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 火车都不能准时准点到站,不要说轮船了。
谭家住在英属马来亚,距离上海, 坐船所需的时间是五到十天,当然具体时间, 就要看轮船种类和风浪情况了。
乔平安这一路过来,风平浪静, 非常顺利。
她以前是坐过船的,当时觉得坐船很痛苦, 处处不方便, 但这次, 大概是因为心思都放在了学英文上,她在轮船靠岸时, 甚至有些没反应过来, 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顺着轮船放下的梯子来到岸上,乔平安觉得自己整个人, 好似还在海上一般, 是晃晃悠悠, 一双脚落不到实处的。
坐了好几天船,她的身体很疲惫,但她的精神很亢奋。
她终于要见到自己许久不见的丈夫和儿子了!还有云景先生!
乔平安这段时间,一直在想象云景先生的模样。
那人跟她丈夫, 定然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应该是个儒雅的男子, 读过许多书,会体恤女子……
乔平安对谭大盛是有感情的,不然当初她一个家里开铺子有人伺候的富家小姐, 也不可能嫁给谭大盛这么个劳工。
但会写文章会写诗词的文化人,谁不喜欢?
乔平安现在就恨自己读书太少,怕自己跟云景先生说话时,会露怯。
也不知道她丈夫那个大粗人,是怎么认识云景先生的。
不过她丈夫虽然读书少,但特别会跟人打交道,朋友遍天下,认识云景先生,也不奇怪。
乔平安心里转着各种念头,然后就瞧见了谭大盛和谭峥泓。
见到许久不见的丈夫和儿子,乔平安忍不住笑起来。
谭大盛见到自己的妻子,也很高兴,招呼起来:“平安!”
他在码头这边有认识的人,早早就打了招呼,让这边的人在看到乔平安的船以后,立刻通知他。
乔平安乘坐的船刚到码头这边,他就得到了消息,而等他和谭峥泓赶过来,这船正好接受完检查。
“娘!”谭峥泓凑到自己母亲身边,“我好想你!”
“我的宝贝儿子,你又长高了!看着也更健壮了。”乔平安看到自己儿子高了一些,壮实了一些,很是感慨。
一年不见,她觉得自己的儿子,好似瞬间长大了许多。
“娘你也更漂亮了,我瞧着你像是越来越年轻了!”谭峥泓笑着开口。
母子两个一年没见,有说不完的话。
谭大盛站在旁边,有种自己被排斥了的感觉。
算了,等晚上,他有的是时间跟自己媳妇儿好好说话。
这么想着,谭大盛安排起来,让人从船上卸下种种货物。
这艘船其实是他的货船,船上装了不少东西,能让他大赚一笔!
他之前办工厂、帮着买机器,差不多把流动资金耗了个干净,最近总算一点点挣了回来。
谭大盛的生意虽然已经做得很大,但这年头,一船货物干系重大,需要他亲自把关。
他忙活起来,谭峥泓则带着乔平安去码头附近的酒楼吃饭休息。
“娘,上海这边有许多好吃的,你一定要尝尝!”谭峥泓点了几个招牌菜,并一一给乔平安介绍,还用英文给乔平安的英文老师做介绍。
乔平安的英文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英国女人,她早年嫁过人,后来丈夫死了,就靠着给人当家庭教师谋生。
南洋那边的本地有钱人和华裔,很乐意请她教导家里的女儿。
而她愿意跟着乔平安来上海,一方面是乔平安给钱多,另一方面,也是她对上海很好奇,对云景很好奇。
她以前就很喜欢《马可波罗游记》里的中国,近来则很喜欢《真假千金》。
不过她没急着询问,倒是乔平安问起云景:“峥泓,你爹认识云景先生?”
谭峥泓听自己母亲提到桑景云,眼睛一亮,当下道:“认识!娘,是我先认识云景,爹才能认识的!”
乔平安听到这话就想起来,最初时,确实是自己儿子先给自己送了云景编写的漫画和写的小说。
她笑着问:“你是怎么认识云景先生的?”
谭峥泓道:“娘,云景先生去年,不是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吗?就叫《大头菜的一生》,我当时看了,觉得那些小乞丐非常可怜,就去了上海县城……”
谭峥泓把自己给小乞丐发钱发吃的,以至于被他们围起来没法脱身,最后桑景云帮他解围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说了。
“云景先生真是个善良的人,峥泓,你要好好向他学习。”乔平安开口。
她心中云景先生的形象更加具体了。
看她儿子对云景先生那么崇拜,云景先生一定温文尔雅。
谭峥泓立刻点头,然后就开始说自己去棚户区,第二次遇到桑景云的事情,说着说着,还道:“娘,云景真的很好!你一定会喜欢她的!”
