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太史令选的果然是个吉日

目前而言,刘据只是暂时哄好了,刘彻还要将他许诺给对方的两把小宝剑给了。

所以次日,卫青下朝后去见刘彻,就得到了这个活计。

“臣遵旨!”卫青不觉得是什么难事。

只是他奇怪,为什么是陛下给他说这事,皇后随便与他数一声就行。

看出他的疑惑,刘彻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朕一时失手,将刘据的小宝剑给弄断了,所以承诺给他两把!”

卫青恍然大悟。

用休闲话题暖场过后,刘彻与卫青说起正事。

现在匈奴主力被卫青在阴山剿灭,单于伊稚斜被杀,匈奴残部将王庭转移漠北地区 ,此番不仅重击匈奴,而且大扬大汉国威,西域诸国见匈奴遭受重创,纷纷对大汉表示臣服。

过往匈奴称霸西域,对西域诸国屡有进犯,毕竟匈奴是游牧民族,单靠他们自己,是无法补充日常所需,但是大汉是个硬骨头,平时骚扰边陲获得的那些小油水压根不够,就只能压榨西域诸国。

所以西域诸国以前对匈奴是敢怒不敢言,心里也是恨得他们要死,所以对于张骞等人那是万分欢迎。

虽然大汉也强悍,但是大汉讲究礼仪,而且中原距离西域遥远,也打不到他们身上,比起大汉,他们对匈奴着实又恨又怕。

现在大汉大败匈奴,为了自家的未来,为了边境安宁,或者为了现在的西域商道,他们对于大汉那是热烈欢迎。

目前有西域邦国纷纷派人送来国书,要么表示臣服,要么想要与大汉加强贸易往来……

西域邦国表示,他们也没想到大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这么快就有了结果,一开始他们还以为还要再打个十多年,谁曾想阴山一战,匈奴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不仅主力骑兵都陷在阴山西脉,连单于伊稚斜都没了,现在大汉国富民强,谁与争锋,他们这些小国不赶紧抱大腿,难道等汉军找上门!

刘彻:“朕打算邀请他们参加明年阿瑶的婚礼!”

反正阿瑶的婚礼肯定要大办特办,正好让那些西域人见识一下。

明年三月,春暖花开,也给了西域诸国时间。

“臣觉得不错。”卫青说道。

除了这些,还有这些日子不断增多的草原部落降民,匈奴残部远遁漠北之后,许多草原部落就被抛弃,加上正值秋冬时节,草原牧草开始枯黄,天气日渐变冷,对于许多部落来说,若是不投降汉廷,压根无法熬过这个冬天 。

刘彻自然欢迎这种匈奴降人,命边陲将士予以优待,在体会过安慰的日子后,正常人不会想着过以往风吹雨打的日子。

卫青也赞成这事。

……

很快更多的小木剑“真相”在之后卫青去椒房殿时,在刘据小朋友的控诉中,得到了完整补充。

卫青:……

陛下真是的。

为了安抚小外甥,卫青许诺,不仅给他做小木剑,还给他做大刀!

刘据就被哄好了。

七日后,卫青将许诺给刘据的小木剑和小木刀送到宫中,刘彻也送上了自己做的,他觉得自己的手艺不比卫青的差。

是故等刘据收到东西时,他指着自己和卫青送给他的不同木剑,语带蛊惑,“刘据,朕与卫青的木剑谁做得好,答的好,朕有赏哦!”

从旁边经过,不小心听到的刘瑶翻了一个白眼:……

刘据圆溜溜的大眼睛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内侍捧着的小木剑,一把光秃秃的,另外一把被涂成了金色,而且剑柄上镶嵌着一把宝石,看着闪闪亮亮的,好漂亮。

所以刘据毫不犹豫地选了金色那把,“阿父做的好看!”

