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坎坷的婚姻之路 能不能结婚

1972年秋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花前月下”的秋天。和所有热恋中的青年一样,相见时感觉时间怎么那样快!不在一起时日子怎么如此漫长?

我记得南山第一次来我家的情景。那天是我生日,我母亲做了好多菜等她来和我们一道吃晚饭。在这之前母亲逢人就讲今晚儿子女朋友要上门,所以南山来时,我家的左邻右舍都出来“恭候”,甚至我们用餐时也会有人借故进来张望。母亲很喜欢我女朋友,她希望我快点结婚,越快越好。

秋天很快地过去了,冬天是谈婚论嫁的季节,我们俩开始筹划结婚的事。登记结婚必须先要到工作单位去开证明材料,对南山这当然不是问题,而对我恐怕就是麻烦事。我虽然在玻璃厂已经待了一年半,但人事关系还在学校里,本来听说早就要转到工厂了,不知什么缘故拖到现在迟迟不动,这就意味着我必须到学校去开证明。他们会开给我吗?

一个关键人物在关键时刻登场了。

这天厂休,我请来的一位朋友正在替我油漆旧家具,准备结婚派用场。突然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个不认识的留平顶头的中年男子,自我介绍是学校工宣队的,找我谈点事。

没等我开口请坐,他径直找了一张旧沙发坐下。对我奉上待客的茶水视而不见,自己摸出一支烟点上,然后讲了来意。他讲,根据中央精神,大学还是要办的;不仅在干校的教工要回来,你们这批在工厂战高温的人也要回来,包括你这样(他停顿了一刻,显然在斟酌字句)——犯过严重政治错误的人,也要回校,以发挥你们的专长。

这是好消息。在谈话中我知道了他姓李,是不久前来学校的工宣队员,目前是学校人事组织部门的领导。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提了一个问题:

“李师傅,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结婚?”

他又摸出一支烟,点上抽了一口,还想了一会,然后开口:

“既然是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嘛,可以结婚。”

我高高兴兴地送李师傅下楼,到门口时他叫我不要送了,临走时还说了一句:

“你要结婚开介绍信,来组织组找我好了。”

(“文革”期间学校人事处和组织部合并,称“组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