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不!此子十成十的糊弄!

一床棉被不止暖了刘彻的身,也暖了他的心,有时独自安睡时,夜间梦醒,感受到身上的重量,霎那间就安稳了,整个冬日都在用它,再冷些时,在上面再盖一床薄丝裘,稳稳的幸福感。

为此刘彻曾经多次在群臣面前夸赞棉被的舒适。

“……”群臣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还要忍着酸意耐心听。

陛下压根不是夸赞棉花,而是在炫耀自己幸福的小日子。

棉花是亲女儿弄得,棉被是皇后亲自做的,听说为了让棉花能变成保暖的棉絮,卫皇后反复探索,折腾了许久,就是因为听说棉花耐旱,产量高,不为别的,就为天下百姓冬日能有御寒衣物。

当然刘彻在夸的时候,顺便还赞赏一番张骞将其带了回来。

毕竟这也体现了他的英明决策。

张骞对上同僚们哀怨的眼神,面带歉意,心中有些发虚。

他也不知这种东西,只是受长公主所托,将西域的种子更多的带回来,即使那里的人,怕是也不知道棉花的用处。

棉花、芝麻、胡麻、西瓜、葡萄、大蒜……夜光杯、琉璃、琵琶这些东西,让刘彻决定加大对西域的探索,西域商路的建成,若是能找到更多有用的作物,那就不亏,若是能寻到让百姓吃饱的良种,那就更让人美哉了。

听说张骞上一次没找到身毒国,作为西方古国,说不定有更好的东西,都带回大汉。

……

年底的时候,朝堂变得忙碌起来,刘瑶也没有闲着,她管着工官,里面工匠很多,若是比起人数,比皇宫的内侍宫女还多。

今年工官做出的成果很多,而且瓷器的烧制也有了很大的成果,所以刘瑶的“年终奖”发的特别豪爽,最基本的布、肉、钱都有,为此,刘瑶差点将长安的肉买光了,有突出成就的工匠,除了更高的奖赏,刘瑶还磨着刘彻给他们写了嘉奖。

当然刘瑶也收到不少礼物,光是卫家的,每个长辈送一份,然后还有一大份,霍去病的、曹襄的、平阳长公主的、东方朔的……三四个屋子都装不下。

对于刘珏、刘小琼、刘小据这些小孩,过年自然是最开心的时候,他们收到的东西也是多的快放不下了。

临近过年的时候,刘瑶还吃了一口桃色瓜,关于馆陶大长公主刘嫖的。

有公卿弹劾刘嫖养男宠的事情,刘嫖府中早些年养了一个十三四岁的美少年,待之十分亲密,不仅请了先生一对一培养,而且还聘请各种名士博士教授才艺,当然这么尽心并不是当孩子来养,而是想要亲自培养一个自己满意的男宠。

听闻刘嫖出门游玩的时候,都是由董偃驾马随侍左右,几乎寸步不离,两人在公主府中的举止更加亲密,晚上都睡在一起。

此事宫外已经沸沸扬扬。

刘彻对于这事自然早有耳闻,不怎么在意,毕竟堂邑侯陈午已经死了,姑母这般岁数,享受一番也正常。

刘瑶听到他的话,差点被口水呛到,同时警惕起来,“阿父,你年纪大时,不会也是这样想的吧。”

作为一个皇权在握的老皇帝,那个时候就是无法无天的状态。

刘彻也差点被呛到,无语道:“阿瑶,朕现在还年轻,你不用如此为朕担忧。”

刘瑶好奇道:“那馆陶公主府上的事情……”要不要管?

刘彻淡定道:“姑母已经年过六十,没有几年活头,只是养个男宠而已,只要她高兴就行。”

刘瑶嘴角微抽,对刘彻竖起了大拇指,“我也是这么想的,人就要开明!”

“……”刘彻眼皮微微一跳,掩唇轻咳一声,“但是你这个年纪不能这样学!”

刘瑶了然,从善如流道:“阿父放心,等我老了,一定不委屈自己!”