“真乖!下面人送上一把匈奴匕首,上面都是宝石,朕之后让人给你送来。” 刘彻满意地摸了摸小孩的脑袋。

刘瑶嘴角微抽:……

说实话,就是她小时候,也会选花里胡哨那一把。

但是阿父,你这事前作弊,外加语言诱导,真的不必如此。

这种幼稚的胜负心还是压抑一些比较好。

……

元朔六年感觉过的很快。

除夕过后,新的一年来临,新的年号也正式确立——元狩。

年初的时候,刘彻正式昭告天下,册立皇长子刘据为皇太子,朝野恭贺,对此都无异议,若是没有被立为太子,才让不少人担心。

虽然刘瑶的大婚之日定在三月,可在二月中旬时,宫中就开始忙碌起来。

与此同时,西域诸国派遣过来的使者也陆陆续续到了长安。

因为是来观礼,又要讨好刘彻,所以这次来长安的西域使团带的贺礼丰盛奢华,外加他们使团随行的西域商人和商品,大多使团规模看起来颇为震撼,让长安的百姓天天看热闹。

使团人数众多,给长安拉了好一波消费,各个客栈的价格翻了两番,还都住满了,租赁的院子也被一抢而空。

对于长安商家来说,虽然这些西域人说的话听不懂,但是他们花钱地方,所以也就不嫌弃他们粗鲁还有身上的味道了。

三月初六,风和日朗,今日是大汉皇帝刘彻的长女当利长公主刘瑶出嫁的日子。

陛下对于长公主的宠爱有目共睹,此次又有不少西域使臣观礼,所以这场面就彻底整大了。

天才蒙蒙亮的时候,往日上朝的时辰,朝臣与观礼使臣已经在宫门外等候,地位更低的官吏则是沿着宫门外的大道而立,更远则是参与观礼的百姓,沿途都有羽林卫维持秩序,因为之前天色微暗,所以沿途都设有熊熊燃烧的火把。

清晨时分,宫中这边还没有动静,平阳长公主领着曹襄与曹氏族老一起祭告祖先。

辰时,曹襄入宫,刘彻正坐在未央正殿中,曹襄在宫外行叩拜大礼,东方朔作为傧者,按照流程向曹襄开始问话,无非就是走流程的那些话,中心思想就是要对公主好。

问完以后,东方朔向刘彻复命,得到刘彻的允许,曹襄才踏入正殿。

刘彻看着场中一身喜袍的新郎,玉树临风、神采奕奕,不用猜,就能看出这人很开心,“曹襄,虽然你是我的外甥,可你若是对不起阿瑶,就是对不起长姐,朕亦会处置你,让阿瑶远离你,朕的公主才貌具佳,天下只有一个刘瑶,可你若是辜负了她,天下其他男人排着队供她挑!你可知晓!”

他先将丑话放在前面,身为男人,他了解的紧,尤其曹襄这一身好皮囊,让人看的不安心。

他的阿瑶看着没心没肺,平时胆子能包天,可有的女子看似刚强,一旦尝了情爱,就不堪一击,他可不想自家女儿遭受这些。

曹襄缓缓抬头,目露坚毅,“陛下,臣的承诺一直没变,臣不会让自己有机会让阿瑶伤心,若是真发生了,天下人都可取我的人头!”

“行!朕信你这一次。”刘彻薄唇上翘,满意点头。

……

刘瑶那边,也是早早起床,先吃了东西垫肚子,然后开始收拾妆容。

椒房殿此时也聚集了朝野的宗亲贵妇、卫少儿、卫君孺、张苒、王容、卫媪都在。

刘珏、刘琼跟在卫子夫身边帮忙招待。

等刘瑶梳妆换衣完毕,起身之际,身子晃了一下,张苒下意识托住她,紧张道:“阿瑶,怎么了?”

刘瑶眉心微蹙,“脚麻了!”

试问谁跪坐个一个多时辰,脚也麻。

而且她这一身重工精绣华服外加头饰、衣饰,少说也有二三十斤的分量,乍一起身,觉得有人在拉她,就没站稳。

王容忍俊不禁,“你啊,都要出嫁了,怎么还有些孩子气。”

“脚麻就是脚麻,与年龄无关。”刘瑶微微活动了一下腿。

张苒见状,与王容使了眼色,将她扶到一旁的坐榻上。

刘瑶长吐一口气,“还好只有一次。”

张苒:“陛下重视,场面虽然大了些,你在坚持一下,对了,饿吗?”

