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神秘的城市。在湖光山色映衬下的各种风格的建筑物中,隐藏着许多秘密,国家的抑或个人的。这些秘密随人而来,却未必随人而去。即使人已故去,秘密依然藏匿,无声无息,不露痕迹。
2011年10月初,两年一度的“日内瓦读书周”在阿尔卑斯山环抱的莱芒湖畔开幕。今年的主题是“黑色小说”,或曰“犯罪文学”。从主办方的宣传海报到传媒攻略,从各项活动的主打节目到做客嘉宾,处处都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也许,黑色与秘密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何人喜欢探索秘密,当然都是与国家无关的。虽然他这次日内瓦之行不为探秘,但此时此刻,吸引他的就是一个秘密。
昨天下午,他应邀到圣热尔韦和沙利杜区的文化中心参加读书周的活动。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犯罪文学作家同台讲述创作心得,并回答观众提问。然后,每位作家用母语朗诵自己作品中的片段,再由翻译用法语朗诵相同的片段,让听众感受不同语言的韵味。
何人已有4部小说在法国出版,颇受欢迎。演讲结束之后,一些听众拿着书请他签名。由于翻译不在身旁,他吃力地用简单的法语应答着,脸上带着略有倦色的笑容。签字笔没水了,他从书包里取出一个新的笔芯,低头更换。这时,一句亲切的汉语传入耳鼓——
“何先生,请您给签上两个人的名字,可以吗?”
何人抬起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位身材匀称、穿着得体的中国老太太。他高兴地点了点头,接过老太太手中的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名字——宋如君和杨保良。当第二个名字进入眼帘时,何人的身体颤抖了一下。他不无惊诧地打量着面前的老太太。其实,这位女子的容貌并不太老,只是满头白发把她归入老人的行列。
“怎么?有问题吗?”老太太的脸上挂着不自然的微笑。
“呵,没问题。您是宋如君吧?很巧,这位杨先生的名字和我认识的一个人同名,但是他已去世多年了。”何人低头签字。
“不是同名,就是他。”宋如君的声音有些怪异。
“什么?”何人又抬起头来,“您认识他!那您是他的什么人呢?”
“我是他的……未婚妻。”宋如君的声音很轻,眼睛里有一些晶莹的东西在闪动。
“呵,真的呀!”何人愣了一会儿,才继续签字。
“如果您明天上午有时间,我希望能和您单独谈谈。这也是我来日内瓦的目的。”宋如君接过书,从挎包里又拿出一张纸条,“这是旅馆地址。非常感谢您的签名!”
何人看着宋如君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才接过下一位手中的书。然而,一系列需要解答的问题萦绕在他的心中。
今天上午,读书周的组织者安排他们到日内瓦大学座谈交流。结束之后,何人谢绝了午宴,急匆匆地走下老城的山坡。在莱芒湖西南角的花钟旁边,他稍事休息。每次走到湖边,他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望湖中的大喷泉。那高达150米的水柱,仿佛一把刺向蓝天的利剑。他掏出那张纸条,上面写着:考普斯—赛恩兹路20号,圣戈尔维斯旅馆302房间。他取出旅游地图,看了看方位,向北走去。过了桥,他沿着大街来到火车站前的广场,然后向左拐,很快就找到了考普斯—赛恩兹路,看到了离路口不远的圣戈尔维斯旅馆。
这是一家老式旅馆。一楼的面积不太大,左边靠窗放着五六张餐桌,里面是一个吧台;右边是服务台,里面是两个厢式电梯。服务台的小姐微笑着向何人问好。何人便用英语问:“我来见宋女士,她住在302房间。”
“很抱歉,她已经走了。不过,她留下一封信。我想,那一定就是给你的。”小姐回过身去,从302号木格子的钥匙下面取出一封信,交给了何人。
何人打开信封,信纸上写着几行小字——
何人先生:
我必须走了,否则就赶不上回巴黎的火车了。没能与您面谈,我感到非常遗憾。不过,这次能见到您,并且得到您的签名,我也就知足了。如果您有机会到巴黎,我们还可以在巴黎见面。我有一个秘密要告诉您,是您想知道的。我的地址和通信方式在名片上。
宋如君
2011年10月6日
信封里还有一张名叫“杨家小屋”的巴黎家庭旅馆的名片,联系人是“杨先生”。何人抬起头来,问服务台小姐,到巴黎的快车何时发车。小姐说,大概是1点钟。何人见还有半个小时,便连忙致谢,转身跑了出去。
科尔纳万火车站是日内瓦最大的火车站,一半属于瑞士,一半属于法国,因为后者直接连通法国国家铁路网。从日内瓦到巴黎的高速列车就从这里出发。何人一路小跑,来到火车站,穿过大厅,又通过了无人把守的海关口,找到了巴黎快车停靠的站台。此时,车厢门已关闭。他快步向前走去,希望能在车窗里看到宋如君。终于,他在第三车厢的一个窗户里看到了那头白发。宋如君也看到了他,用力挥了挥手。
火车缓缓开动。何人随着车厢追了几步,挥动着手臂。他的心中充满了遗憾。火车不断加速,很快就消失在山林之间。他的思绪也被火车带回到1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