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陈璟之的问题,白老板连忙摆手道,“陈小友,这是哪里的话,你可是冤枉了我。我这都是正经买来的。”
陈璟之还是有些不信,眼尖的发现了,书架最上面一层竟还有全套的四书五经。
他示意让邹叔帮他拿了一本《孟子》。只见这本书封面已经有些陈旧,整本书纸张都有些发黄,但主人保存的很好,应该是一个爱书之人。
而且,这本书里面也有注释,与之前书本的字迹同出一源,但又有些不同。这本书的注释,从墨迹来看,应该距今比较久远了。
不仅如此,注释的内容也让他移不开眼。庄秀才最近刚好也讲到了这段,陈璟之对比之后,发觉其比庄秀才更为博学,引经据典,言之有物。
陈璟之觉得如果能把这些书都买下,那他的科考之路,肯定要比之前添几分把握。但这么多书,要价不菲,自己肯定是不能做决定了。
想到这里,陈璟之让邹叔附耳过来,将这里的情况说明,让他回家请示母亲。
邹达一听到少爷要买这么多书有点吃惊,但听到这些书对科举十分有用,便立刻回家报与东家。
白老板看陈璟之与家仆耳语一番,没了其他动作,有些着急。
这一架子书,其实是他从难民手里收来的。说是家里祖上留的话本子,他压了压价,一共花了五两银子。当时在回镇子的路上,只打开箱子看到上层有好几本话本子,翻了翻,写的都还不错,他想着可以大赚一笔,就买了回来。
没成想,那么大一箱子书,就这几本话本子。剩下都是些科考,史书,诗经之类的书。这些书的页面都发黄了,哪里比得上他这里在县城进的新书。
怪不得,当时他给了钱,那家难民跑的那么快。
新集镇本就文风不昌,整个镇子上就一个秀才,连童生都没几个。这些书,他真是有些发愁。送到县里去卖,这路上的话费也要不少,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本呢。
今天好不容易,陈家小儿对这书有了兴趣,他怎么能不高兴。但见陈璟之半天没了动静,心里也有些没底,说道,“陈小友,这套科考书籍,虽然看着有些陈旧,但我可以便宜卖给你嘛,这一套,一口价五两银子。”
陈璟之这才发现,白老板并不是待价而沽,想宰他一刀。他是真的不知道这批书的价值,遂面色有些纠结,“白老板,这里头的书,我已经有了小半呢,这还都是在您这儿买的。”
白老板有些急了。
在他看来,陈璟之年级小,家境殷实,着实是个好买家。他更怕这批书砸在自己手里,抿了抿嘴,“一起三两银子,陈小友,这价格我可就不赚钱了。”
陈璟之心想,看来这白老板这批书收的一定很便宜。
“白老板,您这一架子书,十分齐全,是在一家收来的吗?”陈璟之好像摸到了白老板的脉,但觉得对方在急着出手,害怕有什么其他纠葛。
“陈小友,不瞒你了,这是一家人卖给我的。他们急需要银子,我心善,就给包圆了。”
“那他们还会买回来吗?”
“这当然不会了。他们卖了书立刻就走了,不再回来了。”白老板好像是明白了陈璟之的顾虑,立刻保证道,“你放心吧,我这里可不是当铺,卖了还赎回去。”那卖书的人家要是回来了,自己还要找他们算账呢,货不对版。
陈璟之知晓这批书没有后续问题,就放下心来。他抬起头,天真的看着白老板,“那这一架子书都买下要多少钱?”
