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大宋之病

赵桓说不要送丹药的,还真不是空话。

因为从赵桓决定行舜巡之事后,就有人传言,赵官家想要寻找长生不老之法,来南方是寻找世外高人的。

这帮人的论据相当充分,赵桓英明神武,坐龙椅二十多年,且到了半百年纪,开始走下坡路了。

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到了晚年,热衷求仙问道,祈求长生不老。

汉武帝到了晚年,也是追求长生之法。

再说唐太宗,前面的励精图治就不要说了,到了晚年,依旧如此!

纵观历代皇帝,明君圣主不在少数,但是到了人生的后半段,往往都会干出一点奇葩的事情来。

这也不奇怪,毕竟当皇帝实在是很爽的一件事,谁能不想永远干下去呢!

咱大宋的官家,只怕也是如此。

自以为猜中了赵桓心思的人们,开始动了起来。

有人不知道从哪里弄出了《天书》七卷,扬言要献给官家。

还有人听说赵桓夸奖了宗颍,是因为宗颍修的一本书。他们就拿出了一套血色的经书,献给了赵桓。

这本书可不一般,写书的人和赵桓是同行,也是一位皇帝,叫萧衍。

这位不光是皇帝,还寿命长得吓人,活到了八十六岁,仅次于盖章狂魔,十全老人。

萧衍笃信佛法,还好几次舍身出家,逼得群臣出大价钱,把皇帝陛下赎回来……反正就是个很魔幻的玩意。

献书之人说这是萧衍在寺庙里,发大愿心,用指尖儿热血写出来的经书,有着莫大法力。只要官家早晚阅读,必定能得到诸天神佛保佑,从此无病无灾,久延岁月,永享太平。

赵桓不想搭理这帮人,已经下了旨意。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这道旨意还起了反作用,让人们误以为天子故意说谎话,欺骗大家伙,实际上官家还是很需要的。

就比如这位怀揣着萧衍血书的高人,就自比卞和,说是怀中之宝,堪比和氏璧,求官家务必见他一见!

赵桓的圣驾停在扬州,就有这么一群人围着,让赵桓十分闹心。

“见,朕自然要见,只不过朕却是要借他们的一件东西!”

赵官家杀气腾腾,手下人也感觉到了不好,但是这几位谁也不想泄露天机。就这样,怀揣着萧衍血书的这位见到了官家。

赵桓看了看他,是个中年人,保养不错,身形很富态,不像是穷苦人,没事送上门干什么?

赵桓随口问了两句,敢情这位还有些根基,他的伯父姓耿,叫耿南仲!

没错,就是昔日东宫老臣,还挂过枢密使衔。

按理说是赵桓心腹,只不过能力太差,被淘汰掉了,赵桓几乎都把他给忘了。

可这位却也有一番思量,宗颍是宗相公的儿子,他是耿相公的侄子,宗颍献了一本书,自己也献了一本书。

官家把宗颍带在身边,自己怎么也能混个天子近臣当当,

这位满怀喜悦,献上了经书,仰着头,等着赵桓的夸奖。

哪知道赵桓没看书,而是问道:“真假先姑且不论,萧衍最后被困死台城,俨然亡国之君,你给朕送书,莫非你想当宇宙大将军吗?”

这货顿时被吓傻了,将军还有宇宙之号?

没错,还真有。

就是那位起兵造反,弄死萧衍的侯景。

四方上下叫宇,古往今来叫宙,宇宙大将军,堪称最早的星辰大海,气度格局领先世界两千年。

赵桓这么问了,傻子也知道官家怒了。

“臣,臣不敢,臣不敢啊!臣,臣献此书,只是祈求官家长寿万年,大宋国祚永续,臣,臣有罪!”

这家伙砰砰磕头,情急之下,又看了看旁边的朱熹,一副哀求的模样,心说你帮忙说句话啊!

朱熹绷着脸,躬身道:“官家,如此蠢物,说他逢迎拍马,希图幸进是有的,可要说他起兵作乱,为祸天下,只怕还不行吧!”

好别致的说情,都不知道该不该感激朱熹了。

赵桓沉着脸,重重哼了一声。

“溜须拍马,逢迎天子,难道就不是为祸天下吗?”赵桓冷冷道:“偌大的江山,一时三刻还坏不了。必须要乱七八糟的妖物,层出不穷才行。且不说南朝四百八十寺,不说那些荒唐的亡国之君,就说说这佛经!”

