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
杜宁睁开眼睛,伸了一个懒腰。
昨晚与高守仁等人在孔城的某栋酒楼里面设宴,邀请景国学子与屏国学子一起庆祝,喝得很晚才回,倒头就睡。
美美的睡上一觉后,杜宁感觉自己神清气爽,非常的舒服。
现在试炼结束,杜宁也该返回云国,于是来到客厅向田飞鹏和傅岳二人告别。
“田兄,傅兄,现在试炼已经结束,我该返回云国去了,二位以后若是来云国京城的话,可以到镇国侯府找我,我随时恭候二位大驾光临。”
“杜兄客气,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们一定会去云国京城找你。”田飞鹏笑着道。
傅岳则道:“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再次见面,因为今年我们在诸国试炼上的表现都很不错,有可能会被圣院选为历练之士,我们进士三杰将有可能在三界山再次合作。”
田飞鹏有些期待地道:“若是能够与杜兄并肩作战,哪怕是刀山火海也愿意去闯。”
“我也一样。”傅岳掷地有声。
杜宁颇为感动,读书人之间的交情有深有浅,能够让好友生死相随的情谊无异于手足之情。
“好,那我们到时候一起去。”
杜宁对二人作揖:“二位保重,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二人也立即作揖。
重新挺起胸膛的时候,三人相视一笑。
随后,三人走出宿舍,各自分道扬镳。
出了孔城之后,杜宁脚下升起平步青云,往云国的方向飞遁而去。
…………
三日之后,杜宁返回云国京城。
云国早已收到诸国试炼的结果,在得知云国学子的试炼在圣院排上第一名后,整个京城的读书人都沸腾了。
还没等杜宁到家,京城里的王侯将相和名门世家都往镇国侯府送了许许多多的礼物,堆积如山。
杜宁回府之后都惊呆了,像什么金银珠宝、古董玩意儿、礼金等等应有尽有。
这是京城读书人向杜宁表示感激,哪怕是贤王党的官员,也在这一方面做足了礼数。
但是杜宁并未真的收下这些礼物,而是命人将礼品的清单整理出来,根据各家礼物的贵重进行等价置换,用其他相同价值的礼物派回各家进行回礼。
如此一来即承了大家的情谊,也做足了礼数。
你给我一份礼物,我也给你一份礼物,这样大家都很高兴。
这就是礼尚往来。
第二天中午。
泓轩帝下旨在琼华殿摆下宴席,以国士之礼为杜宁庆功,同时也邀请了高守仁等国学宫学子前往赴宴。
在宴席上,泓轩帝亲自嘉奖了高守仁等众学子,并请他们入朝为官,在吏部任职。
除了高守仁和少数学子答应,其他多数学子更愿意在国学宫继续学习,于是婉拒了泓轩帝的邀请。
泓轩帝也没有勉强,而是赐予一些文宝作为奖励,并承诺随时欢迎他们入朝为官。
那些学子千恩万谢,无不感激。
突然,一个士兵进殿说道:“启禀皇上,燕王殿下回来了。”
文武官员纷纷脸色微变,流露出了意外之色。
“四哥回来了?”
泓轩帝先是一愣,随即问:“到哪儿了?”
“已经在皇宫外面了。”士兵回复。
“什么?到皇宫外面了?”泓轩帝措手不及。
此刻就连礼部的官员,也面面相觑起来。
杜宁面不改色,心想燕王班师回朝,理论上应派人通知礼部,好让皇帝做好准备率领文武官员迎接,以彰显功臣的威武。
怎么到了皇宫外面,才有士兵前来通知?
这可太让人感到意外了。
“大胆!燕王班师回朝,怎么到现在才通知朕?你们的眼里还有没有我的四哥?还有没有朕?礼部尚书何在?你说说,你们这些人该当何罪!”
