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站上了人生的巅峰!

见伊稚斜吐血,周围的匈奴将士大惊失色,队伍中的骚动更甚。

在看清被汉军射手包围后,匈奴士兵连忙凑齐盾牌,将伊稚斜等匈奴将领包围住。

“没事!” 伊稚斜面色阴冷地抹去唇边的血渍,仰头看着将他们包围的汉军,环顾一周,只看到冷森森的铠甲,压根不知道卫青等人藏在哪里,甚至连他们来没来,他都不知道。

“卫青,你这个缩头乌龟,身为汉军的战神,就会使这些阴谋诡计吗?” 伊稚斜冒火的声音在山间回响,发出阵阵回声,“还有孟顿,亏我诚心一代,连妹妹都嫁给了你,你现在背叛我,就不怕天神惩罚你,让你尸骨无存吗?”

左贤王见状,也怒骂道:“卫青,你这个杀千刀的, 有本事出来与我决战,躲着可不是大丈夫所为,你们中原人都是这样的怂货吗? ”

其他几名匈奴主将也极尽恶言,各种恶心的话不绝于耳。

他们是在恼火啊!

试问,哪个被引入绝境的人还能好言以待,他们给对方一刀。

这种人不下地狱,纯粹是祸害人。

位于东侧山凹平台的卫青米神色淡定,等匈奴人骂够了,大手一扬,身边的传令官挥动旗帜。

漫天的箭雨毫不客气地射向匈奴。

从匈奴的视角看,黑压压如同乌云一般,众人慌忙躲避,伴随剑雨而来的,还有巨大的石块和滚木。

“啊!啊啊——”

一时间地面人的惨叫声连连,还有马儿悲鸣声,数万队伍忙着找寻地点掩藏,躲避头顶的剑雨,有人中箭身亡、有人被石块咋断了腿,有人被无数马蹄、靴子踩成肉泥,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

伊稚斜目眦尽裂 ,声嘶力竭地指挥队伍撤退,发现回程路更是艰难,箭雨、石块比之前更多更密,来时的两个路口都被汉军包围,即使能逃出去,也躲不过汉军的大刀。

“右贤王的支援怎么还没有来!”伊稚斜咬着牙拔掉手臂上箭支,怒喊道。

明明消息已经发出去两个时辰,但是右贤王的支援还没有来。

左贤王被伤了一支眼,此时狼狈不堪地往手臂伤口撒药,听到这话,动作一顿,“单于,右贤王不会逃了吧。”

毕竟之前右贤王就因为惧怕卫青逃了,还因此丢了自己的草场和部族。

“他不会的!” 伊稚斜脸色阴沉如墨,满眼猩红。

这种时候,即使右贤王真的逃了,他也不能信,否则士气遭遇接连打击,他彻底没机会了。

阴山西脉东方方向,霍去病举着千里眼,看着伊稚斜的黑脸,笑道:“大将军,伊稚斜快气疯了,他不会是还想右贤王、白羊王他们吧。他们自身就难保了!”

既然知道右贤王是援军,他们早就做好预防,不会让伊稚斜逃跑。

李息笑道:“人死到临头的时候,总会做梦。”

他用手肘撞了撞一旁喝水的赵信,坏笑道:“赵信,刚才伊稚斜说他将妹妹给你了,你吃了吗?”

“噗……咳咳!”赵信一下子被水呛到,有些不自在道:“这不是为了获得他的信任。”

“啧啧!你这个活真是轻松,去匈奴享福了,吃好的,喝好的,还有美人相伴,不像我们。”李息继续调侃道。

一开始他不清楚情况,对于赵信的叛逃十分愤怒,所以今天打算取他项上人头的,谁知道赵信进入西脉后,带着人悄无声息地脱离了匈奴大部队,重新回来了。

大将军卫青等人对此面色淡定,他也不是榆木脑袋,哪能不明白,这是大将军他们设下的苦肉计啊。

霍去病:“可惜曹襄不在,他一直想取伊稚斜的狗头,却被派往主脉对付从右贤王他们。”

李息正欲开口,就听卫青沉声道:“尔等做好准备,速速下去整列将士,将匈奴全歼此处,不能让伊稚斜跑了,无论死活,将其留下!”

