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际遇。
父女情分。
纵然是一生大论。但在茶香暖烟里说开来,也带上了丝儿,混着艾草气息的人情味。
是时,小厨房包了红枣糯米的粽子。那圆润的油浸的米粒,肉调和着猪油脂的饱满的枣儿肉,在父女,叔侄的消闲言谈之之间,渐渐蒸出了香味。
金翘打发人用大竹框子盛着,端了进来。
王授文就着那份儿热气剥开粽儿叶。
熟悉的气味铺面而来。他低头咬了一口。耳边突然回响起吴灵清亮的声音,一时之间,他禁止不住恍惚,仿佛那人此时就在身边,伸手去拈他胡子上米粒儿,笑道:“粘吧,都粘胡子上了。”
他喉咙陡然一酸。
抬头,却看见一只素白的手,端着茶盏伸到他面前。
“爹,喝茶。”
他忙接过茶盏来,低头饮茶来做掩饰心里的悸动。一面哑声道:
“欸,好,喝茶,喝茶……”
不多时,小厨房摆了饭食。
父女一道用过午膳。王疏月又将四阿哥抱了过来。
睡饱了觉的孩子,一经逗弄就甜笑起来。眉眼之间像极了皇帝,但脸盘轮廓又挂着一丝王疏月的柔和之态。
眼见自己的外孙冲着自己笑,那笑容啊,令他心如浸蜜糖,仿佛一下子就卸掉了一直抗在肩上的“枷锁”。至此后周身通泰,背脊也得已挺直。
其实,在自己女儿的地方和有吴灵在的王家是一样的。
一粥一汤,幼子的笑声,着实都充盈着温柔而磅礴的生活气息。
于是,王授文也不肯再说伤心事。
至始至终,都没有提及那折磨着吴灵与王疏月的症候。
直到将近酉时,内务府遣了人过来接引。王疏月抱着四阿哥送父兄二人至宫门口。暖红的夕阳在翊坤宫前的庭院里的铺就一层金辉,王授文行过辞别的大礼,起身仰头,这才对立在阶上的女儿轻声道:“你母亲从前看过一个姓肖的大夫,那大夫与你母亲颇有医缘,只可惜他早年丁母忧,回了云南乡里。娘娘诞育皇子之后,臣便托了人在云南寻他,日前竟也寻得,娘娘,你若不曾灰心,可跟皇上提一提这个人。”
王疏月应声,轻轻蹲了个福。
“多谢父亲。”
王授文忙退后让礼。
一时心头还有很多未说尽的话,然而实在太多,千头万绪全部哽在喉咙里,竟不知如何才能说尽。
他索性揉了揉眼睛,低头狠心道:“娘娘保重。”
说完些站不稳,颤腿朝后退了两步。
王定清忙上前扶住父亲,抬头对王疏月道:“我等此一别,便不知何日再能与娘娘相见,临别万语千言,五内俱焚,只不知道何以陈心中之情,此时,唯望娘娘珍重自身,往后岁月,对吾等,勿牵勿挂。”
王疏月点了点头。夕时的风轻轻拂动她耳旁的碎发,吹润了她的眼眸。
“好,亦望兄长一路平安,父亲……平乐安康。”
一番话至此,三人都不肯再多惹情绪。各自止了声。
王授文与王定叩首辞去。
走出宫门时,却在翊坤宫外的宫道上看见了皇帝的仪仗,静静地停在宫门外。
皇帝坐在步撵上,手上正翻着一本书。膝盖撑开的袍衫上兜着两三瓣隔墙而落的玉兰花。看起来像是已经在墙外停等了好一会儿。
皇帝陡见王授文和王定清走出来。倒是什么话都没有说。
抛了书从撵上下来,走过二人行跪处,大步流星地撩袍跨进了翊坤宫的宫门。
何庆跟在后面扶起王授文道:“快下钱粮了,奴才替贵主儿和皇上送送两位大人。”
王授文拱手谢过,又道:“皇上……这是等久了吧,怎么……不进去。”
何庆跟在二人身后,笑着回道:“咱们万岁爷,应了贵主儿的话,就一定要实在地做到了,奴才们啊……哪里敢问什么。”
说着,又朝地屏前的背影望了一眼。
面上笑意促狭。
翊坤宫的明间前,王疏月正要往里走,却听背后传来靴底与地面摩擦的声音,接着传来皇帝爽朗的声音:“站着。”
王疏月回过头,皇帝一面走一面拍着肩头沾染的广玉兰花粉。
天干燥,那花粉又厚得很,
皇帝觉得鼻子有些痒,虽在忍,走到王疏月面前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呛出一个狼狈的喷嚏。
张得通忙上来递帕子,皇帝却没接,紧地看向王疏月,忍着耳根的烫,低声喝道:
“别笑。”
王疏月掏出自己绢子,踮起脚细细地替他扑掉肩上的花粉,柔声道:“没想笑。”
说着,抬头凝向他。
“您来多久了。”
“什么多久,朕刚与十二议完事。”
王疏月含笑点了点头,藏起那沾了花粉的绢子,没有拆穿他。
“留了粽子给您。”
“哦,什么馅儿的?”
