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桑景云起床下楼,就见桑学文穿着新衣服,已经在楼下等待。
去年入冬那会儿, 桑景云给家里人做了一些衣服,但其中没有桑学文的。
因此整个冬天, 桑学文都穿着桑元善的旧棉袄。
至于他自己的棉袄,早些时候被他当掉, 换成了大烟。
但今年冬天不一样,这一年桑学文表现很好, 桑景云花钱给家里人做衣服的时候, 自然不会落下他, 于是他也有了新衣服。
但他之前并未穿过,说是在家待着, 用不着穿新衣服。
今天他穿上新衣服, 又收拾了一下自己,整个人看着就精神。
桑钱氏、阿兰、桑景英等人, 也都穿上了新衣服, 其中桑景雄和桑景丽打扮得最好。
桑景丽是家里最小的女孩儿, 桑景云平日里乐意给她买点小饰品,所以她打扮得很时髦,至于桑景雄……这家伙纯粹就是自己爱折腾。
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他们就一起出了门。
桑家人平日里, 都是在家里吃早饭, 不怎么去外面吃, 桑景云今儿个就请客,让家里人去茶楼吃早餐。
茶楼的早餐样式更多,还可以自带食物或者花钱让店家去别处买, 挺方便的。
当然能这样,也是因为坐下喝茶,要付茶水费。
桑学文和桑元善,以前都是茶楼的常客,不过两人去的一直是上海县城的茶楼,桑景云选的这家位于租界的新茶楼,桑学文从未来过,倒是桑景英和桑景云一起来过。
他们刚进去,就听到说书先生在念《穿成包身工》。
一些人坐在靠近说书先生的位置上,专心听说书,也有人坐在比较远的地方,聊着自己的事情。
他们挑了个居中的位置,付了茶水费,又点了油条、茶糕、松花糕等。
桑学文还用一个瓷盒装了几块松花糕,打算带给陆盈。
他们吃饭的时候,那些听故事的人,正听得津津有味。
《穿成包身工》这本书,是个升级流爽文,里面还写到了未来,女主还有曹老板这个马甲……读者当真是百听不厌。
说书先生停下来的时候,就有人聊天:“这故事真好,是云景诸多小说里,写得最好的一本。”
“我不这么觉得,我最喜欢《双面魔君》。”
“我喜欢《一个士兵》。”
……
众人聊着聊着,就聊起《穿成包身工》出版的事情。
“今儿个是这本书出版的日子,很多人去买,听说昨儿个晚上,就有人去排队了。”
“前两百个去买的,都送馥郁堂的面霜,肯定要去排队。”
“这书一套下来,都要两个银元了,买得起的人,也不差买面霜的钱吧?”
“就算不差这点钱,也想要啊!”
……
而这个时候,擅长跟人聊天交际的桑钱氏,已经跟隔壁的老太太搭上话。
在茶楼里喝茶的大多是男人,却也有一些女子,而桑钱氏搭话的这个老太太,瞧着年纪比桑钱氏要大很多,她身边还跟着四个也不知道是她儿媳妇还是孙媳妇的年轻女子。
“大姐,你也来听说书?”桑钱氏问。
那老太太立刻道:“我来吃茶点的,正好有人说书,我就听一听。”
桑钱氏道:“那你也是赶上了!这会儿讲的是云景写的小说,特别好听。”
桑景云听到自己奶奶当着自己的面夸自己,有些不好意思。
那老太太却宛若见到了知音:“我跟你一样,也觉得云景先生写的书特别好听,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让人给我念她写的故事,从《双面魔君》到现在,我天天听,一天都不落!”
“我跟你一样!”桑钱氏很是高兴。
两人越聊越火热,这老太太先夸《穿成包身工》:“云景先生的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想出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这书我特别喜欢,早些时候,每天最惦记的就是这本书,我还让我儿子照着曹可欣学。我跟你说,我儿子真这么干了,开了一家火柴厂,生意好得很!”
