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震惊的黄培成

桑景云刚穿来这个世界的时候, 桑家一地鸡毛,她没有任何助力。

那时的她需要钱,需要稿费, 而要拿稿费,必须跟报社接触。

所以她打从一开始, 就没想把云景这个笔名,跟自己分割开。

也分割不开, 若有人铁了心要查,肯定会查到她头上。

只需查清《新小说报》给出的庄票是谁拿去钱庄兑现的, 就能把她给找出来。

因为清楚这些, 最初的时候, 桑景云甚至想过亲自去投稿。

她没这么干,纯粹是因为这时候的女作者受歧视, 《新小说报》可能会不愿意刊登女子写的小说。

但现在她已经写了三本小说, 让《新小说报》的销量节节升高。

她的小说,还已经翻译成英文, 即将在英国出版。

在这样的情况下, 即便她是女性的事情被公开, 也不会出现她写的小说卖不出去的情况。

此外,她默默地,悄无声息地在家里待着,被人害了都没人知道, 她这时候站出来, 引起一波腥风血雨, 关注她的人变多,别人就不好动她了。

现在的日本还没有开始全面侵华,他们不可能随随便便, 就把一个知名文人抓起来。

他们也没必要这么做。

当然,桑景云想要站出来,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她想做点什么。

这个时代,女性想要受教育,想要出去工作,想要得到自由太难了!

这个时代很多新式文人,在为受压迫的女性发声,但这远远不够。

女性想要话语权,不可能只靠他人的怜悯,她们必须站出来展现自己的价值。

她们或许不能去打仗,但她们可以写文章,可以从政,可以学医。

只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出现在人前,才能让这个时代的人意识到,女性或许在身体上比男人弱,但在别的方面,并不比男人差。

云景如果是一个男人,其实也不过就是,民国又多了一个小说写得好的男人 。

但云景如果是一个女人,那必然引起轰动。

想到这里,桑景云笑了笑。

自从她写了《真假千金》,就一直有人骂她,恨她。

等那些人发现她是个女人,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表情。

还有那些看了《真假千金》,受到鼓舞的女性。

如果云景是女性,她们得到的鼓舞,应该比之前更多。

桑景云想了很多,也做了决定。

其实,她打从一开始,就打算在自己有了一些名气之后,以“小说家云景”的身份跟人交际。

也因为这样,她直接把自己的真名倒过来做了笔名。

现在,时机正合适。

谭峥泓很支持桑景云的决定:“桑小姐,你早就该公开身份了,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有多厉害!”

今天上午在复旦大学校门口看热闹的时候,谭峥泓能感觉到黄培成对桑景云的不喜。

当时谭峥泓就有点不高兴。

桑景云多厉害啊!黄培成凭什么看不起桑景云?

他很想看黄培成知道桑景云的身份时的模样,那一定很有意思。

桑景云笑道:“是啊!”

某些男人,稍微做出一点成果,都能吹上天。

她在这个时代,已经能一本书拿一万多元的稿费,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展示出来?

桑景云上辈子的父母教会了她很多事情,比如在现实中,若是扮猪吃老虎,很容易真的被人当成猪,错失机会。

反倒是一些人很会吹牛,自己明明是猪,硬是把自己吹成老虎,别人或许真的就把他当老虎了。

一些女孩子就是太谦虚,才会被某些自信的人抢走了机会。

所以,跟诺伯特见面的时候,她给自己找了个老祖宗。

而往后,即便没有了传承一千多年的家族,她也可以拿着自己的作品当敲门砖,跟诺伯特等人平等交往。

桑景云拜托谭峥泓安排两个保镖过来,住在他们家保护他们,然后就拿出纸笔,开始写文章。

之前,她没有用云景的身份来做任何解释,而现在,她可以解释一下。

“云景告读者书:吾名桑景云,原居上海县城。祖父桑元善,操丝绸贾业,鼎盛时收入颇丰。岁余前,家父遭姜老二算计,染上大烟瘾,后又混迹其赌坊,荡尽家资。迫于生计,吾始为小说之撰,借以获稿资。《无名诀》者,乃吾览诸武侠篇章后所著;《真假千金》则缘自吾偶闻一事,复参以曩昔之境而成。至若《一个士兵》一书,吾于修习英文之际,在复旦顾教授处阅尽英文报章,遂萌创作之念……”

