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承没有计较, 甚至直接无视倒地的张宏扇,驱马来到黎杳的面前,慰问了几句。
有些人死不足惜, 而萧承在正事和私事上拎得很清。主将处置心怀异心的副将,无需经由谁的同意, 倘若萧承在这件事上计较齐容与不敬之过, 就不是他的作风了。
于他而言,帝王之威, 不是做给谁看的。
晞光照远岫,天渐亮,白露散, 萧承跨坐通体雪白的汗血宝马, 青衫大袖飘摇,“可有伤到?”
黎杳仰头愣愣看着晞光中的帝王,不自觉后退一步,低下眉眼, 避其锋芒,“臣、臣女无碍, 多、多谢陛下关怀。”
平日骄傲的小辣椒, 在萧承面前没了气焰, 舌头打结。也怪第一次面圣,紧张在所难免。
萧承“嗯”一声, 吩咐随行的曹顺做好封口一事,不准现场目击者泄露一个字,只说侯府三小姐早在昨日子时前已安然回府。
违令者, 斩。
破晓已过,视野不再受阻, 一拨拨人马陆续返回皇城。
齐容与驱马跟在御前,禀奏着劫持一事的始末。
黎昭拉黎杳上马,带着她穿过翠微山色。
黎杳贴在嫡姐的背上,默默流泪,悄然发泄着恐惧、疲惫和委屈。
当感受到肩头濡湿,黎昭突然扬起马鞭,加速前行。
山风随奔跑的马匹加速,化为无形的锦帕,替鹅黄衣裙的小姑娘擦去眼角的泪。
车队步入城门时,已错过早朝,萧承便没急着回宫,率先跃下马匹,走进一家门脸不大的菜馆。
众人纷纷停下,又在曹顺的授意下,纷纷离去,包括齐容与,只剩下乔装的御前侍卫。
黎昭正要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却被曹顺笑着拦住,“黎姑娘,主子有请。”
“不合适吧,家妹需要休息。”
“老奴自会送令妹安全回府。”
黎昭握了握马鞍的鞍角,不情不愿地跳下马匹,目送黎杳等人离去。
她站在门前深深呼吸,然后冷着脸由跑堂引领着走进一间静幽的雅室。
饭菜还未被端上桌,窗明几净的室内只有一袭青衫。
他坐在窗前,双肘杵在桌边,十指相扣,默默无声。
可能是伴着晨曦的缘由,乍看上去,不像君王,倒像是哪家读书读累了的年轻公子,兴致缺缺,人倦倦。
黎昭走过去,坐在对面,想要以平常心自处。
是自处,而非相处,她想要真正做到喧嚣中自静,萧索中自悦,不受外在影响。
全当对面的青衫是块磨刀石,自己是一把初开刃的刀吧。
见招拆招,拉扯中磨练锋利。
几下叩门声后,跑堂端着饭菜走进来,放下一盘盘滋滋冒热气的辣炒。
清早饮食多清淡,即便黎昭喜辣,也不会一早食辣,但折腾一夜,饥肠辘辘,看着满桌子色香俱佳的菜品,也不打算较劲儿委屈了自己。
两人默默用膳,谁也没有开口打破沉默。
可黎昭知道,萧承胃不好,食不了辣,之所以全是辣菜,是为了......取悦她?
黎昭不愿深究,迟来的在乎,与她无关。
萧承犹豫片刻,道:“上次害你染伤寒,抱歉。”
黎昭闷头道:“没什么,没有下次就行。”
气氛瞬间凝结。
用过膳,黎昭被赶来的崔济送回府,萧承径直回宫,简单梳洗,坐回御案前。
正好可以借着张宏扇的事,清理掉一批大都督府心术不正之辈。
倒也成了一个契机。
胃,火辣辣的疼,他抬手捂住,眉宇间流露疲惫。
前些日子感染伤寒,积压了大批政务,近来异常繁忙,已两天两夜没有得到休息。
曹顺看在眼里,想表露一下关心,又怕适得其反,惹怒天子。
老宦官伴驾二十载,看着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逐渐变为韬光养晦的上位者。若别家公子的年少时光以二十年为期,皇家这位从出生就被定为皇储的天之骄子,年少不过五、六载。
老成持重,在少年太子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十岁的年纪,三、四旬的灵魂,归根结底,是源自肩头的重担啊,就连喜欢一个姑娘,都没时间去陪伴、去争取。
说白了,没精力也不懂如何喜欢一个人。
老宦官暗自叹气,那些折子戏的美好桥段,并不适合峰顶的人,越站在峰顶,越要适应孤单,历来如此。就算陛下日后怀拥百余妃嫔,也会因利益缠斗,无法交心。
百余妃嫔......老宦官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以陛下的性子,不会接纳那么多女子。
会嫌麻烦。
这时,一道纤柔身影随宫人走了进来,娉婷生姿,每一步都像反复练习过。
“陛下万福。”
奉太后姑母之命前来送煲汤的俞嫣盈盈一拜,含羞带怯,我见犹怜。
萧承从奏折上抬起眼,没什么情绪,“表妹可有事?”