“你瞎说什么呢。”乔平安笑道,她肯定是崇敬云景先生的,但“喜欢”什么的,可不能乱说。
这话要是被谭大盛听到,谭大盛肯定会不高兴。
不过那样一个有才华还善良的男子,要是她在遇到谭大盛之前遇到,肯定会喜欢。
谭峥泓没多想,又道:“娘,她真的很好,她是我见过的最漂亮最聪明的女孩子!”
女孩子?乔平安意识到了不对。
谭峥泓却还在说着:“娘,你不知道我有多厉害!我第一次见到云景先生,就很喜欢她,然后我就一直追求她,现在,她已经是我的女朋友了!”
“云景先生是女孩子?”乔平安问。
谭峥泓喜滋滋地开口:“是啊!”
说完,他意识到不对,他娘该不会,之前都不知道云景先生是女子吧?
他们好像确实没说过,毕竟两地通讯不便。
想到这里,谭峥泓又道:“娘,云景先生真名叫桑景云,家里以前是做丝绸生意的,比我小一岁。”
乔平安猛地看向自己儿子,她儿子这是什么运气,竟然能追到云景先生!
她猛地站起身,就捏住自己儿子的脸:“峥泓,你要谢谢你娘我,要不是我给你生了一张好脸,云景先生一定不会看上你!”
她一直觉得自己儿子很出色,但那是云景,云景!
谭峥泓深以为然:“娘,桑小姐也说我长得好看!”
乔平安道:“你长得是不差,赶明儿我找人给你做几身衣服,你一定更好看!”
谭峥泓答应下来。
母子两个说着说着,乔平安道:“我想快些回去,洗个澡好好睡一觉,恢复一下,然后明天请桑小姐来我们家吃饭。”
“那爹呢?”谭峥泓问。
乔平安道:“让他自己回去吧。”
她实在太激动,已经不想再在这里待着。
以她对谭大盛的了解,他们家一定布置得不怎么样,她要回去好好布置一番,再去买些东西。
乔平安带着谭峥泓就走了。
谭大盛紧赶慢赶,在中午的时候终于忙完。
他打算去酒楼吃个饭,然后和妻儿一起回家,结果刚到酒楼,就被告知自己的妻儿已经回去了。
谭大盛:“……”
这会儿已经中午,桑家也在吃午饭。
桑钱氏吃饭的时候,问桑景云:“阿云,小谭今天怎么没过来?”
谭峥泓整天来他们家,就算白天有事,早上也会来转一圈。
因此他偶尔不过来,桑钱氏就要问一问。
桑景云道:“我也不清楚,约莫是有事。”
谭峥泓之前就提过,若是自己有事,就不过来了。
桑钱氏道:“今天做了他爱吃的红烧肉呢!”
桑景云笑道:“我也爱吃。”
吃过饭,桑景云就将自己写的稿件给了桑学文:“爹,这是我昨儿个写的稿件,你帮我誊抄一下。”
“好。”桑学文答应下来,拿起笔就开始抄。
他以前是不耐烦写字的,写字太累人了。
但现在写多了,他不知不觉,竟然喜欢上了写字。
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就这么认认真真将一个个的字写下,他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以前桑学文到处玩的时候,连庙里的和尚都认识,当时有个和尚喜欢抄经书,他非常不理解,现在却有些知道原因了。
不过他对抄经书依旧没兴趣,还是自己女儿的小说更好看。
而最近的这本《穿成包身工》,桑学文依旧很喜欢。
他女儿书里的主角,都是不认命的,都会想办法去闯一闯,拼一拼,就跟他爹一样。
他爹在世时,最喜欢他女儿,显然是有原因的,这两人其实很像。
桑学文抄书的时候,桑景云拿出纸笔,继续写下面的剧情。
曹可欣拍仓管的马屁,又帮仓管解决了一些麻烦事,终于获得仓管的信任,成为仓管的狗腿子。
她的生活稍稍好了一些,她给自己弄到了一件旧棉袄,还可以跟着仓管,吃工厂里的大厨做的正常饭菜。
但管事和仓管,依旧不把她当回事,她还看到了工厂的种种乱象。
这是在未来,绝不会出现的。
在曹可欣的帮助下,仓管做了一些让厂长刮目相看的事情,得到了厂长的赞赏,还获得了管理工厂的权力。
但他并不愿意为工厂的工人做点什么,工人们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甚至就连曹可欣的处境,都没有改善多少。
仓管知道她有些能力,但因为她是女人,并不愿意给她一个职位,倒是想让她做自己的姨太太。
曹可欣这具身体长得一般,又因为营养不良还未开始发育,仓管对她本人并不喜欢,只是觉得她能力不错。
