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

玩笑

作者:米兰·昆德拉 状态:完本 日期:09-05

我也同样清楚,一旦越过那条界线,我就不再是我了,我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不知什么样的人。这种可怕的变化使我胆战心惊,所以我一直在强烈的失落感中拼命寻求爱情。这种爱情,应该让我能继续生活在往昔与今日一致的爱情憧憬、爱情理想之中,因为我不愿意把我的生活从中间分割,我要它自始至终贯穿如一。 个人历史除了它本身的发生之外,也还告示什么吗?尽管我抱着怀疑,但我仍然残留着一丝非理性的迷信,例如坚信落在我身上的一切事件总有它的含义,它表明某个东西;还有生活通过它本身的历史,在向我们说话,给我们渐次揭示某个秘密,它就像一幅字谜画让你去猜,我们所经历过的各种历史同时组成一部生活的神话,而这一部神话中就藏着解开奥秘和真理的钥匙。这是幻觉吗?可能甚至是真实可信的,但我无法抑制想要持续不断地解开我自己生活之谜的愿望。…

最新更新玩笑(3)

《玩笑》全文阅读

作者的其他小说
  • 作者:米兰·昆德拉
    《本性》是昆德拉于1996年秋在法国完成的。小说的人物非常简单,实际上只有两个,尚塔尔和让一马克,一对恋爱了多年的情人。他们沉浸在幸福之中,从来没有想到过分手,但是,在后来,某些想象闯人了他们的生活。使尚塔尔烦恼的想象发生在诺曼底一个小镇的海滩上,在那儿,她所看到的男人全都带着孩子。于是,她断定,男人们全都爸爸化了,全都成了爸爸,而不是父亲。她突然想到,如果自己从其中一个爸爸的身边走过,这个男人会不会回头看她呢?她认为不会。她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男人再也不会回头看她的世界中。她把这个念头告诉了让——马克,并努力说得轻松一些,然而,使她吃惊的是,她在自己的声音中听出了痛苦的忧郁。
  • 作者:米兰·昆德拉
    《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就其题材而言,表现一个艺术家(或知识分子)是本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展示我们这个复杂的时代也只有复杂的人物才能承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诗人创作过程的分析是微妙而精细的。创作过程当然不仅指下笔写作的过程,而且更广义地指一个诗人的全部成长过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正是在这样的创作意图下,这部书最初曾被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探究的是,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激情,它的产生和它的结果。因而这本书又是一本现代心理小说,表现了一个诗人的艺术感觉的成长。书中每一章 节的名称都展示了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阶段。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他怎样读书,怎样恋爱,以及怎样做梦等等。关于时代的全貌和他人的活动都迟到了远处,一切观察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并且与他的内心活动有关。有如激情的涧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所关心的是诗人心理和精神上的发育。为了潜入到人物意识中最隐秘的角落,作者采用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客观意识流的叙述方式:时间与空间交织(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常常出现在同一段叙述中),现实与梦幻交织(第二章 《泽维尔》完全是一个梦套一个梦),情节的跳宏,思考的猝然与不连贯,故意模糊主语的陈述,这些都使此书更接近于诗歌而不是小说。假如我们把书中这些抒情性的因素去掉,这部作品的内容就剩不下什么了。这种形式使我们更能切近诗人的内心活动,感触到诗人的激情是怎样产生和燃烧的。
  • 作者:米兰·昆德拉
    每个成熟的个体的思维,都很独立,很奇特,也很自然。
  • 作者:米兰·昆德拉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罄。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猜你喜欢的小说
  • 作者:大力金刚掌
    命犯邪灵的钟鬼灵自生下来便屡遭性命乏危,幸得道教清微派传人陆青阳相救,才得以平安长大成人。陆青阳死后。钟鬼灵同师弟二人,为了了却师傅临终遗愿。不断替人解祸消灾,有时甚至故意引祸上身。为此,钟鬼灵师弟几乎丧命。几经周折,钟鬼灵不负众望,凭师傅的青锋剑,扬清微道法,治病救人,解困无数,在厉练中逐渐成长,渐渐声名远播,求者四面云集。而在他扶危救困的同时发现了道家传世之宝的蛛丝马迹,在不断求索、验证的过程中,他结合抗日战争史料,发现镇道之宝的存在并非只是一个虚构的传说。
  • 作者:郑媛
    聪明的女人从来不问问题。他冷静地这么说。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好像在作梦。她微笑地这么说。我时常觉得你的表情像爱作梦的少女。他凝视她的侧脸。我们之间……是不是少了一点什么?她看进他的眼里。朱若曦觉得,她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虽然她与利人隽是相亲订婚,但他会选择她,仍令她不敢置信。她迷恋他,她承认,虽然她不了解他。直到他以前的女人,示威式地来到她面前好心劝告她,她在女人脸上看见的不是疯狂,而是从痛苦眼里流下的泪水。他到底是个怎样的男人?而她的逼问,只换来他理智的一句──若曦,我们真的适合吗?
