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芸本以为太子只是玩笑,不过在琳琅殿坐上一会儿,便会离开。
却不想,太子竟直接吩咐书砚,在她养病的这段时日,命御膳房多备一份饭食送来。
常禄那厢,亦每日晨时将那些案牍搁在箱中,由守殿门的宫人放在丹墀上,让书砚拿进殿来。
因着生病,裴芸愈发没了气力,只能整日躺在榻上,稍一侧首,透过黛蓝床帐,入目便是太子伏首在案前的模样。
这人怎赶也赶不走,好生奇怪。
说是留下来照顾她,却又不忘处理政事,太子的精力可实在太好了些,喉间蓦然泛起一阵氧意,裴芸忍不住轻咳了两下,旋即就听得门扇开阖的声响。
她闭着眼,昏昏沉沉间,一股难闻的药味钻入鼻尖。
“且先起来,将药喝了。”一只手臂穿过她的背脊,稍一使劲,便将她托抱起来,裴芸懒懒睁开眼,看着那黑漆漆的药汁便忍不住皱眉头。
但她到底不是孩子了,都难受成这般,不至于还闹性子不肯喝药。
她接过药碗,咬唇狠了狠心,仰头直接喝了个干净,喝罢那味儿泛上来,恶心地裴芸直欲作呕,却是硬生生忍住了。
她侧眸看向太子,仍是道:“殿下回去吧,臣妾无事,养几日便也好了,此事若让皇祖母知晓,怕是要责臣妾了。”
“皇祖母不会责你,你若出些什么事儿,皇祖母怕是比谁都提心吊胆。”李长晔用搁在一旁的丝帕替裴芸擦拭了唇上残留的药汁,不待裴芸思索这句奇怪的话,他又道,“不过孤留下来,确实还有旁的打算,所以你莫再赶孤了。”
裴芸扁了扁嘴,她就知道,平素根本闲不下来的人,怎可能就这般安安静静地在她这厢浪费时间。
见她闻言微沉了面色,李长晔在心下低叹,幸得自己早早道出,若他如今不说清楚,事后恐是教她误会,觉他根本不是真心想留下来照顾她的。
他搁下药碗,让裴芸靠坐在他怀里,“可还记得,那樾州案的贼首?”
裴芸点点头,便是因着那张脸,她也不会不记得。
“孤疑他背后或还有同党,那同党恐他供出自己,似是在寻机会除掉他。既然那同党想要这个机会,孤自得将机会给他。”
李长晔当然说了谎,他是昨日自书砚口中得知,淑妃拿了个布老虎来了琳琅殿,裴氏又忽而病下了,不由得生了疑。
虽幸得裴氏并非染了疫疾,但若是呢,淑妃又想做什么。
裴氏染上那棘手的疫病,他定然慌乱,恐难以再匀多少心思去关注孟昱卿一案。
他们便可趁势……
太子这般一提醒,裴芸亦恍然大悟,对啊,她怎没想到。
淑妃这么做,恐是为了她而今身处狱中的那个孩子。
前世便是,谌儿病下后,太子比平素更常来琳琅殿,那时,谌儿喜欢太子胜过她,因为咳嗽不止又发热难受,就死死搂着太子的脖颈不肯放。
太子就只能整夜整夜地抱着谌儿,哄着他睡,直到谌儿被太医确诊为疫疾,裴芸封了琳琅殿不许人随便进,太子来得才少了。
会不会那就是淑妃的打算,用谌儿牵绊住太子,好伺机下手,救出她的孩子。
只淑妃不可能亲自动手,那救人的会是谁呢,淑妃的“奸夫”?
那个她根本猜不出究竟是谁的男人。
裴芸越想越觉得定是这般没有错,淑妃可真狠,竟能对这么小的孩子下得了手。为了救她自己的孩子,便能牺牲她十月怀胎生下的谌儿吗!
