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 13 章

段筱誉舒服了。

她想起来,容易好像特别会和人做朋友。无论什么时候,和他在一起总是如沐春风。

反观她自己,在面对章菁菁向她吐露心声这样的突发状况时,就有点手足无措。

思及此,段筱誉站在小区中庭,郑重其事地感谢容易:

“容易,谢谢你帮我注册了Q.Q。如果不是及时联系上编辑阿姨,恐怕也不会有后面的好事。”

“那更应该感谢叔叔阿姨。”容易没有揽功,自然地说,“他们给了你建造秘密基地的自由。”

好像确实如此。那这感谢名单怎么列呢?

段筱誉对着中庭里的花花草草,有点伤脑筋。

“那就这样!”段筱誉想出法子,兴高采烈地给容易颁发好人卡,“爸爸妈妈天下天一好,你天下第二好!”

容易又在橘红色的毛线帽下笑弯了眼睛。

段筱誉也被容易的这番话点醒,一到家,狠狠给了许攸和段志宏一个拥抱。

许攸在房间里给好友打电话,笑着示意段筱誉先边儿去;

段志宏在阳台给花花草草浇水,被段筱誉的熊抱扑得措手不及,差点儿把水壶洒了。

“你和容易在小区中庭说什么呢?两个人表情严肃,跟开党组会议似的。”

“爸爸,谢谢你辛苦挣钱买电脑,谢谢你允许我上网,你是全天下最好的爸爸!”

段筱誉不管不顾,抱着段志宏的大腿,狗腿地表白。

“什么情况?”

段筱誉从书包中拿出《小学生周报》,气势十足地拍在茶几上。

这张报纸因为被太多人传阅,已经变得皱皱巴巴,难以入目。

但段志宏还是一眼认出了头版照片上的段筱誉。

“什么情况?段筱誉同志,你上报纸啦?还是头版?这在检察系统,可是一把手才有的待遇嘞!”

段志宏向来能把段筱誉夸得天上地下,段筱誉已经习惯了。

等妈妈从房间出来,段筱誉一五一十,把登上报纸的来龙去脉跟他们说了。

妈妈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首先关注段筱誉的身体健康:“上网可以,每天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注意不要用眼过度!”

爸爸则继续鼓励式教育:“我们筱誉就是不走寻常路嘛!你看看,放眼整个安城,甚至整个江州,有哪家小朋友会想到自己跑去母婴网站写日记的?”

尽管他们表达喜悦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段筱誉还是体悟到了,虽然爸爸妈妈只希望她平平安安,但当她放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微小光芒,作为一手养成她的人,他们仍然会感到加倍的幸福。

这也更加坚定了段筱誉想要向世界发光的决心。

**

登上报纸的蝴蝶效应远远没有结束,甚至贯穿了段筱誉的整个小学时代。

报纸出刊后的第三天起,段筱誉陆续收到来自全省、甚至全国各地的笔友来信。这些信件源源不断地流入安城实小的信箱,以至于后来门卫大叔为段筱誉开辟了专线送信服务。

每天早读课,门卫都会捧着一沓信封站到四年一班门口,大喊一声:

“段筱誉同学,有你的信!今天7封!”

全班同学艳羡的目光都向段筱誉投来。段筱誉就像飞鸽传书时代的大明星。

而这些信,段筱誉通常会在回家坐公交车的路上,请容易帮她拆开。

信件的内容千奇百怪:

“段筱誉同学:展信红苹果,快乐你和我……”

“段筱誉姐姐:今年暑假我想到安城,你能带我到你们学校,看一看游园会吗?”

“段筱誉美眉:你长得好像洋娃娃,是我梦中情人的模样。等你长大可以追求你吗?”

……段筱誉在公交车上泛起阵阵鸡皮疙瘩。

当然,正常的信件占大多数。给段筱誉写信的同龄人,往往情真意切地跟她分享自己的生活,希望和她交笔友。

容易为段筱誉获得了如潮的喜爱感到高兴。

他送给段筱誉一支爸爸从香港带回来的派克钢笔,让她用来回信。

段筱誉起初还一封封认真地回复,但很快她发现,来信实在太多了,每天光回复这些信件,就消耗了她太多的时间。她甚至得点灯熬夜到凌晨,才能回应所有人的热情。

而段筱誉最初寄出的那些回信,也大多数石沉大海。多数人都是一时兴起,没有坚持写信的耐心。

不知道从哪天起,段筱誉狠下心,不再回复新来的信件。

她将所有收到的信件藏入收集童年物件的百宝箱中,和爸爸出差带给她的礼物、小时候集邮的贴纸徽章放在一起。

包括容易那支有着金色箭形笔夹的派克钢笔。段筱誉将它别在写有她名字的那一期《小学生周报》上,妥善安置在百宝箱的最上方。

笔友中最后和段筱誉保持联系的,只有一个鹭城的同级学生,叫林遇忱。她在课余时间上六个兴趣班,回信回得很慢,但不会像其他人一样消失,也给了筱誉慢吞吞回复的空间。

段筱誉在这样的舍弃中第一次明白,并不是所有热情与真心,她都能凭一己之力悉数回应的。所以往后的人生里,她所付出的真心,也不一定要求得谁的回应。

“开专栏?”

