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阿父,你再说一遍,阿瑶孝不孝顺!

虽然研究出无色透明的玻璃,但是操作不怎么成熟,成功率有些低,十次中顶多三次出无色透明的玻璃,其他多少带些杂色,不过玻璃的通透性不错。

当然,虽然有玻璃,目前这东西的成本算起来比金子还贵,至于玻璃窗,以现在的成本和产能太奢侈了,做出的玻璃首先用于望远镜,剩余的废料也被收了起来,被工匠制成各种首饰或者装饰。

刘瑶推算,玻璃窗估计要等到四五年才能弄出来,现在首要目的,还是精进工艺,提高产能。

生产多了,有时候幸运,会产出一两炉高透玻璃,用于制作望远镜,效果更优。

有了这么多原料,刘瑶做了一箱子望远镜,还有不少放大镜,几个弟弟妹妹年年纪小,就一人送了两个放大镜玩耍,就连鄂邑公主也派人送了两个。

孟姬第一次见到放大镜的功效,差点被吓到,若不是还有理智,就直接将放大镜给扔出去了。

因为太可怕了,无缘无故地就能将东西放大,莫不是在上面施展了巫术。

子燕见状,解释道:“容华莫怕,这是长公主做的小玩意,效果和水晶相似,能能放大折射东西。”

鄂邑公主倒不怕,她拿起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在眼前,大眼珠子一下子充满镜框,一眨一眨的,吓得孟姬心突突直跳,手中的放大镜也不敢握了。

偏偏鄂邑公主还咯咯笑,“阿母,好看吗?”

“……好看”个鬼!

孟姬虽然欢喜长公主给鄂邑公主送这么贵重的东西,但是东西也太吓人了。

子燕见孟姬一副忌惮害怕的模样,心中叹气,不过面上还是尽责地给她展示了如何使用。

孟姬虽然怕,可见自家女儿很开心,还是忍着心慌拿起放大镜照在自己的衣袖上,看着被放大的纹路,她渐渐来了兴致。

子燕回到椒房殿复命时,刘瑶在教刘珏、刘琼、刘据他们玩放大镜,恰好今日阳光正好,刘瑶就让人整了一些细绒干草,看看能不能点燃。

子燕回来时,刘瑶已经折腾两刻钟,手都举酸了,还没有见到效果。

“长公主,东西送到永昌殿了。” 子燕恭敬道。

刘瑶将放大镜交给刘珏,让她继续照着地上的细绒,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直的腰,“那就行。”

子燕:“不过一开始差点将孟容华吓到。”

刘瑶:……

这事也算是提醒她,对于一些比较稀奇的东西还是轻易不要往外送了,否则就算没毛病,若是将人吓出了毛病,这也算造孽。

刘瑶:“四公主呢?”

子燕:“鄂邑公主很喜欢。一开始也是公主将放大镜放到眼睛前才吓到孟容华。”

“这样啊!”刘瑶没想到会是这种走向。

“阿姊,阿姊,着了,着了!”刘珏惊喜的声音响起。

刘小琼惊奇:“真的有烟!”

“烟!烟!着了!”刘小据也欢喜地拍着手。

刘瑶闻言,也蹲下身,就看到堆叠在铜盆中的干草细绒果然冒着一缕极细的烟,她轻轻吹了吹,细绒冒的烟更大了,身旁的刘小琼、刘小据发出惊呼声,就在刘瑶刚想找个东西挑一下,下一秒,好不容易才冒烟的细绒遭遇两股“巨风”,犹如濒临死亡的伤者最后吐出两口烟,然后就彻底嗝屁了。

见细绒一下子没了动静,现场变得格外安静。

刘瑶:!

她偏头看了看刚刚共同“助攻”的刘小琼、刘小据。

两个小孩无辜地看着她。

他们刚刚也想帮阿姊。

刘珏轻啧道:“好了,这下彻底死了!”

“阿姊!”刘小琼委屈巴巴地看着她。

她不是故意的。

“刘珏!”刘瑶斜眼警告了一声。

惹哭了两个小的,你来哄。

刘珏看清意思,轻咳一声,装作认真地拿着放大镜观察细绒堆。

刘小据哒哒跑进殿,将给他的放大镜也拿了出来,举着道:“阿姊,咱们重来,我不吹了。”

刘瑶欣慰地摸了摸他的头,“阿据真乖!阿姊还有事,你们自己玩,不过要将放大镜收好,不要碰坏了!”