所以让曹可欣给自己当姨太太的时候,他甚至是用施舍的口吻说的,并且一点都不觉得曹可欣会拒绝。
但曹可欣怎么会愿意?她这时候也意识到,她不能继续在工厂待下去。
此时的她,已经对工厂的情况非常了解,就拿着仓管想让她当姨太太而给她的十元钱,逃出工厂……
意识到女子在这个时代会过得很艰难,曹可欣就做了男子打扮,成为一个小报童……
桑景云认真写小说的时候,上海各地,有很多人在讨论简化字。
喜欢云景的小说的普通人,就只是看个故事。
但那些喜欢云景的小说的文人,却都是能接受新思想的。
一处房子里,几个文人拿着《新小说报》,很是不解。
其中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问:“你们说,云景她是无意中写了这些,还是故意写了这些?”
最初的《双面魔君》里,就有让他们眼前一亮的思想。
之后,云景的小说更是给了他们很多启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坚信云景是一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新式文人,还觉得对方的年纪应该不小,结果,云景是个小姑娘!
在得知云景是个小姑娘以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就觉得云景能写出让人深思的内容,纯粹是运气好。
但这真的只是运气好?
“我觉得像是无意中写的,她虽然是个小姑娘,但肯定胸有沟壑!”另一个人开口。
又有人道:“不管她是故意写的还是无意写的,只要与我们理念相合,能帮上我们就行。”
“也是……”
“她在新书里提到的未来,当真让人神往。”
“推广简化字,在我看来也是必须的!”
“对,简化字,应当与白话文一起推行!”
……
他们议论许久,又开始羡慕未来人可以接受义务教育。
他们家境都不错,都能读书,但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机会读书的。
说着说着,突然有人问:“你们说,简化字应该如何推行?”
“想要推行简化字,只凭个人是不行的,需得政府来做,短时间里,怕也做不好。”
“确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是让民众可以接受此事!”
“你们觉得该如何让民众接受?”
“不是有人提议要废除汉字?我们不如也提议废除汉字,那些不赞同使用简化字的人,瞧见我们更为激进,竟然要废除汉字,肯定就愿意用简化字了。”
“确实……”
……
职业技术学校。
桑景英跟同学一起,在做珐琅招牌。
一个同学做着做着,突然道:“桑景英,若简化字能推行,那该多好?如果我们的教材是有标点的白话文,用的还是简化字,我弟弟肯定就愿意读书了!”
他们如今的小学课本是新出的,语文课本里的课文比之以前私塾教的要简单许多。
但那也是没有标点的,只有一些小圆圈作为句读使用,那些文章还半文言半白话。
他有个弟弟,去读了一学期的书,就不愿再学,一心想回家种地……
这时,又有人道:“桑景英,你姐姐到底是怎么想出这样的故事来的?看她这书,我都以为她真的去过未来,写得也太真实了!”
“桑姐姐懂得也多,我之前从未想过,汉字可以简化。”
“桑景英,你运气真好,竟然投胎做了云景的弟弟!”
……
顾教授今天早上,看到最新一期的《新小说报》之后,就对简化汉字一事,赞不绝口。
这会儿,他吃完午饭没有课,更是直接找了个地方,就跟自己的学生说起简化汉字一事。
“其实古时,汉字也是做过简化的!最初的大篆小篆,如今早已没人用!时代在变化,文字也该与时俱进!如今民众的识字率亟待提高,却被繁杂的文字所阻碍!若想推行教育,需要先简化汉字!”
“其实百姓写书信,本就会将一些字简写,我们应该推广此事!”
“现如今,西方九成的人都识字,我在报纸上看到,美国白人的识字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我们想要赶超他们,必须推广教育!”