  • 作者:茶衣
    靳予辞,榕城大学最风云狂妄的天之骄子,曾以一首歌红遍大江南北,粉丝和追捧的女生无数,身边桃花没断过。人人都说,他喜欢明艳,性感的女生。无人想到,每回演出结束的后台,他都会走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面前。桃桃。靳予辞的嗓音隐忍克制,过来给我抱抱。初桃安静,乖巧,和靳予辞是天差地别的存在。那年雪夜,她救下昏倒的少年,小心翼翼照顾一周。那时并未想到,她会和靳予辞扯上关系。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初桃从不要求公开身份,只在背后远远看他在台上发光耀眼就好,但后来……她还是被逼走了。再见面已是多年后,初桃阴差阳错误入他的私人设计组。成为巨星的靳予辞炙手可热,脾气也愈发孤僻冷漠,经常刁难人。同事询问初桃,是不是得罪过靳予辞。初桃鼻头一酸:我不认识他。下班后,黑色超跑堵住去路。初桃的腕被靳予辞扣住,压在车门上无法动弹。前女友,不认识了?他掰过她面庞,嘲讽低笑,那当初说和老子过一辈子的是谁?分开的这些年,靳予辞恨过她不辞而别,果决无情,曾想无数次不再相见。但真正见到她后,他脑子里只有三个字:民政局。他要生生世世绑住她。-总有爱有持无恐你说句爱我,我们和好如初安静美术生x不羁假浪子。双初恋和双处预收《冬日新婚》先婚后爱/男主蓄谋已久/偶尔笨蛋的美人x守株待妻的商界大佬文案:许茵自幼比不上姐姐伶俐讨喜。家里亲戚嫌弃她私生,小伙伴们讨厌她笨拙。默默无闻的成长中只有盛家少爷曾给过她一颗糖,她小心问:我长大后能嫁给你吗?后来,许茵早已忘却童年呓语,而许父有意拉拢盛家,只想将姐姐献去联姻。盛家高门大户,百年世家,择媳标准严格,婚约迟迟未定。左盼右盼到盛家同意联姻,要的却是二十出头的许茵。新婚夜,许茵抱着枕头,战战兢兢,你要是不习惯的话,我可以去隔壁睡……盛予初没说话,松了松领带,将人摁下去,低头吻上她的唇。.许茵在娱乐圈摸滚六年,但演技拙劣,始终徘徊十八线,常造黑粉辱骂。换了家经纪公司后,戏路立刻打开,凭借一张路透图一夜爆火,照片里的人儿一袭雪染白裙,透显朦胧破碎的美感。盛家企业众多,却鲜少踏足娱乐行业,新晋掌权人盛予初反其道而行。记者采访:盛先生眼光独到,创办经纪公司,建造影视城,买下诸多剧本,一定是因为看中其发展前景吧?盛予初:为了哄我太太开心。……?跃居一线后,许茵每开直播,人气稳定六位数。那日她和粉丝分享护肤,盛予初径直走来抱她,九点了,我们该要宝宝了。粉丝:???woc那不是盛家那位禁欲系公子吗!你们什么时候隐婚的!粉丝……内个,我是vip,想知道怎么生宝宝……
  • 作者:天行有道
    【通知】本文将于8月18日周五入v,届时有万字更新掉落,喜欢本文的小天使还请继续支持哦~穿成康熙一朝的和妃娘娘,云莺内心是拒绝的。她堂堂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作甚要嫁给比自己大三十岁的老头子?图他年纪大,图他不洗澡?哪怕知道进宫后颇受宠爱,可想想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景象,云莺便头皮发麻。幸好,彼时命运的齿轮尚未转动,而她也不过是在选秀之初,尚有余力拨乱反正。云莺与她嫁进五皇子府的堂姊商议好,到时候设法让五皇子撞见她更衣的景象,以此破局。然则误打误撞,却被偶然闯入的四阿哥给搅乱了套。云莺欲哭无泪,未来的雍正大帝那可是有名的禁欲系工作狂,于女色上定力十足,她这样算计他,日后能有好下场吗?云莺被一乘小轿抬进了贝勒府。新婚之夜,她望着眼前不苟言笑的少年郎,战战兢兢红了眼眶,四爷,您听听妾身心慌不慌?四阿哥望着对面梨花带雨的瓜尔佳氏,一时无言。她慌不慌不知道,反正他这会子挺慌的。美人娇贵如雪,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他该如何不叫她害怕?【阅读提示】1.女主不算很聪明的类型;2.架空清穿,非正剧向。