“……!”刘彻眼皮跳的更狠了,心中后悔在刘瑶面前说了。

为了防止刘瑶学坏,刘彻出宫去刘嫖府上看热闹时,压根没带上刘瑶。

刘瑶听了后,默默朝天翻了一个白眼,才一个男宠而已,又不是三千,她还不稀罕了。

刘彻去了后,受到刘嫖的盛情款待,也见到了当事人,知道了刘嫖与董偃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戳穿,算是默认了这个关系。

……

元朔四年正月,长安来了一名自称七八十岁,但面相看起来只有五十多岁的方士,叫李少君。

此人之前在长安的公爵家早有名望,之前田蚡在世时,在府上设宴,李少君曾与一名九十多岁的老者讨论,言明说自己曾与老者的祖父年轻的时候一起游玩过,这些事也被老者证实其祖父年轻时确有其事,所以不少人对于他的年龄和本领十分信服。

刘彻就请他进宫,打算共同讨论长生之法,不过没敢告诉刘瑶。

平时刘瑶去未央宫时,刘彻压根不宣召他,担心自家女儿折腾李少君。

不过刘彻也没有藏多久,李少君进宫三天,就被刘瑶在宫中撞上了。

刘瑶一开始以为此人是地方举孝廉的人才,可是与他说了两句,察觉身份不对。

好家伙,这原来是一个方士!

呵……阿父真是不学乖啊!

李少君见面前少女毫不客气地露出蔑笑,顿时眉头高耸,自他成名后,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侯将相,都对他礼待,就连陛下也不会如此对他,这位公主确实如宫外说的那般,十分受陛下宠爱,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对他。

“长公主,不知臣何事惹了你,若是有失礼之处,请长公主点出,在下今后一定注意。”李少君面带慈笑,包容万物的模样。

“方士想错了,我刚才不是嫌弃你,是觉得阿父太蠢。”刘瑶眸光微垂,面无表情地理了理身上的裘衣。

“……”李少君语塞,这让他如何回答。

刚刚他若是没耳聋,面前这位公主是在当他的面骂陛下吧。

刘瑶见他不说话,微微偏头,笑道:“不知方士有什么通天的本领?”

李少君见说到自己的擅长领域,腰背下意识挺直,目光远眺,语气抑扬顿挫:“李某平生钻研医术,能驱鬼神,能让人返老还童,而且能种谷得金,亦会些长生不老之术。”

“种谷得金?”刘瑶面上露出恰如其分的惊叹。

心中则是将刘彻骂了一顿,她之前明明千叮咛,万嘱咐,除了冶炼,其他任何手段说自己能得到金子的手段都是戏法,基本上都可以称呼骗子了。

她不在乎这些方士私下里怎么折腾,但是能不能只祸害自己,别出来骗人。

李少君微微颔首,“是也。正因为此术,李某平时不缺少金钱,衣食无忧。”

刘瑶也点了点头。

心中翻了一个白眼。

说他胖,还喘上了。

“哦!既是这样,那就不打扰方士了。”刘瑶敷衍地扯了扯唇角,转身一甩大袖,声音微沉,“去未央宫!”

子燕等人心中咯噔一下,知道长公主要去找陛下算账了。

李少君看着刘瑶的背影,目露疑惑,眼神询问跟在身边的内侍。

内史环顾左右,低声道:“方士不知,长公主最厌陛下身边出现方士。看到方士在这里,还有笑脸,说不定长公主也对方士的本领认同。”

李少君面色微变,有些担忧地望着未央宫方向。

只是一个小姑娘,应该不会出事……吧。

……

刘瑶带着人气势汹汹地来到未央宫,彼时刘彻也在处理头疼的事,汲黯与公孙弘在他面前吵了起来。

主要是因为任命胶西国的国相一事。

刘彻的兄长胶西王刘端,仗着自己的身份在封国内胡作非为,凡事派往他国内的官员,若是想按照汉律处理政事,刘端就找出他们的错处举报给朝廷,若是没有错处,就设计用药毒死他们,可谓是诡谲恶毒,独断专行。