裴芸气得深吸了口凉气,喉咙被刺激,一时忍不住猛烈咳嗽起来。
李长晔轻拍着她的背脊,倒了半杯茶水让她喝下,才令她缓了过来。
“孤想留下来照顾你是真,想借此解决樾州案也是真,孤不曾撒谎。”
是不是真的,裴芸没心思在意这些,她只觉乏得厉害,“殿下,臣妾想再睡一会儿。”
李长晔颔首,将她放落在榻上,掖好被角,起身的一刻,他回头看了眼面色苍白,难受地躺在上头的裴芸,剑眉蹙起,眸中流露出淡淡的愁色。
裴芸是在夜半发的热,热意抑制不住地从肺腑中窜上,令她呼出的每一口气都滚烫地可怕。
分明面颊发烫,可裴芸的手脚却一阵阵发凉,令她整个身子都颤抖起来,自小到大,她从未觉这般难受过。
她朱唇微张,欲喊“书砚”,可却是教人扼住喉咙般,根本发不出一声。
直至有清凉的水顺着她干裂的唇流入喉中,方才使她好受了些。
耳畔似乎有些吵闹,但裴芸听不清,她艰难地睁开沉重的眼皮,便见床帐外站着三人,背对着她而立的太子,另两人……似乎是太医院的太医。
那俩太医躬身站在太子跟前,一副颤颤兢兢的样子。
这是怎么了……
裴芸来不及多想,终是撑不住眼皮,复又陷入了沉睡。
再醒来时,裴芸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稍一张嘴,便是剧烈的咳嗽,每一声咳,肺部传来的疼痛都使得泪水止不住地涌出眼眶。
床帐被拂开,裴芸被托抱起来喂了水,她无力地靠坐在太子怀里,一出声才发现自己嗓音已然哑了。
她艰难地扯唇笑了笑,“臣妾这回,似是病得有些重……”
“太医说,你这病来得迅疾,加之你本就体弱,便转成了肺疾,这才更难受些。”太子的语气听起来格外平静,“多服几贴药,待烧退了,就无事了。”
裴芸缓缓点了点头,“臣妾饿了,但如今喉咙疼得厉害,只能吃些粥。殿下能不能让书砚去同御膳房说一声。”
“好。”李长晔小心放落裴芸,快步朝殿外而去。
裴芸看着他的背影,努力支起身子下了榻,直到扶着床栏站起来的一刻,她才发现自己的双腿几乎使不上劲,但她仍是一步步,咬牙坚持着往不远处的妆台而去。
待在妆台前的那把太师椅上坐下,她已是气喘吁吁,缓了片刻,她才侧过身,拉下一侧的寝衣。
那枚双鸾花鸟螺钿纹铜镜中,倒映出她消瘦单薄的肩头,再将寝衣往下拉一些,裴芸清晰地瞧见她半边背脊上大片的红疹。
心下猜测得了应证的一刻,裴芸比她想象的平静,她原一直以为,自己不过得了风寒,不想她分明那么快处理了那只布老虎,竟还染上了疫病。
淑妃真的对那只布老虎动了手脚。
思及前世,裴芸不由得捂住胸口,只觉愈发难喘,这样可怕的东西,当初还是她亲手丢给谌儿的。
分明她对谌儿的关心不多,可即便这个布老虎不是她所做,可因从她这个母亲手中而得,谌儿仍视作珍宝,就算是夜里睡觉也常常抱在怀里。
她竟是这样,害死了她的孩子。
滚烫的眼泪滴落在她的手背上溅开,裴芸默默拉起衣裳,蜷缩起身子,泪如泉涌。
老天不可能总是如她的意,就像这一世她想挽回谌儿的命,兴许就得拿自己的命来换,因这是她这个母亲本就欠谌儿的。
隔扇门传来“吱呀”声响,裴芸似乎听见太子急促的脚步声。
“别过来。”
脚步声戛然而止,裴芸抬首看向他,扯出的笑容却是比哭还难看,“臣妾知道,殿下留在这儿是为了案子,可而今臣妾染疾,恐传了殿下,殿下莫再靠近了……”
李长晔薄唇微张,沉吟片刻道:“你不过小病,孤要染早染上了,你莫多想。”
说着,便作势要往她身边去。
“臣妾听见了,太医对殿下说的话。”裴芸凝视着他,眼也不眨地说着谎,“臣妾得的是疫疾,会死的……就当是臣妾求求殿下,站在那儿,让臣妾将话说完。”
