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南海,毛主席听了阿炳的《二泉映月》,非常欣赏,评价说:“《二泉映月》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要发扬光大。”
周总理也十分欣赏,指示他们:“要灌唱片,要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来访的国际友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马思聪说:“简直就是炉火纯青……”
北京,文化部张副部长办公室内,中央音乐学院党委、院长、杨音教授和工作组的两位老师一起向张副部长汇报录制《二泉映月》的情况。
杨音说:“阿炳是带病给我们拉琴的,他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经常吐血。那天,无锡市政府为他举办了演奏会,他的演奏获得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可是正当人们向他祝贺时,他却晕倒了。”
“啊,他现在怎么样了?”张副部长关切地问。
“住医院了,无锡市政府非常关心他的身体,正为他治疗呢。”
在文化部办公室内放了阿炳的六个乐曲。
《二泉映月》让部长和大家听了都激动不已。
张副部长说:“优美极了。”
“太感人了……”大家赞不绝口。
院长马思聪拍案叫绝:“炉火纯青啊!这曲音乐太珍贵了。”
张副部长说:“我们要马上向毛主席、周总理汇报。”
中南海,在毛主席的书房内,杨音为毛主席、周总理放《二泉映月》,顿时,优美的乐曲回荡在中南海内。毛主席一边吸烟,一边神色专注地听着,坐在一旁的周总理也聚精会神地听着……
曲终,毛主席赞道:“《二泉映月》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很好,要发扬光大之。”
周总理也十分欣赏,说:“《二泉映月》太好了,要灌唱片,要作为珍贵礼物赠给来访的国际友人。”
张副部长、杨音和党委书记、院长兴奋地从中南海出来,车上,党委书记对杨音说:“我们要马上把录音送到制片厂灌唱片。”
“好,工作组已经去联系了。”
这天下午,天空下着鹅毛大雪,在中央音乐学院大礼堂内,坐满了师生员工,没有座位的就挤在过道,门外也站满了人,他们都在等着,小声谈论着。
“听说是一个盲人。”
“对,艺名叫瞎子阿炳。”
“阿炳是个道士。”
“他的音乐就是道家音乐和民间音乐的融合。”
党委书记说:“请大家静一静,我们马上就要放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就是阿炳的唱片《二泉映月》了。阿炳是无锡人,他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民间音乐家,在旧社会他受尽了折磨,以至双目失明,他还得了严重的肺结核,身体十分虚弱。但是,阿炳是东方的贝多芬,化的眼睛虽然失去了光明,但他一直在底层挣扎,他的乐曲反映了苦难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的《二泉映月》相当于东方的《命运》。下面,请张副部长指示。”
张副部长说:“阿炳,我了解他,他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家,我们不但要学习他的艺术,还要学习他的铮铮铁骨,他为抗日宣传做了不少工作,他是一位革命的音乐家,是东方的贝多芬,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骨气,学习他的音乐,让《二泉映月》震撼全世界。”
党委书记说:“好,现在,就请让我们一起感受阿炳音乐的魅力吧!”
悲怆激昂的音乐回荡在中央音乐学院大礼堂的上空,又从窗口飞出了校园……
师生们都鸦雀无声地聆听着。
人们的脸上泪水直流……他们在不停地擦着泪水。
随着音乐由悲怆变得激昂,人们的目光也渐渐地发亮。
唱片播完,礼堂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生们走出了礼堂,有的还在擦眼泪。
他们说:“从来还没有听到过这样优美、这样感人肺腑的乐曲。”
“简直就是东方的《命运》。”
“对,阿炳简直就是东方的贝多芬……”
张副部长对党委书记说:“一定要把阿炳的唱片在全国播放。”
“是,部长。”
党委书记对杨音及工作组人员说:“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太好了,党委决定来年开春让你们再到无锡继续录制。”
“好,我们一定去。”
杨音他们迎着雪花踏着雪在院里走着,在前面的梅树下,听到学生们在说:“啊,雪梅傲放,好美啊!”
“阿炳的《二泉映月》就像雪梅一样美丽而傲骨。”
一个学生说:“说得好,《二泉映月》意境非凡,不愧是阿炳的泣血之作。”
正说着,学生们见文化部张副部长、党委书记和杨音他们走了过来,就围了上去,一个说:“杨老师,阿炳先生太伟大了,我们真想见见他。”
党委书记说:“好,来年春天,我们去把阿炳接来,让他给大家讲课,好不好?”
“太好了。”
张副部长指示道:“一定要把阿炳接到北京来。”
“是,部长。”党委书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