……
顾教授抑扬顿挫地说着话,又有许多学生围在他身边,听他讲话。
陆政安路过看到这一幕,羡慕不已。
他也想成为人群的焦点。
可惜,他的观点,很多人都不接受。
他现在,也没空干这些。
陆政安离开学校,匆匆回到家中。
在学校吃饭花销较大,而他现在没钱,只能回家吃饭。
其实当大学老师,即便只是个教预科生的老师,收入也很高。
但租界房租很贵,他们一家吃喝拉撒也要许多钱,他的孩子还要读书……
最重要的是,他们从日本来到这里,能带的东西不多。
也就是说,他们有很多生活用品需要添置。
陆政安只能省着花。
幸好,只要坚持几个月就行,等他多拿几个月的薪水,他们家也就不缺钱了。
陆政安想到这里,心情总算好了些。
以他的薪水,是有能力请个佣人的!找个女佣,在包吃住的情况下,一个月只要给两元。
陆政安还没走到家门口,就听到了自己妻儿的哭声。
他的妻儿在家门口站着,脚边堆着凌乱的衣服和生活用品,正不停哭泣。
“怎么了?”陆政安匆忙赶过去,然后面露尴尬。
他看到了屠卫巷!
被警察抓走,已经有些日子不见的屠卫巷,出现在了他面前!
屠卫巷瞧着瘦了很多,整个人阴沉沉的,看着陆政安的眼神就像是淬了毒,一副恨不得咬死陆政安的模样。
他现在最恨的人,就是陆政安。
针对云景的主意是陆政安出的,文章也是陆政安写的,结果陆政安一点事情都没有,反倒是他……
他已经被开除,以后就不再是大学教授。
他家的几家酒楼也被砸了个干净,损失惨重。
再加上有人上门找茬,他们家不得不赔出去许多钱财,他们家现在,已经没剩下多少钱!
他好不容易搭上的藤原先生,也不再看重他!
最重要的是,前段时间,他真的受尽苦楚。
被抓走的第一天就拉肚子,之后他的情况,更是一天比一天差。
他还有大烟瘾。
他随身带了一些鸦片,开头两天还能忍,后面就忍不了了,只能满地打滚,求那些警察给他鸦片……
而那些警察,他们站在旁边哈哈大笑。
屠卫巷这辈子,从未受过这样的羞辱。
他将所有的一切,都算到了陆政安头上,若非怕警察来抓人,恨不得当场打死陆政安。
现在他没有打死陆政安,却也将陆政安从自己租的房子里赶走,又将陆政安一家的衣服剪破,锅碗瓢盆全部砸碎。
“陆政安,你等着!”扔下这么一句话,屠卫巷带着人离开。
陆政安看到自己置办的家当都被打砸干净,差点吐血。
这次,他又损失了不少钱!
陆政安带着自己的妻儿,急急忙忙去找住处,昨晚刚从警局出来的屠卫巷,却是去了外面打听消息。
他心中的恨意难以消解,想给云景找点麻烦。
屠卫巷之前,曾去那些旧文人办的报纸投稿。这会儿,便又去了那里。
也是巧了,他竟然遇到一些旧文人聚在一起,讨伐云景,骂云景数典忘祖竟然想要简化汉字。
他们是坚决不同意这一点的,他们甚至希望民国能重开科举。
自古以来,都是用科举选拔人才,怎么能说不科举,就不科举了?
当然,说着说着,他们也说起了今日报纸上出现的那篇文章。
《新小说报》的作者说云景长得丑,还说云景的《真假千金》出英文版的事情,是假的!
“云景的底细,我们已经打听过,她一个家中破产的年轻女子,确实不可能在国外出书!”
“听说《新小说报》那边,一开始并不知道她的身份,他们兴许也是被她骗了,才在《新小说报》上,说云景的小说会出英文版。”
“应该就是如此!英国那么远,我们不可能去查证,她就借此骗人!”
……
说着说着,这些人甚至打算去《新小说报》编辑部要个说法,南城书局那边,自然也是要去的,总之不能让云景骗人!
“诸位,我们一起去!”
“对,一起去,拆穿云景的真面目!”
“《新小说报》胡说八道,必须当面道歉!”
……
他们其实知道,云景的书,是有一定概率,确实能出英文版的。
但就算要出,也不可能这么快!既如此,他们自然可以去找麻烦。
反正黄培成肯定拿不出证据!
他们这么想,却不知道,谭峥泓刚刚让人将英文版的《真假千金》,给《新小说报》编辑部和南城书局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