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都喜欢找刺激, 听到副班长说今日更新的《全球瘟疫》非常恐怖,他们都凑过来。
“有多恐怖?给我看看!”
“我也要看。”
“让我瞧瞧。”
好几个人挤在副班长身边,抢着看《全球瘟疫》。
今日写的, 是活体解剖。
感染了鼠疫的唐国人还活着,就被送上实验台, 石四用手术刀剖开他的肚子,在他的哀号挣扎里, 取出他体内的器官,观察器官的病变, 和上面还活着的鼠疫病菌。
就连除石四以外的霓国的研究员, 都有点难以接受这一幕, 石四防护面罩下的嘴角,却是勾起的。
在摘除患者部分器官后, 石四还将实验台上的尸体留给其他人, 让他们用这具尸体磨炼外科技术。
有些研究员不太适应,没有动手, 但也有研究员拿起了自己的手术刀。
潘多拉的魔盒, 就这么被打开。
跟副班长一起看小说的中学生, 都受到了惊吓。
虽然早些年,上海这边也发生过战争,但近几十年,这边很太平。
上海几个棚户区住着的生活困难的人, 都是从别处逃来上海的, 上海本地人, 只要家里不出桑学文这样的祸害,日子都能过下去。
这些中学生能读书,家境更是不可能太差。
他们没接触过社会的黑暗面, 这部小说对他们来说,也就有些过于恐怖。
“狂风先生写的书,着实可怖!”
“石四就是个畜生,我从未见过比石四更可怕的人!”
“那些研究员,都不是人!”
……
周围人议论纷纷,桑景雄却泰然自若,正在预习今天的功课。
他这人爱面子,也要强。
他既然是班长,成绩就不能比别人差。
这段时间,他学习非常努力,在不久前的考试里,还得了第一名。
副班长见桑景雄完全没有受影响,忍不住问:“班长,你看过今天的《全球瘟疫》吗?”
桑景雄道:“自然看过。”
“那你怕吗?”副班长又问。
桑景雄道:“这有什么好怕的?”
“这你都不怕?”副班长一脸敬佩。
桑景雄一脸淡定:“这到底只是一部小说,而不是真实的世界。其实真实世界比小说更可怕,你们知道吗?上海的很多风尘女子,都患有花柳病,身上长疮腐烂,而当她们的病情变得严重,不能接客之后,就会被关起来,连个给她们送饭的人都没有,她们都是被活活饿死。”
桑景雄这话,让他的同学都被惊住。
桑景雄叹了口气,又道:“我家落败后,曾在乡下住了一段时间。当时我们住的房子的跟棚户区隔河相望。棚户区很多人,都是被地主土豪压榨,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才会逃难来上海。石四用手术刀害人,而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用其他手段害人的人,比如那姜老二,他诱使他人吸毒赌博,就是在害人。”
桑景雄把桑景云跟他讲的道理说了出来。
他以前觉得自己家里败落,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不愿意让人知道。
但跟自己姐姐聊过以后,他的观念就变了。
他们家已经败落,他们姐弟三人却能有出息,这恰恰说明他们有本事。
因此,他现在不再遮掩自己家曾经的贫穷,自己去糕点铺做工的事情,也能坦然说出。
他觉得自己一个大少爷不得不去做糕点,是令人羞愧的事情,现在却已经不这么想。
他小小年纪就为了养家出去做工,这是值得称赞的事情,不是吗?
说着说着,桑景雄忍不住就说得更深入了一些:“其实我们国家现在,阶级压迫极为严重,老百姓都不被当人看,我姐书里写到的包身工,那些少女就如实验台上的实验品,被人抽筋剥皮喝血吃肉压榨个干净!”
桑景雄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说得好!”
桑景雄一愣,一抬头,就看到自己的老师,正激动地看着自己。
桑景雄突然觉得有些不妙。
老师的想法却跟他相反,老师觉得桑景雄是个可造之才,值得好好培养。
在他跟桑景雄聊起《梦游莫斯科》,发现桑景雄不仅对这本书的内容如数家珍,还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之后,更是如获至宝。
这就是他想培养的继承人!
