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村长老王头提着一葫芦自酿的米酒过来的时候,阿螺家的六个孩子都已经起来了。手脚麻利的百济女人阿螺,还已经把那些螃蟹蒸的红通通,把那一柳条串着的鱼虾也全用香麻油煎好了。
一壶米酒,再来上点腌萝卜干,配上这蒸蟹煎鱼,还真是香。
大郎长的有些瘦高,嘴上有了一圈细须,他捧着个木碗稀忽忽的喝粥飞快。
阿远给儿子夹了一条煎的香脆的鱼放到儿子碗里,“大郎,马上就要毕业了,有没有把握拿到学校的保送县学名额?”
大郎埋头喝粥,对周边的事情好像隔绝了一般,父亲问了他两遍,他才嘟囔了一句,“张校长说我只要愿去县学读书,没有问题。但他觉得我的成绩,应当到更好的郡学去读书,说我们县还是太落后了些,但如果我能进郡学读书,那么将来参加科举,通过县试取得生员资格就容易的多。”
高大的阿远一听这话,兴奋的一拍大腿。
“你个小兔崽子,这是好事啊,郡县当然比咱们县学好,咱们毕竟是边疆,比不得中原呢。郡学的先生们都是有学问的,听说咱们郡学的校长苏教谕,还是个进士呢。儿子,好好读,争取进郡学。”
大郎点了点头,夹起那条煎鱼放进嘴里,一口就咬下一半。
吃完鱼,他看了眼父亲和村长面前的那几盘菜,“张校长说过些天想带我去趟郡城,带我去郡学给苏教谕他们瞧瞧,还说我若是能通过他们的考试,不但能够进郡学读书,而且在郡学读书不用学费,郡学食宿全包,而且还有每月六斗米、二百钱的廪膳。”
王老头听了也不由惊叹,“那可是郡学的廪膳生啊,这可了不得。大郎,想不到你读书这么有出息,好好读,你要真是能进郡学,那么我做主,村里以后每月给你二斗米一百钱,若是你真能成为郡学廪膳生,直接给你每月六斗米二百钱。”
“谢谢村长。”大郎道。
阿远高兴不已,直接从面前的盘里一把夹起了四五条煎鱼给儿子。
“儿啊,好好读书,咱们家祖上七八代都没出过一个读书人,更别说当官的,光宗耀祖就全指望你了。”
“爹,我也想吃鱼。”
六岁的二儿子眼馋的道。
“你吃个球,念书念书你天天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就你那球样还想吃鱼?你要是再没长进,读完今年你就别读了,滚回来跟你老子我种地,赶牛屁股。”阿远看着这老二就来气,今年都已经读初小二年级了,结果成绩惨不忍睹,字也的歪歪扭扭,官话也说的荒腔走调,算个数更是错的离谱,根本就没心读书,整天就知道逃课捉鱼摸虾的。
老二被骂的不敢吭声。
阿远夹起一条鱼给还没开始上学的老三,“三娃啊,你以后进学了可不能跟你二哥学,你得学你大哥,只要你好好读书,今后天天有鸡子吃,爹还给你煎鱼吃。”
十岁的大女儿看了眼鱼,低头站一边继续喝粥,作为女儿,她不但没资格读书,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尤其是有外人在时。
倒是五岁的二女儿还没那么自觉,“阿耶,我也想去读书。”
“莫闹,女娃儿读什么书!”阿远直接摇头。说着,他给二女儿夹了条鱼,“到一边吃去。”
老大吃完饭去上学,阿远还让阿螺给二儿子塞上鸡蛋。
“这两个你路上吃,另外这四个你带去学校送给你们校长,张校长是好人呢,咱们要记恩要感谢人家。”
阿远把自己跟其它三儿子的那四个蛋,也都给了大儿子。
“爹,那个蛋是我的。”老二不服气。
“你吃个球,再不肯用心读书,以后都别想吃蛋,老子把蛋攒起来还能拿到乡集上去换点钱呢,给你个球货吃完全就是糟蹋了。”
大儿子带着六个鸡蛋上学去了。
大女儿则去下地干活,刚栽的水稻得开始除第一遍草,施头道肥,还得保水。二女儿则负责去扯猪草。
至于那个惹人嫌的二儿子,也不情不愿的去学堂了。
老三则负责在家带老四。
阿螺匆匆吃完,提着猪食去喂猪了,家里养的四头猪,也是家里的重要副业,不能怠慢了。
屋里就剩下了阿远和村长。
就着腌萝卜条配上蒸蟹和煎鱼,倒是挺惬意的。
“王叔,咱们这次民兵集结真是要打新罗?”
“听说是,好像是说新罗王死了,然后新罗国的贵族们不肯去中原迎接王世子回国继位,想要另立新王,你说这不是谋反是什么?所以咱们刘太守就下令,要召集兵马入新罗平叛呢!”
