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卢军团在文德克斯——一个拉丁语意为“复仇者”的人——的率领下造反时,没有人认为这次的造反会在历史上占据多少分量。恺撒年仅三十一岁。没有人敢抱有这场使帝国痉挛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噩梦会早早结束的奢望。正如人们交口相传的那样,之前有过多次军团造反,但是这些造反没有把任何一个恺撒赶下过台。比如说,在提贝里乌斯时期,德鲁苏平息了上多瑙河的潘诺尼亚人军团叛乱;又如,日耳曼尼库斯结束了莱茵河的军团叛乱。
“当几乎所有恺撒·奥古斯都的继承人都在这个时代陨落殆尽时,谁能在尼禄之后来统治帝国呢?”百姓们自问。
有的人则看着尼禄面貌的赫拉克勒斯巨像,他们无法想象一个能推翻如此势力和权威的力量是什么样儿的。有的百姓承认,他不在的时候他们想念他,因为他留下来代他处理政务的赫里乌斯和波利忒提斯的统治手段比他还要血腥。
在罗马,没有人保证得了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法律给予不了保障。体面和人类尊严不复存在。家庭四分五裂。哪怕是最卑贱,最落魄的人也不会产生事情变好的希望。他们听到了尼禄在希腊取得大捷的消息,他们谈论他在舞台上赢取的上千个黄金桂冠,谈论他打败的上千个竞争者。整个世界似乎就像一场装模作样和血腥的狂欢,人们开始认为严肃和美德到了穷途末路,他们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跳舞唱歌的时代,一个摒弃所有规矩的时代;至此以后,生活的常态将会是无穷无尽的堕落和血腥。
恺撒本人对文德克斯及其叛军并未给予多少关注。事实上,他让人觉得他对此感到了高兴,因为战争和军团为新的掠夺和战利品打开了道路。他一丁点儿也不想离开希腊,在赫里乌斯警告他,若他再行拖延下去,有可能丢了帝国时,他才向那不勒斯起航。
他留在了那不勒斯。他唱歌玩乐。对似乎随着每一条消息而更加变大的危险,他不以为然。提盖里努斯哀求他想一想,其他的叛军都没有一个做首领的将军,但是文德克斯却是来自以前的阿奎塔尼亚国王一脉,是著名军事将领,经验丰富。
可是,名声和荣誉是尼禄最珍视的目标,他拒绝从那不勒斯离开。
“希腊人住在这里。”他说。“在这里,希腊人听我唱歌,只有他们知道怎么听音乐,只有他们配听我的歌声。”
但是当他听说文德克斯称他为蹩脚的艺术家时,他立刻向罗马出发了。那道佩特洛尼乌斯给他的自得自满造成的可怕伤口,那道在希腊大捷里稍稍恢复的伤口此时又重新裂开了。他急急忙忙赶往元老院,寻求对如此恐怖和闻所未闻的侮辱施加报复。不过,在经过路边一个被罗马人打败倒地的高卢人铜像时,他把它看成是一个吉兆。如果在这之后他提起了文德克斯及其军团,那也只是拿他们开玩笑。
在一个以前从没有在任何地方出现的庆祝仪式中,他返回了罗马。他驾驶着奥古斯都的凯旋战车。一整座竞技场的拱门被拆毁以让他畅通无阻。元老院,贵族和数不清的民众涌上街头欢迎他。墙壁随着欢呼声而震动。
“致敬,奥古斯都!致敬,赫拉克勒斯!”他们呐喊。“致敬,神圣的恺撒!独一无二的奥林匹亚真神,独一无二的阿波罗……不朽之神!”
在他之后的是他的桂冠和牌匾,牌匾上有他在各个舞台上打败的歌唱大师的名字,有他获得了最显著成功的各个城市的名字。尼禄陶醉在喝彩声中,他被喧嚣的掌声所虏获,他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告诉我,”他结结巴巴地问他身边的豪门权贵们。“尤利乌斯·恺撒在罗马可曾获得过这样的凯旋式?”