“卑职遵命!”众将士起身道。

就在伊稚斜命令士兵用马匹和人的尸体垒成防御墙时,就一阵“呜呜——”的号角声传来,匈奴人身子一震,下意识握紧手中的武器,惊慌失措地看着头顶,怕又要遭遇一波箭雨。

众人发现周围山岩的汉军消失了不少,大家并没有放松,而是神经更加紧绷,因为对方可能还有后招。

片刻后,远处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匈奴士兵下意识顺着声音望去。

伊稚斜杵着武器起身,就见他正前方一百余丈的地方,出现一大片黑色的龙旗,片刻后,一个个穿着黑甲的骑兵出现在视野里。

“终于出来了!”伊稚斜冷笑一声,下意识仰头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刺目的阳光特别谣言,混沌中,他似乎看到他的哥哥军臣单于,又看到了他那逃跑的侄子于单……

卫青巍然立于军前,抽出如霜般的大刀,刀尖直指匈奴阵前的伊稚斜,一声令下,汉军如同洪流一般冲向惊慌不安的匈奴士兵。

伊稚斜发出怒吼:“是我匈奴子民的就给我冲!杀了卫青,匈奴就有活路!”

“冲——”匈奴人此时也没办法,知道他们与卫青目前就是你死我活的状态。

……

而阴山主脉那边,白羊王、右贤王原先作为支援,等到伊稚斜成功伏击卫青时,他们截断汉军的支援。

谁知道遇到汉军的右军主力,白羊王、右贤王被冲散了,右贤王原先想往阴山东脉跑,可是命探子侦查,发现东脉漫山的汉军龙旗,就等着他去瓮中捉鳖。

同时探子还探知,赵信压根就是假投降,伊稚斜那边八万大军早就被卫青给一锅端了。

右贤王脸色一阵白,一阵青,没等他想好,就被公孙敖、公孙贺队伍伏击。

右贤王带着部众拼死冲了出来,慌不择路地跑到阴山东脉,发现这里的龙旗是汉军故意布置在这里的,就是为了吓唬他,防止他从这里逃。

身边的心腹面色大喜,“恭喜大王,说明汉军没在这里布置伏兵!”

右贤王一听,觉得是这个道理,命令部队冲阴山东脉突袭,然后就被率领一千余骑的曹襄队伍拦了正着。

双方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拼杀。

右贤王身边两千余骑全军覆没。

眼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亲卫越来越少,右贤王连忙扔掉武器,凄声喊道:“我愿意归顺……”

他这话还没有说完 ,一支浑身泛黑的箭矢穿胸而过。

“你……”马上的右贤王低头呆呆地看着自己胸口的箭矢,努力抬头看向对面,有些溃散的瞳孔对上一双冷冽如冰的黑眸。

他想问,明明他都要投降了,为什么要杀他,不让他说完。

身下的骏马大概察觉主人的情况,扬蹄嘶鸣,右贤王身子晃了两下,最终瞳孔的最后一丝光消失,歪身倒地。

最后几名拼杀的匈奴兵见状,纷纷扔掉武器,跪在地上求饶。

曹襄放下大弓,心中长吐一口气,俊秀的面庞仍然一副淡然之色。

见全歼右贤王队伍,汉军士兵爆发出欢呼声。

曹襄挥手让众人上前将投降匈奴人收押,他身边的人有些不解,“校尉,刚刚右贤王有意投降,为何还要动手?”

曹襄:“他说迟了,右贤王狡黠,又不是诚心归顺,日后让他寻得时机,肯定会叛逃。”

若不是右贤王殊死抵抗,他的手下也不会战亡这么多。

右贤王之前从大将军卫青手中逃离,事后为了报复,可是在边陲有累累血债。

他该死!也没人稀罕他的投降。

可惜不是伊稚斜的人头,不知道右贤王的人头,阿瑶满不满意。

众人点点头,恍然大悟,觉得曹襄说的没错。

……

阴山西脉那边,卫青率领主力全力攻击,歼敌两万九千余人,将匈奴彻底击溃,剩余匈奴兵纷纷投降,伊稚斜兵败自刎,霍去病神勇无比,率领八百轻骑追击匈奴残兵数百里,将所有残兵全部歼灭,包括伊稚斜的伯祖父,俘虏匈奴相国、伊稚斜的叔叔、伊稚斜的二儿子……战绩斐然,令人侧目。

李息、赵信等人听闻霍去病的战绩后,纷纷向卫青道贺。

心道果然是甥舅一家,都是狠人啊。

卫青笑骂道:“这小子!”