  • 作者:舒浅
    秦家大小姐,天生迷糊,做事积极没效率,还是个超级大衰神一枚,凡走过必留下破坏痕迹,好不容易成为上班族的她,却是衰事连连,不是迟到就是被主管欺压,最後还被炒鱿鱼,可是,这真的不是她的错,要怪都要怪眼前这个臭男人,谁教他来撞车的?好吧,看他帅得口口,秦筱姿决定自认倒霉放他一马。这位小姐不只开车技术烂,连脾气都坏得可以,佐蔚言生平第一次被漂亮女人指著头臭骂,而且很巧,这位小姐竟是他底下员工,这可好玩了,向来以冷酷严肃自持的总裁,突然大发慈悲,决心收留这位秦大小姐当秘书,只是,秦秘书真的很不专业,不只害公司业绩直掉,连他不可告人的秘密都发现,还泪眼迷蒙的指著他负心汉,这意外……教他有口难言,直到秦秘书不告而别,大总裁这才明白,自己早就不能没有她……
  • 作者:冬不拉灯
    *(本文将于明天入V,倒V章节从十八章开始,明天大肥章,章末给大家发红包!鞠躬感谢支持!)一朝落水,季晚蓝得知自己不过是一本甜宠文里的炮灰女配。作为女主季冉的对照组,季晚蓝在小说中可谓倒霉到了极点。先是代替季冉与那位在海外开发市场见面次数屈指可数的顾家二儿子结婚,顺利走进婚姻的坟墓。因为生性懒惰,脾气刁蛮,在娱乐圈也常年黑料缠身。最后不仅被甩了一纸离婚协议,孩子还被前夫抢走,下场凄惨,晚年躺在病床上还没人给她盖被子。反观女主季冉,手握甜宠剧本,和男主秦承言从校园走入婚姻,两人家世相当,强强联合,婚后过着蜜里调油的日子,生下一对龙凤胎,羡煞众人。两人对比鲜明,愈发衬得她孤苦。季晚蓝感慨完,毫不犹豫把离婚提上行程。去他的豪门老公,去他的生个孩子最后晚年还没人给她盖被子,她季晚蓝风风火火了二十四年从不认输。直到三岁半的小包子从未来穿越过来。顾沉书拎着小包子的背带裤,从国外赶回来,一脸风尘仆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有个三岁的儿子。季晚蓝:……您看我信吗?等那张亲子鉴定报告放在她眼前,季晚蓝才肯相信她和顾沉书的儿子真的从未来穿过来了。【小剧场】:顾总辛勤工作一天回到家,蹑手蹑脚推开孩子房间门。房间内亮着一盏柔和的灯,一切温情又甜蜜。季晚蓝正缩在被子里听小包子声情并茂地讲童话故事。小包子讲完,奶声奶气问季晚蓝:妈妈,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真的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吗?季晚蓝毫不犹豫:不,不会。你看我和你爸,我是公主,他是仆隶,我们两个注定不是一路人,我问你,我和你爸离婚你跟谁?小包子纠结了一会儿,那我跟你叭。顾沉书:……但请我不要太快解开还沉默的情话——原句改自歌曲:《触电》
  • 作者: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这些诗篇情愫绵绵,神采飞动,无论状景、咏物或抒写现实世界,或缅怀往昔,都饱含了诗人的热忱。他用浓烈的感情,涂抹时代生活的悲剧;又把热烈憧憬的理想,涸染在感情的多种色彩之中。他的每一首诗,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激荡的情怀。
