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七月份,唐国的发展局部有小挫折,总体还算顺利。
小挫折是今年气候有些反常,夏季雨水太大导致部分地方的庄稼歉收。但也只是局部问题,总体来说还是大丰收。
不过这场大雨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是官吏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大雨来临居然都束手无策了。
还好前世易经历过几次大水灾,见过如何抗洪。第一时间就下令军队进入灾区救援百姓,并调动各种物资赈济灾民。
所幸救援及时没有造成人员大的人员伤亡。
但易不敢掉以轻心,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他又派出差役四处宣传不要喝生水吃凉食,要讲究个人卫生等等。
大雨连续下了十几天,部分村庄都飘在水里了。百姓欲哭无泪,好不容易过几天好日子,一场大雨全没了。
不过易当即就承诺,朝廷会出钱出物资给他们重建家园,让他们不要担心。
雪中送炭确实最容易收获民心,这一刻他就是受灾百姓心目中的神灵,不少人偷偷给了立了长生牌位。
洪水刚刚退去,易又调集石灰对百姓居住区进行消毒。
被洪水浸泡过的衣物也放进石灰水里清洗,其实这种东西最好的办法是扔掉,但百姓哪舍得啊,只能求助石灰。
这场水灾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算度过,最让人惧怕的瘟疫并未发生,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之后易就召集群臣对洪灾时暴露出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最后形成抗灾手册,组织所有官员进行学习。
而这场洪灾也暴露出另外一个问题,排水系统非常的差,雨水稍微大一点水就排不出去形成内涝。
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很简单,之前朝廷也一直在做,开挖沟渠。
只可惜,唐国人口还是太少工程进展很慢。这个问题易也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慢慢来。
同时还涉及到一个蓄水的问题,这也是东宁岛普遍存在的大问题。
雨季和旱季分明,四月份到十月份雨水多容易发生洪涝,十月份到四月份雨水少容易发生干旱。
这种情况宁南平原最为严重,已经到了影响耕种的程度。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修水库。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缺人。不光缺干活的人,更缺懂水利方面的人才。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易只能给林宏下达了一个命令,搜罗各种人才送到岛上来。
只是暂时还没有任何消息传回。
眼下只能先从排水的沟渠一点点干起,慢慢积累经验,看能不能培养几个人才出来。
除了这一个小挫折之外,别的事情都比较顺利。
枢密院完成了既定的计划,消灭了所有土人部落彻底占领东宁岛,还给唐国增加了两万多人口。
杜子恭也分两批送来了五千流民,其中两千被送到了海南岛。
岛上的铁矿已经被找到,不过还没有开始挖矿冶炼。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开矿必须把路修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否则就是草菅人命。
所以想见到海南岛的铁,至少要等到冬季了。
说实话易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需要这里的优质钢铁进行一些实验。
和晋国、燕国、百济等国的生意做的也非常的不错,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入唐国。
易没有单方面吸血,这样生意是做不长的。而是把赚来的钱熔铸成大唐通宝,再通过购买各种物资撒出去。
果然如他之前所想的那样,品质精良的大唐通宝一经面世就迅速获得了世人的信任,成为百姓心目中和五铢钱一样的良钱。
连很多喜欢藏钱的高门大户,都把大唐通宝列为了首选。
各国对于这种情况都很无奈,但也并未禁止大唐通宝流通。
这就是金属货币的好处,只要质量够好全世界都能通用。
而随着大唐通宝在民间的流通,唐国也为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所熟知。
大家都知道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汉人组成的国家,很富裕很强大。
各国的统治阶层还没意识到,当这个概念深入人心,会对未来造成多大的影响。
战马的交易也非常顺利,陆续从燕国那边交易来了三千匹战马。
只是燕国人比较狡猾,给的都是阉割过的马,没有办法当成种马培育,只能用来组成骑兵。
易挑选了两个营的精锐组成了骑兵团,由刘猛担任团长。
而且他还搞出了马蹄铁,这玩意儿对骑兵战斗力的提升有多大不用多做赘述。
为了保密易还下严令,任何人不得对外泄露马蹄铁的情报,出了军营的门连提都不能提。
所有折损的马匹,都要把四蹄上交,确保秘密不会被泄露。
至于种马的问题,易并不依赖燕国,百济那边对唐国的粮食和食盐更加依赖,交易的大多都是未阉割过的马。
有些就算是品相不好的驽马,也能拿过来充数当种马用。
新罗那边虽然还在内乱,但也和唐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新罗王迫切需要唐国的粮食和兵器来增强自身实力,什么代价都愿意出,更别提什么种马了。
甚至金如山还和更北方的靺鞨、扶余残部,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土人进行交易,直接从他们那里获得马种。
他们还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越往北走那里的土人饲养的马体型就越高大。
相对应的,越往北走环境就越恶劣越是荒凉,几百里都不一定能看到人烟,连个补给的地方都没有。
好不容易从那里的土人手里换回了一百多匹马种,回到东宁岛就只剩下三十多匹。
没多久又有十来匹无法适应气候死亡,最后就只存活了二十匹,被当成宝贝一样对待。
不过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又多了一个选育的基因。
但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性价比也不高,唐国的商队去了一次就再也不愿意去了。
就算是易也没有要求大家继续往北走,尽管他很清楚那边有什么,但对于现在的唐国来说没有意义。
另外一个种马的源头,是通过冼氏从宁州爨氏那里购买的西河马。
总之经过这大半年的努力,纵谷马场的种马数量达到了七千匹,就算以后没有办法再从外部获得马种,也足够支撑起马场了。
不用太远,三年后马场每年都能稳定为唐国提供至少一千匹战马。
算上外购的战马,这个数量相当可观。
到那个时候,易该发愁的就不是战马问题,而是人太少。
嗯,说起种马的问题,有件事情值得顺便提一下,谢道韫和梅兰竹菊四女都有了身孕。
易想玩3D区情节,就只能乘船去找冼芸了。
这就是唐国这半年多发生的事情,总体来说还算不错,在这个动乱年代算得上是世外桃源了。
唐国从上都很满意,易也非常的惬意。
不过这种惬意的生活被一封SSS级密信给打破了。
林宏传来消息,桓温再次出兵,目标是盘踞在洛阳一带的姚襄。
对于桓温这次北伐易一点都不惊讶,前世也发生过。
但下一条消息就把他惊出了一身冷汗:燕国大军有调动迹象,似有意取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