他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胆敢威胁要攻击这么一个半神人和艺术家。他确实感觉到了奥林匹亚的气息,它在人类接触范围之外,安然地游离于所有识别力之外。大喊大叫的,热情洋溢的民众给他的疯狂加了一把火,就仿佛那天不仅仅是皇帝和他的子民失去了理智,整个世界也失去了理智。没有人看得见在鲜花和一堆堆桂冠下张开大口的深渊。不过就在同一天的晚上,他的犯罪清单出现在廊柱和神庙的墙壁上,出现在廊柱上和神庙的墙壁上的还有报应即将到来的威胁和对他歌唱水平的讥讽。
一个新的流行话语被口口相传,这句话来自一出戏中的“高芦”——一个既有高卢人的意思又有公鸡意思的词——“他唱呀唱,一唱唱到唤醒了高卢人。”人们说笑着,但是很快,笑声让位给了惧怕。可怕的谣言迅速蔓延到整个城市,并且越传越可怕。达官贵人们忧心忡忡。没有人知道该有什么样的想法。人们停止了寒暄,害怕表达希望和愿景,甚至几乎不敢思考和感觉。
与此同时,他却只为了艺术,戏剧和歌唱而活。他沉溺在新的乐器实验和一只在帕拉丁宫里试用的风琴上。他既不能认真思考,也不能做出有意义的行动,在小孩子似的荒诞想象里,他抱定了新的演出和音乐会的长期计划会避开危险的认知。与发兵和布置防范措施相反,他担心的是最恰当地表述此刻的恐怖的精确词汇。
那些离他最近的人开始失去了理智,有的人绝望的摊开手。有的人认为他只是在用装模作样和朗诵诗歌来压抑自己的恐惧,用他自己的幻想遮住自己和别人的眼睛,好使他不用非去看真相不可。他的脑子里每天都冒出几千个新鲜的计划。有时候他蹦起来,命令对叛军进行全面攻击,接着他又会把诗琴装满马车,把年轻的女奴武装起来,把她们打扮成亚马逊人。
他决定要通过向士兵们歌唱终结高卢军团的叛乱。他已经看到了后续的发展:数以千计的叛乱军团士兵被他的美妙歌声所征服,他们热泪盈眶地向他涌去,他则哼唱着一首柔和的胜利之歌,带领他们走进一个罗马和他本人的黄金时代。
有时候他会突然叫嚷着“血,血”,宣称要放弃罗马的皇冠,在埃及做一个总督便心满意足了,又或者,回忆起算命师对他许诺下的耶路撒冷的王国。又或者,他会当自己是个吟游诗人,用自己的歌声和乐声挣取每天的面包,这种感性的想象比其他任何想象更能打动他。是的,他会在路上踯躅行走,从一座城市唱到另一座城市,被敬仰,被喜欢,而远方的民族对他礼遇有加,把他当作史上最伟大的史诗歌唱者,而不是作为他们的恺撒和这个世界的主人,向他致敬。
就这样,他发火,他唱歌,他敲打弹拨乐器,他改变计划;他重写诗歌;他改变了他和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人的生活,把这样的生活变成了没头没脑的噩梦,既可怕又古怪;他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包含自命不凡的词句,庸俗的诗行,呻吟,泪水和鲜血的大笑话。同时,危险的云朵在西方聚集,越来越厚,越来越暗。极限已经到达,杯子已经倒满。悲哀的闹剧即将结束。
在听说伽尔巴治下的西班牙加入到叛乱中时,他大发雷霆。他砸酒杯,翻桌子,厉声发出连赫里乌斯和波利忒提斯都不敢付诸实践的命令。他想立刻把罗马的所有高卢人统统杀光,城市再一次被烧成灰烬,所有的野兽都被放到了大街上,他自己的都城迁往亚历山大。
他觉得,没有什么比纯粹的见识和戏剧更朴素,更伟大,更震撼的了。但是他的那些绝对权力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就连他的旧日同伙现在也认为他疯了。
文德克斯的暴死似乎给了他喘息之机。高卢军团自身正在内讧,权力的天平向他倾斜过来。新的宴会,新的庆祝活动又出现了,新的死刑判决在集议场上发布,直到一个信差骑着一匹汗流如注的马从禁卫军的营帐中飞奔过来。罗马的守军在城里举起了叛军的旗帜,并且宣布伽尔巴是他们的皇帝。
信差到的时候,尼禄正在睡觉。守卫们晚上的时候还站在他的房间门外,可是当他叫喊他们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出现。宫殿中空空荡荡。只有个别的奴隶还在忙着搜刮手头可以搜刮的一切,这时,尼禄则在走廊里磕磕绊绊。看到他时,他们一哄而散,他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宫殿间晃荡,害怕和绝望的叫喊声充斥在一个个殿堂里。
他的三个获释奴——法昂,斯波鲁斯和埃帕弗洛狄图斯——给他带去了他需要的帮助。他们催他逃命,他们告诉他,没有时间可浪费了,然而他还是沉浸在幻想和想象中不可自拔。他问,假如他穿上悔罪衣,向元老院发表演说会怎样?元老院会不会折服在他的口才和眼泪下?
“如果我使出所有的戏剧演说技巧,所有的学问,所有的表演天分,”他问到,“世上还会有谁无动于衷?”
