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景云喜欢观察这个世界, 并将自己看到的种种记下,以便运用在小说里。
有需要的话,她会主动跟人接触, 比如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她就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 一个个铺子主动问过去。
但她其实并不是一个喜欢到处交朋友的人。
穿来这么久,她认识了很多人, 但除了谭峥泓这个整日来找她的人以外,她从未跟人深交。
洪永祥和费中绪都只是她的普通朋友, 她是不会突然想着要去跟对方一起吃顿饭, 联络感情的。
但桑学文不一样。
桑学文非常喜欢交朋友, 他曾经有很多朋友。
他瞧见一个顺眼的人,会主动跟人家交好。
他年轻时, 朋友遍布整个上海县城, 他总是今天去跟这人喝酒,明天去跟那人说话。
只是随着年纪增长, 他的朋友都结婚生子, 开始为生计奔波, 跟他的来往也就少了,在他败光家产后,更是全都远离了他。
他们其实多多少少借了一些钱给桑学文,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像李老板一样来要账, 毕竟早年桑学文请客吃饭乃至送礼, 是非常大方的, 他们也曾从桑学文身上得到好处。
这样交友广阔的桑学文,是知道很多事情的。
姜老二的所作所为,桑学文以前就跟桑景云说过很多, 而这次,在桑景云针对性的询问下,他说了更多。
不用上学因此一直在旁边听着的桑景雄,都听呆了。
桑景雄就是个小学生,他以前,哪里听过这些?
在他的感觉里,上海是一片祥和的,虽然也有穷人,但在他看来,那些人是自己不努力没本事才穷的。
他爷爷以前也只是个学徒,后来不还是赚下家财万贯?
终于说完,桑学文突然问:“景云,你想写姜老二?”
桑景云点了点头。
桑学文沉默片刻道:“景云,你别写,这帮人可能会伤害你。”
想了想,桑学文又说了一些,他败光桑家家产,想找姜老二报仇时发现的事情。
有人得罪了姜老二,姜老二是会暗中对人动手的!
桑学文还道:“我怀疑汪大头,就是姜老二弄死的。那会儿姜老二针对谭峥泓,说不定跟汪大头有关,后来姜老二没在谭峥泓身上讨到好,汪大头就死了。”
桑景云听到桑学文的话,心中一惊。
她为了扩大影响力,本是想用“云景”这个笔名来写针对姜老二的文章的,但听桑学文这么一说,就觉得不合适。
她这个笔名,若有人打定主意要挖,肯定会被挖出来。
她之前写《无名诀》,写《真假千金》,现在写《一个士兵》,里面涉及的最严重的事情,也就是骂了日本,而在当下,多的是直接在报纸上发“日本狼子野心”相关内容的文人,日本人不会专门盯上她。
“九一八事变”是十四年后的事情,她暂时是安全的。
但姜老二不一样,姜老二已经恨上她,她要是再写点什么,姜老二肯定会不择手段地报复她。
这个时代,人命不值钱。
姜老二花几十个银元,就可以买到一条命,让那人帮他动手。
她确实应该小心一些。
她现在反正已经不缺钱,不如就另外起一个跟自己完全不相干的笔名。
她还可以用自己的新笔名,多拉一点仇恨。
至于如何投稿……这可以让谭峥泓帮忙。
桑景云做了决定,就往楼上走。
她离开客厅时,看到桑景雄在问桑学文各种问题。
其实桑景雄自幼的生长环境,是有那么点问题的。
陆盈脾气太软,总是被他拿捏,再加上陆盈不识字,他在读了点书之后,就看不上陆盈。
桑学文这个当爹的,就没干过什么正经事儿,桑景雄自然也不把桑学文当回事。
当父母双方都没有威信,这个孩子自然长不好。
这半年,桑景云和桑景英在他面前树立了威信,他就乖多了,潜移默化下,一些观念也在改变。
至少现在桑钱氏喊他做事,他已经不会觉得他是男的,不用干家务。
毕竟在糕点铺的时候,男人也要做糕点,在他们家,桑学文更是干了不少事情,桑景英和谭峥泓也会帮忙。
之前桑景云房间里的旧窗帘,就是谭峥泓拆下来,和桑景英一起洗的。
桑景云刚回房间,就听到了谭峥泓的声音:“桑小姐,你终于回来了!”
之前桑景云不在,他觉得自己一个人待着特别不自在,也很没劲。
“嗯,我回来了,”桑景云道,“我刚才问了我爹一些事情,打算写几篇文章针对姜老二。”
谭峥泓问:“桑小姐打算写什么?”
