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果然老天爷不让她走正途啊!

夏,因为天气炎热,刘彻前往上林苑鼎湖宫避暑,不过倒霉的是他得了病。

而且病情复杂,短短几日,就重病缠身。

这对刘彻来说,打击颇大,他自认为正值壮年,此刻被重病击倒,他的江山怎么办。

刘瑶也说不出来具体因为什么。

刘彻目前的症状,好比那个病来如山倒,辨不清缘由。

可能熬几日,就会病去如抽丝。

历史上汉武帝可没这么短命,所以刘瑶还不算担心,

可是病痛让刘彻彻夜难安,而且御医、巫医想尽一切办法都治不好,未知的风险和结果让刘彻脾气越发不好,焦急不已。

甚至已经下决定,若是再熬七八日,还是不行的,他就准备遗诏了。

皇帝病重的消息瞒不住,朝野表面看着风平浪静,其实暗地里波谲云诡,人心浮动,有不少心急的人开始找门路想办法攀附卫家、霍家。

卫青、霍去病等人明白越是这种时候,也要冷静,所以无论卫家、霍家都闭门谢客,同时利用人脉,为刘彻寻找医术高超的大夫和延续性命的药材。

卫子夫也赶去鼎湖宫贴身看顾。

刘瑶虽然不懂医术,但是她知道不少现代医学常识,如何养病补充营养还是知晓一些的,所以就给卫子夫写了下来,让其与刘彻一起吃,她可不想到时候一个好了,另外一个累病了。

刘彻重病,除了朝中的公卿权贵着急,长安城中的不少方士也在蠢蠢欲动,一直以来,大抵因为刘瑶的嫌弃,刘彻对待方士的态度处于一个暧昧的态度,看着信任,又不怎么信任,让那些方士捉摸不清。

之前敢于进宫的方士一开始都得到重用,但是最后大多被长公主收拾了,而陛下并没有因为那些方士的欺骗,而对方士深恶痛绝,所以许多方士觉得,那是因为陛下知道自己遇到的是骗子,他还是相信术士、方士的本事。

而这次陛下病情来的汹涌,无论太医、巫医都治不好,肯定属于他们方士的范畴。

身为甘泉丞,苍玄子这些年干得有声有色,因为在刘彻与刘瑶手下活了下来,加上又负责甘泉宫,他这些年一直深居简出,保持神秘,所以他在方士圈子还是有地位的。

在听到一些方士的琢磨后,立马向刘瑶报信。

毕竟陛下病重,这病重之人的理智不能按照寻常人来看,谁知道会不会影响后面。

刘瑶听说后,厚赏了对方,让其再继续打探消息,开始琢磨应对之法。

首先阿父这次的病看着凶险,但是人估摸没事,之所以反应大,估计各方面都原因都有。

其次,既然提前知道了,肯定不能让那群方士事成。

所以……

刘瑶思来想去,先下手为强!

但是吧,她往日在阿父那里将话说的太死,骤然跑到他面前,说自己有了大造化,被神仙托梦,得到了上天的启示,阿父即使现在病重糊涂了,也不好说。

纠结不已的刘瑶只能先去上林苑去看了刘彻。

短短半月,原先高大挺拔的威武帝王瘦了一大圈,脸颊有轻微的凹陷,须发杂乱,如同干草,萎靡不振地倚靠在床榻上,见到她来,挤出笑容,“阿瑶来了!”

“参见阿父!”刘瑶在床榻旁坐下,见他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佯装好奇:“阿父,你都病了,现在应该休息,怎么还看政务?”

“这是战国时期一名见到仙人的方士留下的东西,上面的东西据说是仙人口述,朕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缘由,治朕的病!”刘彻将竹简放到一旁,目光落到刘瑶身上,苦涩一笑, “朕原以为能看到你的孩儿降生,现在看来,这是个奢望了!”