刘小据乖乖点头。

……

从椒房殿出来,刘瑶直接去了未央宫。

步舆之上,少女斜倚在扶手上,手中把玩着新做的望远镜,手指轻轻敲了敲镜片。

虽说高透玻璃有了,但是现在的玻璃与后世的玻璃肯定不能相比,比较脆弱,一不小心就磕碰了。

甚至在那些工匠眼中,玻璃制品这东西有时候阴晴不定,一不小心就来个粉身碎骨,一眨眼就变成满地玻璃渣,无论你做的玻璃壁有多厚。

尤其玻璃还不能受到冷热刺激,容易碎裂,年初的时候,刘瑶让工匠做了几个玻璃杯,其中有四五个就是因为受到冷热刺激,直接碎了。

后世经过特殊处置的玻璃,比如钢化玻璃,坚固性就会大大提高。

但是如何钢化,让刘瑶犯了难,她连玻璃也就只知道一些常识,钢化处理是真的也不懂。

不过经过这么些年的研究,她总结一套规律,对于各种制作材料要想让它更进一步反应,比较普通的方法也就是硫化、酸化,一个个试,总能成功。

胡思乱想了一圈,被手中的望远镜打到手,刘瑶拍了拍自己脑门,觉得自己想太多,毕竟普通玻璃的产能和良品率还没有提上来,就想着后面了。

“长公主!未央宫到了!”子燕见她走神,低声提醒。

“到了!”刘瑶回过神。

步舆落地,刘瑶走下来,随手将望远镜递给子燕。

……

刘彻早已知道苍玄子研究出无色透明玻璃的消息,对于他成了甘泉令也没什么意见。

阿瑶说得对,若是他选的方士连苍玄子都比不了,还是直接投胎吧,连进入甘泉宫的必要都没有了。

“阿父!”

刘彻正思索着,刘瑶欢快的声音传进来,他下意识望去,唇角微勾,“这么开心,又有好事了?”

“那当然,为了做千里眼,我可是废了大劲。”刘瑶示意宫人将箱子放在地上。

刘彻负手走到跟前,宫人将箱子打开,里面堆叠着十多个千里眼,有大有小,最大的看着比刘彻之前的水晶千里眼还大,上面雕着金龙,与其他千里眼区分开。

刘彻一见,就知道这是刘瑶给他专门准备的。

小家伙偷懒,这些年给他的东西都是一套金龙贴上去,惹得他也不得不习惯这个,底下的人有样学样,他用的好多东西也都刻着金龙。

刘瑶拿出那个最大的,递给刘彻,让他仔细观摩。

刘彻接过千里眼,发现它比自己想象的要更重,不用与之前的水晶比较,也能看出此次的镜片要更加透亮。

他之前听阿瑶说过,千里眼想要效果好,最重要的就是镜片的通透性。

刘瑶也随手从箱子里捡了一个,说道:“阿父,咱们去摘星楼看看效果!”

“朕也是这样想的。” 刘彻还让人带上之前的水晶千里眼。

……

摘星楼四楼,刘彻与刘瑶站在东侧,一大一小默契地举起千里眼。

临近八月,天气疏阔爽朗,秋风中夹杂着秋日特有的果蔬芬芳香,极目远眺,能看到远处高山依稀的景色,夏日翠绿的峰峦此时仿若批了一身金色纱衣,许多地方都变成暗金色了。

刘彻:“阿瑶,你看到你的公主府吗?”

“公主府?哪呢?”刘瑶连忙挪转镜头,往城中看去,上下左右都看了遍,只看到不少小房子,公主府压根没看到。

刘彻见她急得直跳脚,唇角不由得上翘,慢条斯理道:“朕没看到,所以问你。”

“!”刘瑶一头黑线,“阿父,你是故意的,你的千里眼都看不见,我的更不用说。”

“哦,这样啊。”刘彻放下千里眼,在楼中踱步,秋风将他的衣袍吹得鼓鼓囊囊的,看了一圈,冷不丁道:“阿瑶,朕觉得这摘星楼名不副实,太矮了,朕要造一个更高的楼!”