“小妹是来为表兄送汤的。”说着,俞嫣上前几步,拿出食盒中冒热气的参汤,捧在手里,耐心等在御案旁。
曹顺随时待命,准备为天子摆放好奏折,腾出摆放汤碗的地儿。
哪知,根本没有上手的机会。
萧承向后靠去,捏了捏发胀的额,“不必了。”
没有多余的解释,拒绝得毫无理由。
俞嫣心口发涩,捧着骨瓷汤碗一动不动,柳叶眉紧皱,被瓷碗烫疼了手指。
也是个犟种,老宦官挺无奈的,笑吟吟上前,想要接过汤碗,却被俞嫣避开。
萧承淡笑问道:“嫣儿今年多大了?”
俞嫣忍着指腹传来的不适,含笑答道:“再有五日,就是小妹十六岁生辰礼。”
萧承看向曹顺,意有所指道:“记下了?”
曹顺哈哈腰,“老奴牢牢记在心里边儿了。”
无非是要给表姑娘备一份生辰礼。
俞嫣眼眶红红的,既欣慰又难受,手指太疼了,难以承受,她心里着急,怎么还不见表兄吩咐曹顺将汤碗接过去啊!
这点怜花惜玉的自觉都没有吗?
萧承问过话,拿起奏折继续批阅,没让曹顺接过汤碗,也没屏退俞嫣,即便俞嫣烫得双手颤抖,仍视若无睹。
经历过一次教训,就会长记性,倔强在萧承面前,没有分毫作用。
热汤凉却时,俞嫣哭丧着脸离开,委屈得不能自已。
另一边,送黎昭回府的崔济走到轿夫前,打算雇一顶小轿,却被黎昭拒绝。
“走走吧。”
看崔济拘谨,黎昭笑了笑,将门儿女不拘小节,她不觉得与外男走在街道上就是不知检点,那些约束深闺女子的规矩对她起不到作用。
虽不清楚萧承派遣一个书生接近她的用意,但既然拒绝不了,那就平常心对待。
两人走在街市上,这个时辰,人流不算拥挤,他们有一茬没一茬地聊着,多围绕崔济的伤势。
崔济已习惯拄拐,虽步子慢些,但不会再跌跌撞撞,只是性子太过安静,还有些木讷,即便有皇命在身,还是做不到口若悬河。
但恰恰是这样安静的性子,不会轻易让人生厌,至少黎昭没觉得厌烦。
抵达侯府门前,黎昭客气询问他,是否要入府歇歇脚。
崔济婉拒了。
回宫复命的书生一五一十叙述了自己与黎昭的相处情景,包括黎昭因何笑,又因何皱眉。
读书人的表达能力很强,观察能力也很细致。
萧承道了句“辛苦”,没有多余的反应。
黎昭回到侯府,先去了一趟黎杳那边,说了些安慰的话,随后回到自己房中。
她没去责怪黎蓓,那样的险境下,人性禁不住考验,换作是她,也未必能做到舍己救人,何况黎蓓本就自私自利。
后院的气氛,因黎杳被绑架的事,变得剑拔弩张,傅氏放弃营造多年的表面和谐,彻底不给佟氏颜面,两人互相刁难,苦了夹在中间的仆人们。
佟氏怀有身孕,本就脆弱敏感,被傅氏一再激怒,转头将怒火发泄在醉酒回府的丈夫身上。
“喝喝喝,你整日除了大吃大喝,做过什么让我们娘俩骄傲的事吗?”
