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陵见未砍中要害,还欲上前再补上一刀,太子生母皇后柳敬言慌忙挺身相救。陈叔陵毫不客气,又挥刀将柳后砍伤。太子乳母吴氏自后抱住陈叔陵胳膊不放,陈叔宝这才趁机爬了起来,在左右护卫保护下拼命逃出,旋即调派大将萧摩诃讨伐陈叔陵。最后,陈叔陵被杀,侥幸不死的陈叔宝终于得登大宝之位,即为陈后主,是陈朝末代皇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丝绸之路上,丝绸、瓷器、茶叶是三宗大件商品,来自江西的瓷器和茶叶占了相当分量。浮梁不仅以制瓷独步天下,更是当时中国的主要茶叶产区和集散地,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号称“万国来求”。
宋代时,物质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产瓷器各具特色,如昌南依旧以青白瓷知名于世,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显青,号为“影青”。景德年间,宋真宗因酷爱昌南瓷器,特下诏以年号命名名瓷产地,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北宋灭亡,宋室南渡,河北、河南之地多为金人所占,汝窑、定窑、官窑、钧窑均因之受挫,从此衰微直至消亡。南宋虽然又在临安凤凰山再设官窑,然瓷器行业之兴旺繁荣已大不如前。
官窑北宋时位于开封,主要烧制青瓷,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器物造型带有宫廷风格,雍容典雅,质地优良。
彼时景德镇瓷工以崔国懋最为知名,专门仿制宣德、成化类型瓷器,极为成功。其青花器以盏式碗颇具特色,较宣德、成化两窑大,却不逊其色,精好相同,各地争相购买,成为民窑巨擘,世称“崔公窑”。
新平镇接到陈后主诏令后,立即开始赶工。然窑场生产出来的柱础虽然雕镂精巧,但却因为原料本身的强度不够,承受不住高大阁柱的沉重压力。几度试制,仍不堪用。陈后主本意意在创新,欲建造三座前所未有的楼阁,不想瓷器虽由土石烧制而成,坚固程度却远远不及其本源,既是事与愿违,只得悻悻作罢。然新平瓷窑的名声却就此传扬了开去,自此之后,当地人多以烧制陶瓷为业。
钧瓷位于河南钧台,所产瓷器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上釉彩,二次再烧。由于釉层中掺入了其他配料,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汽化,造成了奇特的艺术效果——除本色釉外还会变出其他颜色,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千变万化,灿若云霞,宋人以诗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此即为“窑变”,是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由于瓷层较厚,入火后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流动型线条,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为“蚯蚓走泥纹”。因其色泽纹路奇特,深受皇宫贵族喜爱。
正德时期,青花瓷器多采用石子青作为青料,青花发色更淡,色调偏灰。为弥补石子青色沉不亮的缺陷,通常加厚施釉,因而釉色光亮莹澈,带有气泡。因青料不比前代,工匠们便用精练的绘画技法来弥补,纹样采用双勾填色,大笔平涂渲染,画面无笔触痕,构图较满,图案生动精致。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呈现出罕见的异域风情,多采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做装饰。
公元582年,陈太建十四年一月十日,陈宣帝陈顼去世。十一日,太子陈叔宝在父皇灵柩前哀哭治丧时,其异母弟陈叔陵忽然取出涂抹了毒药的利刃,直击兄长后颈。陈叔宝猝不及防,当即闷绝于地。
不独如此,景德镇的能工巧匠还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烧成了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瓷器,自此结束了瓷器釉色仿玉类银的历史,为中国瓷器翻开了新的一页。
由于青料选用的不同,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器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明初和元代一样,采用外国贡品苏泥勃青。这种进口青料发色,由于含铁量高,线条纹理或青料凝聚处容易产生结晶斑,呈浓黑的松烟墨色,由于闪烁出金属般的光泽,故称“黑铁锈斑”。又由于含锰量低,降低了青中含紫含红色调的因素,因而易发出靛蓝的光泽,绚丽而浓艳,凝重而通透,仿如浩瀚深邃的夜空,散发着神秘诱人的气息。正是由于苏泥勃青发色明艳,呈色爽而不鲜,色性安定,散晕在瓷器胎釉之间,青翠披离,淋漓尽致,令人珍爱,故采用该青料的青花瓷器号称“开一代未有之奇”。
