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建国初期,女真人并没有皇权至上的观念和皇位世袭的制度,而是依然沿袭着部族时代的政治体制。当时金国的皇位,既不专属于阿骨打本人,也不属于阿骨打派系。完颜部任何派系的首领都可以掌权当皇帝。因此,摆在阿骨打面前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派系间的关系、巩固自己的权力。
完颜阿骨打当时做了皇帝不假,可是从女真部族时代传下来的很多传统并没有改变。金国贵族都属于完颜部,但是分成了几大派系,阿骨打只不过是他这一派的领袖而已,还有几派,比如前边讲过的劝阿骨打当皇帝的国相撒改派。撒改是阿骨打的堂兄,他的地位相当于女真最高宗教领袖,萨满之首。这一派势力大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讲基本上完颜部老家的人心向背取决于撒改,如果撒改下令造阿骨打的反,完颜部就敢造阿骨打的反。
阿骨打针对这种情况,在中央建立了一种制度,叫作勃极烈制。勃极烈,中原的史书中翻译成郎君、郎主,如《岳飞传》中的大郎主、二郎主;清朝人的史书就干脆翻译成贝勒,后来清朝的贝勒跟勃极烈可能就是一脉相承。当时在金朝中央,主要是五大勃极烈:阿骨打的弟弟完颜吴乞买为谙班勃极烈。谙班就是大的意思,大勃极烈,能当上了这个职务,实际上就意味着是皇位的接班人。后来太祖阿骨打去世之后,就是吴乞买继承了皇位。原来的国相撒改担任国论忽鲁勃极烈,相当于汉族的宰相。因为他原来也是国相,现在在国相上面设立一个大勃极烈,这个大勃极烈将来继承皇位,您就别做这个打算了,但是照样可以管制军民,权力很大。阿骨打的堂叔辞不失为国论阿买勃极烈。另一个弟弟完颜杲,女真名叫斜也,为国论昊勃极烈。后来又增加了一个大臣叫阿离合懑,做国论乙室勃极烈。这些官称都是女真语,翻译成汉语,大概谙班勃极烈是接班人的意思,国论忽鲁勃极烈是宰相的意思,国论阿买勃极烈更多的是管军队,最后设立的国论乙室勃极烈主要是负责外交。如此一来,中央政权有了一个简单的分工,虽然这些勃极烈们位高权重,但是已经跟当年阿骨打做酋长的时候,大家伙一起在地上画土议事,有了明显的变化,勃极烈只不过是皇帝的辅佐机构了。女真人也确立了皇权至上的制度或者理念,由一个部族向一个国家的过渡完成了。
另外,女真人在军事上有一套完善的制度,猛安谋克制度。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猛安”如果翻译成汉语,应该就是千夫长,“谋克”翻译成汉语应该就是百夫长。后来金国仿行汉制之后,把猛安、谋克的级别做了一个规定,猛安相当于知州,谋克相当于知县,一个是五品,一个是六品。这就为后来女真在明朝末年创立八旗制度奠定了基础。八旗制就是从猛安谋克发展来的,三百人一牛录,五牛录一甲喇,五甲喇一固山,一个固山用一面旗来表示。阿骨打起兵的时候,连一猛安都没有,只有两千五百人,一猛安还要三千人呢。女真人用猛安谋克制度来统率,凡是渤海人、汉人,仍然按原来的统治方式。也就是说,金也继承了辽的一国两制。就是说猛安谋克是针对女真人和契丹人的,汉地、渤海地区仍然用原来的州县统治机构,因为渤海人很不习惯这种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方式。女真、契丹按同一种方式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监视契丹人,后来把契丹人的部落组织打散了,编入女真的猛安谋克当中。
这套制度一建立,女真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战斗力极其强劲,特别能打仗。《金史兵志》里对女真人的军事制度有过这样一番记载:“金兴,用兵如神,战胜攻取,无敌当世,曾未十年遂定大业。原其成功之速,俗本鸷劲,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加之地狭产薄,无事苦耕可给衣食,有事苦战可致俘获,劳其筋骨以能寒暑,征发调遣事同一家。是故将勇而志一,兵精而力齐。”这里明确地点出了猛安谋克制度的重要性,本来这个民族就是很英勇的民族,这个地方又很穷,穷则思变,老百姓苦耕、苦战获得衣食,再加上猛安谋克制度,对于民众和军队管理的有效性,使得女真兵的战斗力奇强,不到十年就能够成就大业。
太祖建国后也取了汉族名字,不叫阿骨打了,改名完颜旻,他的弟弟吴乞买改名叫完颜晟。不但起了汉名,哥俩还知道排上辈,都用日字头,下面一个弟弟叫完颜杲,凡是这个名字里带日字头的,基本上跟太祖是一辈的。下一辈人都叫“宗×”,双名里面带一个“宗”字,是太祖的子侄辈的人。
国家建立以后,金太祖觉得一个国家进入文明的标志,就是要创立自己的文字。于是他派自己手下的大臣完颜希尹,依据汉字制成文字来拼写女真语,从而发明了女真文。女真文也是在汉字笔画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跟契丹文一样,乍一看很像汉字,仔细一看,一个也不认识。女真文成为金国通用的官方文字,一直到了15世纪初,东北的女真部落里还有人用这种文字。随着后来金国的灭亡,没有了推广文字的机制,这种文字也就没有人用了。今天,女真文基本上可以说也变成了一种死文字,得靠学者专家们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