三月初,南方小城已经回暖,春风不疾不徐,容易穿着白衬衫和天蓝色的针织马甲,在香樟树下惊讶地问。

“对,开专栏。”段筱誉重复,也像在说给自己听,“我答应了周舟阿姨。”

二月底,征文活动结束,段筱誉以高票获得了读者票选的“最喜爱文章”第一名,拿到五百元的稿费和奖金。

正当她兴高采烈拿着奖金去充值VIP时,周阿姨在Q.Q上联系段筱誉,告诉她一个额外的消息:

“筱誉,很多读者给我们来信,对你的学校游乐园故事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很想知道后续的剧情发展,我们主编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继续把这个故事写下去,按一定频率在报纸上连载。”

段筱誉敲打着键盘,在对话框里键入又删除,删除又键入,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复。

在报纸上连载故事!老天,那可是大作家才拥有的资格!段筱誉难以想象这样的幸运机会,会砸在她头上。

可是……

“可是,我的故事只是一时兴起瞎编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后续会怎么发展。”

段筱誉老老实实地坦白。

周舟编辑却表示理解:

“很多故事在最开始,都只是写作者的灵光一现。想象你笔下的香樟树精、桂花仙女、桌椅小妖,在另一个世界的生命一直延续着,你会不会想要加入它们?”

段筱誉被周舟说动了。

她想,这群童话世界里的小精灵,似乎能给她带来好运气。它们在她的笔下问世后,段筱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的名字响彻整个安城实小,几乎每个人都认识她;无论火箭班的语文老师还是四年一班的语文老师,都会无条件给她的作文打高分,不会再有人来问她“是不是借鉴了什么”;她开始在各种作文比赛上获得参赛资格,并迅速崭露头角……

段筱誉最终像章菁菁、小黄莺一样,成为了四年一班家长会上老师例行表扬的对象。

在普世价值的评价体系里,她出乎自己意料地,获得了高分。

段筱誉对这群小精灵心怀感激,于是决定如周舟所说,再给它们第二次生命。

段筱誉续写星光游园会接下来的故事,事实上也不难,每次只要写几百字,然后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打上“未完待续”,交给编辑部。

周舟阿姨反馈,这个小专栏很受欢迎。只要段筱誉愿意,可以一直连载到小学毕业。

许多家长都知道,实小火箭班出了一位“四大杯赛”大满贯的数学天才,还有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作家。

火箭班可真是个宝地啊!

再往下几届的火箭班,家长们都挤破头,各显神通想把孩子送进去。

**

“但事实上,这一切和火箭班又有什么关系呢?”

2006年6月,漫长的四年级接近尾声。火箭班最后一堂奥数课,章菁菁抱胸站在窗边,望着楼下熙熙攘攘查看新一期火箭班“放榜”名单的家长,嘴角露出一抹嗤笑,发出犀利点评。

“命运喜欢眷顾勇敢的人。我们都没有你勇敢。”章菁菁看着段筱誉的眼睛说。

章菁菁比段筱誉早一年出生。四年级即将结束时,她已经十一岁,摆脱了孩童的稚嫩,越发像一个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大人。她的心思沉静缜密,想的远比段筱誉多得多。

数个月前,章菁菁没有接受段筱誉的帮助,放弃了向报社投稿的想法。但段筱誉觉得,章菁菁本人似乎并不后悔。章菁菁自有章菁菁的骄傲,即便生长在境况不佳的单亲家庭,她依然能连续四年稳坐总成绩第一名交椅。

这难道不算一种勇敢吗?

段筱誉其实很想叫章菁菁放轻松一些,不要老是绷着挺直的背。但她又想到,自己似乎没有立场劝慰他人,又把多余的话吞回了肚子里。

即将迈入五年级大门,段筱誉仍然和容易做着同桌。

段筱誉的奥数思维依然没有开窍,她只应付得来教学大纲内的数学考试,而火箭班非要上该死的奥数课。

段筱誉完全习惯了,在做奥数作业时把所有不会的题画个叉,通通甩给容易。不知道为什么,容易的讲解总是比老师更通俗易懂。他的思路干净清晰,态度温和包容,段筱誉不敢在老师面前提的那些白痴问题,总是能自如地在容易面前暴露。

奥数这座艰涩的大山,也只有在容易的牵引下,能稍稍像一处花园。

这天下午,下课铃打响,容易背起书包,手上拿着段筱誉的错题本:

“今天冰球课,我们在车上讲吧?”

“好耶!”段筱誉雀跃地起身。这是段筱誉为数不多能到江州主城区玩耍的机会,只要没什么事,她都会跟着容易去上冰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