论出身,佟氏的娘家不是骆氏和傅氏能比较的,即便现在没落了,但毕竟兴旺过。
黎凌宕早已习惯妻子的唠叨,醉醺醺翻身将人抱住,嬉皮笑脸地索吻,“为夫最值得骄傲之处,夫人还不清楚?”
在被窝里蹭来蹭去,佟氏臊得慌,推开他的脸,“你啊,就嘴甜,哄来一个权倾朝野的义父,才能狐假虎威,吃喝不愁。还有一点突出的,人不花心,没让我受过妾室的气。”
黎凌宕枕着她的手臂,含糊道:“大丈夫三妻四妾再寻常不过,为夫这种,提着灯笼都难找。”
“也就这点值得吹嘘了。”
“娘子咋不懂珍惜?”黎凌宕拍了拍她的肚子,“不过我要更正一点,以后别说你们娘俩,是娘仨。”
佟氏推开他的手,扯过被子盖住脸,偷偷扬起笑。
侯爷将她男人当成亲儿子,等她诞下男婴,地位扶摇直上,哪是傅氏一个死了丈夫的庶媳能攀比的。
**
之后几日,崔济都有奉命前往侯府“叨扰”黎昭,送上几坛酒水,不管黎昭是否饮用,再说些无关紧要的话,也不管黎昭是否听了进去。
但只要是黎昭脸上的反应,他都会用心记下,再分析给宫里的那位。
一来二去,与黎昭混个熟识。
这日,终于处理完手头的折子,暂得闲暇的帝王无端问了一个问题,“可交心了?”
崔济如实道:“远远不到交心的程度,或许以后也不能。”
不能交心,就没办法得知黎昭的真心话,相应的,自己在陛下眼中的价值就会有所减损。
也非崔济不着急,只是越与黎昭打交道,越觉得与之难以交心。少女心事不在脸上。
萧承展露一丝笑,清清爽爽的,不染阴鸷,“你倒是实在,不大包大揽。”
自己许久不与诸如崔济、齐容与这样直白的人打交道,朝廷暗流涌动,人心善恶难辨,越是如此,直白越可贵。
萧承偶得闲,休在寝殿。长公主那边却忙得很,当晚在崔家酒铺做东,点了一桌酒菜,邀请了侯府两姐妹,以及齐容与。
由崔济作陪。
也是上次偶然尝到来自宫外的酒水,长公主认识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当得知他的经历,同样作为情场失意者的长公主对其生出怜悯,想着照拂一二。
这才将宴请设在简陋的小酒铺。
是夜,除黎昭外,互不熟悉的几人围坐一桌,也没什么男女之防,随意碰着杯。
黎杳第一次与陌生人把酒言欢,但性子使然,并不怯场。甭管怎么说,她也是出身将门,为人爽朗。
长公主朝黎杳举杯,“听闻你将一线生机让给了自家姐妹,本宫敬佩你是个勇敢的姑娘,这杯敬你。”
黎杳赶忙起身。
“随意些。”长公主又倒了第二杯,同样敬黎杳,“让你们姐妹涉险,是本宫事先考虑不周,这几日一直心怀愧疚,幸好你们脱险了。”
“殿下不必自责,只是我们运气差些,落在最后面。”黎杳同样满饮杯中酒,话锋一转,“但峰回路转,得小九爷相救,不幸中的万幸,运气也不算差了。”
说着,她自倒一杯酒,敬向齐容与。
齐容与倒也没拒绝,只说自己干了,她随意。
长公主笑笑,同样敬向齐容与,“虎父无犬子,小将军日后必然青出于蓝胜于蓝。”
“末将随性惯了,不给自己压力。”齐容与压低酒杯,与之碰了碰,“末将此生,最在乎四件事。”
“说来听听。”
青年饮口酒,在逼仄的小酒铺里松弛有度,“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打最猛的架......”
他止住话音,不再说了。
这反倒吸引了其余四人的注意。
崔济忍不住问道:“第四件事是?”
青年目光飘忽了下,忽然不那么松弛了,他自顾自倒了一碗酒,仰头饮下,喃喃轻语:“娶最爱的人。”
黎昭没抬头,默默夹菜。
重生以来,她几乎滴酒不沾,怕自己醉了,不清醒。
黎杳滴溜溜转动乌黑的瞳,视线在嫡姐和齐容与之间来回流转,假借酒劲儿忽然问道:“小九爷觉着,我姐姐如何?”