看清周围人的羡慕,心中摇头,旁人羡慕去病这小子的功劳,却不知他背地里的努力。

虽然霍去病没经历过几次大战,但是他却对匈奴十分了解,经常与那些归顺的匈奴降人聊天,询问匈奴如何游牧、宿营、迁徙……怎么训练、战斗、吃饭、休息、战术特点,关于匈奴的所有他都早就记在心里。

要想战胜你的敌人,必须先要了解他。

匈奴骑兵令世人胆寒,所以霍去病知道,要想战胜他们,也要训练出一支不亚于匈奴骑兵的队伍,比他们更快。

所以霍去病提出,想要从全军挑选最强骑兵,组建精锐轻骑营后,他允许了。

当然别人愿不愿意加入,就要看他的能力,他可不会用大将军的权势来帮他。

要想成为一名将领,就要有让手底下人信服的能力和魅力,这也是给他的考验。

还好霍去病没让他失望。

等霍去病回来,曹襄出去迎接他,原先想说一声,“辛苦了。”

可是看着霍去病以及手下士兵红光满面,意气风发的样子,曹襄吞下了原先的话,说道:“回来了!”

霍去病上下打量他,“曹襄,你怎么瘦了?”

曹襄闻言,勒住缰绳,看了看霍去病队伍中的战利品和俘虏,又看了看他, “你怎么没瘦?”

而且精神很好?

听到这话,霍去病龇牙嚣张一笑,“那当然,天天吃好的,喝好的,当然不瘦,下次咱们一起去。”

曹襄:……

跟在霍去病身后的士兵见曹襄仍然不解,笑道:“曹校尉,我们跟着票姚校尉一路向北,来去如风,校尉带着我们每次都能准确找到匈奴的定居营地,吃匈奴的牛羊、喝匈奴的马奶酒,日子过的当然比匈奴还舒坦了。”

“就是,就是这次没带多少茶叶,弄得我为了拉出来,都学着羊群吃草了!”

“谁关心你拉不拉的出来,你恶不恶心啊,咱们这次不止吃得好,而且斩杀俘虏了两千余人 ,可惜时间不够,否则就是匈奴王庭,校尉说不定也能带咱们去。”

“就是!就是!校尉,咱们下一次给你抢个匈奴公主好不好?”

霍去病当即骂道:“去你娘……我未来岳父是御使大夫张汤,你们想看我被打,就早说,不用这么害我!”

“呃!校尉恕罪,恕罪!这不是一时忘了忘了,不抢公主,到时候抢王子,正好给你当儿子……”

“哈哈哈!”

众人再次喷笑出声。

霍去病一听,毫不客气地踹了刚刚那人一脚,“再乱说,我撕烂你的嘴!”

曹襄叹笑摇了摇头。

霍去病随口询问曹襄的军功,曹襄道:“不如你,只杀了右贤王。”

霍去病偏头瞅了瞅他,“你是不是还遗憾伊稚斜的事情,没办法,身为将士,服从命令。我听说了,匈奴人往漠北迁移,立了伊稚斜的长子乌维为单于,这颗人头我让给你了。”

曹襄瞥了他一眼,“不用你让,你我各凭本事! ”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霍去病得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咱们都立了大功,你说陛下会如何赏你我。”

此番大胜,不知道长安的陛下会不会纠结嘉奖册封的事情。

返回大营,众人对霍去病又是一番夸奖。

霍去病扫视一圈,李息、公孙敖、公孙贺、李沮、赵信,就连之前因为赵信“叛逃”被关进大牢的苏建也在,总觉得少了什么人。

等见到李广的心腹手下时,他一下子反应过来,李广不在,顿时关切道:“大将军,怎么没看到李广将军!”

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最终赵信解释道:“李将军病了!”

病了?