  • 作者:老舍
    东方文化协会以东方文化为题,托我写一本话剧。想了许多日子,我想不出办法来。一个剧本,尽管可以不要完密的穿插,可多少总得有个故事;我找不到足以表现东方文化的故事。即使用象征法,以人物代表抽象观念,文化中所含的事项也太多,没法一网打尽。再退一步,只捡几件重要的事项代表文化,也似乎走不通,因为哪个算重要,哪个不重要,正自难以决定。况且,大家认为重要者,我未必懂得;我懂得的,又未必重要。这个困难若不能克服,则事未集中,剧无从写。又想了几天,我决定从剧本的体裁上打主意。这就是说,假若放弃了剧本的完整,而把歌舞等成分插入话剧中,则表现的工具既多,所能表现的方面纵难一网打尽,也至少比专靠话剧要广阔一些。从剧本上说,这种拚盘儿的办法,是否要得?我不考虑。我知道,只有这么办才能有把它写成的希望。好,我心中有了个大拚盘。但是,这并不能解决一切!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东方文化?东方文化将来是什么样子?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圆满的答出!一人群单位,有它的古往今来的精神的与物质的生活方式;假若我们把这方式叫作文化,则教育、伦理、宗教、礼仪,与衣食住行,都在其中,所蕴至广,而且变化万端。特重精神,便忽略了物质;偏重物质,则失其精神。泥古则失今,执今则阻来。简直无从下手!假若我是个思想家,也还好办。我满可以从一个活的文化中,提出要点,谈其来龙去脉,以成一家之言。但是,我不是个思想家。再说,即使我是思想家,有资格畅言文化,也还不中用。我所要写的是剧本,不是论文!似乎还得从剧本上设法。假若我拿一件事为主,编成个故事,由这个故事反映出文化来,就必定比列举文化的条件或事实更为有力。借故事说文化,则文化活在人间,随时流露;直言文化,必无此自然与活泼。于是,我想了一个故事。当然是抗战的故事。抗战的目的,在保持我们文化的生存与自由;有文化的自由生存,才有历史的繁荣与延续——人存而文化亡,必系奴隶。那么,在抗战时期,来检讨文化,正是好时候,因为我们既不惜最大的牺牲去保存文化,则文化的力量如何,及其长短,都须检讨。我们必须看到它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对过去,我们没法否认自己有很高的文化。即使吃惯了洋饭的鬼奴,声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明得多,可是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敢轻视中国文化的。谈到现在,除了非作汉奸不过瘾的人,谁也得承认以我们的不大识字的军民,敢与敌人的机械化部队硬碰,而且是碰了四年有余,碰得暴敌手足失措——必定是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力量使之如此。假若没有这样的文化,便须归之奇迹,而今天的世界上并没有奇迹!以言将来,我们因抗战必胜的信心,自然的想到两件事;(一)以中华为先锋,为启示,东方各民族——连日本的明白人也在内——必须不再以隐忍苟安为和平,而应挺起腰板,以血肉换取真正的和平。日本军阀的南进——不管是经济的,还是军事的——正是自中国至印度之间的各民族觉醒的时候。大家有此觉醒,才不至于上日本军阀的和平当,而把灵魂托付给锁镣与鞭笞。(二)一个文化的生存,必赖它有自我的批判,时时矫正自己,充实自己;以老牌号自夸自傲,固执的拒绝更进一步,是自取灭亡。