派往胶西的官吏稍稍劝诫一下,就会被报复,若是不管,胶西国乱,会被朝廷责备,因为失职而被免职,若是管了,就被胶西王针对,有生命危险。

所以朝中公卿都忌惮前往胶西国。

公孙弘见刘彻为难,就举荐董仲舒,表示董仲舒乃当世大儒,去教导顽劣的胶西王正好。

汲黯冷笑,“公孙弘,胶西王比陛下还年长,陛下已过而立之年,与匈奴都打了两次大战,胶西王还在顽劣年纪,你说这话,是蔑视胶西王,还是笑话陛下。”

公孙弘不理他,向刘彻躬身一拜,“陛下,臣刚刚所言乃是经过深思熟虑,董仲舒德高望重,也只有他才能教导董仲舒。”

刘彻皱眉。

胶西王虽说有些胡作非为,可也不傻,董仲舒乃闻名天下的大儒,他就是想动手,也要有所顾忌。

汲黯见刘彻似有意动,当即抬手指着公孙弘的鼻子,“公孙弘,董仲舒不就是说你‘从谀’,他又没说错,你看他不顺眼,骂他就行,你们都是儒生,也算是师出一脉,下手这般狠毒,果然儒生就是如此虚伪!”

天下儒生,董仲舒还算能看的,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掺点虚伪,奈何陛下喜欢这种东西,他也没办法,在他看来,面前的公孙弘则是最虚伪的人,若不是他,他还对其他儒生还没有那么多意见。

此人出身普通,六七十岁才被重用,平时谨言慎行、不想得罪人也能理解,可此人错就错在一点风骨都没有,一昧的附和陛下的意见。

比如在陛下面前谈论政事时,公孙弘大多只说问题,最终顺着陛下拿主意,甚至一点也没有自己的坚持,会因为陛下的态度而改变,违背自己的诺言,连与同僚私下里商量好的方案都不管。

此人靠着这种行事逻辑,在陛下面前装的可好了,旁人不敢说他的不是,他不怕。

公孙弘脸色一阵白,一阵青。

连刘彻都看的不忍,觉得汲黯太欺负人了。

同时心中想起自己之前被汲黯指着鼻子骂,心有戚戚焉,生出几分与公孙弘的战友情。

……

刘瑶见汲黯在,又听他在骂公孙弘,当然阿父有时候也被波及,有些惋惜刚才没将李少君弄过来。

汲黯也讨厌骗子,到时候可以让他骂几句。

“阿瑶来了!”刘彻注意到刘瑶站在门口,眼前一亮,招手唤她入殿。

终于有人替他分担一下。

汲黯与公孙弘面露诧异。

刘瑶似笑非笑地给他行了礼,“儿臣参见阿父!”

“……呃!”刘彻笑容减淡了两分,觉察出不对,“谁惹朕的公主生气了?朕给你出气!”

阿瑶这架势,不像是来帮他的,倒像是来找麻烦的。

刘瑶望向汲黯与公孙弘,“两位公卿的事情说完了?”

言下之意,若是说完了,她就说自己的事情。

汲黯闻言,拱手看向刘彻:“陛下,公孙弘既然对胶西国那么热情,干嘛不自己去!”

公孙弘闻言,面色诚恳道:“汲黯,在下也想为陛下解忧,不过我刚刚成了右内史,每日忙的不可开交,着实抽不开身。”

汲黯大袖一甩,“无碍,你若是愿意当国相,右内史的活,我干了。”

公孙弘笑容一滞,不再吭声。

刘彻:……

他看向旁边的刘瑶,见她单手捏着下巴,悠闲看戏。

“咳!”他重咳两声,一是让汲黯、公孙弘注意影响,二是让刘瑶表情别那么过分。

刘瑶将手放下,面无表情地看着刘彻。

刘彻无奈,搞不清楚自己怎么惹了她。

显然这位“老父亲”忘了李少君的事情。

公孙弘、汲黯两人也不再说话,毕竟刘瑶在一旁,他们都是朝廷的重臣,又都是长者,不能言辞太过分。

刘瑶见他们都不吭声,就上前一步,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刘彻,“阿父,既然两位公卿说累了,阿瑶可以说了吗?”