泓轩帝望向礼部官员,大声呵斥起来。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泓轩帝年纪虽小,可尽得景文帝的真传,就算是老油条一般的大臣也不敢小瞧他。
宋景堂急忙起身拱手道:“回皇上,礼部至今尚未接到燕王殿下回朝的消息,臣确实不知道此事,不然的话早就向您启禀了。”
“宋大人说得对,我们礼部确实没有收到相关奏折啊!”
“皇上,这件事情我们真的不知情,燕王殿下是云国的功臣,我们可不敢怠慢。”
“请皇上明察,我们确实不知道这件事。”
礼部的官员们苦着脸喊冤,没有半点做作的样子。
就在此时,燕王的声音从门外响起:“皇上,请您不要为难礼部的官员,是臣兄故意不派人通报礼部。”
众人循声看去,燕王带着他的下属们走进了殿内。
而听到燕王的解释后,礼部官员这才松了口气。
文武百官纷纷从席位上站起来,显示对燕王的欢迎。
许多人面露喜色,而少数人的面色则是严肃起来。
燕王率人上前行礼:“臣等参见皇上。”
“吾皇万岁万万岁。”其他人山呼起来。
“诸位免礼,平身。”
泓轩帝对燕王道:“四哥,你们回来了怎么也不向礼部通报一声?”
燕王回应道:“臣是想给皇上一个意外惊喜,而且臣不过是回到京城而已,不必兴师动众,所以臣就自己前来了,请皇上恕罪。”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泓轩帝笑道:“四哥,这段时间朕可真是想死你了,你今天回来得正好,我们正在为国学宫学子庆功。”
“来人,增席!”
“遵旨。”
随着泓轩帝的旨意下去,大殿里迅速摆下新的席位。
“多谢皇上,臣兄就不客气了。”
燕王拱手致谢,与他的下属一起入座。
宫女迅速呈上酒菜。
泓轩帝举杯对燕王道:“朕以茶代酒敬四哥,你们收复草原增强国运,厥功至伟,朕要好好感谢你们。”
“这是臣等的责任,臣等不敢居功。”
燕王说道:“臣能够率兵顺利攻下草原,多亏了杜宁在工部制造出玄机大炮,增强我军战斗力,不然的话,臣断然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任务。”
“杜爱卿确实功不可没,所以朕册封他为镇国侯,享受与皇族侯爵一样的待遇和特权,以彰显其功。”
“那我就借这杯酒恭喜杜宁老弟。”
燕王向杜宁举杯,一声“老弟”倍感亲切。
“杜宁老弟,愚兄这几天一直关注文坛,听说你在诸国试炼中为云国争夺第一的名位,我很高兴,也很骄傲,这是我们云国读书人从未有过的殊荣,我们云国学子应该感谢你。”
“燕王老哥过奖,这并非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其他国学宫学子一起努力的结果,您在原州操劳安抚百姓,昼夜辛苦,如今终于班师回朝,我在此恭迎殿下凯旋归来。”杜宁也笑着举杯。
一个是燕王,一个是镇国侯,都是为云国立下大功的人,突然间称兄道弟起来,也不会让人觉得不妥。
两人的身份和地位,现在已经相差不大。
高守仁等人则是受宠若惊,没想到杜宁还会顺带他们一起夸奖进来,简直就是在当众宣扬他们的名声。
“那本王敬你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燕王对着高守仁他们举杯示意。
“殿下客气,这是我们身为云国读书人应该做的事情。”
“应该是我们祝贺殿下凯旋归来。”
大家客气了一番,才将杯中美酒喝下。
其他诸王和官员也轮流向燕王敬酒,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一个兵部的官员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份文书,大声道:“启禀皇上,北伐元帅大儒于光边境捷报,本月初一率兵连破三关,诛杀蛮族十万大军,取得空前最大战果!”
话音落下,文武百官顿时激动。
“好!于大人诛杀十万蛮族,显我云国威武,痛快!”
“这一回蛮族大军可真是大出血了,十万兵马阵亡,这简直就是打蛮族的脸!”
“岂止是打脸?这是将蛮王的脸摔在地上狠狠地踩,解气啊!”