在抗战中,我们认识了固有文化的力量,可也看见了我们的缺欠——抗战给文化照了爱克斯光。在生死的关头,我们绝对不能讳疾忌医!何去何取,须好自为之!这样,我们肯定了我们有文化,而且是很高的文化。可是,就照着这个肯定,编一个故事,还并不怎么容易。第一,一方面写故事,一方面还须顾及故事下面所掩藏的文化问题,就必定教故事很单薄——冰必定很薄,才能看见下面的流水啊!故事单薄,剧本就脆弱,不易补救!第二,文化是三段,——过去,现在,将来;抗战也是三段——自己抗战,联合东亚的各民族,将来的和平。这怎么调动呢?故事的双重含意——抗战与文化——已难天衣无缝的配合,而每一含意中又都有那么多的问题,即使我是个无所不知的通才,也没法表现无遗,面面俱到。还有,第三,拿过去的文化说吧,哪一项是自周秦迄今,始终未变,足为文化之源的呢?哪一项是纯粹我们自己的,而未受外来的影响呢?谁都知道!就以我们的服装说吧,旗袍是旗人的袍式,可是大家今天都穿着它。再往远一点说,也还不保险,唐代的袍式是不是纯粹中国本色的呢?因此,我不能借一件史事形容出某一代的文化确是什么样子。而且,即使我有了写史剧的一切准备,也还不过是以古说今,剧本的效果还是间接的,没有多大的感动力量。我非把过去与现在掺到一处不可,宁可教过去的只有点影子,也不教现在的躲在一边,静候暗示。是的,我只能设一点影子,教过去与现在显出一点不同;假若有人来问:这点影子到底是象征着汉晋,还是唐宋?是佛老,还是孔孟?我便没法回答,也不愿回答。总而言之,我所提到的文化,只是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就我个人所看到的抗战情形,就我个人所能体会到的文化意义,就我个人所看出来的我国文化的长短,和我个人对文化的希望,表示我个人一点意见;绝不敢包办文化。有多少多少问题,我不懂得,就都不敢写。我所确信的,我才敢写下来。这样,我的困难可以减少一些;减少了我自己的困难,而增加了剧本的穷相,可也就无法。我只能保证自己的诚实,而不能否认才力与识见的浅薄!就是我所相信的,也还未必没有错误;不过,我要是再加小心一些,这本剧就根本无从产生了。现在可以谈剧本的本身了。剧分三幕:第一幕谈抗战的现势,而略设一点过去的影子。第二幕谈日本南进,并隐含着新旧文化的因抗战而调和,与东亚各民族的联合抗战。第三幕言中华胜利后,东亚和平的建树。剧情很简单。可是它越简单,它所接触的问题便越不能深入,仿佛是一块手帕要包起五斗米似的那么没办法。为什么要这么简单呢?我是怕用人太多,不易演出。可是,象抗战的情况,与日本南进,都要写入,又无法十分简单;于是,我就利用了歌舞。用歌舞是否可以真个简单,明于演出呢?还是不中用!此作法自蔽也!剧中有四支短歌,两个大合唱,大概至少须用三十位歌者,才足振起声势。第二幕中有六个舞踊,至少要用十位舞踊专家——随便一舞,必难曲尽其意。既有歌舞,必有伴奏,又需至少二三十位音乐家。加上演员十数人,共需八九十人矣!也许有人还以为我利用歌舞是有意取巧,我不便驳辩。可伤心的倒是弄巧成拙,依然尾大不掉,难以演出。至于幸而得以演出,而观众只听歌看舞,忽略了话剧部分,才更可伤心!最使我担心的是末一幕。没有斗争,没有戏剧,我却写了天下太平!拚盘已经不算什么好菜,而里边又掺上甜的八宝饭,恐怕就更吃不消了!关于第一幕第二节设景在绥西,纯粹是为了绥西有民族聚集的方便;若嫌不妥,请随便换个地方。第三幕设景青岛,亦因取景美丽,无他用意,也可以改换。老舍于昆明龙泉村,三十年双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