东兴抒发感想骂人的时候,都写大白话。

桑景云写小说时,也用白话,但在写这篇解释文章时,却用了这时的人常用的半文言文,以此跟东兴区分开。

文章开篇,她讲明自家情况,说了三本小说的创作思路。

之后,她又在文章里表示,她父亲是个老饕,早年四处品尝美食时,发现某些饭店会在做菜时加入罂粟并跟她提及,所以她才会在文里写到。

至于她在文里写有人用吗啡冒充戒烟药,则是因为她父亲以往戒烟时,曾购买所谓的戒烟药,当时,他们被骗走数十枚银元,她也就印象深刻。

正巧,在在《一个士兵》期间,她发现有人在来往于上海和租界的电车上,以及上海县城宣传戒烟药,就这么写了几句。

至于屠卫巷说她抛弃妻女,以及谋害妻女之事,子虚乌有!

她是女子,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把文章写完后,桑景云看向谭峥泓:“谭峥泓,我们去一趟《新小说报》编辑部,送我的这篇澄清文章,顺便当面向黄主编道个歉。”

费中绪一开始帮她投稿时,告诉黄培成,说她是个知名的新式文人。

这是骗人的,她需要向黄培成道歉。

谭峥泓道:“我爹的汽车在外面,我们坐汽车去。”

他去警察署那边打听消息的时候,为了让警察署的人不看轻他,特地开了自家的汽车,现在,这车就在外面。

“好。”桑景云答应下来。

两人上车后,司机就将车子启动,往《新小说报》编辑部开去。

《新小说报》编辑部,黄培成正在排明日的报纸。

以前《新小说报》都是白天印刷的,但近来,他们报社的一些作者时常拖稿,再加上他们的报纸销量变高,众人工作量变大,印刷报纸的工作,也就被放在了晚上。

终于排好版面,让人先印刷一份出来校对,黄培成找了个凳子坐下休息。

这时,他的一个好友来找他:“老黄,这几日很热闹啊!”

黄培成看自己朋友一脸八卦模样,就道:“你有什么想问的,就直接问吧!”

他这个朋友也不客气,直接问起云景和吕丽娘的事情。

黄培成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他这个朋友一脸惋惜:“我怎么就没有早早得到消息?若是早些得到这个消息,我今儿个早上,肯定也去复旦大学看热闹!”

一个大学教授,试图诬陷他人结果自食恶果……这场戏挺有意思,他想看。

黄培成道:“今日早上人特别多,那些站在后面的,其实也看不到什么,只能听前面的人转述。”

黄培成的友人当即问:“你是站在前面,还是站在后面?”

黄培成跟着桑家人,挤到了顾教授那边,把这场闹剧看了个清楚明白,当即道:“我站在前面。”

黄培成的友人愈发羡慕,又感叹起来:“云景先生非常人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却一点不着急,有大将风范。”

黄培成也觉得云景先生非常冷静,让人敬佩。

不,云景先生不见得是冷静,说不定是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在云景先生的掌控中。

昨天他去找谭峥泓的时候,谭峥泓一点不着急,由此可以看出,对这次的事情,云景先生早有安排。

说不定在屠卫巷动手前 ,云景先生就已经知道,这才改了稿件,加入会让美滋楼身败名裂的片段。

而这时,《新小说报》的一个编辑开口:“云景先生肯定经历过许多风浪,这些小事,他必然已经不放在眼里。”

“我也觉得应当是如此。”

“之前有许多人辱骂云景先生,云景先生同样毫不在意,他是有大智慧,要做大事的!”

……

桑景云跟着谭峥泓进来,刚好听到这些吹捧声。

她虽告诉自己要自信,但听到这些话,却也不免脸红。

黄培成第一时间看到谭峥泓,当即打招呼:“谭少!谭少你过来,可是有要事?”

说完,他又看了桑景云一眼。

黄培成住在租界。

去国外留过学,胆子很大的女性,他见了不少,并不把桑景云抛头露面的事情当回事。

但他对这姑娘,是有些不满的。

谭峥泓办事她总跟着,对谭峥泓说话,也不怎么客气。

今天早上,她还让谭峥泓帮她照顾她那一大家子人。

黄培成觉得,他若是谭峥泓,一定不找这样的女子做妻子。

谭峥泓道:“黄主编,明日的《新小说报》可有开始印刷?云景先生有一篇文章,想刊登在明日的报纸上。”

黄培成道:“明日的报纸尚未开始印刷,你要刊登的,是何文章?”