“这...”白老板愣住了,他有些疑惑,是不是这书里面有什么好东西。可是一回来,他和伙计都翻了一遍,这就是一批旧书,没什么特别得。
其实,这是白老板的误区。他主要是卖话本子的,连四书五经都是搭着卖卖,根本不知道有时候旧书反而更值钱。
“陈小友,你是真的全都要吗?”白老板回忆了半天,这套书的确没什么不同的,甚至有些书页还有虫蛀的窟窿。可以将这个包袱卖出去,对他来说是意外之喜,不敢置信再三跟陈璟之确认。
“就是不知道售价几何,我能不能承受得起了。”陈璟之点点头,一脸正经的看着他。
白老板将刚刚准备报出口的二十两银子咽了回去。他可不能吓跑了陈璟之,想了想,肉痛的说,“陈小友,这些书若是你都要的话,十两银子。”说罢,紧紧盯着陈璟之,看他半天没有反应,有些后悔将价格报高了。
这时,段菁菁带着邹达从正门进来了。
段菁菁一进门就看到儿子和白老板,径直走到第三排书架,看向陈璟之,问道“你不是来买书的吗,身上带了五百文,怎么会还不够。”
陈璟之忙指了指书架,“儿子想买的书有点多。”
段菁菁闻言一噎,邹达回来说儿子要买一整个书架的书,她还有点不信。这抬眼一看,好家伙,幸好她是坐骡车来的。
她随手抽了一本,翻了翻,是好东西。她好歹也与陈瑞红袖添香过几年,有点眼力。儿子的判断没错,这批书值得买。
合上书页,看向面色有些尴尬的白老板,笑道“这么多书,我儿叫我来掌掌眼,白老板莫怪。”
白老板现在唯恐这笔买卖黄了,哪里计较这些,忙道“段娘子看看也好,毕竟这批书总价不菲,谨慎是应该的。”
段菁菁是个干脆的人,既然拍板决定要买,就跟白老板讨价还价起来。
最后,八两银子,这批书都归了陈璟之。
所有人都很满意。
等书架的所有书籍都放进木箱,被书店伙计和邹达两人抬着放进了骡车,段菁菁让邹达留下陪儿子走回家,自己驾着车潇洒离去。
陈璟之想起了自己刚出生时小心翼翼的母亲,现在活的轻松肆意,由衷地为她感到开心。
陈璟之脸上带着笑意,找到了沉迷话本的庄无庸。拍了他的肩膀,“无庸,我们回去吧。”
庄无庸有些不舍,这本话本自己只看了一半。但是他又没钱买下来,父亲对他十分严格,不允许他看这些杂书。想问陈璟之借钱,又怕被父亲发现。
只能叹了口气,拿起手边的《孟子》和陈璟之一起回家了。
陈璟之买了整套科考用书,原先拿的《尚书》和《左传》是用不上了。不过既然来了书铺,他买了一些纸,又给姐姐买了一只新毛笔。
陈璟之将庄无庸送到了私塾门口,就迫不及待地向自己家赶去。
一回家,他先去找母亲,看见她在自己的东厢房正带着姐姐一起整理书籍。
太阳的余晖照在房檐上,折射出不一样的颜色,光打在母亲和姐姐的发梢上,显出别样的美丽。
“你这傻小子,怎么不进来,站在看什么呢。”陈宝珠一抬头就看见弟弟又在发呆了,忙叫他过来。
段菁菁这时候也看见儿子了,“快来收拾,自己买的书,可不能只是我和你姐姐收拾。”
陈璟之就知道感动维持不了多久,他最讨厌干活儿啦。跑进书房,将手上的毛笔递给姐姐,说是自己用零花钱买的,给姐姐练字用。
陈宝珠看着手中的毛笔,心里很感动,弟弟对她真的很好,事事都想着她。认真道谢后,就低着头继续帮忙整理书架了。
段菁菁看女儿被儿子收买了,就知道大事不好,忙在催着儿子一起来干活。
陈璟之一听到母亲又开始催他,一溜烟跑了出去。一边跑还一边说,自己今日练武要迟到了。
得了新书的陈璟之这几日过得很是滋润。私塾中除了庄无庸也没人搭理他,他就将新买的书带去了私塾,开始了自学生涯。
这天下的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这厢,陈璟之沉迷在吸收新知识的快乐中。远在县城的庄秀才愁云满面,无他,这次童生试,他带的学生一个都没取中。
庄秀才感慨自己是时运不济,打了声招呼,便连夜匆匆赶回镇上。谁知,路程过半,他就遇上了一伙儿流民。
这群流民是从淮北来的。大旱两年,只能一路向南走,找个活路。路程较远,粮食早就吃完了。也只有扬州府和几个较大的县城,对他们施粥赈济。如今已是饥肠辘辘,见到庄秀才一行人坐着马车,便拦在路中下跪乞讨。
庄秀才本就心情烦闷,见马车听了下来,拉开帘子就见到一群流民挡住了去路,向车夫挥手,示意不要停继续走。
流民见到马车重新启动,车上的贵人并不搭理自己。开始冲上前去,用手扒着马车的车窗,不愿让他们离开。
庄秀才见两侧窗户都扒上了人手,十分惊慌,忙叫马夫驾车冲过去。
这时候,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喊声,“他们的马车里有吃的!”
听到有吃的,马车外的流民更加激动,甚至有人爬上了马车的顶棚。马夫被吓到,想要驾车冲出人群。慌乱间,被流民一把拉下了马车。
马车里,庄秀才大惊失色,用脚踹下想要爬进来的流民,大喊道,“你们这些贱民,滚远一点!”
车下聚集的流民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就有人爬进了车里,将庄秀才扔了出来。
等到第二天清晨,有人从路过,才发现路边衣衫褴褛,浑身青紫的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