桑景云笑道:“我要整理一下再写,现在还未确定。谭峥泓,这些文章我打算换个笔名发表,到时候要拜托你帮我投稿,嗯,偷摸扔在人家报社就行。我写的文章,肯定会招人恨,到时候就不要稿费了,免得有人找到我头上。”
若是桑景云又想要稿费,又不想让人知道,那是很难的。
有心人想查,肯定能查到。
但若是她不要稿费,那就简单了!
谭峥泓一口答应。
桑景云来了之后,谭峥泓就能专心翻译了。
而他翻译的时候,桑景云在纸上写写画画,给自己做大纲。
许久,桑景云终于确定了要写什么,同时站起身活动一下。
谭峥泓跟着起身活动,同时对桑景云道:“桑小姐,我打算下午去找诺伯特,把姜老二的事情跟他说一说,敲定《一个士兵》在英国出版的事情。”
《真假千金》这本书,谭峥泓已经拿给诺伯特看过。
诺伯特非常喜欢。
现如今,英国识字的人越来越多,近几年,女人更是走出家庭,来到工作岗位上。
为此,一些女作者写的书,或者以女性为主角的书非常畅销。
诺伯特觉得这本书比某些写贵族女性出轨,亦或者普通女孩嫁给贵族的小说要好看,工人们应该会喜欢,因此合同已经签下。
《一个士兵》这本书,谭峥泓也跟诺伯特提过,但诺伯特并没有给准信,毕竟这本书,若是后面出现一些得罪掌权者的情节,是不好出版的。
可现在,书里的情节出现在现实中,情况就不一样了。
这本书,一些人不希望它出版,但肯定也有人希望它出版。
英国也是有政治斗争的。
“好。”桑景云笑着答应,又跟谭峥泓讲了讲这本书的后续,又道:“你告诉诺伯特,作者写这本书,主要是为了提醒大家吗啡的危害,是为了士兵的健康着想。”
她这本书里,写了很多贪污的中下层军官,但没有写统治者不好,想在英国出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这书反战……这场战斗,本身已经快要进行不下去,等这书在英国出版的时候,正好是战争快要停止,民众反战情绪最激烈的时候,合乎民众的思想,应该能卖得不错。
桑景云热切希望这本书能在英国出版。
没别的原因,主要是这时的人,都觉得国外的东西好。
她这本书若是能在英国出版,国内的人肯定会更加认可它,愿意去看它。
谭峥泓道:“我会的!”
两人说完话,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桑景云下楼,就见桌上有谭峥泓带来的牛肉,还有一盘红烧鸭肉,以及两道时令蔬菜。
中午人少,菜也就没那么多。
谭峥泓一边吃,一边夸桑学文的手艺,吃饱后,就匆匆离开。
桑景云却是回了房间,她思考过后,决定新笔名叫“东兴”。
作者写文写多了,都是有自己的文风的,她若是用云景的文风去写东兴的文章,肯定会被人看出来。
所以,她用东兴的笔名写文章时,要换个文风。
换文风这事儿不容易,但并非做不到。
比如,她作为一个网络作者,上辈子的文风一直都是偏现代的,但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她看了很多这时候的小说。
这些小说都是白话文,但不是特别白话的那种,大概就是四大名著这样,白话里夹杂着一点文言文的。
看多了这些小说,她自然而然,就写出了用词偏古风的《双面魔君》。
《真假千金》延续了《双面魔君》的文风,放现代,是妥妥的古风小说。
至于《一个士兵》这部小说,她考虑到这时的读者的习惯,以及受到最近阅读的内容的影响,行文用词,依旧跟自己上辈子不一样。
现在东兴的文章,她多注意一点,也能写得不一样。
还可以用东北方言来迷惑他人。
桑景云上辈子读大学时,有个室友是东北的,两人同进同出,时间一长,桑景云就被那个室友带得不自觉用上东北口音。
后来,她还去东北旅居过一段时间。
她对东北很熟悉,还曾写了一个东北味的霸道总裁当男主。
现在,她可以把自己当成自己写过的东北霸总,然后用东北味的文字写文章骂人。
桑景云在思考过后,放弃了写小说,只打算写几篇骂人文章。
小说到底是小说,没办法指名道姓骂姜老二。
桑景云写的这篇文章的名字简单直白,就叫《上海县城的恶霸》。
“姜老二是上海县城的恶霸,该千刀万剐!”桑景云上来就是一句大白话,然后想象自己是一个东北老爷们,并以这样的口吻来骂姜老二。
桑景云还写了一些姜老二做过的事情,比如姜老二曾经将外地客商的钱抢光,然后将人杀死扔到江里。
她一边举例一边骂人,最后,又将文章内涵升华了一下,表示中国之所以不能强大,就是因为这些恶霸勾结官员,欺压百姓,以至于中国法治混乱。
反正没人知道这是自己写的,桑景云也就写得畅快淋漓,还把跟姜老二勾结的官员骂了一通,说对方是祸乱之源。
这篇文章,她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字。
写完,桑景云回头去看,觉得自己写得特别好。
民国时期,时常有文人在报纸上骂起来,她写《真假千金》的时候,就有人骂她。
现在,她也骂了别人!
