拳。
“戚娘子谬赞了,咱家只不过是说了些实话。”王总管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接触过那么多妃嫔。女子的心机可不比男子浅!
他一直都不敢小瞧女人。所以当初宁太后抱着小皇帝即位后,王总管对她客客气气的。没想到这女人敢利用小皇帝要挟朝廷,在她做出这种行为后,哪怕这颗棋子有用,也必须得毁掉!让她承受代价!王总管这个人,当狠则狠,绝不会手软!
戚二娘好奇地问道:“若是女孩胜出,证明女子比男子强。将来规矩与观念会不会改变?”
“也许吧。总是有影响的。”王总管笑意深深地看着小皇帝。
将来,规矩会不会改变,全凭小皇帝的意思。
若不是小皇帝有这方面的想法,王总管也不会为女子说话,跟李太傅争辩。小皇帝想做什么,他都愿意陪着!
自从李太傅离开后,叶二郎心里就忐忑不安。做起事来都变得心不在焉了。生怕小皇帝会收回兵权,让他成为一个笑话。
从宫里出来,李太傅再次来到军务楼找叶二郎。
哪怕叶二郎在尽力遮掩情绪,还是被李太傅看穿了他的不安。
李太傅面色淡漠,冷淡地开口对叶二郎言道:“老夫已经入宫见过陛下,叶二郎可知道陛下对于兵权一事是如何答复老夫的?”
叶二郎摇头,脸色有些不自然,双手紧张的抓着裤子。
李太傅告诉他:“陛下并非是因为信赖你才给你兵权,而是因为了解你这个人,所以才愿意给你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叶二郎怔然,嘴巴动了动,可是却没有开口说话。忽然涌出流泪的感觉,他强忍着,让泪水在眼眶里盘旋,不掉出来。
深吸一口气,叶二郎声音哽咽地说:“我知道了,会用心做事的……”
见对方要哭了,李太傅嗤笑一声,缓缓言道:“少年人,莫负自己。”
说完,李太傅转身离开。
泪水终于忍不住流出来,叶二郎低头擦眼泪,却笑出声来。
莫负自己,莫负自己。
他还以为李太傅会说莫要辜负小皇帝的信赖。没想到对方却鼓励了他,要好好做事,如此才能对得起勇敢的自己。
叶二郎突然很后悔之前对李太傅的态度有些嚣张不尊敬。快速擦干净眼泪后,叶二郎追出去。
“太傅!”
李太傅刚走下来,听到声音,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叶二郎。
叶二郎跑到他的面前,弯腰作揖,恭敬地道歉:“太傅,先前是小子无礼,抱歉!”
李太傅淡淡一笑,将他扶起来,什么都没有说,转身走了。
留下叶二郎一个人发呆。
去兵部的时候,李太傅路上一直在笑,笑容很复杂。
年纪大了,他都忘了从前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今日总是会频频想起。
长辈总喜欢以自己的经验去教育孩子,却忘了自己当初是什么模样。少年勇敢,天真无畏,如此难得,应该尊重这份勇气。而长辈们经历的险恶太多了,勇气一点一点被生活磨灭了。他们害怕的事情太多了,已经没有了承受代价与后果勇气。便会教训勇敢的人,试图折断少年人勇敢的翅膀。
叶二郎反省自己,跑下来跟他认错的时候。李太傅也在反省自己。
将来,小皇帝也会成为一个勇敢的做事的少年人。那时候,李太傅或许已经不在了。若是自己有幸活到那时候,李太傅希望那个岁数的他能记得今日的想法。赞赏少年人做事的勇气,然后履行臣子的劝谏责任,若是真的拦不住,那他也没办法。毕竟那个时候,小皇帝已经亲政,龙翔九天,何人能拦?
“太傅?您这是怎么了?”
周尚书打算去上个厕所,一出来就见到笑着走过来的李太傅。
李太傅平日很少笑,经常板着一张,脸上没什么表情。也就是面对小皇帝的时候,才会露出那种和蔼的笑容。对其他人的时候,若是笑,也是假笑,笑得很虚伪。
难得见到一脸笑容的李太傅,而且这笑容很自然,给人一种释怀的感觉。也不知道李太傅遇到了什么事。
见到周尚书,李太傅跟他招手,意识到自己学会了小皇帝打招呼的动作后,李太傅又笑了笑,把手放下。
周尚书觉得李太傅怪里怪气,请他进屋,询问道:“太傅今日遇到了何事?”
李太傅三言两语,简单的把事情告诉了周尚书。
虽然李太傅短短几句话说得很简单,可是周尚书却听得目瞪口呆。
叶二郎得到了禁军兵权!小皇帝给的!李太傅知道后,试图反对,然后不管这件事了。戚二娘当了女侍卫!她可是个女人啊!
“这这这……”周尚书不知道该先吐槽哪一件事。
叶二郎一个年轻小子怎么敢要兵权的!关键是小皇帝还给了!戚二娘一个女人小皇帝怎么会让她当侍卫,关键是她还真敢进宫当侍卫!
过了一会儿,周尚书才找回声音,正常说话:“叶统领知道这两件事吗?”
李太傅面色淡然地点头:“嗯。老夫是特地过来告诉周尚书的。左相与右相知道后,必定会去入宫质问这两件事。”
周尚书:……
他明白了李太傅的意思。让他到时候淡定点!不要跟着何左相与赵右相进宫闹。
周尚书挠头,不解的问:“下官不明白,太傅为何放弃劝谏陛下?”
“老夫一个文臣,插手陛下的兵权合适吗?这规矩,将来都是由陛下做主。周尚书要明白这一点。”李太傅一副漫不经心的语气回应周尚书。
周尚书:……
他皱了皱眉,双眼深深的看着李太傅。李太傅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释然,看开了这么多事。
少顷,周尚书叹了口气,低声说:“下官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