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交稿

租界的房子, 只桑景云和桑景英去看过,桑家其他人并未看过。

他们甚至没怎么去过租界。

再加上租界这几年的变化很大……众人眼花缭乱。

他们的船停在一个码头上,这里已经有谭家的保镖雇了车等着, 很快就帮他们将东西搬到车上,又给他们叫了黄包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他们的新住处。

这地方地段很好, 他们的房子也很漂亮。

桑景云带着家里人进门,说了自己的安排。

二楼中间最大的卧室被她占了, 对此,其他人都没有意见, 毕竟在他们看来, 这房子是她租的。

而三楼的三个房间, 中间最大最规整的那间给了桑景英,两侧的那两间, 一间给桑景雄, 一间给桑景丽。

桑景英现在也有赚钱,他一个月编写八到十册的《水浒传》连环画, 收入堪比租界的记者和普通编辑。

这日晚上, 他们一家跟中午一样, 随便吃了点,然后就早早睡下。

租界现在是有电的,但这栋房子并没有通电,桑景云暂时使用的, 还是油灯。

这是因为用电太贵。

早几年, 电费是按照灯泡来算的, 家里有一个灯泡,那每月电费一元,两个灯泡则每月电费两元。

安装时, 还要出专门的安装费。

现在的电价比之前几年要便宜一些,但也没有便宜到哪里去。

要再过几年,进入20年代,电价的计算方法才会完全改变,按照实际用电量来算钱。

虽然电费很贵,但桑景云依然打算找人来家里装电线和电灯。

电费比较贵,就先装两盏电灯,一个装在楼下餐厅,另一个装在她卧室带的书房里。

如此一来,她晚上就能学习工作了。

至于家里其他人,他们晚上要学习,可以去餐厅。

餐厅有个能坐八个人的圆桌,可以让好几个人一起看书学习。

这件事,桑景云打算明天去办。

第二天是周日,桑景云和桑景英一起,在询问过邻居后,找到电力公司,提了想要安装电灯的事情。

此时安装电灯,尚且是个技术活,上海会的人不多。

因此他们要排队等候,电力公司的人,会在一个月内帮他们把电灯安装好。

电力公司的公司的人还告诉他们:“你们所在的地段很好,周围已经有好些人家通电,因而安装费会便宜很多。”

“多谢。”桑景云挺高兴。

多拉一段电线,就要多付几元钱。

能省点钱,总归是好事。

办完这件事,桑景云和桑景英又一起去了附近的一所女校。

现代的学校都非常大,这时的学校却很小。

那女校占地面积,最多两百个平方,就是一栋比他们家稍微大一点的两层楼房,里面大概有五六个教室。

这是一所小学,包括初小和高小,一个年级就只有一个班,每个班收二十到三十个学生。

一年级刚开学,班级人数也没有满,桑景丽想要插班入学不成问题。

至于陆盈……

这所学校是女子所办,桑景云找到对方,说自己母亲在听自己读了《真假千金》后,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想进学校读书,希望对方能同意。

略一思索,这位三十多岁看着非常干练的女校长便答应下来,还道:“你的母亲年纪不小,却还愿意读书,这是值得赞扬的,也能激励身边人!我们学校,非常欢迎她的到来!”

这件事办成,桑景云松了一口气。

只是学费不便宜。

此时便宜的中学,一学期学费不过十几元,但这所学校,每人每学期的学费是五十元,还需要再花钱添置别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做校服。

陆盈和桑景丽想要入学,总花费大概在一百二十元上下。

桑景元此刻,压根就拿不出这么多钱。

好在学校并没有要求马上交费,还说可以试读几天,看能不能跟上。

桑景云道:“多谢校长!我们刚在租界买房,尚未安顿好,等过两天,我再让我母亲和我妹妹过来试读。”

谈好后,桑景云就开始琢磨学费的事情。

她是公历二月初写完《真假千金》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星期。

这段时间,她的新书陆陆续续写了两万多字,今日回去后整理一番,明天可以拿去给费中绪,再拜托费中绪快些将稿件送去《新小说报》,她也就能早点拿到稿费。

桑景云打算快点将新书送去《新小说报》的时候,《新小说报》编辑部,黄培成正急得团团转。

《真假千金》的稿件,他手上只剩下两万多字,再过一星期,这本书就会刊登完!

但云景的新书,现在他还没瞧见!

若是云景不再写新书,《新小说报》的销量肯定会下跌。

黄培成希望云景能继续写,不止继续写,他还希望云景的新书,能有《双面魔君》和《真假千金》的水准!