“阿父!” 刘瑶心头一酸,抿了抿唇, 坚定道:“ 阿父,你要相信自己,你这病再熬几日就好了,不会有事,我的话,你还能不信吗? ”

“你说的这些,子夫对朕说过,卫青、霍去病、公孙弘、东方朔他们也朕说过……朕知道你们都哄朕,朕的病太医署都没办法 ,还能有谁能治?”刘彻清楚自己的身子,他过往从未生过这般大的病,而且太医也束手无策,他甚至怀疑有人对他行了巫蛊之术诅咒他,可是将宫中搜寻了一遍,也没有找到结果。

“阿父征讨匈奴,颁布推恩令,选贤与能,举孝廉、开科举,通西域……桩桩件件我们都看在眼里,上天也会庇佑阿父的! ”刘瑶觉得他现在的心态不行,不能自己先泄气了。

“往日可没见你这么好说话,原来也知道如何哄朕啊!”刘彻摇了摇头。

刘瑶:……

刘瑶还想与他说会话,可是见他萎靡虚弱的样子,不忍心打扰,又说了一会儿话,就走了出来。

外殿,卫子夫正与太医令商讨如何诊治,见她出来,连忙问:“阿瑶,陛下精神好了些吗?”

刘瑶点了点头,“阿父的病情想出法子吗?

太医令闻言,惭愧地垂下头,“请长公主降罪,臣等已经想了一切法子,可陛下的病还是一日病过一日。”

现今他们太医署的命拴在陛下身上,他们比谁都着急啊!

“……你全力救治。”刘瑶还能怎么说,难道将太医令骂一顿?

她刚走到殿外,身后传来莫雨的声音,“长公主!长公主等一下!”

刘瑶脚步一滞,转身诧异,“中常侍?”

莫雨身后跟着两命内侍,小跑出来,见她停住,松了一口气,走到她面前躬身行了一礼,指着内侍抱着的箱子,“长公主,这些田产地契是陛下给你腹中孩儿,陛下啊,他总担心自己忘了,怕外孙出生后不记得他。”

“……”刘瑶素手抚上腹部,心头一暖,唇角微勾,“中常侍告诉阿父,我生出的孩儿肯定胆大包天,他这个外祖就等着被他折腾吧,到时候他就知道我有多孝顺了。 ”

中常侍点了点头,微叹一口气,“只能借长公主吉言了……但愿陛下能得偿所愿,寻到仙人吧!”

“……仙人。”刘瑶听得眼皮一跳。

果然老天爷不让她走正途啊!

难道中常侍在提醒她给阿父打造一个仙人。

可是她毫无头绪啊!

……

刘瑶头疼地走出殿外,就见刘珏、刘琼、刘据迎上来,还有鄂邑公主、刘闳也乖乖地跟在后面。

“阿姊!”

“长姐!”

“他们说阿父的病不好,他们在说谎是不是?”

“长姐,阿父的病是不是被我传染的?”

“阿姊,阿父今天好好用膳没有!”

……

对于弟弟妹妹的恐慌,尤其小一些的刘闳,他才没了母亲,现在刘彻重病,对于心思敏感的孩子来说,这些日子,他也不好过。

刘瑶轻轻摸了摸他们的脑袋,温声道:“没事,我向你们保证,阿父会好的,若是好不了,你们找我算账!”

刘珏等人:……

他们都不是两三岁的孩子,怎么可能被刘瑶这话给唬住!

刘瑶见他们不信,用手指戳了戳离她最近的刘珏的脸颊,“你们不信,就等着吧,等我……”

“?”刘珏歪头,眼神催促。

话怎么说到一半,就不说了。

刘瑶不理她,目光在面前的弟弟妹妹挪移,脑中灵光一闪,她想到法子了。

……

六月初二,午后时分,鼎湖宫中,骄阳高悬,少了云层的遮掩,阳光的热情无法抵挡,整座宫殿仿佛披了一层金沙。

因为刘彻病重,要养病,所以鼎湖宫周围一切鸟兽都被驱赶,更不用说往日这个时间不可或缺的蝉鸣,老早就被宫侍处理掉。

值守的羽林卫一身薄甲,又顶着大太阳,早已汗如雨下,透过树叶缝隙盯着头顶的太阳,目光透着哀怨,今日的太阳为何这般耀眼,热的都能和城中相比了。

总的来说,今日与寻常相比,除了热些,没什么区别。

忽而一名羽林卫注意到天空中出现一道亮光,比阳光还刺眼,好似白日星辰一般。

其他人听到惊呼,也纷纷仰头看,揉了揉眼,发现不是自己眼花。

亮光慢悠悠地往下坠,最终落在鼎湖宫旁边院子的古树之上。

值守的公孙校尉看到动静,走到树下,仰头望着树丛缝隙,树缝中夹着一个金色的灯笼,看着比寻常灯笼制作精美些,但是看不出此物为何能在天上飞。

“让人搬个梯子!”公孙校尉原先打算让人拿下来,可是想起之前看到的景象,打算亲自去拿,防止被手下人给弄坏了。

“诺!”众人连忙应道。

片刻后,公孙校尉将金色灯笼拿了下来,发现里面并无灯烛,轻轻一嗅,有带有烧灼气息的异香,灯笼下方吊着两颗鸽子蛋大小的无色宝石,还绑着一卷不规则的焦黄纸卷,边缘有不少烧灼熏黑痕迹。