他认为至少他会得到一个埃及总督的位子。
由于习惯了巴结逢迎和溜须拍马,这几个获释奴仍旧不敢纠正他;他们只是警告,说没等他到集议场,他就会被百姓们给撕裂了。他们还威胁说,如果他不立刻上马的话,他们也将离他而去。法昂觉得,他们可以让他在诺门塔那城门外,他这个获释奴的庄园里暂避一时。
他们几乎是立即离开,身披斗篷,头带兜帽,以此掩藏自己的面目,他们在城内疾驰。夜色渐渐变明,然而,街道上正聚满了人,他们全都意识到身边发生了大事。到处都有行进的士兵,或者形单影只,或者三五成群。在离禁卫军军营极近的一个地方,一具尸体惊退了恺撒的马,兜帽从他的头上滑了下去,这时,正好有一个士兵想越过他。可是这突如其来的相遇让他一愣,就在他敬礼时,尼禄狂奔而去。当骑过有围墙的禁卫军主营后,他们便能够听见对伽尔巴的雷鸣般欢呼声,尼禄冷不丁地意识到,他这天晚上会被杀死。
恐惧和罪恶感控制了他。他开始说他看见黑暗像云朵似的在等待着他,那片黑暗中有很多脸孔在窥探。他能看出来,他们是他的母亲,妻子和兄长。他害怕的牙齿咯咯打颤,但是他在这一可怕的时刻中却又发现了无法抗拒的东西。做无所不能的人类统治者,并失去一切,这仿佛是悲剧的高潮,他把这个角色演到了最后。台词如水流一般向他涌来。他想让它们被世世代代全部铭记。有时,他渴望死亡,他还召来了以杀人快速利落而闻名的角斗士斯皮库鲁斯。有时,他感慨:“我的母亲,妻子和父亲让我死呢!”虚荣,幼稚的希望像烈火一般在他的脑海里跃出,又同样迅速地消散。他知道死亡在即,可是他无法让自己确信这点。
诺门塔那城门开着,并且无人把守,他们飞奔而过。片刻之后,他们路过了彼得曾经布道和施洗的地方——奥斯特里亚努姆。黎明时他们到了法昂的庄园,几个获释奴再也不对他遮掩,他必须死。他令他们给他挖个墓,他还躺在了地上,好让他们丈量尺寸。但是看到从坑里掘出的土时,他慌了。颤动的胖胖脸颊变得惨白。额上的汗珠子密密麻麻。他探寻着拖延的办法。现在不是最恰当的时机,他用颤抖的历史学家似的语调说。他念出了更多的台词。最后他要求自己的尸体被焚化,而不是一埋了之。
“啊,一个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就要死了!”他好似仍旧不可置信般地喊了出来。
就在这时候,一个给法昂跑腿的人从集议场到了这里,带来了一条消息,元老院已经通过了对尼禄的判决。那个弑母犯将按照罗马旧俗被处死。
“是什么方式?”尼禄这时的嘴唇变得和他的脸一样白了。
“他们会把你的脖子紧紧地套在枷锁里,然后将你鞭打到死。”埃帕弗洛狄图斯吼道。“然后他们会把你的尸体扔进台伯河。”
尼禄胸膛坦露,抬头看向天空。“啊,那么是末日到了!”接着他又说道,“啊,一个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就要死了!”
更多疾驰的马蹄声向着庄园奔来。那只可能是来取尼禄人头的,是一个率领着一队士兵的百夫长。获释奴们对他叫嚷,让他快点。尼禄将一柄匕首放到自己的喉咙上,但仅是用发颤的手戳了一下;显然,他永远无法把它插进自己的肉体里。忽然之间,埃帕弗洛狄图斯出人意料地动了。他是尼禄最为信任的心腹仆人,他的忠心毋庸置疑。他走过去,把匕首插得只露出了刀柄,尼禄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他惊恐万状,害怕至极。
“你得活着!”百夫长走进来的时候说。“我要把你活着带走!”
“太晚了。”尼禄哑声说,然后又加了一句。“啊,多么忠心!”
黑暗立刻笼罩了他。鲜血像一股暗流似的从他断了的脖颈处冲出,喷向盆栽和鲜花上。他的腿在地上蹬了几下,他死了。忠诚的阿克提第二天用一块昂贵的裹尸布把他包裹起来,将他放置在香气袭人的柴堆上火化了。
尼禄就这么死了,像暴雨,像台风,像烈火,像战争,像瘟疫,一晃而过。然而彼得的教堂立在梵蒂冈的山巅直至今天,他对这座城市和世界发号施令。在卡佩那古城门旁边的一个小教堂里,有一块嵌在墙壁上的小碑。上面的字迹随着岁月流逝而有些模糊。它在问:
“你往何处去,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