到时候能在楼上将整个长安都能收归眼底,那样他就放心了。

“呃……更高的楼!”刘瑶嘴角抽了抽,“阿父做主就好,反正到时候你若是被人骂,不要扯上我。”

现在还在打仗,正是用钱的地方,刘彻没由来造楼,朝中肯定有人不愿意。

“你这孩子!”刘彻无语,“还真是不客气,一点也不孝顺!”

“不孝顺!”刘瑶眉梢一挑,上前就抽掉他手中的千里眼,将东西悬在栏杆外,皮笑肉不笑道:“阿父,你再说一遍,阿瑶孝不孝顺!”

莫雨连忙哄道:“长公主,你可不能松手啊!这里风大,你别这样吓人。”

“……”刘彻看的眼皮直跳,他看得出惹恼了刘瑶,她真会松手。

到时候,不仅会坏了一个千里眼,而且还会让她更生气。

“阿瑶最孝顺,是朕最喜欢的孩子。”刘彻无奈扯了扯唇角,笑容比春风还慈爱。

看的刘瑶鸡皮疙瘩都激了出来。

她将千里眼还给刘彻,不动声色地搓了搓手臂。

果然现在阿父还不适合走慈父路线。

这点小插曲丝毫影响不了刘彻的好心情,也改变不了他的主意,盖楼的事情先推迟,等到他将匈奴打败,到时候就有时间建高楼了。

而且有了千里眼、马蹄铁、马鞍、马镫、大刀……他有信心下一次大战,至少要将匈奴废去半条命,卫青第二次大战都能将河南平原拿下,其他人一起出手,若是功绩还不如卫青,都不用干活了,尤其军臣单于死了的情况下。

刘彻越想觉得心情越美,随口道:“阿瑶,朕想换一个丞相,朝中你喜欢谁?”

“啊?换丞相?”刘瑶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薛泽还在当丞相。

说实话,薛泽这个丞相当的挺透明的,许多人都忘了他们大汉朝还有丞相。

刘瑶好奇道:“阿父想要谁?”

刘彻极目远眺,沉声道:“公孙弘谨言慎行、节俭宽容,你觉得他怎么样?”

刘瑶转头看了看他,“公孙弘?阿父,你确定?”

刘彻听她语气似乎不赞同,笑问:“难道你还记挂之前他宣扬赞赏你的事情?”

“当然!”刘瑶丝毫不遮掩,斜了刘彻一眼,“阿父想起公孙弘,怎么不惦记董仲舒、汲黯、石建、辕固……呃,辕老先生年纪太大了,你就当我没说。”

朝中比公孙弘资历深、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很多,公孙弘虽然节俭,也推行儒学,但是她感觉对方遇到强硬手段时没有坚持原则,小心思太多。

而且一些理念她不喜欢。

“董仲舒他也年纪太大,不能太过操劳。”刘彻眸光微闪。

董仲舒虽然给他送来了“天人三策”,他也遵从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不代表他愿意将董仲舒放在身边掣肘自己,他要的是一个能帮助他做事的丞相,不是一个教他做事的丞相。

要不然,之前也不会让董仲舒去江都国当国相了。

刘瑶再次睨了他一眼,“汲黯?”

“汲黯让他当丞相,朕怕哪天被惹烦了,将他杀了。”刘彻佯装头疼道。

刘瑶语塞:……

都这样说了,还让她怎么回答。

她深吸一口气,“石建,他干活堪比老黄牛,既卖力又不乱说话,也不过多忤逆你!这总行了吧!”

“哈哈哈!老黄牛!石建他还不算老。”刘彻忍俊不禁,“石奋才能称上老黄牛。”

“阿父,咱们要讲道理,我给你推荐了这么多人,我说一个你反驳一个,要不想商量,你直接任命就行。”刘瑶真的生气了,果然干涉朝政容易让人生气。

刘彻听出她的怒火,微微侧身轻咳一声,“朕不笑了,阿瑶说的有道理,石建不错,就他了!”