刘瑶点了点头。

王容吩咐宫女给她送了点心。

这个时候吃点心最顶饿了。

等到了时辰,属于刘瑶的流程开始了,她先跟随宗正去祖祠参拜,然后回到椒房殿,接受亲戚和朝中宗亲贵妇的祝福以及赠礼添妆。

晌午时分,皇宫上方曜日璀璨,阳光轻轻洒落,将皇宫的每一寸土地都染上金色。

刘彻站在未央宫前,目露满意,“不错,太史令选的果然是个吉日,莫雨,赏二十金!”

“诺!”莫雨恭敬道。

到了吉时,刘彻为刘瑶打造的金辕舆车守在椒房殿外,在阳光的照射下,此时的金辕舆车显得更为奢华耀眼。

在场的宗亲贵妇纷纷发出惊呼声。

他们虽然对这东西早有耳闻,但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卫子夫泪眼婆娑地牵着刘瑶的手,依依不舍地将她送上金辕舆车,刘瑶端坐在舆车上,冲皇后招了招手,刘珏、刘琼、刘据三个小家伙此时也哭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看他们哭嚎的样子,让刘瑶怀疑是不是有她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还是这三个家伙被人哄了,还以为她要远嫁?

赵王刘彭祖扬鞭一挥,马鞭在空中发出声响,同时他高声唱着贺词。

等到马车动了起来,刘瑶鼻头一酸,眼眶湿热,也经不住落泪。

不管古今,女子出嫁就代表着要过另外一段人生。

她前半生过的好好的,才不想改变呢。

刘珏见她哭了,连忙跑到车前,红着眼哄着她,“阿姊别哭,如果曹襄敢对不起你,我带着甘泉卫将你抢回来。”

“噗呲!”人群中有人忍俊不禁,纷纷笑出声。

“……”刘瑶嘴角微抽,“不用,我有腿!”

然后一开始努力绷着嘴角的人也忍不住笑了。

南宫长公主笑声不断,“若是曹襄真的做错了事,到时候我也出一把力。”

刘瑶闻言,冲她眨了眨眼,“姑母,你是想出一口气,还是出一把力,咱们可要分清楚哦!可不能牵连我!”

人群又起了一阵笑声,一时间其乐融融。

卫君孺、卫少儿、张苒等人无奈地看着她。

“哈哈哈!”南宫长公主乐的一时前仰后合,上前扶住卫子夫,“皇后,你到底什么福气,居然能生出阿瑶这般灵秀的女子。”

她是真的羡慕啊!

若说当年刘瑶能成为长公主,是因为她是刘彻的第一个女儿,但是现在她拥有的尊荣,可都是她自己从刘彻那里拿的。

看刘彻给她准备的结婚大典,都赶上刘彻当年成亲的模样了。

卫子夫无奈一笑,“这孩子主意一向大,我是管不了她。”

赵王见时辰差不多了,温声提醒:“皇后,吉时不等人啊!”

卫子夫微微颔首,示意他启程。

“阿母,我走了!”刘瑶依依不舍地看着她,看着椒房殿的宫门离自己越来越远,泪珠又忍不住落下来。

金辕舆车出了椒房殿,径直往未央宫正殿宫门赶去。

不多时,舆车停在殿前广场。

刘彻早已立在殿前,东方朔率领众赞礼躬身立在殿前御阶之侧。

曹襄站在台阶下,目光灼灼地望着她。

刘瑶在内宰的搀扶下缓缓下车,朝御阶之上的刘启顿首叩拜,“儿臣参加父皇!”

刘彻:“吾儿起身!”

刘瑶缓缓起身,实在是她这一身装备想要行动敏捷,压根不可能。

起身之际,淡淡扫了曹襄一眼,心中吐槽,为什么他身上穿的比自己轻。

东方朔捧起帛书,开始高声念着祝词。

完毕后,刘彻微微颔首,命莫雨赐雁,雁乃忠贞之鸟,所以六礼中除了纳征不用雁,其他五礼皆需祭雁。

东方朔再次唱诵,刘彻在内宰的搀扶下,再次登车。

驱车的赵王看着曹襄横眉佯怒,“真是便宜你了 ,以后若是待阿瑶不好,我等定不饶你!”

曹襄面色淡定,俊朗的面庞笑意不止,躬身向舆车行礼,“诺!”