今天是周日,是平常费中绪帮云景送稿件来《新小说报》编辑部的日子,黄培成焦急地等待着,然而稿件一直没影。

虽然有时候,费中绪是周一再过来送稿件的,但想到上周费中绪一个字都没送过来……

心中担忧的黄培成,终于克制不住,去了南城书局。

南城书局,费中绪依旧在忙。

突然得知有人来找自己,他还挺高兴——总算可以歇一会儿!

来到外面,瞧见黄培成,费中绪问:“黄主编,你怎么来了?”

黄培成苦笑:“费先生,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我过来,自然是为了云景先生的新书。”

前几日桑景云曾经去找费中绪,跟他预支版税,那时,费中绪问了桑景云新书的事情。

现在,他便将桑景云说的告知黄培成:“黄主编,云景先生已经在写新书了,只是新书的题材比较特殊,她写得有些慢,因而开头要过几天才写好,到时给你送过去。”

黄培成道:“我手上《真假千金》的稿件已经不足三万字,也不知云景先生的新小说能否接上。”

费中绪道:“应该可以,黄主编不用担心。”

黄培成这才放下心来。

费中绪在黄培成离开后,又忙碌起来。

他其实有些惦记洪永祥,只是他太忙了,这点惦记,很快就被甩到脑后。

第二日是周一。

桑景云下楼时,就见桌上摆了好几种食物。

他们是前天搬过来的,昨天一直在收拾东西,一日三餐很糊弄,但今日不同。

一大早,桑学文、桑钱氏和阿兰就起来做早餐了。

他们煮了粥,做了蛋饼,炒了青菜和咸菜,桑钱氏还出去买了点油条回来。

这样的早餐,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桑景云吃得肚皮滚圆。

吃饱后,已经请了几天假的桑景英急急忙忙去上学了,桑景云则找到桑钱氏:“奶奶,你与我一道去找费先生,把我前些日子写的稿件给他吧!往后,还要麻烦你帮我送稿件。”

这房子明明超预算,但桑景云坚持要买的原因之一,是这房子离南城书局很近。

理所当然,这房子离费中绪的住处也很近。

租界是扩张了好几次的,而这里,是最初的那块地方。

桑钱氏一口答应,而这时,桑景云让桑学文新做的蛋饼也做好了。

桑景云拿出一个三层食盒,最下面那层放进去热粥,中间放蛋饼,最上面放几样小菜,拎着就往费中绪住的地方走去。

她没去过费中绪家,只知道个大概住处,按照费中绪的说法,他住的是马棚楼,特别好找。

确实很好找!

桑景云很快就瞧见费中绪描述中的马棚楼。

这马棚楼是连着一个大宅子的,只是从外面也能上二楼。

桑景云和门房打听了一下,确定费中绪住这里,又看了看时间,就上楼敲门。

费中绪刚起床,就听到敲门声,开门见到桑景云,有些惊讶:“桑小姐?”

“我的新书已经写好开头,就给你送来了,”桑景云笑了笑,“我还给你带了早饭。”

费中绪连忙让桑景云和桑钱氏进去,又道:“你的新书迟迟没动静,昨日《新小说报》的主编,都来南城书局找我了!”

桑景云无奈:“我这新书,写得已经够快,可算不上迟迟没动静。”

费中绪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开口:“也是,别的作者,可写不了你这么多!”

桑景云深以为然。

这时白话文刚兴起,人们写字还普遍用毛笔,一天能写数千字的人,真的不多。

早餐还热着,桑景云让费中绪趁热吃,又将稿件拿出。

费中绪接过稿件,便看起来:“我对你的新书,早已好奇万分,你这次写的又是什么?我觉得跟女子解放相关的小说,还有很多可以写,我前几天就看到一篇呼吁放胸的文章。”

“放胸?”桑景云一愣,突然想到民国以前的女子,除了裹脚以外,似乎还束胸。

只是她对束胸一事不是很清楚,她这身体以前很瘦弱,并未发育好,也就没人跟她提这件事。

现在她可以去了解一番相关内容。

桑景云想着这件事的时候,费中绪却是翻开稿件看起来,而他这一看,就被惊住了。

桑景云的新书,写的竟然是国外?

他以为桑景云,会写一部跟《真假千金》差不多的小说,这样的小说是讨人喜欢的,也能帮助到一些人。

不然,再写一部武侠小说也可以,《无名诀》非常受欢迎,一些书商千里迢迢找到他们,就是为了购置《无名诀》。

结果,桑景云竟然写国外!

她并未在国外生活过,能写好国外?这写的甚至不只是国外,还包括战争!

费中绪带着些狐疑看下去,然后又一次被惊住。

桑景云将战场描绘地太过真实,好似她上过战场一般。

费中绪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对桑景云来说,真的不难。

现代人,就算没有亲身经历战争,也都看过战争相关的视频!

相关的小说,桑景云更是没少看。

写点战争场景,对她来说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