反正桑景云已经决定要公开身份!谭峥泓满脸笑容,将手上的文章递给黄培成。

到底是用半文言半白话写的,文章并不长。

黄培成不过扫了一眼,就将这文章的内容看全,看全后,他目瞪口呆:“这……这……”

他是不是看错了?云景先生说他是个女子?

现如今,在上海有许多人靠着写小说赚取稿费生活,黄培成身为《新小说报》主编,更是认识许多作者。

但他从未见过女子写小说!

女子也有识字写文章的,但她们的文字鲜少会见报。

云景的第一部小说是武侠小说,通篇没有感情描写,完全看不出是女子所写。

《真假千金》的主角虽是女子,但金月季的行事作风酷似男子,里面关于感情的描写也少之又少,一点不像是女子所写。

刚完结的这本书更不用说,里面写的是战火纷飞,是战友情!

云景怎么可能是女子?

而且这篇文章的笔迹,也跟云景以往的稿件的笔迹不一样。

黄培成不愿意相信谭峥泓说的话。

谭峥泓道:“这文章里所写,千真万确,黄主编要是不信,可以去问费编辑。”

黄培成立刻看向那些正在校对报纸的人:“明日的《新小说报》,你们晚点再印刷,等我回来再说!”

说完,他就对谭峥泓道:“走,我们去找费中绪!”

黄培成心乱如麻,整个人都有些恍惚,出门后险些被一辆黄包车撞到。

他身形晃了晃,谭峥泓见状,立刻扶住他。

这时,黄培成总算清醒了一些,然后就听谭峥泓身边那个年轻貌美的少女道:“黄主编,抱歉,我不是故意欺瞒你,只是当时我囊中羞涩,急需用钱,就让费编辑帮我遮掩,说云景是个颇有名气的新式文人。”

这事儿其实不是桑景云让费中绪做的,而是费中绪自个儿做的。

但费中绪帮了她许多,这罪名,还是由她来担着。

黄培成听到桑景云的话,却是又茫然了。

他没有理解错吧?这姑娘的意思……她是云景?

黄培成问:“你是云景?”

桑景云点了点头。

黄培成二话不说,狠狠地掐了自己一把。

他把自己掐得眉头紧皱,但掐完后,却还是道:“这梦里,竟还会疼!”

谭峥泓哭笑不得,拉着黄培成去了南城书局。

这段时间,南城书局依然很忙。

虽然《无名诀》的再版和《真假千金》的出版已经忙完,但《一个士兵》这本书,他们已经开始排版印刷了!

《无名诀》再版了一次,但那书依旧已经卖得差不多,《真假千金》一次印刷了四万本,也已经卖得所剩无几。

以此时的技术,加印非常麻烦,再加上现如今南城书局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纸张等用品,于是,南城书局的主编大手一挥,就决定《一个士兵》这本书,首印印六万册。

在现代时,因为科技的发展,书籍的制作便捷很多,印刷六万册书,无需太多时间。

但这个时代不同。

如今很多事情,都是人工在做,印刷六万册书费时费力。

费中绪要看顾着这本书的印刷,还要负责做《水浒传》连环画,已经忙到无以复加,以至于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吕丽娘的事情,都没怎么关注。

也不是没关注,应该说,等他关注的时候,事情都过去了!

昨日他去了郊外的印刷厂,盯着工人们印书,对报纸上说云景谋害妻女的事情,一无所知。

晚上回家,他又一个人早早睡下。

一直到今天早上,来到南城书局工作,他才知道昨日发生的事情。

他正想怒斥屠卫巷和吕丽娘,想说云景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就被告知,屠卫巷已经因为囚禁吕丽娘,逼迫吕丽娘诬陷云景,而被警方带走。

从头到尾都用不上他,他干脆就继续工作。

忙了一天终于可以回家,费中绪就见桑景云、谭峥泓和黄培成一起过来。

他跟这几人打了招呼,就听黄培成道:“费编辑,我们找个清静的地方说话。”

南城书局人来人往,费中绪就带着他们出门,去了附近一个茶楼。

这个点一般没人喝茶,茶楼里倒是清静得很。

一直到坐下,黄培成才从恍惚中回过神。

他将手上的文章递给费中绪,问:“费编辑,这文章所写内容可属实?”