然后翻身上了旁边早已停驻已久的高头大马,伴车前行。

……

片刻后……

“呜呜——”嘹亮的金角声响彻皇宫,提醒着宫门口观礼的勋贵公卿和邦国使臣,公主的舆车快要到了。

众人连忙不着痕迹地整理衣饰的,等候公主出嫁的金辕舆车。

片刻后,沉重的车轮声依稀传来,众人精神一振。

不久,平阳侯曹襄骑着良驹率先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背后跟着庞大的出嫁仪仗,上百名内侍、宫女恭敬地跟在队伍中,手持金扇、华盖……最外侧还有身穿金甲的羽林卫手持龙旗跟在队伍中,威武浩荡,粗略估算足有五百余人,整个出嫁队伍估算,足有上千人。

西域众使臣看着缓缓过来的送嫁队伍目瞪口呆,尤其如同房子一般的金辕舆车更是震撼,长公主的身影隐藏在红色的锦绣纱帐中若隐若现,辨不清面容。

石建与卫青率领众公卿大臣伏地稽首,此乃陛下的诏令。

舆车上的刘瑶被公卿大臣这一幕吓了一跳,她是公主又不是皇帝,怎么能让百官行礼呢。

曹襄似是察觉,轻声解释道:“阿瑶,此乃陛下的心意!”

刘瑶:……

阿父这个惊喜有些吓人!

朝野大臣对于陛下的这决定虽然心中有些吐槽,可看陛下对长公主的宠爱还有婚礼的规模,面前的金辕马车、羽林卫随侧……他们都快麻木了,正好让西域使臣也看看他们大汉公主的尊贵。

西域使臣们也纷纷垂下头颅行礼,不敢直视金辕舆车。

不愧是天朝上国的公主,就连出嫁就如此规模,堪比他们的国战啊!

出了皇宫,曹襄带着队伍往当利公主府而去。

所行街道的两侧已经被羽林卫戒严,看热闹的百姓都被拦在羽林卫身后。

百姓看着金辕舆车还有随嫁队伍,纷纷赞叹不已。。

……

“这场面也只有馆陶公主出嫁能相媲美了吧!”一名花白老妪揉了揉眼睛,看着闪闪发亮的舆车,目露惊艳。

这车子真好看,真值钱!

“媲美什么,你跟着大儒学了一个新词就乱说,我活了这么久,还没遇到这么威风的出嫁场面,馆陶公主那场我也见过,可比不上这个,就连她嫁女的时候,也不如这个。”

“啧……公主嫁女与陛下嫁女能一样吗?而且长公主还是陛下与皇后的长女,要是我有这么多钱,也要风风光光送女儿出嫁。”

“昨日我去看了长公主的嫁妆入府,啧啧,足足搬了两个时辰,从皇宫到公主府的路都堵了,我数了好久,一直没数完,你没说公主府能装下吗? ”

“长公主的公主府大的很,肯定能装下,我听说陛下还送了长公主好多奇珍异兽,都价值连城。”

“这个我知道,有一头比房子还大的大象,看着肉好多,杀一头,够吃一年的。”

“没见识,哪有那么大,也就比牛大一圈,这种大家伙,身上的肉不好吃。”

“谁说的,牛肉难道不好吃?”

“好了,好了,你们一人少说一句,听你们这样说,长公主还真是受宠!”

“那当然!身为陛下与皇后的第一个孩子,舅父就是大将军卫青,肯定受宠,你看她嫁的那个郎君也十分貌美啊,若我当年有长公主一成福气,今生就无忧了! ”一名中年妇人看着缓慢行驶的舆车唏嘘道。

“唉!我都快入土了,也这样想啊!”旁边的老妪同样感慨道。

“好了好了,就算再羡慕,这辈子也就只能做梦了,今日长公主出嫁,长公主的那些长辈,大将军府、丹阳侯府、武次侯都有赏钱,昨日散了一波,今日肯定还有,随便捡一些,三四天吃喝不愁。”

听到这提醒,许多人顿时有了精神。

……

昨日刘瑶的嫁妆已经送入公主府,再加上曹襄送的聘礼,几百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珍玩古器、山珍补品……府中的库房早就塞满,又圈了两个院子充做临时库房。