“刘太守的命令?不是朝廷的命令吗?”
“朝廷的命令还没这么快呢,不过管他哪的命令,总之就是有仗打了。这次估计要趁机灭掉新罗国,所以机会难得呢。要不,怎么也轮不到民兵上阵的。”
阿远喝了点酒,面色发红。
“是挺难得的。”
“阿远啊,你平时枪练的好,是咱们屯民兵的长枪火长,这次机会可要抓好了,若是到新罗能立下军功,到时说不定就有机会转入三衙做侍官呢?运气再好点,说不定就能授衔加勋呢。”
“要是能授封骑士就更好了。”
骑士,这原本是指骑兵,但是现在骑士有了另一个让人羡慕的含义,就是由天子和朝廷授封的有功之军士,授给这些人军田为永业田,每个骑士还都会授给战马、武器等,并授给士官兵衔,在军中担任队正以下的队副、队旗手、谦旗、火长、火副等低级军职。
这些骑士,便是府兵的进阶版。
他们能拥有更多的军田,骑士一般是二百亩起,且都是永业田,甚至骑士老后,可以让自己的子弟参加考核,如果成绩优良,便可继承他们的田地、盔甲,成为一名见习骑士,在经历了战火考验,立下军功后,便能转为正式骑士。
骑士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守疆卫土,他们有为天子和朝廷战斗的义务,他们需要勤练骑射武艺,维护好盔甲装备、养好战马,甚至这些骑士,会成为职业士官,成为军中基层骨干。
骑士的田虽也要缴纳两税,但他们的田地都是永业田,是授给即为私有的。更别说,成为了骑士,还能拥有不少特权,算是脱离普通的百姓等级,半只脚跨入官吏阶级门槛了,拥有更多的上升途径和机会。
“别说是授封骑士,就是能从新罗带上一二个青壮奴隶回来就很了不得了。”
如今的奴隶并不便宜,如阿远家一家八口人,虽说有二百亩地,但是孩子们都还小,种这些地也是十分辛苦的,这还是因为不少地是种桑麻或是要休耕轮种,否则哪顾的过来。如果家里能多两个青壮奴隶帮忙做事,那确实要轻松的多。
第1487章 二转开元十四年。
刘仁轨没有等朝廷的命令下来,便直接以紧急征召令,征召动员东明郡的郡兵和民兵。仅用了十三天的时间,刘仁轨便集结起了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并亲率这支大军向新罗开拔。
当他们越过边境线,进入新罗境内时,这支军队的数量还再次庞大了几分。
越来越多的人马加入到这支军队中来,东明郡的府兵和民兵虽然都已经受召出征,可依然还有许多人加入进来。
这些人有的是沿途县乡的乡民们受地方官员命令,或是自发组织起来前来帮忙搬运粮草辎重的民夫,也有闻讯而来的商人们,想要承揽军需用品的买卖,更有许多一批批如闻到腥的猫一样赶来的小商小贩们,想要直接跟部队做点生意。
当然,也有许多官员军将们的亲戚子弟们,也自愿加入,想以志愿子弟的身份随军,到新罗去挣点军功。
军队不断扩大。
进入新罗时,已经膨胀到了数万之众。
刘仁轨干脆让人多打旗帜,对外宣称大军十万。
面对这支铺天盖地而来的大秦天军,边境上的新罗阿达城守军,惊的面无人色。他们甚至都还不知道此时他们的国王已经病逝,也不知道和白会议的贵族们已经封锁了消息,秘不发丧,已经扶持了一位新的圣骨,正准备奉他为王。
当刘仁轨派出的骑兵先锋到达城下,向城上新罗守将宣读新罗背叛大秦时,他们一脸不敢相信。
新罗怎么可能背叛大秦呢?
但现在秦朝大军来征,却是事实。
秦军先锋最后留下了一句话,要么开城投降,要么与城同亡。
在阿达城主看来,虽然有两个选择,可实际上只有一条路,毕竟面对着十万秦军,他们这小小的阿达城不可能守的住的,他也根本没想过要对抗天军。
城主表示愿意和谈。
他派出了心腹出城面见秦军将领。
在城下,那位先锋倒也还表现的挺有耐心,很细心的把新罗都城如今发生的叛乱说明。
“那是少数人的叛乱,绝不是新罗叛乱啊。”
“我们阿达城更不可能跟他们一起叛乱!”
