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先说几句人之常情。首先需要感谢的是电视剧《潜伏》的编剧和导演姜伟,他超越了小说的局限性,用自己巨大的创造力和出人意表的想象力,使一个短篇小说变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妙趣横生,主旨深刻的长篇连续剧。再要感谢的是剧中的每一位演职人员,不论是孙红雷、姚晨,还是那些收入微薄,工作辛苦的场工们,我在现场曾真切地看到,他们对自己能够参与到这部戏中,有着清晰的自豪感和一点点可爱的“傲慢”。我还要感谢的是出品人张宏震、张静夫妇,是他们的慧眼,才使得《潜伏》这部短篇小说成为了电视剧《潜伏》的开端。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努力,才会有这部小说集的出版。

下边再谈小说集。集子里的小说,最早的大约发表在2002年,最晚的发表于2007年,是我研究近代城市史和中国革命史的产物。这里边有辛亥革命背景下的故事,有长征故事,有抗日时期的故事,也有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在这些小说中,没有近现代历史中的大事件,所有的主人公都是虚构人物,只有背景和生活细节是真实的。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想通过对中国革命史的研究,以小说的方式再现那些先辈们真实的生存状态,挖掘出他们真实的各个层次的心理状况和潜意识当中不自觉的欲望,还原这些被神化的英雄为真正的生活实存。

我不是一个具有正统思想的人,读过我的小说的读者应该能够发现,我的小说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有的都是身处生活困境,在信仰、使命和日常生活间艰难挣扎人们。例如《潜伏》中那位有洁癖的小知识分子余则成,被阴差阳错地安排了一位粗鲁的农村游击队员作假夫妻;例如《长征食谱》中那位一心想当英雄的药膳厨子,最后只能将他的大铜锅变成锐利的武器;例如《在传说中等待的》里的崔大少,在世人的误会与嘲笑中竭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再例如《尊严,1939》中因过于自信而落入敌人圈套的姚千里、《敌后》中迷信的如玉、《没有英雄的日子》里的混蛋革命者金善卿……

在以往的革命历史文学作品中,作家们多半都过分强化了人物的优秀品质,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们的缺陷。因此,在这些小说中,我有意识地关注那些英雄内心之中的困境,关注他们生活当中的困境,关注那些被从传统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中有意剔除掉的,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却对人们影响深刻的内容。简单些说,我试图再现生活。只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我希望我能为后来者开一个好头,使更多的,更有才华的作家一起来关注真实的历史生活。

最后我想谈一下影视剧与小说的关系。作为小说家,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当然是件好事,这无须讳言。然而,不论是小说家,还是影视工作者都应当清楚一点,小说与影视剧是完全不同的艺术样式,在艺术规律上有着极大的区别,所以,作为小说家,对于影视剧的改编应该抱有一个大度和谦逊的态度。我个人认为,一次成功的改编应该是这样的:小说具有独特的人物和独创的戏剧结构,要远远高于庸常的生活;影视剧的改编应该在原小说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人物和内容,从影视剧的标准上看,剧本应该高于小说;而后,导演和演员要通过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剧本中的美妙更提高一部,要让最终的成品远远高于剧本。这也就意味着,从小说到影视剧,需要跨越三个巨大的台阶,需要众人合作迈出三大步。也正因为如此,参与制作的任何人,不论是光彩照人的明星,还是导演、演员、编剧、小说作家等,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享荣耀,同时,每一个人都会因为影视剧的成功而充分地享受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