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杨云练兵

三个战场的战况,很快传到杨云的封地,杨云连忙找来巨远光和邱泽,一起分析战况,并探讨朝廷可能采取的策略,以及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现在云州和泉州的战局,倒还没有什么麻烦,遂州那边就要危急多了,往那边的援军肯定是必须派的,李悦的指挥权肯定也会被剥夺,你们看朝廷可能会派谁驰援遂州?”见巨远光和邱泽已经看完情报,杨云便向他们问道。

“呵呵,我知道殿下的想法,但是这是不可能的,陛下是不会派殿下您去遂州的,首先是您的资历不够,要去接替怀化大将军的权利,肯定不会让大家信服的。还有我们的封地在云州,陛下肯定会把我们这点兵马,留在云州以备不时之需,所以您还是安心的留下这里吧!”邱泽笑着说道。

“是啊!殿下您想上战场,都快想疯了。这一次陛下派往遂州的人,不可能是殿下您,也不可能是任何一位皇子,这一次派出去的,一定是在朝中地位比怀化大将军还高,或者至少和怀化大将军平级的将领,才能让怀化大将军和手下的士兵甘愿听他的统一调度。”巨远光也笑着说道。

“看来又没有我的事情了,那我还是留在封地继续练兵,等待进一步消息吧!”杨云,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一段时间杨云留在封地,可没有闲着,他整日忙着督促各部进行训练。时不时还亲自披挂上阵,亲自参与到将士们的攻防训练中去。

在杨云的亲自督促下,封地的士兵们可有苦日子了,因为杨云对士兵的训练要求十分严格。每一次训练都搞得像正式作战一样,双方都卯足力量进行战斗,在战斗中受伤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是杨云和郭龙想法都十分一样,训练就得搞得像实战一样,没有流血受伤,怎么能让将士们拼出血性,那样的训练没有任何效果。

除此之外,这一次训练的项目也特别多,遭遇战、攻防战、平地作战、山林作战、水中作战……把每一种常见的作战可能,都实实在在的训练一番。

这样高强度的训练,许多士兵每天累的路都快走不动了,每天晚上躺在营房中,很快都睡着了,没有任何人有精力在营中随意走动。

但是这些士兵累归累,但还是很少有抱怨和骂娘的,因为他们的将军们,训练强度都跟他们一样,甚至还超过了他们,他们当然无话可说。

还有另一点,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他们也确确实实的感受到这训练的效果,因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明显得到提升。按照吴王殿下“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理念,他们对在战场上保住自己性命,同时又能消灭敌人有了更强的信心。

除了郭龙统领的封地正式士兵每日进行训练之外,就连山区里,颜雄和刘海妮手下的“土匪”,乔雨薇统率的女兵,甚至是隶属于池丽的救护女兵,每天的训练任务都安排得满满的。

就连戚威统领的侍卫,每天也要进行训练,他们训练的主要项目,可不再是如何保护杨云。而是让他们形成一把尖刀,在关键时候能直接杀入敌军内部,甚至冲到敌军中军大帐,直接完成“斩首行动”。

除训练士兵,杨云还像一个债主般,天天催着铁山让他们打造各种器械。防护类的甲胄、攻击类的武器、大小型攻城器械,甚至是山地攀登的各类装备,一张张奇怪的图纸,严厉的甚至有些苛刻的要求,搞得铁山整天焦头烂额。

还好,铁山年纪虽然已经很大了,但是他的精神状态很好,还有他对铁器的打造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图纸,还有杨云那高过常人的要求,不仅没有让铁山苦恼,反而激发了他的积极性。

几乎每一天,铁山都守在这些铁器制造作坊之中,指导着所有人按照杨云的要求打造各种器械,每一件新东西打造出来,铁山都会如获至宝的查看许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质量,他会毫不犹豫的要求重制。

各县的官员们,这些日子来也不轻松,因为杨云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在杨云的命令下,这些官员们早就忙碌起来,四处准备粮食和马匹的草料,因为杨云早就要求,如作战需要而各县拿不出来的话,是会治他们罪的。

巨远光和邱泽的判断没有错,涪皇派往遂州增援的,居然是司空程信,这位一直以来深受涪皇信任,从不和任意一位皇子“眉来眼去”,只对涪皇一人忠心耿耿的一品大员,的确有镇住李悦和相王的实力。

程信这次带出的士兵,虽然只有区区四万人,可这四万人却不简单,因为它们是大涪装备最好的禁卫军。

一直驻守在西京城的禁卫军有十万人,他们的战力可不一般,除了装备是最好的之外,他们还是从各地士兵中选出的精锐。

要从十万近卫军中派出四万人,去增援距离遥远的遂州,涪皇的这一决定,得到了朝中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现在大涪多地开始大战,如果有任意一路敌军突破防线,长驱直入到了西京城,都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可是这一次涪皇却异常坚决,他告诉众大臣,要相信大涪的勇士,一定会拼尽全力,将入侵的敌人彻底赶出去。他还告诉众人,如果敌人真来到西京,他就亲自披挂上阵,要让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有来无回。

涪皇的这一番话,很快在大涪军中被有意传播,大大鼓舞了各军的士气。

程信的年纪只比涪皇小几岁,可是这些年来他的功夫一直没有落下,身体状态也保持得不错。更关键的是,他在大涪的地位很高,他虽然从不与任何人结党,但是却受大涪上下众人的尊重。