“哼!”刘瑶仍旧不想理他。

刘彻摇头失笑,“好了,石建要当丞相,朕就封他柏青侯吧。”

刘瑶:……

这么一看,当丞相的好处很多,既有权利而且还能封侯,她要好好鞭策东方朔。

……

东方朔听完刘瑶的期望,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当即嚷嚷道:“阿瑶,咱们要讲道理,你之前给我定下的目标可是九卿,三公可不在要求之内。”

刘瑶闻言,白了他一眼,“东方大姨父,你现在已经有儿有女,又不能有出息些,立个大目标,阿父还算你的连襟,说不定被你哄高兴了,就让你当丞相。”

她觉得,以东方朔的机警,应该不至于将阿父气到要杀人的地步。

刘瑶:“当上丞相,就能封侯,诸事圆满,咱们要将目标调高一些。”

东方朔哭笑不得,“这种事也不是我想圆满,就能圆满的,要看陛下。”

石建此次能当上丞相,真是要好好谢谢阿瑶。

说起这个,就不知道公孙弘知道消息后,会不会后悔。

刘瑶:“你要相信自己,将希望放在阿父身上,是最不靠谱的。”

“……”东方朔不敢说,将希望放在他身上,更不靠谱。

刘瑶看出他的意思,白了他一眼,将一个盒子递给他,“这是姜盈和阿筠的。”

东方朔打开盒子,里面放着四个放大镜,他老早就知道这东西,只不过之前缺少水晶,所以他也没办法。

他拿起一个,随手往地上一照,原先看着整洁的青石板此时经过放大,上面的尘土、小苔藓、蚂蚁等东西分外清晰。

他笑道:“多谢阿瑶,有了这东西,夜间看东西就不用往灯上凑了。”

明面上说是给子女的,可是里面有四个,他们一家人正好一人一个。

不过他想起另外一件事,“阿瑶,能不能给我寻一个千里眼?”

“不行!”刘瑶听到这话,有气无力道,“阿父不让我随便送人,送之前,要得到他的允许,否则要挨揍受罚的!”

阿父说,千里眼乃杀伤性武器,不能随意送出,容易造成混乱。

她:……

虽然她知道望远镜金贵,但是也太夸张了。

东方朔:……

刘瑶见他失落,安慰道:“再过四五年,说不定阿父就不管了,我就给你一个,实在不行,明年给你偷渡一个。”

她自家做的东西,居然也要偷渡,为自己掬了一把伤心泪。

东方朔也明白刘彻的用意,担心刘瑶这样做惹陛下生气,“不用,其实这放大镜就挺有意思的,你不必冒险。”

刘瑶见状,起身伸了一个懒腰,佯装无意道,“东方大姨父,你可千万不能将两个放大镜怼在一起,被阿父发现要治罪的。”

东方朔:……

等刘瑶离开,东方朔找了没人的地方,拿出两个放大镜,仔细观察了一下,想起千里眼的样子,中间隔了一个距离,试探性一看。

东方朔:!

怪不得阿瑶那般说。

虽然千里眼不能送,但是放大镜可以,刘瑶送了不少,不止东方朔,卫青的三个儿子也有,就连霍去病、曹襄他们也送了,她给辕固也送了一个,老人家都九十多岁了,正是需要这个的时候。

……

七月底,朝廷召告天下,封降汉的匈奴大王子于单为涉安侯,伊稚斜听说后,十分暴怒,命人多次袭扰边陲,又掳掠了不少边陲百姓。

八月初,刘瑶的天禄阁终于开门了。

许多百姓都去附近看热闹。

不少百姓知道天禄阁的前身是醉仙楼,是盖侯王家的,里面卖的酒菜最低也要四五金,甚至还有价值千金的菜,当然这种价格还能醉仙楼门庭若市,是因为盖侯乃陛下的舅舅。

后来被陛下送给长公主,长公主改了名字后,就一直放在这里吃灰。

因为这,连带着王家也不敢继续开酒楼了,估计是担心被陛下再收拾。

至于为什么今年才开门,许多人估计是因为今年皇太后驾崩,之前就是因为皇太后还在,长公主不敢。

其实他们没想到,就是刘瑶忘记了。

毕竟天禄阁是刘彻送给刘瑶的,刘瑶没什么感受,稍微一忙,就顾不上它了,若是刘瑶自己从头到尾弄得,肯定早就开张了。

看着雕梁画栋的两层楼阁,许多布衣百姓纷纷却步,围在外面看热闹,艳羡地看着那些穿着华服或者儒生模样的人进去,偶尔也有几个大胆的布衣百姓迟疑地走了进去,等那些人出来,众人连忙询问他们,里面是卖什么的?

