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桂枝香(二)

皇帝哂了一声。“勤能补拙,记着。”

“嗯。儿臣记忆住了。”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让梁安带他下擦脸。自顾自地斟了半盏茶,却见王疏月的姨母还怔怔地跪在地上没起来。

“哦,那个……”

皇帝当着王疏月的面,总是不大愿意让她的亲人受自己的压迫。然而他又是个严肃惯了的人,一声落地震荡人心人脑,吓人得很。前两年,跟着王疏月去王家府上的时候,就把王授文骇了个半死。那会儿他也是竭力地想做个人的模样,谁知王授文还是当他是阎王。他越故作平和,越让王授文惶恐,到最后他索性放弃了。

因此,要他此时换一副面孔,也实在不容易。

不过王授文和他那样惶恐地相处惯了,那般战战兢兢的也是无法,吴宣毕竟不大见他,不知道他那要命的架势,他那形象,也许还有得救。

于是他想了想,决定伸一只手虚扶吴宣。

可那手的影子落在吴宣面前的时候,愣是把吴宣吓得肩头一颤。皇帝的手傻僵在那儿,扶也不是,收回来也不是。他看了一眼王疏月,那女人像是怕他尴尬一般,立在地罩前的黄花梨花架前,认真地挑她的枯叶,皇帝趁着她没看见,赶忙把手缩了回来,还掩饰性地摸了摸耳后,全然没发现花架前的人偷偷笑弯了眼睛。

“伊立。”

他坐在那儿拿捏了半天,什么好话都没有想出来,最终还是不尴不尬地吐了这两个字。

吴宣依言站起身,仍旧不大敢抬头看皇帝。

说起来,吴宣到不是第一次的见皇帝,之前她入宫照顾王疏月的时候,皇帝也时常驾临翊坤宫,不过她性子怯慎怯,皇帝一来就赶忙地躲了出去,像这样认真面见,却还是头一回。

“奴才谢皇上恩典……”

她也回了个最不出错的话。

之后两个人一个僵着脊背坐着,努力地想怎么能看起来平易近人些,一个低头绞着袖子,恨不得把头都缩到脖子里去。当真分不清楚是谁在给谁不自在。王疏月放下手中的花剪,不由低头笑出了声。

皇帝看了她一眼:“你笑什么。”

王疏月朝他走了几步,偏头看着他的背含笑道:

“主子啊,您今儿坐得跟根湿火棍子似的。能戳人了。”

这话一出口,惹得何庆险些笑出来,拼命憋着,也没忍住从鼻子里喷出一口气儿,皇帝一个眼风扫过去,他连忙垂头去掩饰。

这边吴宣先是一怔,继而见皇帝没发作,也忍不住被王疏月那接地气的‘火棍’二字给逗笑了。

皇帝喝了一口茶,忍着气性道:

“王疏月……”

王疏月听着这一声唤,只是笑却不应声,屈膝向她蹲了一个礼仪。

相处了这么久了,她之于皇帝仍是一味五味俱全调剂。

议过西藏的战事,又酣畅淋漓地跑了一回马,如今当着她的亲人面,吃这么一瘪,皇帝莫名得觉得自己五脏通泰,六根清净,竟莫名其妙地神清气爽起来。

“万岁爷,娘娘是……”

那彼此僵硬的气氛被王疏月破掉,吴宣此时到也敢开口了。

然其话未说完,皇帝便接了过来。

“朕知道她,夫人坐,不用拘谨。”

他知道她,这么一听,到像是在说皇帝不是第一次在自己这个侄女这会儿吃瘪了。

吴宣不禁想起了吴灵与王授文之间的相处。到也有几分与这相似的日常情趣。

想着,她稍微舒和了一点心绪。

应了话后,规矩地沿着墩子沿儿坐下来。又拿眼光去看王疏月,她仍然屈着膝,水蓝色的氅衣衣摆叠于地面儿。

皇帝也跟着看了她一眼,语气听起来像是不大好,却透着某种已经习惯了的无可奈何。

“你也给朕坐下。”

“好。”

明间里气氛缓和。

膳房的司膳太监也进来摆膳,今儿虽说是皇帝给皇贵妃的家人赐膳,不比前面赐宴那样正式,但御膳房知道皇帝宠爱这位贵妃娘娘,便用了十二分的心,菜式到不见得多,却精细清淡。有燕窝清蒸鸭,野意热锅,奶汤鱼头……样样都很合王疏月的口。

皇帝平时是不大好燕窝,鸭子,这些淡口,但连日政务繁忙,加上秋燥火牙犯得厉害,也就逼着自己跟着王疏月将就。

吴宣仍然拘束得很,皇帝问一句,她答一句,说不到两三句话,就要站起来谢个恩请个罪的。

一顿饭用吃到末尾,要上甜汤。

今日御膳房的掌事太监黄敬在,便亲自端了银耳雪梨羹进来。皇帝伸手接过,尝了一口,觉得滋味同平时的不大一样,到是比之前好吃,便跟着一连又吃了两三口,挑着里头几粒看不出什么料的白豆子,开口问道:“这是换了人?”