数年后,陈朝灭亡,隋朝一统南北。又过了四十年,李唐代隋,天下气象为之一变。新平瓷工陶玉将自己烧制的瓷器运往关中销售,其瓷器以当地高岭土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这种白地蓝花融进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素净和飘逸,具有相当典型的民族特色。加上青花是釉下彩,花纹永不褪落,一经问世,便风行四方,成为瓷器的主流。景德镇也因之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成为驰名中外的“瓷都”,“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正式颁布诏令,命新平就镇设县
宣德年间,青花瓷器工艺取得突破性进展,号称“青花之精,空前绝后”。这一时期的青料仍采用苏泥勃青,为了克服苏泥勃青的晕散现象,兼之进口青料珍贵难得,常常将苏泥勃青与色调较淡的平等青料混用。画料时,多使用小笔触着色法,有浓有淡,层次丰富,墨渖淋漓,大有写意水墨画的意趣。并刻意加厚了釉层,使得青花发色趋向柔和。由于釉层较厚,瓷器表面通常有轻微的凹凸不平,称为“橘皮纹”,形成很好的纹理感。成化之后,苏泥勃青原料断绝,不复再得,色彩浓艳、洒脱奔放的宣德青花遂成为绝响,从此有“青花贵宣德”的说法。
入明后,青花瓷进入极盛时期,几近垄断了彩瓷市场。景德镇更是“村村窑火,户户陶埏”,成为“五方杂处”,有“十八省码头”之称的陶瓷大都会;有窑近三百座,从事瓷业人员多达十余万人,“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以“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而名闻天下。
“青花”是指瓷胎上绘画,名为“画青”或是“画料”。画料与一般的绘画不同,由于受到坯体材料和形状的限制,表现技巧有一定的变化。图案以动物、植物为主,也有山水、人物等,但绘画吸纳了文人画元素,从始至终保持了中国画风格,由此显露出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画料之后,再上透明釉,然后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青料经火发色,即呈现出鲜艳的蓝色花纹。
汝窑位于河南汝州,被公推为五窑之首。其瓷器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因胎体较薄,釉层较厚,色如堆脂,釉面有细微开片,呈现出玉石般质感,庄重大方,魅力独特。
定窑位于河北定州,以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
蒙古入主中原后,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元帝国。执政者极端重视对外贸易,外销商品需求量剧增,由此极大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瓷器业再逢春天,各地窑场生产规模普遍扩大,烧造技术也更加成熟。景德镇在出产高岭土的地利之便上,更是取得了工艺上的新突破,发明了“二元配方法”,减少了器物变形,使得烧造大型器皿成为可能。
到了万历皇帝登基时,跟之前苏泥勃青一样,回青亦步其后尘消耗殆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好的青料,画料亦变得草率。且因开采泛滥,优质瓷土渐渐缺少,直接导致瓷器制作水平大幅度下滑,“器质较前多逊,不及嘉窑青花”。为了吸人眼球,引人购买,“又以淫巧为务,其秘戏器一种,殊非雅器”。
嘉靖时期,瓷窑使用回青做青料,且讲究青料的提炼过程,浓翠鲜亮,菁幽可爱,蓝色浓翠而略泛紫红色。虽然画工精重不及宣德、成化,却因色泽浓烈而独步于青花瓷制作长廊中,颇受推崇。且产量极大,仅次于宣德窑,景德镇出现了“昼间白烟蔽空,夜间红焰冲天”的壮观景象。自嘉靖八年(1529年)至三十一年(1552年),每年由景德镇运送至北京的瓷器多达三十余万件。
幸运的是,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低迷状态后,人们及时开发出了浙料作为新品种的青花料。浙料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莹澈清亮,艳而不俗,有如蓝色宝石,与嘉靖青花蓝中泛紫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鲜艳而无火气。有了浙料之后,不但发色质量迅速得到提高,工匠们还开创性地使用淡描青花、铁线描、勾筋淡水点染的绘画技法,使得青花画面愈发具备艺术的美感。
成化后,青花瓷多采用平等青料,呈色蓝中泛灰青,清澈淡雅,明快清晰。由于平等青料含铁量不及苏泥勃青,青花瓷上再不见铁锈斑,也不及宣窑瓷器深沉醇厚。着色不再使用小笔触,而采用双勾线条、一笔涂抹等,色调简洁,在细白滋润的白釉衬托下,显得清新悦目,幽雅脱俗,但也不及宣德青花那般富有层次美感。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是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