拿下纸卷,公孙校尉发现此纸一面用大篆写着“天谕”二字,另外一面上红褐色的字迹,他只能辨别出其中一个“帝”字。

一开始看到“天谕”二字,已经让他心神一震,现在看到另外一面还有一些字,瞳孔一缩,大手都在轻微颤抖。

陛下现在病重,今日天降此物,说不定是上天的意思。

“你们看到没有!这上面有字!”他还有些不确定,担心是自己看花了眼。

其他羽林卫闻言,凑过去仔细辨认。

……

“真有!这是‘帝’字? ”

“帝?这是何意?难道说的是陛下?”

“不知道,只有一个字,不好分辨。”

“校尉,我看这上面肯定还有其他字,你看这字的位置不对。”

……

公孙校尉也这样觉得,但是天谕上就显现出一个“帝”字,其他字没出来,若是对陛下不利,他们也不好献给陛下。

就这样一群大老爷们开始围着纸卷研究,加上天气热,心情越发烦躁。

忽而,公孙校尉右手边的一个小年轻指着上面焦黄的痕迹,“头,我觉得这是老天爷提醒我们要用火烧或者火烤。”

此话一出,旁边一名大汉抽了他后脑勺一下,“如果烧没了怎么办?”

小年轻疼的龇牙,揉了揉后脑勺,“那就献给陛下,咱们就看到一个‘帝’字,什么内容都不知道!”

公孙校尉眼睛大亮,大掌拍了拍小年轻的肩膀,“陈荒,真有你的!陛下若有赏,大家都少不了。”

于是,公孙校尉让人拿了一截红绸,将一应东西全部包起来,小心翼翼进入鼎湖宫殿内,向刘彻汇报。

刘彻听闻东西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精神一震,连忙唤人进去。

莫雨接过东西,仔细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危险,然后送到刘彻跟前。

刘彻第一时间去看“天谕”,可是上面只有一个“帝”字,旁边隐约显露了半截残字,辨认不清。

公孙校尉见他眉头紧锁,趁机说了自己与众兄弟的猜测。

刘彻听闻后,思索片刻后,让人拿了灯烛,小心翼翼将纸靠近灯烛。

莫雨也在一旁屏息凝视,手中端着一杯水,防止纸卷着火。

随着纸卷中心被火焰靠热, “帝”字旁边的字也显现出来,刘彻喜得大手直颤,差点让火焰撩到纸卷。

“陛下小心!”莫雨惊声提醒。

“没事,没事!”刘彻连忙远离,然后继续烘烤。

须臾,纸卷上就出现了一大串红褐色字迹——刘彻,汉之第七帝,天资聪颖,择言纳谏,用人唯能,亦不乏温情体恤……念其过往功绩,此番病患可除,帝可在甘泉山腰祭祀祈祷,召其瑶、 珏、琼、 据、琪、闳帝姬帝子,于正午时分,甘泉峰顶,若诚心正意,可赐仙药……

刘彻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嘴巴微张,完全懵住了,愣了好一会儿,当即大笑,“哈哈哈!现今赐下无字天书,真是上天佑朕!”

公孙校尉不知道纸卷上的字,但是听刘彻这么一说,就知道他立功了,立马喜笑颜开。

果然刘彻赏了他不少东西,包括今日发现天书的羽林卫也都有赏赐。

等到公孙校尉退下后,刘彻又将纸卷看了看,这些时日因为病痛堵在心口的郁气一下子散了大半,虽然身子还是没有力气,但是嗅到天书上带着熏烤味的异香,眩晕的脑子一下子清明了,也不头疼脑胀了。

让刘彻不由得感慨,不会是天书,光是闻一下,就有如此奇效,若是拿到仙人上赐的仙药,他的病患一定尽除,原来上天赐下的天书不是丝帛锦缎,而是看着这般质朴,还带有天火灼烧的痕迹,幸亏是在上林苑,而是带有宝石,否则被无知百姓捡到,肯定只要宝石,其他东西能毁了就毁了。

莫雨也是惊奇不已,难不成上天真是被陛下的诚心感动,所以降下神谕。

之后,刘彻就宣刘瑶去鼎湖宫议事。

刘瑶抚着肚子,面带诧异地看着宣旨的小黄门,“到底因为何事?阿父怎么催促的如此急?”