桑景云突然想到,这段时间她可以单纯骂姜老二,但在骂完姜老二以后,她可以骂一骂别人。
这个时代,能骂的事情真的很多!
她不敢用真实身份去骂,但可以用假身份去骂。
这么想着,桑景云检查了一番自己手上的稿件。
她的这份骂人的稿件写得很好,但有些用词可以改一改。
而等她改过……桑景云相信,没人会觉得这文章是云景写的。
写完后,桑景云下楼,把正在复习的桑景雄叫上来:“景雄,你帮我誊抄一篇文章,我给你一角钱。”
桑景雄眼睛一亮:“姐,你要誊抄什么?”
桑景云把手上那篇骂人的文章交给桑景雄。
桑景雄看到文章,见是骂姜老二的,兴奋不已。
他对姜老二,那是恨到了骨子里。
要不是姜老二坑害桑学文,他现在还是个小少爷!
“姐,我一定好好抄!”
桑景云闻言道:“你抄这文章的时候,用心一点,争取写的字跟你平常的字不一样,免得被人寻仇。那姜老二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若是知道我们骂他,说不定会想要弄死我们。”
桑景雄认真点头。
桑景云就让他在旁边抄,自己则开始修改之前写的《一个士兵》。
“东兴”这个笔名,桑景云一开始,是不想家里人知道的。
但桑景雄很聪明,平日里听到点什么,保不齐就会猜出真相。
若是不跟他说实话,以至于他不知轻重地在外面乱说,那倒霉的是自己。
既如此,还不如就跟家里人说清楚,顺便把桑景雄拉下水。
东兴的稿件,以后都让桑景雄誊抄,在这样的情况下,桑景雄绝对不敢把她的笔名透露出去。
桑景雄没有证据证明那些是她写的,而不是桑景雄写的。
毕竟投稿的稿件,那可都是桑景雄的笔迹!
桑景云想了很多,桑景雄却一点都没有意识到不对。
他只觉得自己姐姐的这篇文章,写得实在太好。
他惊为天人!
里面那些骂人的话,他恨不得全部抄下来,背下来。
骂姜老二这件事,还让他打从骨子里觉得舒坦。
桑景雄认真抄写,桑景云看了一眼,发现他的字,竟然写得颇有气势。
到底年纪小,桑景雄的字算不得多么好,但气势还挺足,很配这篇文章。
这样就很好。
桑景云把自己之前写的《一个士兵》的稿件修改了一下,拿去给桑学文誊抄,然后开始写后续内容。
她写了差不多一千字的时候,桑景雄把那篇骂人的文章誊抄完了。
桑景云给了桑景雄一角钱,朝着他笑了笑:“多谢。”
她一直很忙,桑景丽这个乖孩子都不怎么接触,别说桑景雄这个熊孩子了。
不过现在桑景雄帮了她忙,她倒是愿意给桑景雄一个好脸色。
桑景雄拿着钱,竟是有些受宠若惊。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姐姐是家里最厉害的人,但之前,他姐一直不喜欢他。
他是后悔的,后悔以前得罪了自己的姐姐,但一直不知道要如何改善两人的关系。
现在桑景云对他的态度变好,他立刻高兴起来。
讨好了他姐,学一学写小说,他以后说不定能像他姐一样,赚大钱!
“姐,你以后需要誊抄稿件,可以找我!我只收爹一半的钱!”桑景雄拍着胸脯表示。
桑景云一时无言。
桑景雄这是打算抢“生意”?
她笑了笑开口:“你还要考中学,所有的稿件都给你誊抄会影响你读书。以后就这样,我新笔名‘东兴’的文章,都给你誊抄,我给的钱,跟给爹的一样多。”
桑景雄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桑景云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下午四点。
她希望自己手上的文章,明日就能刊登出来,但时间怕是来不及。
她最终决定,等明日再将之给谭峥泓。
但桑景云没想到,谭峥泓竟然又来找她了!
她卧室的门被敲响,桑景云打开门,就见谭峥泓站在外面:“桑小姐,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诺伯特愿意出版《一个士兵》这部小说!”