话落,齐容与一怔,黎昭立即看向口无遮拦的妹妹,拧起两道黛眉。
“童言无忌。”
黎杳撇嘴,“我都及笄了,还童言无忌呢!”
蓦地,一道低沉含笑的声音传进酒铺,一袭青衫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么喜欢做媒,朕先为你做媒如何?”
黎杳猛地站起,再没了优哉游哉的惬意,使劲儿摇头,“多谢陛下美意,臣女还小呢!”
万一将她指婚给一个丑八怪,她不得哭晕。
“这会儿又年纪小了?”萧承走进铺子,按住欲要起身行礼的崔济和齐容与,随意坐在黎昭的长椅上,“姑且当你童言无忌吧。”
黎昭起身,坐到了黎杳那边。
没去管自己的到来,给众人带来的压抑,萧承为自己满上酒,对着齐容与举起酒碗,“好一个大四喜,最快的马、最烈的酒、最猛的架、最爱的人。”
齐容与坦然受之,来者不拒,萧承喝几碗,他奉陪几碗。
洒落肆意的样子,映入崔济的眼中。书生默默收起酒盏,也给自己换了酒碗。
齐容与朝他笑了笑,内双的眼眸因酒水沁润得更为澄澈,“陛下都来了,还不把铺子里最好的酒水端上来。”
崔济露出不解,“小九爷怎知店里还有更好的酒?”
齐容与单手托腮,以一根手指在桌上转动空碗,“没点识酒的本事,怎么寻觅最烈的酒?”
崔济立即去取。
崔家哥嫂头一次接待身份不明却看起来非富即贵的一群人,拿出了看家本事,炒了几道拿手好菜。
看着崔家嫂子两手各端一盘满登登的大盘菜,黎昭帮忙去接,被盘子烫了手指。
崔家嫂子赔礼道:“我们皮糙肉厚不怕烫,姑娘不同,细皮嫩肉的。”
“无妨的。”黎昭没在意,继续帮忙端盘子,却被一旁的萧承截了胡。
在几人或是惊讶或含深意的目光下,从未端过茶、递过水的帝王,将饭菜摆桌。
当饭菜摆满桌,辣香四溢,长公主失笑道:“我弟弟胃不好,麻烦再上几道清淡的小菜。”
“好嘞。”
“不必了。”萧承淡笑拒绝,在崔济端着酒回来后,开始动筷,像是突然转换了口味,变得喜辣。
长公主叹在心里,天子政务不忙时,整个人都轻松了,就不知是刻意伪装的,还是真的轻松。
萧承由崔济倒酒,与崔济、齐容与一一碰杯,一口饮尽。
酒水又辣又烈。
一桌六人,只有黎昭滴酒未沾。
随着夜色愈沉,长公主和崔济酩酊大醉,萧承和齐容与还在对饮,快要喝空酒铺的镇店之宝。
黎杳扯了扯黎昭的衣袖,掩手小声道:“我咋觉着,陛下和小九爷在较劲拼酒啊?”
“你感觉错了。”
“啊,有吗?”黎杳抱着一个空酒坛,歪头靠在黎昭肩头,自打绝处逢生,她有点喜欢这个嫡姐了。
喝到深夜,萧承单手支颐,闭目醒酒。
齐容与双手交叠在桌沿,下巴抵在手背上,盯着桌对面的黎昭,想要喃喃她的名字。
黎昭看向他,轻声提醒:“你醉了。”
坐在两人之间的萧承转眸,瞥了一眼坐没坐相的青年,轻笑亦轻哂,“酒量不行。”
齐容与干脆趴在桌上,笑耸了双肩,“与陛下喝酒,喝的是人情世故。”
“意思是,你故意输给朕?”
“陛下觉得是就是吧。”
醉话当不得真,计较会失去风度。在酒量上,孰高孰低?在话语上,谁真谁假?已难以辨别。
风清月朗夜,独自清醒的黎昭推开酒铺的小窗,抬头望苍穹,忽略了背后来自萧承的视线。
可她不知道的是,还有一道视线凝睇着她,来自齐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