怎么看每个进去的人都一脸惊叹。

“里面没有吃的!”头一个开口的人道。

此话引来众人白眼,他们有鼻子,当然能闻到。

“这位仁兄,你能不能别说废话,当然没有吃的了,没看门口的告示说了,里面有宣纸、玻璃、琉璃……纸我知道,这玻璃和琉璃是什么东西?比金银如何?”

一名身上布衣洗的发白的老儒生捋着胡须道:“据我所知,琉璃好似从西域带回来的,如同美玉一般,至于玻璃,似天似水,比琉璃更美,至于价格,自然比金银要贵!”

众人也不奇怪,即使是最普通的纸,他们中许多人也用不起,更不用说没听说过的玻璃和琉璃了。

“唉!买吃的,咱们还能闻一些味,买这些东西,我们这些人连凑热闹的机会都没有。”

“我看了,最便宜的琉璃至少要五金,上百金的琉璃摆了十几个,听说都是宫中工匠出手,上面都刻有宫中的印记和工匠的名字。”

“啧……果然,无论是醉仙楼还是天禄阁,都与咱们普通百姓无关,都是给他们这些外戚搂钱的地方。”

“你这汉子此言差矣,天禄阁现在乃是陛下最疼爱的长公主所有,里面的东西也是宫中所做,我觉得不是卫家的,倒像是陛下为自己开的。”

“按照这样的话,那些达官显贵到底肯不肯买? ”

陛下又不缺这些钱,想要如以前弄个千金菜,找门路求王家做事,怕是不可能。

这时一名穿著富贵的老叟一脸笑意地抱着盒子出来了,听到众人的议论,往人群这边凑近了一些,指了指天禄阁的招牌,“你们不用担心,里面的东西压根不愁卖,老夫觉得,等到明日消息传开,不用三天,大家就能将里面的东西抢光!”

“不可能吧!”

“老人家,你这是唬人吧!”

“合着长安城就咱们没钱啊,有钱的人这么多!”

老叟:“老夫可不说虚言,你们就等着吧。”

他专门花了五十金抢了一尊琉璃虎,打算送人,一定能给自家儿子弄一个好前程。

只有名气传出去了,旁人才能知道他怀里的东西珍贵。

……

对于天禄阁的收益,因为用的是宫中的工匠,所以刘瑶打算三成给工官,用于给工匠的奖赏,三成给刘彻,毕竟用的都是他的,最后四成是自己的,省的刘彻说她败家。

自己收益不高些,怎么能有余钱给老父亲养老。

刘·老父亲·彻神情复杂:“朕不介意你分四成给我。”

“那哪行!” 刘瑶当即不乐意,“我已近长大了,不能再向阿父伸手要钱了!”

刘彻:……

也就是说,若是给了四成,小家伙还是要冲他要钱的。

刘瑶内心嘿嘿笑。

其实即使她有四成,花钱多了,还是会不客气向刘彻要钱的。

因为刘瑶不能出宫,子燕要照顾她,刘瑶就聘请张苒当天禄阁的大掌柜,薪水是张汤的一半。

张汤听说后,沉默了。

他操劳半生,居然才达到女儿现在薪俸的两倍。

张苒的兄长张贺也郁闷了。

别到了后面,他是家中混的最低的。

……

刘瑶在忙天禄阁的事情,刘彻则是又在朝中设置了炭官,从事煤炭开采的事情,自从焦炭研究出来后,铁器的制作和冶铸全部用上焦炭,普通木炭完全不能比得了,对于煤炭的消耗就大了些,所以刘彻下决心在全国大规模开采煤炭。

刘瑶也希望借由这个契机,能提高勘探煤矿的技艺,想要发展,能源和粮食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