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失落的如意金箍棒 观星辰

悟空别了斜月三星洞,并未施展那筋斗云之术,只是驾雾腾云。他渐行渐远,回首望那灵台方寸山愈来愈远,心中多少有些酸楚。

无论须菩提祖师因何传授他一身本领,毕竟他带领悟空见识了大道之能,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如果让悟空选择的话,他自然会毫不迟疑地选择这条道路,在这样一个神仙世界,有谁会甘心平庸一生?因此,在他心中对须菩提祖师,只有感激之情。

自这以后,悟空再也没见过须菩提祖师,这位神秘人物似乎凭空消失了一般。这是悟空早就知道的,见到须菩提的第一面时,悟空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似乎在哪里见过祖师。但他仔细数来,自己来到这世界见到的人也有数,暂且就当是在梦中吧。

世间再无须菩提……悟空一阵唏嘘之余,望着地上景物,竟渐渐慢了下来,他见左前方便有一座小山峰,便落在了上面。

咦!悟空越看越觉得奇怪,自己那日练习腾云之术,在这地方兜了不少个圈子,怎地没见有这座山峰,难道这峰头是凭空生出来的不成?

想到这里,悟空又施展筋斗云之术,将那日走过的路途重新走了一遍,这一走,他心中更是惊奇,自己仿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那一日,自己记得清清楚楚,即便飞行数十万里,也不见一处人家,而今日,地上城市村镇井井有条,俨然一副清平景象。悟空再向回飞,果然,那一日修习翻江倒海处的那片怪崖与茫茫大海,此时却是一片麦田。

悟空使个法术,落在地上,变成一位樵夫的模样,上前与那田地里劳作的老农搭话,凭着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本领,悟空可以肯定,绝非乔装。

这到底是为何?悟空想得头都大了,难道自己记错了吗?他驾起云头,左右逡巡,方圆千里之内,尽是平原广阔地带,莫说大海,连一个湖泊都没有。

这时,他忽然意识到,那座灵台方寸山,居然也没有了!那一座仙意盎然的洞府,那些仙风道骨的童子,那个童颜鹤发、神通广大的祖师,全都没有了,那百样仙姿、千般风景,一切如同云烟——不,即使是云烟飘过,也会留下痕迹。

想到这里,悟空已不再寻找,而是寻个高山坐了下来,他在等一样东西。等来这样东西,他便能确认一件事情,若是真,对他将来大有裨益。

悟空静心敛气,便在这山顶琢磨起“胎化易形”的神通来。这“胎化易形”专讲自身变化易容之术,适才他化作樵夫,颇觉不自然,定是平日里变化太少,手法生疏。想那西游中,孙悟空多次凭借这个本领脱厄解难,若不练到炉火纯青,怎敢人前卖弄?

这三十六种神通,除了天类的六大神通外,悟空皆可施展出来。平心而论,学得这样的神通对普通仙人来说是形如登天。仙界巨擘视自己的神通法术都如身家性命般重要,但若有了足够的造化,在学了口诀和应用之法后,这神通倒也容易得很。

悟空便是凭了须菩提祖师给的金钥匙,打开了修仙成道的大门,这一步,旁人历经万劫也未必能有如此机缘。

悟空在此修炼,直到天黑。

此时万籁寂静,偶有草虫鸣叫,更显旷野寂寥。

不一时,天空点点繁星闪现,悟空躺在山顶,一颗一颗数着:五颗,十颗,十五……三千二百一十五……九千八百四十五……

他目力超群,不一会儿便数出了三万多颗星辰。

不知又过了几多时辰,东方微曦,星辰隐去。

直到最后一颗星星也不见踪影,悟空自地上一跃而起,大叫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祖师,我知道了!”

其实,自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幕上,悟空心中便已有了端倪,但他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一直守到天明。

在那斜月三星洞中,悟空也曾躺在地上观星,那星星比起在花果山所见有很大不同,既大且亮,看过一眼便实难忘却。

而昨夜悟空观星,发现这天幕上的星星与自己在花果山所见一模一样,并无丝毫不同。

没想到,悟空仅有的两次观星经历,竟然并非同一座天!

悟空非是原来的悟空,他的经历比那天生地长的石猴要丰富得多,他寻不到那斜月三星洞时,便已开始怀疑,这洞府是否会是须菩提祖师自创的一界呢?如今,他已确认无疑,天地间本没有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自己这一场修行经历,或许便是在一粒芥子当中完成的。

悟空长吁了一口气,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意义非比寻常。

他在西游中最大的一个劫难,便是被困于五行山下五百余年,而那场赌斗,极有可能便是:悟空在如来创下的一界中翻跟斗。

想到这里,悟空不禁哈哈大笑:“如来啊如来,我若没有先知先觉,还则罢了,如今我既有防备,想再用这法子困住我,那是再也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