桑景雄被老师看重,不仅多了许多学习任务,他的老师还整天跟他讨论各种新思想。
这让桑景雄也满脑子新思想。
而这个时候,《全球瘟疫》这本书,越写越恐怖了。
说书先生说这本书的时候,茶楼里甚至有人被吓哭,尖叫起来。
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明明大家被吓得不行,还是愿意听说书先生说这本书。
桑景英就很喜欢,他不止自己看报纸,还喜欢大早上去附近一家茶楼,听说书先生讲这本书。
他觉得说书先生讲的,更加有意思。
桑景雄觉得自己哥哥没苦硬吃,桑景云倒是知道原因。
恐怖作品能刺激观众或者读者的交感神经,让这些人分泌肾上腺素。
而肾上腺素会让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给人一种独特的快感。
人们看恐怖电影和恐怖小说,就是为了追求这种快感,玩过山车海盗船,参加蹦极这样的极限运动,也是为了这种快感。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个时代,恐怖小说很少,恐怖电影更是没有,也因此,这部小说吸引了很多好这一口的读者。
随着故事的推进,关于这部小说的议论,也越来越多。
顾书潮喜欢云景的小说,也喜欢东兴的文章和小说。
因此,他订购了《上海日报》。
《全球瘟疫》这部小说,他越看越心惊。
他觉得这小说里写到的事情,就算现在没有发生,继续这么下去,也迟早会发生。
他们国家大体上是和平的,但内里,存在着很多问题。
这几年,地方上各自为政,甚至一些地方,会铸造独属于自己的货币。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上收的税,自然不可能如数送去中央。
所以,老百姓交了重税,但中央政府没钱。
政府没钱,但必须养军队,因为若是没有军队,他们根本压不住地方。
无奈之下,政府只能跟那些有钱的国家借钱。
借钱需要有抵押,于是很多矿产,很多权利,就被抵押出去。
这样的一个国家,是难以发展科技的。
真要有人在他们国家做丧心病狂的实验,政府也无力阻止。
顾书潮清晰地认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
以前,因为自己是有钱人,他对《梦游莫斯科》这本书,多少是有些排斥的。
但现在,他希望他们国家,也能如书中这般。
只有这样,他们国家才能发展工业,发展科技。
只有这样,他们国家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而顾书潮有这样的认知,跟云景的小说不无关系。
《穿成包身工》这部小说,普通读者看了之后,只觉得曹可欣的赚钱过程非常好看,但顾书潮从中看出了很多东西。
曹可欣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必须有自己的工业。
他深以为然。
若是一个国家连自己的工业都没有,若是武器全都从国外进口,那打仗肯定打不赢。
打仗打不赢,又哪来的独立自主?
顾书潮想了很多,最后,目光又落在了《全球瘟疫》这本书上。
工业重要,科研也重要。
据他所知,上海有人在研究细菌。
他手上有一些余钱,不如就捐出去?
正在研究细菌的冯胡林,又收到了一笔捐款。
而这,已经不是他收到的第一笔捐款了。
自从《全球瘟疫》开始连载,他的实验室,就越来越受重视。
不过也有人捐款的时候,特地来看一眼,就怕他跟石四一样,也做人体实验。
冯胡林觉得他们真的想多了。
他的实验室建在医院里,总共就一丁点大,他哪来的地盘做人体实验?
更何况,他研究的不是如何将瘟疫扩散出去。
他研究的,是如何将青霉素里的青霉菌提取出来。
这很难,但冯胡林暗暗发誓,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
《全球瘟疫》这本书,写得太可怕了!
他每次看更新,都会冷汗直冒,而等他冒过冷汗,也就坚定了要把青霉素研究出来的想法。
他们做过实验了,青霉素能杀死鼠疫病菌!
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只要有用,这就是一个喜讯。
只可惜,他们虽然找出了一个青霉素的提取方法,但没办法保证纯度,也没办法量产。
冯胡林、魏奉文,还有刚回国的那四个留学生,全都熬红了眼睛。
因为忙着实验室的事情,冯胡林差点忘了编写《基层医生手册》的事情。
一直到那所女子学校建成,乔平安问起教材的时候,他才想起这件事。
好在这教材虽然是他牵头编写的,但并不是他亲自编写的,所以他的遗忘,并没有影响教材的编写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