程信到了遂州之后,很快接管了李悦手下所有的士兵,给士兵们带来了很多的补给,还将所有士兵聚集在一起训化,并将临行前涪皇的话转达给了所有的士兵。

程信的这一举措显然十分正确,这些吃了败仗的大涪士兵,这些日子来士气的确十分低落,信心也得到严重的打击。在程信的鼓舞下,这些士兵的精神面貌终于有了明显的变化。

做好这一工作之后,程信便让手下士兵准备各种器械,做好渡江的准备。

程信来到遂州的第十天,这一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江面上的风也小了许多。

数万士兵齐聚江边,江面上有着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所有士兵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等程信一声令发,众士兵便迅速登船,以最快的速度向江对岸划去。

涪江是天险,已经占领涪江南岸大片遂州土地的韩国士兵,当然不会任由大涪士兵从容过江。

五万韩国士兵,早已准备充分,他们严阵以待,就准备着等大涪士兵到达江心之后,再向上一次一样对他们发起猛烈的攻击。

这些站在江边的韩国士兵,此时心情大好,他们仿佛看到,这些渡江的大涪士兵就像上一次一样,被韩国大军团团围住。

“这一次你们可没有上次那么好的运气,非要让你们全军覆没不可,然后我军再渡过涪江,彻底占领遂州全境。”韩国的领军将领,看着江面上不断靠近的敌方船只,有些得意的说道。

让这些韩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大涪士兵的这一次渡江,却是异常顺利,不仅他们全都渡过了涪江,本来准备半渡而击的韩国士兵,却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而能够造成这样的局面,完全靠着程信这老江湖的运筹帷幄。

在来遂州的路上,程信便想到,要想夺回被占领的遂州土地,渡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大涪士兵本来不善水战,要想强行渡过这水域宽阔,水流又比较急的涪江,靠硬攻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提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渡江事宜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到了遂州之后,程信第一时间安排人悄悄渡过涪江,让他们去联系涪江南岸,因为城池被破,分散在各地的大涪士兵,让他们悄悄的聚在一起,配合即将开始的渡江行动。

不光这样,程信还派人去联系了一些,当时城池被占领,被迫投敌的原大涪将士,表示希望他们带罪立功,朝廷一定会降低对他们的惩罚,并且善待他们的亲人。

要是其他人给予他们这样的承诺,这些已经投降的将士可能不信,可是给予他们承诺的是在大涪德高望重的司空程信,所以很多已经投降的将士表示,一定会配合程信,用战功换取朝廷的谅解。

就这样,一直守在涪江北岸的程信,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动作,实际上已经悄悄的在敌后聚起了一股力量,就等着渡江行动之时,这股力量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韩国士兵看到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大涪船只,眼中都露出兴奋的神色,仿佛一只只几天没吃东西的饿狼,瞪着猩红的眼睛,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猎物。

韩国士兵的指挥官,站在一个高塔之上,全神贯注的盯着江中的船只,等着这些大涪士兵进入自己的攻击范围,就开始向他们发起猛烈的攻击。

让这些韩国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时他们的后方突然传来了嘈杂之声,紧接着,一群穿着各种服装的士兵,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他们奔来。

这些奔来的士兵显然早有准备,他们一出现在韩国人的身后,就直接向他们发起猛烈的攻击。

这些士兵足足有两万多人,显然不是来自一只队伍,因为他们的服装不一样,也没有进行统一指挥,他们分散成几支队伍,从不同方向在打韩国人后面发起攻击。

一方有准备,一方措手不及,再加上韩国人陆上作战的本领,本来敌不上大涪士兵。

所以这场战斗一打响,就有好些没有做好准备的韩国人被砍杀在地,一时间使得韩国士兵的阵型大乱,空有人数上的优势,却属于被虐的对象。

韩国各级将领们拼尽全力,还斩杀了好些,企图逃走的韩国士兵,终于让这些韩国士兵稳定下来,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慢慢的稳住了局面。

这些从韩国士兵后方工来的士兵,正是散落在涪江南岸的大涪士兵,他们分属各个城池,短时间内无法进行统一指挥,所以只能各自为战。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虽然是偷袭的一方,前期虽然取得了一些优势,但在韩国各级将官回过神来子,组织起反击的时候,他们便有些吃不消了。

韩国士兵见己方终于扳回了劣势,士气立即恢复不少,他们便越战越勇,各自叫嚷着和这些偷袭的大涪进行生死博杀。

眼见这些偷袭的大涪人开始节节败退,韩国士兵的指挥官脸上露出欣喜的神情,他拼尽全力催动手下士兵,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些偷袭的敌人。

可是,这韩国指挥官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因为就在他们和偷袭的大涪人进行战斗的时候,他们无暇顾及的江面船只已经靠近了岸边,船上的大涪士兵纷纷冲了下来,加入了战团之中。

程信带来的四万大涪禁卫军,可是大涪士兵精锐中的精锐,再加上原来隶属于李悦和王棋的败兵,他们可不愿意放过这带罪立功的机会,于是也嗷嗷叫着,拼命的向韩国人杀去。

遭遇两面夹击的韩国人,如何使这些如狼似虎的士兵的对手,不多时他们便被击溃,丢下了一大片一大片尸体,和许多器械狼狈的逃走了。

击败了韩国人,成功渡过涪江,程信来不及高兴,他一边让人追击逃走的韩国士兵,一边让人统计战果。

这一场大战,五万韩国士兵折损了一大半,只有万余韩国人狼狈逃走,但在大涪士兵的紧紧追击之下,最后能成功,逃脱的可能更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