李长晔脚步再次停滞下来,他立于外殿,与她静静对视着,眸光幽沉,神色意味不明。
“若臣妾没了,烦请殿下好生照顾谨儿与谌儿,若……您将来另娶了太子妃,也念着臣妾与您九年的夫妻情分上,不要亏待了两个孩子……”
“还有裴家,臣妾的父亲已然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臣妾不希望臣妾的兄长亦落得这般结果,若邬南战事再起,还请殿下向父皇求情,免臣妾兄长再去赴险……”
分明喉中难受得厉害,可裴芸也不知自己究竟是怎么一口气说出那么多话的,见太子始终不言,她垂下脑袋,祈求道:“请殿下答应臣妾这临死前的心愿……”
李长晔的手攥了又松,松了又攥,终是再忍不住阔步上前。
他将她一把自椅上抱了起来放落在床榻上,低沉的嗓音里沾染着怒气,“裴芸,你听着,孤绝不会答应你这些要求。若你没了,孤会立刻再娶,也不会待两个孩子好。你若还疼爱他们,就不该说这些丧气的话,孤认识的你,从来坚韧,并不是会轻言放弃的人……”
这是裴芸头一回听太子连名带姓地喊她,想是真的气到了极点,她何尝听不出他是用这话来激她,可他说得不错。
既还未到绝境,她不能轻言放弃,将事托付给他人如何能让她放心,只有她自己才最靠得住。
不同于前世的心如死灰,这一世她爱的人都在这里,她想活着,好好活着。
垂眸见太子紧攥着她冰冷的手,裴芸扯唇笑了笑,“殿下不怕吗?臣妾听闻这疫疾尚且还没有医治的法子……”
“怕什么。”李长晔埋首,嘴上说着不怕的人,却是将她抱得更紧了些,低声喃喃道,“一切都会平安过去的……”
或是男人的胸膛温暖宽阔,裴芸的心定了几分。
她真的愈发看不透他了。
也许,他们夫妻那么多年,并不曾真正了解过彼此……
庆贞二十五年二月十九。
虽始终配合着太医服药,可裴芸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那日午后,她便在急促的呼吸中开始陷入昏迷。
可她的意识尚且清醒,甚至能隐隐听得书砚的低泣声。
前一日,太子还问她,可想听听谌儿的声音,他可命乳娘将谌儿带到殿外廊庑下,同她说说话。
裴芸摇了摇头。
她不是不想念谌儿,谌儿被关在侧殿,时常哭闹着喊“娘”,她不是听不到,他每每如此,裴芸都会生出奔出去抱一抱他的冲动。
可她忍住了,她受着前一世谌儿遭过的罪,便是希望这一世他平平安安。
睡梦中,裴芸感受到有一只手一直紧握着她,却仍是没能将她从梦境中拽出来,裴芸几乎是清醒着感受自己慢慢陷入无尽的黑暗中去。
和前世死前的感觉几乎一模一样。
可在彻底被黑暗包裹的一刻,裴芸却是看见了烛光,那烛光分明微弱,却是闪了她的眼,令她抬手挡了好一会儿才逐渐适应过来。
入目所见令她熟悉,却又不完全熟悉,这里分明是她的琳琅殿,可这殿内摆设却与她昏迷前所见并不相同。
反更像是她前世死前……
殿内只燃着一盏烛火,立在床榻旁,烛光晃晃悠悠,似会随时熄灭,而床榻上正坐着一人。
那人低垂着脑袋,一身墨蓝长袍,两鬓斑白,裴芸借着烛光,隐隐瞧见其衣袂上用金线绣成的龙纹。
这世上能着龙纹的还能有谁,可她公爹庆贞帝怎会在这儿呢,还年迈成了这般。
她缓步靠近,便见那人幽幽抬头看来。
对视的那一刻,裴芸睁大了眼,因着震惊几乎怔在了原地。
虽那面容已然苍老得不成样子,可光凭着那熟悉的眉眼,裴芸仍轻易认了出来。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