费中绪认真看完,惊讶地看了桑景云一眼,然后道:“这文章所写内容,全部属实。”

黄培成张了张嘴,又一次看向桑景云。

费中绪道:“黄主编,我一开始也惊讶,觉得那样的小说不是一个小姑娘能写出来的,但此事千真万确,只能说有些人,是老天爷赏饭吃,就是会写东西……”

黄培成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呼出。

费中绪继续说着:“我们书局之前出的《西游记》连环画,也是桑小姐提议编写,并跟她弟弟一起完成的,如今,她弟弟还在独自编写《水浒传》连环画。”

黄培成又深吸了一口气。

已经到了这时候,费中绪不会骗他。

所以,他敬佩崇拜,觉得背景不凡的云景先生,其实是个小姑娘。

黄培成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但仔细想想,除了一开始费中绪说云景是个知名新式文人这事儿是骗他的以外,其他事情,云景并未骗过他,都是他自己猜的。

黄培成终于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这件事会引发的种种后果。

黄培成道:“桑小姐,你这文章刊登到报纸上以后,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应当会有一些人因为你是女子而支持你,但也有一些人,会因为你是女子,而对你诸多苛责,你也注定要遭受许多流言蜚语。”

“无妨。”桑景云道。

被说几句算不得什么,她也不会把那些闲言碎语放在心上。

她很清楚,自己走的道路是对的!

黄培成看到了桑景云眼里的坚定。

他到底是从事印刷行业的,接触的新思想很多,也就不觉得女子只能相夫教子。

甚至就算他这么觉得,他也不愿意云景去相夫教子。

这可是他的摇钱树!

自从开始刊登桑景云的小说,《新小说报》的销量就从六七千份暴涨到现在两万多份。

他希望云景一辈子不要结婚生子,一直给他写小说!

想到桑景云若是怀孕,怕是没办法继续写文章……黄培成甚至开始看谭峥泓不顺眼。

肯定是这人勾引了桑景云!

若是桑景云打算结婚生子,封笔不写……黄培成道:“桑小姐非常人也!桑小姐,你身为女子,却靠着写小说养活全家,这件事值得称颂!肯定能鼓舞许多女子,你莫要放弃!”

桑景云本就对黄培成印象很好,此时听到黄培成的话,更是好感大增。

黄培成的想法,与她是一样的!

桑景云道:“黄主编放心,我是不会放弃写作的,我会写一辈子。”

黄培成道:“好!桑小姐,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桑小姐,不知你新书写的是什么?”

桑景云就跟黄培成聊了聊自己的新书。

黄培成跟桑景云聊天的过程中,拐弯抹角地打听了一下桑景云和谭峥泓的情况,还问两人打算何时成亲。

等他得知桑景云暂时不打算成亲,便喜出望外。

他最怕的,就是桑景云成亲后,生儿育女不再写小说。

桑景云也猜到了黄培成的想法,笑道:“黄主编放心,我会一直写,只是我眼下已经不那么缺钱,往后应该不会写太多。每日写四千字,对我来说有些吃力,写久了我的胳膊还酸疼无比。我希望往后,《新小说报》在刊登我的文章时,可以少登些字数,每日刊登两三千字就可。”

之前那半年多,桑景云是真的很忙,不敢有丝毫松懈。

往后她想稍微轻松一点。

到时,她说不定可以双开。

她想写的东西非常多,只是有些不好用云景的笔名去写。

反正她现在已经没那么缺钱,不如用东兴的笔名去写!

桑景云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

黄培成也一口答应。

人活在这世上,难免生病,难免有杂事需要处理,不可能日日伏案写作。

他觉得桑景云想少登一些,应当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可以宽松一些。

能每日更新就好!

桑景云又道:“我往后写书时,会分好章节,黄主编你一日登一章便成。”

“好。”黄培成应下。

说定后,黄培成拿着桑景云给他的文章,回到《新小说报》编辑部。

“主编,谭少找你做什么?”

“主编,你之前瞧着不对劲,怎么了?”

“主编,你让我们不要急着印刷,所为何事?”

……

听到众人的疑问,黄培成道:“云景先生有一篇文章要登在明日的报纸上,所以我让你们别急着印刷。要登的就是这篇文章,你们快拿去排版。”

黄培成将手上的文章给出去,然后便开始观察那些编辑的表情。

果不其然,这一个个的,都变了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