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阿兰·德波顿的作品, 必须先了解作者本人。
首先他是一个畅销书作家,他的作品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他23岁时发表的《爱情笔记》(Essays in Love, 1993)就热销两百万册,后来的《拥抱逝水年华》(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 1997)、《身份的焦虑》(Status Anxiety, 2004)和《幸福的建筑》(The Architecture of Happiness, 2006)等著作更是让他名利双收,更不用提在各种畅销书排行榜上经常出现的《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和《旅行的艺术》(The Art of Travel) 了。同时,他又被社会权威机构认可,获英国皇家建筑学院荣誉院士头衔,并当选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在“大众”和“精英”两个阵营左右逢源,既是德波顿成功的结果,也是德波顿成功的秘诀。
德波顿一直游走在专业与通俗之间。他的作品把人生感悟融入哲学思想,被称为“日常生活的哲学”。这个世界不缺乏哲学家,也不缺乏哲学思想。但普罗大众距离哲学却非常遥远。虽然哲学同其他任何文学艺术一样,都是对人本身的探讨,其终极旨归必然是人的幸福,但平凡大众却很难因其受益。
我们可以不太恰当地把德波顿比作美国的奥普拉。德波顿把哲学思想以通俗的方式介绍给英国民众,奥普拉读书会把严肃文学作品推荐给美国读者。两人都很成功,在庞大的受众群体中产生影响,让大量的读者对陌生的领域产生探究的兴趣。他们的成功,源自于他们拉近了专业领域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人们获得了暂时超验的可能。
德波顿同奥普拉一样,也饱受訾议。毕竟,对哲学阐述的深入,德波顿很难企及专业的哲学家,正如奥普拉不能企及专业文学批评家一样。但普通读者,又有几人能够读懂艰涩的哲学原著呢?在阅读德波顿之后,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反省,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如果因此对哲学本身产生兴趣,进而一窥哲学的堂奥,则能更有力地证明德波顿的价值。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使得严肃作品的读者群体严重萎缩,在当今时代,德波顿以其丰沛的意象、横溢的才情,将艰涩生僻的哲学思想,化作通俗易懂的活泼文字,进入寻常百姓生活,是一件非常值得称道的事情。
在具体的创作题材方面,德波顿也一直独辟蹊径,充当跨界的舞者。例如他的《工作颂歌》(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 2009)用工作之外的眼光来看待工作,像旅人发现风景一般,在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工作环境中,发现美和诗意。《机场里的小旅行》(Heathrow Dairy:A Week at the Airport, 2009)也一样,用乘客之外的眼光来看待机场。如果你不是在步履匆匆地赶飞机,而是把机场当作旅游景点,你就会发现很多为人忽略的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生活的意义。《写给无神论者》(Religion for Atheists, 2012)则是用宗教之外的眼光看待宗教的细节,会发现宗教仪式性的细节本身,能够通过作用于参与者的身体,达到抚慰心灵的目的。一切的不同,全在于你是否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风景不在别处,而是在你的眼中。
德波顿自由地穿行于文学、艺术、哲学、建筑、旅游、职业等领域,用独具一格的眼光审视司空见惯的事物,从中发掘出富含意义的细节,尽管题材和领域变幻多端,但他的写作主题始终一致,即人生的幸福。当今世界,人们似乎越来越难获得幸福。交通和通讯越来越发达,人类的沟通却越来越少;地球的人口越来越多,人类却越来越孤独;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而人类的满足感却越来越低;生活中的烦恼绝大部分来自于心灵的状态,而休闲产业追求的目的却是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舒适。总之,社会多方面的发展,与人类的幸福日渐背离。阅读德波顿,向他学习如何调整心态,转换视野,更加弥足珍贵。
德波顿不仅将建筑、哲学、文学等高深学问从高头讲章解放出来,让普通人能够从中获益,还通过录制电视节目宣传自己的幸福主张,同时躬行实践,在伦敦创建人生学院(The School of Life, 2008),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幸福教育。德波顿的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做法,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对德波顿作品的引进和推介,让中国读者也得以借助这位英伦才子的生花妙笔,体悟人生的真谛。
《无聊的魅力》是一部随笔集,关照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短小精悍的篇幅,体现德波顿标签式的写作风格和主题关注。如何让忧伤成为快乐,如何让机场成为景点,如何让成年人享受动物园之旅,如何让无聊成为魅力。总之,如何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收获幸福,是德波顿一以贯之的追求。阅读这本集子,让读者暂时突破自身的惯性,踏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这是本书,也是译者的愿望和祝福。
陈广兴 2013年7月于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