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忙杂记”是没事找事的闲聊。近来“闲中偷忙”下南洋,由南到北穿过马来半岛,就停笔半年。在此应向编辑和读者道歉。这次去南洋跟天津也有点关系。一是小时候在天津学会唱两首歌,“漂洋过海卖哟杂货,漂亮的姑娘啊,风波浪时危险多……”“我想到南洋群岛椰树林中走一遭,我想到菲律宾去找那亲人小娇娇……”使我产生对南洋群岛的向往;二是蒋子龙兄去了南洋和缅甸后,回来对我说了他的见闻,更增加了我要亲眼一见的冲动。
去南洋颇有收获。一路上各国都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抗战胜利50周年,这才知道二战中中华儿女不仅在老家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在南洋群岛,在东南亚的抗日战争中,华人也立下了不朽功勋。新加坡、马来西亚报纸上介绍的抗日英雄,其姓氏大多在“百家姓”内。抗日展览会上展出的抗日宣传品,不用翻译全看得懂,因为大部分都是中文。抗日战争为这些国家争取独立打下了基础,因此那里开国功臣中,华人占重要地位。以马六甲为例,马来西亚人把马六甲看做其国家的发源地。最先在这里建立殖民统治的是葡萄牙人,随后荷兰人打败葡萄牙人取而代之,从此统治马六甲三四百年。在那里建立最早也最漂亮的街就称作“荷兰街”。二次大战殖民统治的军队投降了日本军,当地华火却勇敢地担负抗日救亡的重任。抗战胜利后,又和当地各族人民一起为争取独立而斗争,如今这条街就以华人领导者陈祯禄的名字命名。而被该国人民亲切地改称“中华街”了。在马六甲郑和遗址“三宝井”旁,竖着一块抗日战争纪念碑,碑文全部是汉字!
这次远游印象最深的就是马六甲的那条“中华街”!若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它,就是“比中国还中国”!整条街的房屋都是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样式,瓦顶砖墙,圆柱木窗,前出廊后出厦。本来门旁挂对联,门上刻文字,是“中国发明”。可若非过年,你能找到整个一条街,家家对联,户户刻字的吗?这里整条街每家大门口都有木制楹联,大门上刻着“河图,洛书”之类的大字,字体浑厚,绝对比眼下京津一带店铺的牌匾写得像样。
这街上的人保留的中华风俗,很可能比现今中国本土保留的更多更纯。比如说过年过节,孩子们必定要跪在地上给大人磕头,清明节,七月七,祖先祭日都要摆设三牲祭祀。结婚礼服男人是长袍,女人戴凤冠,向长辈行三拜九叩之礼。早些年新娘还必须在锣鼓喧天声中用花轿抬进门。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街上的人却并不被认为是马来西亚华族人口中的一部分。他们单独有个名称;叫做“峇峇娘惹”。“娘惹餐馆”遍布马来西亚,绝不与中餐馆混淆。因为这街上的妇女虽是用中国式花轿抬进门的,说的却是地道语,平时也是马来人装束。但他们也不被视作马来人!出于好奇,我稍做了点调查,原来这街上的人是到达马来半岛最早的华人,他们的祖先从明代就在这里落了户,有的干脆就是跟着三宝太监来到此地留下未归的。那时华马两族还没有太严格的宗教隔阂,华人与当地马来姑娘结成连理,实行一家两制,一边通用马来语,吃马来饭,一边仍可保持中华文化和佛教、道教信仰。生下的男孩子叫作崙告,生下女孩便是娘惹,便衍生出这一特殊的民族交融的文化现象。现在马六甲全市通用华语普通话,峇峇娘惹的普通话也是后学的。
与此相似,马六甲还有个葡萄牙村。葡萄牙被荷兰取代了宗主国身份后,他们的居民没有全部返国,留下来的就聚居在这村里。如今也过了300多年,看模样已与当地人没多大差别,但仍保留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并且都会说古葡萄牙语。那是跟现在的葡萄牙语不同的一种语言。现在的葡萄牙旅游者来到这里,两边谁也听不懂谁的话。可这给葡萄牙学术界提供了极大方便。当他们要研究古葡萄语时,马六甲葡萄牙村成了惟一可靠的活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