曾经蛮族北上攻打云国边关,前线十分紧急,打仗非常吃力。
自朝廷派出炮营士兵前往增援之后,朝廷首次收到北方迄今为止最振奋人心的捷报。
兵部官员继续道:“此外,征南大元帅温烈捷报,于本月初二连夺四城,诛杀十五万匈奴大军。”
“哈哈……好啊!好啊!没想到温烈将军打出来的战绩也厉害啊!”
“十五万的匈奴大军就这么没了,痛快!痛快!”
“云国威武!云国威武!”
文武百官感到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
自从蛮族北上,匈奴南下,云国的国库消耗很快,也就只有打下草原的时候才充实了一下国库而已。
现在,南北双方同时传来捷报,这对云国的朝廷而言是天大的好消息。
“快将奏折呈上来。”泓轩帝迫不及待道。
冯公公急忙呈上兵部的奏折。
泓轩帝看完之后,龙颜大悦,心情十分的激动。
“哈哈……哈哈……”
“于光和温烈在奏折上说,自从军队装备了玄机大炮之后,战斗力直接翻了十倍,打蛮族和匈奴犹如是杀鸡屠狗一样简单,让敌军闻风丧胆。”
“通过这两场战斗,朕有信心可以昭告天下,云国的军队战斗力是诸国顶尖,现在的云国是人族最强的国家,没有之一。”
“蛮族与匈奴欺朕年幼,朕要让他们知道,小瞧朕,他们看走眼了!”
泓轩帝昂首挺胸,句句充满威严。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齐声山呼,除了贤王和少数官员以外,大多数人都非常钦佩。
事实证明,泓轩帝的决策是非常正确,且又非常英明的。
贤王的目光有些许的黯淡,拳头稍微攥紧,又迅速松开。
“吾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皇之功必将胜过先帝,开创万世基业。”
“吾皇少年有为,坐镇龙庭,君临天下,终有一日诸国来朝,而外夷秋毫不敢犯也!”
“云国必将在您的领导之下,走向辉煌的新纪元。”
文武百官对泓轩帝充满了信心,发自内心肺腑的尊敬。
泓轩帝说道:“大家不用奉承朕,这一切可都要归功与镇国侯,如果不是他发明出来了玄机大炮,别说是收复西域平了草原,只怕现在南北两境地都还处于被动,断然没有今日的两份捷报,是杜宁的智慧和发明增强了云国军队的战斗,他才是撑起这一片新天地的国之栋梁!”
“说得对,这一切都是杜宁的功劳,没有他的玄机大炮,三方打仗不知道会多么艰难。”
“是啊!若非取了草原增强国运,蛮族和匈奴只怕都已经往京城杀来了。”
“就是,就是。”
官员们向杜宁投去目光,非常的感激。
贤王党的官员没有说什么话,现在朝堂之上支持泓轩帝的人越多,贤王党的势力也越弱。
甚至有一些原本是贤王党的官员,突然与贤王划清界限,投入了其他王爷的门下。
识时务者为俊杰。
杜宁则道:“臣下只是颇有微功而已,真正立下大功的人是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是那些用生命与血肉筑成钢铁城墙的英烈,没有他们殊死奋斗,云国就没有现在的捷报连连,咱们也不可能安心地在这里设宴庆功,我希望大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却云国的万里河山之内,正有无数的英雄在为我们抵御一切来犯之敌,他们才是真正的厥功至伟。”
“说得好!”
燕王猛然一拍桌子,忍不住双目湿润起来。
他是从战场上面下来的人,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一辈子都忘不了,一生一世都会怀念。
侠王也是感同身受,他在后方督战,运送粮草物资,每天都会收到一份阵亡士兵的名单,因为朝廷会给阵亡的士兵家庭发放抚恤金。
每当看到名单上陈列的一堆名字,侠王就好像亲眼看到那些弟兄阵亡在冲锋的路线上一般,曾经多次暗中流泪却不敢诉说。
文武百官肃然起敬,使得整个琼华殿内突然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