除了这些,再加上今日那些宗亲贵妇送的添礼,又要腾出一间房子。

再加上今日来到公主府参加宴会的宾客所送重礼,怕是还要再腾出一个院子。

刘瑶觉得自己凭借这次出嫁,已经实现财富自由,如果她不乱做实验、乱“创业”的话。

到了公主府,因为舆车过大,加上要入府,所以暂时府门拆了下来,用木板搭了简易的斜坡,然后金辕舆车直入内院。

平阳长公主已经守在那里,亲自登上舆车将刘瑶带下来。

提前来到公主府的刘珏、刘琼、刘据、鄂邑公主也围了上来,纷纷叫嚷着“阿姊”。

刘瑶听到声音,下意识扫视一眼,从他们眨了眨眼。

这几个人还真是精力旺盛,皇宫送完嫁,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现在又满脸欢喜的迎亲,一人饰两角,不错不错。

几人立马就安静下来,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边。

等到了卧室,平阳长公主陪着刘瑶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去外面招待宾客女眷去了,刘瑶就让其他人出去,卧室只留下刘珏他们。

等到闲杂人等离开,刘珏贴心端上茶,“阿姊,润润口!”

刘琼端着细瓷汤罐,“阿姊,这是人参乌鸡汤!”

刘据、 鄂邑公主也热情地捧着点心。

刘瑶经不住勾唇笑道:“都这么乖啊!阿姊我真是高兴!”

几个孩子笑的露出小米牙。

刘彻先吃了点心,然后喝了半碗鸡汤,最后用茶水润口,雨露均沾,让每个妹妹和弟弟都不失望。

刘珏他们送完吃的后,就开始叽叽喳喳与刘瑶说起外面的热闹。

诉说他们来到公主府时,认识了多少人,还一起给大家发喜钱……

曹襄那边,拾掇片刻,吃了一些东西垫垫肚子后,就前往府门,率众迎宾,招待前来道贺的世家大族、宗亲勋贵、文武公卿,一些年纪大的有名望的国之元老重臣虽然没有亲自参加,也派了重视的子嗣送了重礼。

不止曹襄忙碌,霍去病、卫青的长子也在一旁帮衬,活泛气氛,帮忙挡酒。

……

公主府这边门庭若市,热热闹闹。

皇宫这边,刘彻坐在正殿,看着空荡荡的殿内,心中失落,想了想,就去了未央宫,见卫子夫也孤零零地坐在刘瑶的卧室中,疾步上前,“子夫!”

“陛下!”卫子夫惊诧,看向孟乐,“陛下驾到,尔等怎么不提醒我!”

孟乐:“启禀皇后,陛下不许我们通传。”

加上皇后当时失神,他们也没办法。

刘彻拉着她的手,共同坐在坐榻上,扫视室内的摆设与装饰,叹了一口气,“早知道,朕就应该让阿瑶晚些出嫁,反正她也不想,她这一走,宫里显得冷清清的。”

“看陛下这说的。”卫子夫笑嗔了他一眼,“今日冷清,是因为孩子们都去阿瑶哪里了,平时陛下可是经常说未央宫太吵。”

“是吗? ”刘彻一时没注意,这才反应过来,阿瑶嫁出去了,刘珏他们也不在,他顿时叹了一口气,大手拍了拍她的手,“子夫,你说等孩子们都成了家,你我老了怎么办?”

“到时候阿瑶他们育有孩子,陛下确定能静下来?”卫子夫含笑反问。

“……说的在理啊!阿瑶生的孩子一定会无法无天,到时候他若是惹恼了朕,朕就打他的屁股。”刘彻一扫之前的郁闷,兴致勃勃地拉着她,“如果阿瑶再惹朕生气,朕就打她儿子。”

“……陛下!”卫子夫笑容一顿,抬手捶了他一下,“那也是你我的孙辈!”

有这样当祖父的吗?

“朕是开玩笑,开玩笑的。”刘彻目光游移,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这事你别告诉阿瑶!朕向你保证,保证不打!”

卫子夫板着脸,“不用保证,本来就不能打!”

刘彻:“好好好!不打,不打,让他们打朕好吧。”

卫子夫:……

……

次日,刘瑶与曹襄进宫在宗正的带领下,再次入祖祠参拜,又去了未央宫、椒房殿,婚礼算是彻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