“……咳!胶西国国相一事暂且搁置,朕欲再往朔方城移民十万,你们觉得如何?”刘彻见刘瑶这幅找事的表情,赶紧又将移民的事情提上来。

“……”刘瑶扭头朝天翻了一个白眼。

她就等着,看看谁能熬得住。

若是那个李少君恰好撞过来,那就更有趣了。

不过李少君此时在殿外,打听到公孙弘、汲黯、刘瑶在里面,犹豫再三,没敢进,在未央宫外面逛了一圈,就佯装不在意地走了。

……

等朔方城的事情说完,刘瑶趁机插了一句话,“阿父,我在宫中遇到一名方士,叫李少君,将他投入甘泉宫可好?”

“!”刘彻没想到才藏了三天,就被刘瑶撞上了。

刘瑶自顾自道:“李少君说他会长生不老,返老还童,我倒想研究一下,阿父知道我折腾出来的东西可多了,阿父可允?”

汲黯、公孙弘也竖耳倾听。

身为近臣,他们对于陛下身边的人员都知之甚详。

那位李少君早些年在长安就出过名,众人对他的奇异都信服。

刘彻嘴角微抽,“阿瑶,你莫要胡来。”

“阿父信了?”刘瑶扬了扬眉梢,“我看他平平无奇,阿父确定他会修仙?”

莫雨见状,替刘彻说了李少君的年龄,以及之前在田蚡宴会与一名九十岁老者聊天,老者证明他确实与他的祖父结交过。

“哦!这样啊!”刘瑶恍然大悟状,当即转身吩咐道道:“来人,我要去出宫找辕固!”

莫雨一惊:“长公主,你出宫干嘛?”

再说没有陛下的允许,也出不去啊!

刘彻、汲黯、公孙弘等人也面带询问。

刘瑶压低声音,故作沧桑:“我早年游历齐郡时,见过辕固的祖父,辕固祖父的姻缘还是我撮合的,当年我给了辕固祖父一个锦囊,才保佑辕固平安活到九十多岁。”

众人一头黑线。

长公主这话太扯了!

刘彻扶额头痛,“阿瑶,莫要胡闹。 ”

刘瑶面色不变,淡定道:“阿父,我知道你不信,所以才要去寻辕固,与他当面对质,他自会告诉你当年的事情,到时候你就知道我说的是真的!”

莫雨见她说的信誓旦旦,有些拿不准,试探性道:“长公主不是糊弄陛下的?”

刘彻:……

不!此子十成十的糊弄!

“当然,不过这种长生不老术,要施展成功,有一个重要前提。”刘瑶佯装神秘道。

刘彻面无表情地看着她继续演。

莫雨配合道:“什么前提?”

刘瑶淡定道:“你先让我调查一下辕老祖父年轻的事情,要么提前给辕固写一封信,我想他老人家会成全我这个小女孩‘长生不老’的梦想。”

李少君那事,明显就是唱双簧,偏偏信的人那么多。

众人绝倒:……

他们懂了,长公主可以不用闹了。

刘彻也反应过来,低声轻咳一声,“此事久远,不好验证,说不定也是真的。”

刘瑶捧着脸,笑眯眯道:“阿父,我的可以验证,辕老先生还在呢!”

“……阿瑶!”刘彻头疼道:“你想要什么?”

刘瑶:“刚刚不是说了吗?我也欣赏他,让他去甘泉宫好好修炼,阿父就在长乐宫好好干活,他当他的方士,阿父好好当自己的皇帝。大家各司其职。”

刘彻无语:……

他养方士,就是为了当好皇帝。

一项板着脸的汲黯微微颔首,眸中闪过笑意。

卫皇后贤良恭顺,低调谦逊,可比陈皇后好多了,卫公主亦是聪慧伶俐,实乃陛下之福。

汲黯决定帮一把,“陛下,臣觉得长公主说的没错,身为皇帝,理应醉心政事,若是沉迷仙途,上下有样学样,会吸引更多方士来骗陛下,到时候丢脸的是陛下。”

刘彻脸一黑。

汲黯若是再接着说,他担心自己忍不住将人送到胶西国。

公孙弘则道:“长公主,臣听闻李少君擅长医术,让他在陛下身边,可以为陛下调养治病,未尝不好。”

刘瑶反驳道:“阿父的身子出毛病,公卿愿意与李少君一起承担吗?”

公孙弘笑容有些僵硬,“……臣有罪。”

刘瑶环顾一圈,“既然阿父不说话,那就是应下了。阿瑶先告退!”