不是受伤。

霍去病眼睫微垂,遮住眸中的精光。

李沮用大手挠了挠了头,“李将军也是倒霉,他去拦截白羊王等人时,迷了路,导致白羊王脱逃,回来后,就气倒了。”

听说,行至中途的时候,有人提醒可能迷路了,但是老将军一意孤行,直到遇到了另外一支汉军骑兵,才知道弄错了方向。

此次大胜,参与者基本上都有功劳,偏偏李广因为迷路而错过,让他如何甘心,而且跟着霍去病出去的李敢此次一同深入漠北百里,也立了不少大功,此次说不定有重赏,更显得李广可怜了。

李息叹息道:“大概这就是李将军的命吧!”

此次与匈奴开战,他们汉军兵强马壮,明显强于匈奴骑兵,各项战略部署都十分明确,算是陛下登基以来最大一次远征,而且陛下也有意成全李广,但凡他没有迷路,随便斩杀几百匈奴,封侯也就稳了。

只能说,天意难测啊!

其他人也是一脸唏嘘。

……

“报!大胜!大捷!”

漠南战役大捷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正值清晨,繁华的长安城才刚刚苏醒,街上的百姓还不多,东边的初阳才羞涩地露出半个脸颊,大片灿烂的云霞铺满天际。

看到传令的骑兵奔驰而来,城门守卫连忙让开,疾驰的背影很快就被阵阵尘土掩盖。

守门的年轻守卫拄着长戟,看着朝皇宫疾驰的身影,“大捷啊!许头,大将军他们肯定打胜了。”

旁边的中年汉子点头,“那当然,大将军可没有打过败仗!就不知道这次大捷有多大!”

另外一名守卫面带期盼,“许头,你说这次大捷很大的话,陛下会不会大赦,我家阿兄能出狱了?”

去年他家阿兄偷了别人家的牛,被人告到了官府,现在还在牢房里关着呢。

中年汉子思索道:“倒有可能!”

听到满意说法的小伙子乐的快跳起来,双手合十,“老天爷,你一定要保佑,大将军这次弄个很大很大的大胜!”

……

捷报的声音从城门一直传入皇宫。

捷报传到未央宫时,刘彻得知卫青大军全歼匈奴主力,并且斩杀匈奴单于伊稚斜,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恨不得手舞足蹈。

而后看到战报中霍去病这一次取得如此耀眼战绩,喜不自胜,当即亲自下诏嘉奖霍去病。

表示票姚校尉霍去病深入漠北草原出征斩杀俘虏二千余匈奴,生擒匈奴相国、当户,斩杀伊稚斜祖父辈栾提产,活捉伊稚斜叔父栾提罗姑,战功卓著,功冠全军,特赐封冠军侯。

同时给卫青增封六千食邑,加封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以代太尉之职,赵信此次配合实行计谋,所冒风险甚大,又是匈奴降将,为了做表率,增封三千食邑,赏五百金,李广的儿子李敢也有勇有谋,跟随霍去病立功,封关内侯……

……平阳侯曹襄斩杀俘虏匈奴两千余人,斩杀匈奴右贤王,增封食邑三千户,赏五百金……

……

漠南战役后,匈奴兵败如山倒,远遁漠北,自此漠南无王庭,阴山地区、河西走廊彻底纳入大汉的版图。

没了草场和水源,漠北的大漠黄沙会逐渐消耗匈奴剩余生命力,让他们渐渐消亡,除非他们学大月氏人西遁,不过相信大月氏人很乐意收拾这个世仇。

自此二十年内,务须担忧边境再被匈奴南下侵扰,就是衣食无忧,匈奴要重新攒起失去的兵源也要十五六年,更何况漠北缺衣少食的地方。

……

刘彻越想越开心,见封赏诏令全部写完后,此时初阳已经升起,灿烂的阳光正好照进宫门,如同铺了一条璀璨的锦绣之路。

刘彻想了想,决定过些日子,再派使者前往匈奴招降,虽然他与他们有仇,但是身为帝王,他还是很大度的,只要匈奴愿意投降,他一定善待。

至于现在先不急,等匈奴残部体会到漠北沙漠的苦日子后,就是汉使降临的时候。

这次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战损不高,若是匈奴不配合,他不介意明年再弄一场大战役,让他们成为第二个大月氏,要么留下归降,要么西逃。

哼!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莫雨在一旁,看着刘彻一个个亲写的诏书。

轻啧一声,这么多赏金,府库的钱怕是不够,估计陛下要开私库,还好之前天禄阁拍卖会凑了一笔钱,。

也许正因为这样,陛下才这般大方。

看来陛下是真的高兴。

“嗯!”刘彻写完最后一份诏令,长吐一口气,“莫雨,讲这些诏令交给郎中令处理。”

莫雨:“诺!”

