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个世界,两场战争 日本在观察德国对苏联的进攻

1941年7月6日

我觉得,现在已有充分的证据足以评价日本政府在7月2日御前会议上重新决定的立场和政策了,评价自不免含有几分推测的性质,但仍然可以体现我见解的大概倾向。

由于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决策层及各派皆不知所措。在十天的商讨和审议中发生了严重的混乱,即使这种混乱还不能被称为内部危机,但从我们得到的证据来看,这种混乱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了。按我们的估计,局势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松冈和平沼男爵之间的冲突已多少有点公开化了。现正闹得满城风雨,有人还说,平沼男爵曾发出威胁,要倚仗他内务大臣的地位逮捕几个极端派的头面人物。不过,该命令还没有执行,因为他接到警告称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他就会遭到刺杀(据我对平沼的了解来判断,这个传说不像是真的)。但至少可以说,这些谣言,不管真与不真,都可能反映出在日本领导人当中存在尖锐的意见分歧。我们认为,在没有统一的思想,也没有哪一派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日本不会有积极有为的政策,以免卷入新的纠纷或承担新的义务。

在结束上次大战的过程中,日本取得了大国地位,踌躇满志。此后,直到日本入侵满洲的问题被提交国际联盟的时候,人们才对日本在多大程度上涉足纯属欧洲的、与它关系不大的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记得1932年日本退出国联后便马上宣称,它要结束它对欧洲承担的义务,要立足东亚。这次大战爆发后,它又正式确认这个政策,并称之为“自由独立的政策”。这个政策执行了八年,表现得相当坚决,但到三国同盟缔结时,却来了一个急转弯。这个同盟再次使它卷入欧洲事务,在德国进攻苏俄以前已有一种看法在滋长,认为日本既与德意结盟,便承担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

关于德国集团和日本集团,特别是关于日本在新联盟体系中预期将居于次等地位的问题,德国和日本在概念上其实有很大分歧。实际上,日本也开始明白德国希望在中国取得特权地位而无视“东亚新秩序”。日本已开始怀疑:德国的诺言是否靠得住;是否德国真打赢了,就什么都对日本有利了。松冈多次遇到挑战:据说他在柏林时,希特勒曾劝告日本与苏联订约,以改善苏日关系,可是话音未落,德国就进攻苏联,这不是蓄意欺骗日本吗?对此松冈不得不一再反驳。这并不是说,日本对德国的诚意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我不想夸大其词,但也不认为,这种信心如今还是那么坚定,以至于他们可以赞成任何倡议,即便到了为德国的利益效力比为日本自身谋利还周到时,还觉得这个联盟有理。

因此我认为,在德苏已经开战的形势下,若不考虑上面说到的三个因素,就无法重新制定我们的日本政策。这三个因素是:⑴日本国内没有一致的意见;⑵希望在日本已经承担的义务所能许可的范围内,尽量降低卷入欧战的风险;⑶日本对德国的诚意的信任程度已在减弱。

据在东京的外国观察家说,御前会议已决定,在攻打苏联沿海州以前,先持观望态度,一面注视德苏战争的总趋势,一面推动“南进”。据说这个计划的第一步是以印度支那为目标,要在金兰湾及其他―些地方取得基地,但要逐步推进,以免和美国发生公开冲突。他们还说,这个推动“南进”的决定是针对德国的,其用意是要赶在德囯获得全胜而能遏制日本的野心以前,把日本在南方的地位巩固下来。

一般认为,德国最希望的是日本采取措施,转移美国对欧洲的注意,而非催逼日本参加对苏俄的进攻。如果德国的愿望真是这样,那就可以说,上述所谓御前会议的计划倒正好与之相符。

但是,所谓御前会议的“重大决定”,也可以说是日本下决心要实行一种伺机而动的政策,静待苏联的崩溃。要证实这种估计,也可以举出几点:⑴近卫公爵曾对派拉蒙影片公司的门肯(Menken)说,对德国和苏俄承担的义务日本都要履行;⑵松冈先生曾向苏联大使发表声明;⑶外相7月4日还与某某某谈过话,想通过这次谈话造成一种印象:日本国内意见普遍一致,三国同盟各成员国之间完全相互信任。这就显然和实际情况相反,使我们对他的话不得不持保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