她不等刘彻回答,直接转身离开。

“……阿瑶!”刘彻赶紧喊道。

就见刘瑶抬手捂着耳朵,大步流星地往外走,一副她“不听不听”的样子。

刘彻:……

“公孙弘、汲黯,阿瑶真是被朕宠坏了,以后可怎么办啊!”他十分头疼,怎么人越大,脾气越大啊!

汲黯老实道:“臣家的孩子都很乖,不敢在臣面前这样。”

公孙弘:“臣家的孩子也不如长公主如此活泼。”

别看陛下面上这么说长公主,若是真当着他的面谴责长公主,最后的后果可能比直接骂陛下还严重,没看汲黯都没吭声吗?

汲黯表示,长公主很好,他没什么意见。

刘彻摆摆手,想了想,“胶西国国相一事,暂且搁置,让朕想想。”

主要是,他想清静清静。

汲黯说的没错,若是刘端一个冲动,伤了董仲舒,在天下儒生眼中,可能就是他的过错了。

公孙弘见状,也不好再催。

他怕汲黯真的将他的右内史顶了,推他去胶西国,他可没有董仲舒那般的名望。

李少君那边,他没想自己被刘瑶安置到了甘泉宫。

临行前,刘彻勉励了他几句,让他在甘泉宫好好住着,他若是有时间,就去甘泉宫看望他。

李少君感激涕零,双手奉上自己所写的丹方,“陛下,丹砂可以炼出金丹,此丹方是当年点化我的仙人所赐,长久食之可以成仙,特此献给陛下。”

“!”刘彻瞪大眼睛,身子不自觉的后退一小步。

笑话,之前阿瑶将苍玄子揭穿时,曾经说过水银有害,不能口服,食之有害,他一开始不信邪,派人验证过,证明阿瑶说的没错。

若是李少君见到他就将这个丹方拿出来,他也就不会在阿瑶面前丢脸了。

想起此人已经被安置到甘泉宫,刘彻强忍住怒火,让人将丹方收下了。

……

傍晚,刘瑶带着弟弟妹妹来未央宫,就看到刘彻神态有些萎靡。

莫雨偷偷告诉他了白天发生的事情。

刘瑶发出幸灾乐祸的笑声,被刘彻瞪了好几眼。

刘瑶不解:“阿父,你现在春秋鼎盛,干嘛想着求仙问道?”

“朕富有天下,除了匈奴,也就这个让朕有兴趣了。”刘彻仰头叹息。

难道让他垂垂老矣,才想着干这些,到时候什么都晚了。

刘瑶撇了撇嘴,“阿父,咱们要实事求是,太阳底下的地盘好多都不是大汉的,西域、匈奴、白狼夷、滇越、海那边是什么,你就不好奇吗?”

去年才将苍海郡给放弃了,不代表那块地就不要了,以后还是要捡起来。而且西域的商路才刚刚发展,桩桩件件都比求仙问道重要。

刘彻:……

又不是他想就能做到的,他追求仙道,也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干这些事。

刘瑶轻啧两声,“阿父,我看你让人骗的不够多,教训还不够,要不你让下面的郡国再给你送过来几个方士锻炼一下你的防骗技巧?”

黄老之学在大汉流行这么多年,俗话说,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秦汉这种想法尤甚。

她倒想将全国方士都拢到一块比试一番,让她看看这个时代的大化学师折腾到何种地步了,大家一起进步,若是让她满意了,她可以给他们出书。

“……阿瑶,别以为朕不忍打你!”刘彻额角青筋微跳。

亏她说的出来。

巩固防骗技巧,也只有她有心思开这个玩笑。

刘瑶撇头不理他。

……

李少君对于甘泉宫的景色很满意,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宫外的废宫,到了地方,发现看着比未央宫要更加华美。

不过他见到苍玄子时,吓了一跳,因为之前,他听闻此人因为欺骗陛下,被斩首了,是故他才坚持到现在才来见陛下,就怕步了苍玄子的后尘。

面前这位甘泉令是同名同姓,还是本人起死回生,有了大造化!

苍玄子:嘿嘿,终于来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