“既然如此,那说证明你们的忠诚给我看,打开城门吧。”
使者回到城中,立即说明情况。
城主无奈的敲打着脑袋,“那些人是不是脑袋里装的全是屎,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呢。”
“他们或许以为冒险赌一把,朝廷事后会承认既成事实。”
“屁,朝廷如日中天,怎么可能允许这种既成事实?不说了,管他们脑子里装了屎还是进了水,反正咱们不跟他们一条路,开城吧,迎接王师天兵入城,咱们是站在天子站在讨伐平叛军这边的。”城主咬牙道。
作为边境小城的城主,这位城主可是亲眼看着隔壁百济国是如何被灭,如何从一国变成了一道,看着百济道这几年是如何一年一个大变样的。
就凭他这座小城和那点兵,别说十万人,就是来个一万人,他们也守不住啊。
刘仁轨听说阿达城城门已开,城主愿率众投降,很是高兴。
这是旗开得胜。
当然,为了更添声势,他认为需要搞一个入城仪式。
还得要隆重一些。
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入城仪式确实很隆重且热闹,那一支支的兵马,更添威武。
阿达城主没有食言,很识时务的率领城中官吏兵将豪强们出迎,城池拱手奉上,甚至衙门的档案卷宗,府库钱粮,也一并全盘封存交到了秦军手里。
不过杀进阿达城后,刘仁轨并没有过多的在城中享受。
他派兵接管了城防,又让人接收了卷宗档案,以及府库钱粮等后,安抚了城主几句后,便派了一营人马留守,然后把城中的新罗官将以及那点微末之兵一起随军带走了。
他刘仁轨抢先出兵,可不是为了一个小小阿达城的,他的目标可是新罗都城。
当然,旗开得胜,这也算是可喜可贺。
刘仁轨命令军队在阿达城外休息一天,每名府兵发给二斤肉一匹绢,以赏赐他们连日行军之劳,对随军的乡兵,则每人一斤肉,一匹布。
至于志愿从军的子弟、乡民等,也都赏赐了一斤肉。
饱餐之后休息一夜。
第二天,刘仁轨以讨逆先锋之名,命令麾下兵马,分成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统领,一路由郡尉统领,各统一半兵马,两路齐进,犹如毒蝎之双钳一样。
刘仁轨率领左路军直扑新罗七重城。
七重城下,新罗军这次没有开城投降,城主已经有所准备,组织起了兵马防御。
甚至他还派出一位将军率一支奇兵埋伏城外,准备袭击秦军。
结果为刘仁轨的斥候所发觉,反倒是被刘仁轨派出轻骑兵拦截围住,最后被困城外,七重城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四千新罗军被困住。
在秦军步骑的围攻下,最终全军尽没。
四千人俱被斩首,首级扔到七重城下,堆起了一座山。
姚远肩扛红缨长枪,腰挂横刀,背上还有一张弓。
左手枪,右手首级。
在刚刚的这场七重城外歼灭战里,秦军包围分割新罗军,各支兵马轮流上阵,车轮出击,身为民兵的姚远凭着一杆大枪,斩首两级。
表现十分出众。
此战,秦军以多击少,是为下阵。但全歼敌军,斩首四千,却是上获。
上阵上获,与上阵下获、中阵中获同等,但上阵上获里也分为第一第二第三这三个等级,总的来说,如今大秦的军功体系十分明确,最讲究集体军功。
下阵上获第一等,可得三转勋。下阵上获第二等,则为二转。下阵上获等三等,则是一转勋。
总共有二十五个等级军功。
二十五等军功对应的便是十二转勋官,勋官十二转便为上柱国。
姚远初次上阵,就得了个下阵上获,这本是三转勋,不过因为他不是府兵只是民兵,因此在这战中是以辅兵身份参与的,故此最后论功,只记为第三等,为一转。
不过他因为有两个斩首功,又可另记功一件,虽说如今不重首级功,但能阵斩二级,也是了不得的。
“七重城之战,东明郡古龙县民兵姚远,下阵上获集体第三等,再加斩首二级,记功为二转。”
军中的记室参军提笔为阿远记下军功。
“确认无误的话,在这里按个手印,然后把这臭哄哄的首级扔到那边城下去就好了,记得不要太靠近城墙,要是被城上的弓弩射死了,可就白立这功劳了。”
阿远赶紧擦了擦手上的血汗污漬,手指沾上印泥,然后在参军的指点下,在自己的名字下面重重的按上了鲜红的手印。
走到城下,将手中两个陌生而又狰狞的首级抛出,阿远咧嘴笑了笑。
阿达城虽然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一座城,但论功他们倒是分不到多少的,对方是主动归降。可七重城不一样,这是一场歼灭战,虽未破城,可全歼四千新罗军,四千首级可是很惊人的。
斩敌首四千,全歼出城埋伏之兵,秦军也有伤亡,不过只有几百,战损比不到一成。
二转。
阿远回头往营地走,秦军很嚣张的就在七重城下扎营布阵。
二转,可以换一个视正七品的勋官了,想想就美滋滋呢。
他停下脚步,扭头看了看紧闭城门的七重城,现在还真盼着城里的新罗人再出来交战,再斩首个几千然后夺下七重城,估计他又能再记一功,说不定就能定个三转,换个视从六品的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