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误解(七更)

“沈家妹子家里头房子如何了,应当好了吧。”乔大有掰着手指头大略的算了一下时间,问道。

“嗯,差不多了,这几日基本上就全弄好了,家具过几日也都能弄好,到时候烘烤一下房子,待院子平整好了,也就差不多能搬进去住了。”沈香苗笑答。

“那回头日子定下来了,我们帮你搬家啊。”乔大有乐呵呵的说道。

“倒是不必,除了家里头的棉被衣裳,其他都不必搬,都是做的新的,家具那边人家也喊了人帮忙送过去,算算需要我们动手的倒是没多少东西,我们自个人怕是都不用跑上两趟呢。”沈香苗抿嘴直笑。

“这样啊。”乔大有摸了摸鼻子:“那等你们搬了新房前,可得喊我们去暖房,给你家好生热闹热闹。”

暖房算是一种习俗。

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新房里头没什么人气儿,喊上亲朋好友去里头热闹热闹,吃顿饭,增添些人气,这房子自然也就暖和起来,旁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就不敢靠近了。

因而这暖房算是一个大事,和婚嫁等喜事可以说是相等的。

“放心,保准请你们去,到时候不去也得去呢。”沈香苗抿嘴直笑。

说起这暖房的事儿,倒是让沈香苗想起前些日子让沈来福打的那口锅了。

算起来时日不短了,中间还因着打出来的锅样子不对,沈香苗让沈来福拿回去又重新改一下,这算起来又是几日了,估摸着应该是好了。

沈香苗盘算着这两日晚上回去时,去铁匠铺子那里瞧一瞧,看看这锅做好了没有。

傍晚回去时,沈香苗特地让沈福海赶了牛车往铁匠铺子跑了一遭,打算去拿锅。

可沈来福却不在铁匠铺子里头,伙计听了沈香苗是要找沈来福拿东西的,便憨憨笑了笑:“你是沈姑娘吧,晌午时掌柜的还念叨你呢,说是东西好了,还不见你过来拿,可巧掌柜的下午要回村子里去,边将那东西带了回去,说是回去之后直接送你家里头去。”

沈香苗冲那小伙计道了谢,便回来上了马车。

沈文韬见沈香苗说是来拿东西,结果空了手回来,十分好奇:“香苗姐不是说要来拿锅,怎的也不见锅?是还没打好?”

“来福叔不在,小伙计说来福叔晌午过后回村子里,将那锅捎回去了,估摸着送家里头去了,咱先回家瞧一瞧去。”沈香苗答道。

“哦。”沈文韬应了一句。

但好奇心却是始终作祟,沈文韬纠结之下,往沈香苗身边靠了又靠,嬉皮笑脸的说道:“香苗姐,那个锅是不是有什么名头啊,瞧着这般费劲,是不是跟烤鱼似得,要做什么好吃的菜使的?”

上回看了方怀仁拿那稀奇的双层锅出来,沈文韬还纳闷做什么用的,第二天月满楼便上了烤鱼这种好吃无比的菜肴。

而这回沈香苗费尽心思又打了一口锅出来,沈文韬猜想这必定和好吃的菜有关系。

瞧着沈文韬那一副眼巴巴,双眼冒亮光,似乎口水都要随着流出来的模样,沈香苗是无奈的笑了笑,伸手点了点沈文韬的额头:“你呀,当真是鬼灵精。”

被这般笑骂,沈文韬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但依旧不放弃的摇了摇沈香苗的胳膊:“那香苗姐快些说说看,究竟是要做什么好吃的菜的?”

“这口锅啊,是来做火锅用的。”沈香苗笑答。

“火锅?”沈文韬呆愣不已:“这火锅又是什么?”

“其实通俗点来说的就是一口锅,底下烧着火,锅里头放着汤料滚着,在汤里头煮了肉和菜,捞出来沾了酱料来吃,边吃边煮,边煮边吃。”沈香苗给了一个十分容易懂的通俗解释。

“哦……”沈文韬应了一声,略歪了头开始思索。

心中由方才沈香苗所说的话,勾勒出了一副场景出来。

一口锅,里头放着汤,然后把肉和菜都煮了进去,捞出来就吃……

这……

沈文韬的眉头顿时拧了起来,甚至吐了吐舌头。

“这肉和菜都煮成一大锅,连半分油水还都没有,不就成了一锅炖了,这样的东西,能好吃么。”

光是想想,沈文韬便觉得无味至极,舌头发麻。

一般人不曾见过火锅,更是不晓得这火锅的滋味是如何的美妙,难免有这等怀疑的想法。

沈香苗笑了又笑,道:“这会儿也给你说不清楚,到时候这锅做好,搬新家暖房前请你们到新房那里吃上一顿火锅,你们便晓得这火锅有多好吃了。”

沈文韬原本兴致缺缺,但听到沈香苗都说这火锅十分好吃,也就强打了精神,勉强对这火锅抱了些许的希望:“那好吧。”

这态度,分明还是不怎么相信呢。

不过也是,眼见为实,到时候真吃上这火锅,大家伙儿也便知道了。

沈香苗抿嘴笑笑,也不多做解释。

到了家里头,院子里便迎了两个人出来,帮着从牛车上往下搬东西。

一个是吕氏这自不必说,而另一个,沈香苗倒是也认识,是村子里头的刘大娘。

“刘大娘。”沈香苗笑眯眯的打了招呼,略拦了一拦:“还是我来吧,怎能劳烦刘大娘呢。”

来家里头做客还要搭把手干活,沈香苗自然是不好意思。

看沈香苗显然是有些误解了,吕氏便小声说道:“往后你刘大娘便在咱们家里头帮着做活了。”

原先吕氏不是想着找三婶来么,最后竟是请了刘大娘来,倒是有些奇怪。

不等沈香苗开口,吕氏便解释道:“你三婶说抽不开身,说是明年你玉柱舅舅家要添人,你三婶指不定还得去伺候月子,娘家那边事多,这边家里头也全都指望你三婶一个人,说是实在抽不开身,今儿晌午便回绝我了,我便去寻了你刘大娘来。”

刘大娘比吕氏年岁要大上一些,性子老实敦厚,有一儿一女,长女已经成家,儿子今年十三岁,已经去旁的地方做学徒挣钱了,家里当家的又是出了名的庄稼把式,地里的活儿几乎不必刘大娘操心。

可以说刘大娘的确是十分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