小黄门看着正厅内的奴仆,面有难色。

刘瑶见状,示意他们出去。

等闲杂人等出去后,小黄门这才小声道:“听说今日晌午,上林苑落下一颗星辰,星辰落地后化为神谕,陛下可高兴了,长公主不必担忧。”

刘瑶:……

她担忧个鬼,为了弄出这个动静,她将之前从西域商人那里淘来的两颗钻石都舍出去了。

只是没想到宫中居然传成了这样子,压根不用她去解释。

幸亏之前给阿父科普时,没告诉他如何做隐形字。

……

只能说,幸亏为了看顾刘彻,刘瑶搬到了上林苑,若是在长安的话,正值一天最热的时候,来回折腾一番,肯定浑身被汗水浇透。

刘瑶与曹襄一同到了鼎湖宫,就见早上还依靠在床上的刘彻,现在已经能下地走了。

刘瑶:……

果然信念的威力让人捉摸不透。

若是这样的话,甘泉峰顶也要提前准备了,原先她以为阿父怎么着也要修养个七八天才能动身,现在看来,最多三天这人就要迫不及待了,果然这病真是稀奇,看来心药的作用效果更大。

“阿瑶,神仙给朕降下了天书!要给朕赐药!”刘彻恨不得现在就跑去甘泉山祈求上天,奈何他现在身子还没有养好,无法支撑自己前去半山腰祭祀。

曹襄疑惑,“天书?陛下可曾确定?”

刘瑶佯装不满地点头,“阿父,又是哪路方士或者术士冒出头来骗你,我听闻这些时日,因为你的病,长安的方士可是摩拳擦掌,要给你编排出一万种说法。”

“还有这事?” 刘彻愣了一下,不过现在对他来说,上天的“无字天书”更重要,“朕所得的这份无字天书,乃上天赐给朕的,上面说要你们几个孩子去甘泉峰顶祈祷上天求药。”

曹襄闻言大惊,“陛下,阿瑶现在怀有身孕!她怎么能做这事!”

刘彻摆摆手:“根据天书内容,要让朕所有能走的公主、皇子去峰顶求药,阿瑶怀有身孕,刘闳太小,上天仁慈,肯定不会让他们走到峰顶,朕到时会准备车辇送你们上去。”

别说刘瑶、刘闳的情况,除了刘珏,就是刘琼、太子目前也做不到用两条腿爬上甘泉峰顶,所以刘彻推测,上天是允许他们有代步工具的。

“……”刘瑶看着曹襄,眼眸中快速闪过一丝愧疚。

她也是没办法,毕竟要由她来操控。

还好现在还能支撑住,她现在身体情况可比阿父要好,到时候让人弄牛车上山,比马车要更稳妥。

曹襄祈求道:“陛下,臣是你的女婿,也算是半子,应该可以代替阿瑶!你让臣去吧!”

“恐怕不行!”刘彻倒也想过此种法子,但是上天知道阿瑶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谁知道少了阿瑶,上天会不会觉得他的心不诚。

曹襄:“陛下!此事……”

刘彻扬手打断他,看向刘瑶,用最柔和的语气轻轻哄道,“阿瑶,你放心,朕不会让你和腹中的外孙有事的。”

刘瑶听完,挑了挑眉,冷嗤一声,“阿父,你知道的,我不信这些,谁知道会不会旁人故意哄骗你!你将那个天书拿出来给我看看,少翁之事才过不久,阿父你确定不会再次上当受骗。”

“莫雨,将天书给长公主看一下。”刘彻早就等着她这话。

若是阿瑶什么都不问,他才觉得奇怪。

莫雨双手捧出来一个方形玉盒,玉盒精致细腻温润,彷如碧绿的湖水。

刘瑶看着刘彻面带崇敬的打开玉盒,小心翼翼地从里面拿出纸卷,心中愧疚了一秒,可她也是没办法,也是为了阿父好,上天一定会理解她的。

刘瑶看完“天书”上的内容,面不改色道:“阿父,世上没有神仙!就算有,神仙怎么可能用这种纸,你看看这上面好多烧灼的痕迹。”

刘彻对她的反应也不稀奇,“朕刚刚说了,一开始拿到的是无字天书,要经受过火焰的考验,才能显现出来。”

“……”刘瑶偏头瘪嘴,“骗人!”