黄敬忙回道:“这是皇贵妃娘娘翊坤宫的内膳房炖的。”

皇帝搅着羹碗,对王疏月道:“你添了什么,吃着凉丝丝的。还挺顺口。”

“添了川贝,您不是牙上火吗?姨母说,川贝清热毒最好了,写了个方子给我,我学着熬得。”

说话间皇帝已经喝掉了一碗,放下碗接了何庆递上来的帕子,一面擦手,一面评了个“好”。

吴宣听了,连忙又要站起来谢恩。

皇帝实在无奈,一面压手免人礼,多少有些哭笑不得对王疏月道:“王授文是这样,你姑母也是这样。可知,你们王吴两家,皆是书香门第,知礼之辈。朕倒是不明白,你王疏月怎么一样都没学着。

王疏月又添了一盏推到皇帝手边,轻声应他的话道:

“我母亲和姨母不一样。也许比我还要放肆些。父亲在家,哈……”

她像想起了什么有意思的场景,不由得垂目笑起来。

她自如地笑起来,真是灵动好看。

皇帝刻意偏头仔细地去看她,一面问道:

“想着什么了,就这么乐。”

一面又端起她添来的羹碗,随手搅着,仔细从里面翻出几颗贝母,放进口中嚼着,别说,那清凉之感从舌根直到喉咙,还真解了不少他里内的内火疼。

王疏月摇了摇头,“不能再主子面前说。”

她避开不谈,皇帝却没死心,一面吃一面看向吴宣,吴宣不敢不应声,只得硬着头皮道:“娘娘的母亲读过很多书,识老庄之道,知魏晋之风。实是奴才这样的愚人所不能比的。”

听完这句话,皇帝到想起了王授文在自个面前回话时那酸腐的调子。

说起来,王授文算是前明的老派文人,作为长州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他对孔圣人,程朱二人的那一套东西摸得是十分透彻的。若是对上老庄之道,魏晋之风……

皇帝认真想了想,似乎还真有儒人遇道者,一个在梦里扶摇九万里,一个在人间考功名,明明是说不到一起,还硬要过一辈子的荒诞感。皇帝这样想着,又想起了自己和王疏月。快五年了……他是越过越离不开她,但该怼的时候,彼此倒也是一点都不含糊。

想着皇帝不由笑了,哂道:“朕懂了,王授文有什么口舌之能,朕知道,他啊,定说不过你母亲。”

吴宣在旁应道:“王大人的确待娘娘的母亲好,知道她身子不好,受不得恼,后头那几年啊,她说什么,王大人都只是听着,连重话都没了。奴才时常去瞧她,她心里也是难受……此生难得遇到一个好丈夫,偏她又福气薄了些……”

皇帝想起王授文曾含糊地说起过吴氏的病。

侧头又见王疏越低着眼坐在自己身旁,手指上搅缠着一方帕子。

生产之后,她并没有像婉贵人和皇后那样体态丰腴,很快地瘦了下来。皮肤却比之前还要显得白,甚至带着一丝脆弱的病色。

皇帝私底下问过周明,周明只说她体质弱,怀孕生产对她的身子都有损坏,有那么一段时间不易侍寝。

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多长?

皇帝原本想斥责周明含糊,可想着王疏月生产后的一些举动。他又莫名地把气性压了下去。

皇帝觉得王疏月好像也在刻意回避这件事。

从前,无论多晚,只要皇帝传了话过来,她都坐在灯下挑针等他,哪怕实在困了,也都是伏在绣案上打盹儿。

近来她却习惯性的早睡。再有,从前她了解皇帝那逼她裸睡的怪癖,虽然嘴上时常不依,但人到是很自觉。如今,到时常留那么一身衫子。

爱一个人,总有那么些敏感,哪怕皇帝并没有那么多精神仔细地去揣测她王疏月,但因为那该死的喜欢,他是有知觉的。

王疏月顺着吴宣的话,正在出神。

忽然绞缠的手指突然被人握住,这一握惹得她整个人一颤,抬头却对上了皇帝的目光。

“将才说朕坐得像根火棍的时候,不是很自如吗?这会儿怎么了。”

“将才……是我不懂事。主子,您过会儿子,回养心殿吗?”

她言语之间,又是某种意义上的回避。

皇帝却没有松开手,看着她平声道:“不回。你把驻云堂腾出来,朕看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