在莫雨收拾时,刘彻看到最先写的两份诏令,当即转身道:“来人,去椒房殿!”

这个好消息他要亲自告诉子夫。

……

之前战报入宫的时候,“大捷”的声音传遍皇宫。

刘瑶他们虽然不知道具体战绩如何,也知道塞北大胜。

见刘彻驾临,众人向他行礼。

刘彻大步流星走到卫子夫跟前,一把将她抱起,高兴道:“子夫!”

卫子夫一时不知所出,两手搭着刘彻的肩膀,惊诧道:“陛下!”

陛下这是太高兴了?

刘瑶、刘珏、刘琼、刘据起身,两眼放光,排排站看戏。

刘瑶拍手道:“阿父,抱着阿母转两圈,看看你的身手!”

刘彻闻言,果然抱着卫子夫转了两圈,爽朗的笑声一点没有收敛。

卫子夫抱着他的肩膀,无奈配合,“陛下,慢着点,慢着点。”

“哈哈哈!子夫,你可知卫青与霍去病为大汉立下大功,此后二十年,朕可以慢慢收拾匈奴。”刘彻停下,盯着怀里女子俊丽羞涩的俏容,情不自禁地猛亲了她脸颊一下。

“哇!”刘瑶等人发出惊呼。

卫子夫脸更红了,斜了他们一脸,她都这般年纪了,陛下还这样……

刘瑶见卫子夫害羞,贴心道:“大家捂着眼睛,露一点缝就行,别让阿母为难!”

“好!”刘琼、刘据奶声奶气地应下,小手往圆溜溜的大眼睛一蒙,然后将指缝开的大大的,能看到水汪汪的瞳孔那种。

刘珏忍笑,也两手蒙着眼,露出大大的指缝。

卫子夫看着四个耍宝的孩子,羞得脸颊泛红,“你们……真是拿你们没办法。”

刘彻则是笑的更加大声了。

激动的情绪宣泄结束后,刘彻告诉众人边陲送来的捷报内容。

刘彻:“子夫,你可立了大功,当初若没有你,朕就没有卫青与霍去病,也没有阿瑶他们!”

这一看,他可是占了大便宜。

卫子夫有些不好意思,眉眼微微弯起,“臣妾早说过,那是陛下英明,看出卫青与霍去病有本事!”

刘瑶素手捏着下巴,若有所思道:“阿母,我觉得咱们家上辈子应该和匈奴人有仇!很大仇!”

匈奴人恐怕现在畏惧卫青如虎。

毕竟卫青自从领兵以来,对战匈奴,从无败仗,现在又斩了他们的匈奴单于,未来好长一段时间,卫青在匈奴估计会成为小儿夜能止啼的人物。

不过!

匈奴人还是见识太少,等霍去病持续在草原晃荡后,他们会发现卫青这个匈奴克星还是不错的,最起码比霍去病这个匈奴煞星强!

卫子夫不解,“为什么?”

刘彻也迷惑:“阿瑶何来此说法!”

“噗!”刘珏忍俊不禁,捂着嘴偷乐。

刘瑶一看,就知道这个妹妹明白了。

刘珏一边笑,一边解释道:“阿父,你欣喜阿母给你带来了舅父和霍去病,但是匈奴那边就要哭了!”

刘彻反应过来,哈哈大笑,“是矣,匈奴人做了太多孽,所以上天派卫青与霍去病来治他们!”

窝在刘彻身边的刘据突然冷不丁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刘瑶竖起大拇指,“弟弟真聪明!”

刘据小脸笑颜更加灿烂了。

“没错,刘据也说的没错!”刘彻心情更加愉悦了。

前有开疆辟土不世之功,匈奴这个心腹大患也变得苟延残喘,身边贤妻谦逊温婉,子女聪慧健康,他此时用阿瑶的话怎么说来着……

……站上了人生的巅峰!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