阿父骗人,明明她在上面留了一个“帝”字作为提醒,可不算无字。

刘彻:……

最终刘瑶对上老父亲祈求的眼神,最终叹了一口气,“好,阿父,我会照顾好太子他们,不过,若是拿不到东西,就是你被骗了,可不能怨我!”

刘彻见她答应,当即大喜,“朕会让人将甘泉山通往峰顶的路整修平坦,让你们畅通无虞。”

刘瑶神情哀怨地点了点头。

心想还好甘泉山不高,否则她绝对不会想这种法子的。

……

对于刘瑶要带着弟弟妹妹前去甘泉峰顶为刘彻求药之事,卫子夫听说后,也担忧不已,对刘珏、刘琼、刘据他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刘瑶。

如刘瑶推测的那般,三日后,刘彻病情好转后,就迫不及待地起驾临幸甘泉宫。

竖日,风和日丽,他率领三公九卿前往甘泉山半山腰搭建的祭台祝祷。

而刘瑶等人则是乘着两辆牛车慢悠悠地前往甘泉峰顶,曹襄率领一百羽林卫随行护卫。

正午时分,在牛车上昏昏欲睡的刘瑶被刘珏喊醒,原来到了峰顶。

刘瑶打了一个哈欠,在曹襄的搀扶下下了牛车。

烈日当头,峰顶因为郁郁葱葱的树林遮盖,不断有凉风从密林窜出来,让人心旷神怡。

片刻后,羽林卫将供桌、祭品全部摆放整齐后,曹襄带领羽林卫后退,将空间留给刘瑶他们。

刘瑶先拿出刘彻亲笔所写赞美老天爷的辞赋,朗声念了一遍。

等到念完以后,将其放到烛火上引燃,然后丢到供桌上的铜盆中,同时不动声色地后退两步。

在风的撩拨下,火焰贪婪舔舐着卷轴,就在大家静静等待燃烧完毕之际,就听“砰”的一声,铜盆里冒出大量白烟,迅速蔓延整个供桌,连刘瑶他们的身影都若隐若现。

“阿瑶!”曹襄大惊失色,这是怎么回事。

“咳……咳咳!”刘瑶一边用手赶着烟雾,一边回应,“我没事,就是这烟太莫名其妙。”

嘴上这样说着,心头则是赞美化学,这就是学习的意义!

“阿姊,你离远些,别被伤到!”刘珏拉着刘瑶远离了供桌,警惕地看着铜盆。

铜盆的烟雾产生的突然,消失的也快。

很快,刘据就发现满是烧灼痕迹的铜盆里放着一个巴掌大的青瓷瓶,他小心拿起来,瓶身还带有热度,轻轻一晃,能听到细微的声响。

他眸光诧异,居然真有药,想到此,连忙看向刘瑶,见她也是震惊的模样,小心翼翼道:“阿姊,这药是不是就是仙人赐的!”

刘瑶扶额头疼状,“我不知道,你别问我!”

刘据见状也明白,毕竟阿姊不怎么信这些的。

鄂邑公主、刘闳则是高兴的欢呼雀跃,嚷嚷道:“阿父有救了!上天赐药了!”

从头看到尾的羽林卫们纷纷瞠目咋舌,看到刘据拿到药,纷纷跪地叩拜。

……

“真有药!”

“陛下真是上天眷顾的人!”

“我大汉无忧了!”

……

曹襄目光一直跟在刘瑶身上,见其只是纠结了一会儿,很快唇角就悄悄翘起,总觉得有些怪异。

刘瑶注意到他的眼神,冲他瘪了瘪嘴,无奈摊手。

罢了!

曹襄无奈一笑,不再纠结这事,只要阿瑶无事就好!

……

在青瓷瓶出现的那一刻,骑卫第一时间给刘彻报信。

刘彻大喜过望,顾不得等待,让人套了车前去迎接刘瑶等人。

拿到药瓶后,他迫不及待地打开,冲着瓶口猛嗅,面露陶醉,“不愧是仙药!朕轻轻一闻,就觉得通体舒畅,病好了一半。”

刘瑶嘴角微抽,不忍直视地遮住脸。

让阿父失望了,不过是用参粉混合红糖制成的药丸,作用顶多就是养血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