桑钱氏当下道:“大姐,你儿子可真厉害,我儿子就没有这个本事了,他只能照着做一做曹可欣炸鸡。”
“这曹可欣炸鸡可真好吃!大妹子,你儿子愿意做炸鸡给你吃,多好啊,我那个儿子,每次来见我都说不了几句话。”
两人说着说着,又说到新书《重生》。
老太太道:“大妹子,这本书写得真好,我要是能重生就好了,你是不知道,我年轻的时候苦啊,我儿子跟着我,也受了很多苦……”
老太太说着,开始叹气。
这个老太太姓冯,就是那个每天都让自己儿子的姨太太给自己念故事的老太太。
她喜欢《穿成包身工》这本书,更喜欢现在正在报纸上连载的这本《重生》,甚至感同身受。
她丈夫是个侯秀杰这样的渣男。
那对老太太来说,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但她说起的时候,还是意难平。
不过现在她男人早就死了,她日子过得好,所以她很快就恢复了情绪:“大妹子,我就是听了这书,在书里听到复兴女子学校,这才出门的,我打算今儿个去云景先生资助开办的学校看看,捐点钱。”
“这可太巧了!我们也要去复兴女子学校。”桑钱氏开口。
“那我们可以一起走。”老太太很是高兴,又问桑钱氏要去做什么。
桑钱氏道:“我儿媳妇在学校里当义工。就是不拿钱,纯粹去帮个忙的那种。”
“你儿媳妇真不错!她是不是看了云景先生的小说,才起了这么个念头的?”
“是啊。”桑钱氏笑起来。
“我等下一定要跟她聊聊。听说复兴女子学校的老师,很多都是因为云景先生,才去当老师的,要不是我不识字,我也想去当老师……对了,我可以去当义工,到时候说不定能见到云景先生!”
老太太说到这里,兴奋不已,然后看向跟着自己出来的那几个儿子的姨太太,让她们等会儿打听一下,去学校当义工都有什么要求。
老太太还对她们说:“你们到时候记得给校长塞点钱,就说我想看看云景先生,问她能不能在云景先生去学校的时候,让我在学校里当义工。我就偷摸看一眼,一定不打扰云景先生。”
桑钱氏问:“大姐,为什么要偷摸看?”
老太太道:“云景先生不是不愿意见人吗?我怕她生气,只能偷摸看。大妹子,你想不想看?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
桑家人:“……”
等早饭吃完的时候,桑钱氏和这个老太太,已经聊得热火朝天,桑景云一直在听她们的谈话,发现这个老太太,竟然还是自己的资深读者,甚至在她写《大头菜的一生》的时候,就捐过钱。
真是个可爱的老太太。
老太太也觉得桑家人很好。
几个孩子长得讨喜还乖巧,桑学文瞧着也斯斯文文的,最重要的是,桑钱氏跟她一样不识字,但对云景的小说如数家珍,这让她有种遇到了知音的感觉。
她身边很多不识字的老太太,是没听过云景的小说的,倒是听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传言,以至于总觉得云景的小说不好。
出门的时候,老太太还花钱帮桑家人叫了黄包车,然后让黄包车车夫慢慢拉,并且保证她跟桑钱氏并行——她要继续跟桑钱氏说话。
一行人到复兴女子学校的时候,是上午九点。
学校不大,从学校大门口往里看,就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今天是周末,学校不上课,一些学生回家去了,但也有很多学生留在了学校里。
她们有在学习的,也有坐在教学楼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帮着陆盈做棉衣的。
做衣服的同时,她们还一起背古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这些女学生上文化课用的课本,就是上海这边普通小学的课本。
不过她们的学习进度更快,老师还会额外给她们布置一些功课。
那老太太从黄包车上下来,看了看学校,又看了看里面的女学生,就道:“这学校真好,就是里面的学生太瘦了,我要捐钱,让她们吃好一点。”
说完,她还对桑钱氏道:“大妹子,你大孙女也有点瘦,我跟你说,女孩子还是胖点好,不容易生病。”
桑景云:“……”她真的不瘦,就是穿的衣服比较修身。
一直坚持锻炼的她,这一年还没有生过病。
老太太又道:“女孩子一定要多吃肉,我跟你说,我最喜欢吃肉,所以身体特别好,我认识的那些一直吃斋念佛的人,身体都没有我壮实。云景先生也这么觉得,她写的曹可欣就天天吃肉,还锻炼身体,大妹子,我觉得云景先生,一定很壮实,不然写不出那么多书……”
就在这时,桑景丽看到了陆盈,大声叫起来:“娘!”
陆盈猛地一抬头,就看到了桑家人。
已经几天没见家人,对家人格外想念的她惊喜极了:“你们怎么来了?”
“娘,我们来看你。”桑景云笑着开口。
而这个时候,学校里的学生,也都看到了桑景云。
这些女学生开心极了:“云景先生!”
“云景先生来了,快去开门!”
“我去开!”
“我也去!”
……
这学校的门,是谭大盛的铁器厂帮着做的铁栅栏门,这会儿没有上锁,但里面挂了个铁锁,要把锁拿下,才能把门打开。
女学生们抢着过来开门,而跟桑景云等人一起过来的老太太已经傻眼了:“云景先生?”
这些女娃子在喊谁?等等,她那大妹子的大孙女,该不会就是她心心念念惦记了一年的云景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