赵桓陡然讲血书扔在地上,半点没有怜惜。

“佛门?佛门如何保佑朕的江山万年?如今海路通畅,去天竺的路十分容易。佛门在天竺如何,不难知道!佛法又是怎么回事,也不难弄清楚。谁想靠着修佛法,了悟成道,修成正果,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赵桓说着,突然想到一个方法。

“朕本想借你的脑袋,告诫那些幸进小人。可朕又想到了一个办法,你现在就去天竺,去追寻佛法,去睁开眼睛,看看天竺如何!朕给你十年时间,如果能写出一本《西游记》,朕就赦免了你,不然二罪归一!”

赵官家自然是说到做到,朱熹连忙安排,这个倒霉蛋就被抓了起来,发配天竺。

用不着十年,这位在海上飘荡几个月,成天拉肚子,瘦的只剩一把骨头。

等到了天竺之后,还没过几天,痢疾更加严重,不但如此,还染了疟疾,不到半个月,就直接死了。

这货的处置,给赵桓打开了新的思路。

杀人太残暴了,送去天竺多好啊!

如果死了,是他们自己命不好。

如果没死,或许还能混个高种姓,也算是成全了他们。

赵桓的这一番举动,吓傻了不少人。

那些想走天子门路,一跃实现财富自由的都老实了。

只是他们想不明白,官家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除了长生不老,还有别的可以追求的吗?

众人猜不透赵桓,一时之间,来求见天子的人也少了太多……甚至连续三天,都没有人过来。

到了第四天,才有个老妇人,来见赵桓。

她的出现让行在的官员都吓了一跳,都是名士见天子,一个老妇能有什么?别是昏了头吧?

只是当老妇亮出身份腰牌,这帮人都老实了。

这位是正儿八经的大宋官吏,而且级别还不低,竟然做到了市舶司提举。

“臣李清照,拜见官家!”

赵桓也是略微迟疑,随即连忙道:“易安居士不必多礼,快快准备座位。”

有侍卫搬椅子,朱熹主动过去,抢了过来,才献媚似的,送到了李清照身前。别看这位易安居士年纪很大了,但是风韵高漫,颇为不凡。

而且她的经历也堪称传奇,前面的事情不用多说了,她在宋军当中,当过女营统领。

一个女人,能在军中有官职,这本身就是奇迹。

随后更奇的是李清照退下来之后,被安排到了市舶司,后来更是升任市舶司提举,最近才因为年纪太大,辞去了官职。

辞职之后的李清照一直在扬州,这一次她来求见,赵桓还是很看重的。

“易安居士,朕早该来向你请教啊!”

李清照躬身道:“老臣一介女流,见识浅薄,当不得官家错爱。”

赵桓微微一愣,随即道:“朕知道你是有不平之意,朝中能担任官职的女子实在是太少了。”

李清照骤然抬起头,却又低下,只是微微叹息。

“官家,臣以为不是女子多少的问题。国朝量才录用,如果本事不行,就不该入朝为官。老臣不忿的是男女在选官的时候,就不公平。哪怕有女子进入官场,也不会安排紧要的职位。不是放在教化部,就是放在医药司,还有就是市舶司……而且也不会给予主事职位。”

李清照朗声道:“凭真本事,女子为官就算少于男人,老臣也无话可说。可是处处存在的不公平,不信任,老臣实在是寒心!”

李清照的这一状,力道十足,赵桓颇为震动,“朕会安排的。”

李清照顿了顿,又道:“刚刚的事情老臣理直气壮,只是接下来的话,老臣却是战战兢兢,但又不敢不说。”

赵桓笑容可掬,“朕向来都是爱听真话的,这一次舜巡天下,更是为了听真话而来!”

“官家气度,老臣自是钦佩的。”李清照思忖了少许,这才仗着胆子道:“官家,老臣以为,这些年官家励精图治,但总有一些事情不算顺遂,朝局内外,总是似有若无的牵绊。”

赵桓眉头微皱,“易安居士高见?”

“回官家的话……老臣窃以为,不论如何,国朝总不能在陈桥驿树立石碑,写上大宋由此而兴吧?”李清照说完,赶忙闭上了嘴巴,不敢抬头看赵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