今日中午,谭峥泓从谭家离开后,就去找诺伯特了。
他正好遇到诺伯特和几个朋友在聚会。
更让谭峥泓惊讶的,是他们竟然在聊《一个士兵》这本书,以及昨日发生在上海县城码头上的事情。
诺伯特和他的朋友,是能说一些中文的,但都看不懂中文。
毕竟中文很难学,文言文更是难以读懂。
但他们身边,有精通英文的中国人,因此,他们的消息很灵通。
《一个士兵》这部小说,写的是西方战场。
诺伯特是从谭峥泓嘴里得知这部小说的,但之后,又有其他人跟他说起这部小说。
昨天书里写的事情成真之后,今日更是有人将这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告知了他。
他对这本书很好奇,就让翻译给他们讲这本书。
“这书的作者,应该去欧洲留过学!”
“这本书挺有意思。”
“诺伯特,你不是想做出版社?这本书可以出版。”
……
他们正说着,谭峥泓来了。
诺伯特将谭峥泓叫进去,直接问起《一个士兵》这本书。
谭峥泓见他们好奇,立刻就介绍起这本书来,还道:“诺伯特,等战争结束,一定会有很多士兵因为吗啡成瘾而生活不顺,你出版这本书,表达你对普通士兵的关心,应该能为你赢得许多赞誉!”
诺伯特听到这话,心动不已。
他决定出版这本书,和谭峥泓签订了合同。
当然,他也在合同里提到,若是这本书的后续内容里写了过分的内容,那他有权终止合同。
“谭峥泓,你真棒!”桑景云抱了一下谭峥泓。
谭峥泓从未被女孩子抱过,脸瞬间红了:“你,你……”
桑景云见他这么个样子,忍不住笑起来。
笑过之后,桑景云就将自己写的那篇骂人的文章递给谭峥泓:“谭峥泓,这是我新写的文章,要麻烦你帮忙投稿,就投给《上海日报》吧,别的报纸不一定愿意刊登这篇文章,但《上海日报》应该愿意。”
《上海日报》日销五六千份,上面的内容,多是上海各处的新闻,吵吵闹闹的什么都有。
但这份报纸很敢写。
比如上海有个富二代喜欢养狗,养了几十只,每天喂狗吃牛肉这件事,《上海日报》就报道过,还将那个富二代骂了一顿,感叹人不如狗。
今天《上海日报》刊登的文章,更是直接骂了姜老二。
桑景云觉得,自己的文章别人不敢登,但《上海日报》敢。
《上海日报》的主编高汉林据说不缺钱,办报纸是为了理想。
谭峥泓拿着手上的文章,都看呆了,不敢相信这是桑景云写的。
云景先生的小说他都看过,文风根本就不是这样的!
但这又肯定是桑景云写的。
只能说桑景云太厉害了!
谭峥泓立刻道:“桑小姐,我马上就去投稿!”
现在去投稿,这篇文章搞不好能刊登在明天的报纸上,再晚一点,肯定就不行了。
这么想着,谭峥泓依依不舍地开口:“桑小姐,我今天就不在你家吃晚饭了,等明日再来。”
“好,”桑景云笑道,“我送你下去。”
谭峥泓拿着手上的稿件离开桑家,骑上自行车后,就风驰电掣一般冲出去。
桑景云说过,不想让人知道这文章是她写的,想要秘密投稿。
既如此,谭峥泓肯定不会自己去投稿。
他买了帽子给自己戴上,又找来信封,将稿件放进去。
他在信封上写了几句话,然后找了个孩子,花了点钱让那个孩子把信送去《上海日报》编辑部。
今天时间紧,就先这么着,往后,他可以想个更稳妥的方法去投稿。
谭峥泓站在不远处,看着那个孩子去送信。
而这时,《上海日报》编辑部,高汉林正在对明日要刊登的内容,做最后的校对。
得知姜老二的所作所为后,高汉林非常愤怒。
因此,他在调查过姜老二的所作所为后,写了一篇文章揭露姜老二的行为,并怒骂姜老二。
他还将之放在头版头条。
“姜老二这样的人,必须枪毙!”高汉林非常愤怒:“此人开赌场卖鸦片,此等恶行人神共愤,必遭天谴!”
高汉林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太生气。
高汉林却道:“我如何能不生气?姜老二敢这样做,必然是有人护着他!那些官员……唉!”
正说着,门房突然进来:“高主编,有个孩子送了一封信给你。”
高汉林闻言有些惊讶,他接过信封打开,然后就愣住了。
这骂得比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