“您不大好甜口儿,就包了咸肉的,还热着呢。您还没用晚膳吧。将就对付几口,我再让小厨房给您备点清淡的。”
“不用了。谁定的规矩,非得一顿吃十足的东西,你去,包两个大的朕吃。”
他一面说着,一面跨进明间,在四方椅上坐下,顺手解了领口的盘扣。一面让人来伺候净手,一面看着坐在灯下包粽子叶儿的王疏月道:“朕今儿不在,你们父女肯说几句实在话吧。”
王疏月将粽子递到皇帝手中。
“嗯。多谢主子。”
“有什么好谢的。”
皇帝捏粽子咬了一大口。那浓郁的米香和肉香立时充盈唇齿,他觉得好吃,跟着又咬了好几口,鼓着腮帮子咀嚼。正想点评,却见王疏月撑着下颚,笑着看着他。
“王疏月,低头。”
王疏月摇了摇头:“让我看会儿嘛。”
他的气焰对她都是一时的,一旦碰了她的软钉就要偃旗息鼓。
吼了她她也不肯低头头,那怎么办呢?
皇帝此时鼓着腮帮子,实在囧得不行了,只得自己转过身,拼命把那几大口咽了下去。回头便撞上她那双笑得弯弯的眉眼。
正要说她,却又教案面前奉来一盏茶,淡淡的茶香烟散入鼻中。
一下子,抑下了他所有的脾气。
“主子。”
“啊……”
“从明日起,我要好好看大夫,吃药,保养身子。”
“你不是嫌药苦嘛?”
“良药哪里有不苦的。”
她放下茶盏,托着下巴续道:“对不起啊。主子,您那次骂了我以后,我一直没有好好跟您认个错。我……我之前不该那么自怨自艾。也不该不信您,一味地瞒着您。”
皇帝怔了怔。她一道歉,皇帝心里就难受。
每次争执都是她在服软,这一回,他倒是希望她能放肆些。
“朕不是在怪你,只是脾性不好,气着了,才吼的你……王疏月……我对你吧……是那种……叫什么呢……哦对,心疼,对,朕心疼你……心疼你……心疼你”
他说着说着,又窘了,不敢看王疏月,身子也抑制不住地朝一旁转去,端着茶喝了好几口,从耳根子一路烫到脖子根儿。
回过神来时,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长生天啊,自己在王疏月面前究竟是把什么话说出来了?
好在身旁的人什么都没问,也转过身,靠在他的背上。
“你做什么。”
“腰疼。”
“朕坐了一天了,比你更疼!”
“那也要靠着。”
“你……”
皇帝突然很想笑,低头抹了一把脸,扬声道:“行,呵……好!靠着,靠着吧……”
***
相处之道,往往是慢慢内化于每一次共情,外化于一抬头,一迎目之间。一饭一饮,一晴一雨之中的。
轰然而过的岁月里,有材米油盐炖鸳鸯白骨。
就这么熬煮着,品评着,昌平五年的初秋,悄然降临。
王授文荐进来的那位肖姓的大夫与王疏月到真颇有几分医缘。王疏月也慎重地遵着周明等人的嘱咐,认真的服药,调整饮食和起居,过了八月中旬,身上果见好转。
与此同时,长春宫却传出消息,皇后已经病得不能下榻了。
因宫门锁闭,来来往往的人并不能看见其内的寥落。
反而日日听见墙内传来单薄婉转的唱腔。最初还是清亮的,然而久而久之,就渐渐地喑哑了起来,最后甚至变得沙哑无情。听得人魂魄具颤。
整个昌平五年中,大半秋日的肃杀都笼向了长春宫。
皇后病笃。皇帝不肯相顾。
太后斥也斥过,求也求过,拿捏着满蒙的姻亲关联,逼也逼过,皇帝却还是一直无动于衷。
诚然,这已然不是帝后之间单纯的恩断义绝。
那刻意的冷漠和疏离之中,藏着刚硬的帝王对蒙古的姿态,还有一生辛酸的皇后,努力保全的最后一点点尊严和骄傲。
八月十四,中秋的前一日。
内务府和太医院的人,一同在南书房值房寻见十二。跪禀了长春宫的主子娘娘,已在弥留之期的境况,求十二回禀至皇上面前。
皇帝闻禀,看着身后的疆域图沉默很久。
“告诉太医院,药食不济就用灌的。朕后日便要启程去热河,其他的不论,朕要博尔济吉特氏……活到秋猎之后。”
十二颤声道:“若活不到呢。”
“活不到?”皇帝转过身:“活不到就封宫,停灵长春,不设祭,不发丧!”
十二喉咙发烫,忍不住道:“皇兄……您对皇嫂当真就没有一点情分了吗?”
皇帝没有说话。
那一日秋风干冷,黄昏没有金阳,却有一大片一大片,乌深的树影。
张得通小心地推门进来。
“万岁爷。”
“说。”
“主子娘娘有求,想见您一面。”
“不见。”
“是……那个……”
张得通迟疑了一阵,狠了狠心,上前躬身道:“主子娘娘还有一求。”
“说。”
“主子娘娘说,您若不肯见她,就求您让她见见贵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