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算计

桑景云和谭峥泓在顾教授那里看资料时, 《申报》副刊的汪编辑找到了那些组织起来,一起研究血吸虫病的科研人员和医生。

现如今政府缺钱,自然不会拨款让人研究血吸虫病, 这些人只能自发组织起来,进行研究。

他们集资租下一处地方当研究所, 又从国外购买了一些设备。

因购买的设备还没送到,他们研究所现在使用的, 是冯院长从自己医院里拿来的设备。

他们想研究出治疗血吸虫病的方法,但一点眉目都没有, 甚至没办法开展研究。

他们每日都在跟上海郊区百姓的粪便打交道, 轮流给上海郊区的百姓化验。

到现在为止, 已经有上百人被验出患有血吸虫病。

这些人被各自的村子安排到单独的地方居住,他们的排泄物也都被销毁。

政府不管血吸虫病, 但这些医生和科研人员自掏腰包, 竟是遏制了血吸虫病的蔓延。

他们这段时间非常忙,甚至没空回家过年, 但因为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全都干劲十足。

这日, 给研究血吸虫病一事提供了部分资金和诸多设备的冯院长又来了这个简易的研究所。

因每日都要化验粪便,研究所有一股怪味。

而冯院长刚进去,就见一个年轻人正在忙碌。

这个年轻医生,曾作为志愿者, 前往江苏疫情最严重的地方。

大约是曾经见过惨绝人寰的场景, 他成为了研究所里最努力的人。

冯院长欣赏地看着他, 正想夸他几句,门外突然传来声音:“有人在吗?”

冯院长闻言,好奇地来到外面, 就见外面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年男人。

“兄台前来,所为何事?”冯院长好奇询问,

这个找过来的中年男人,正是汪编辑,他瞧见冯院长,先做了自我介绍,又询问冯院长的身份。

冯院长并未隐瞒,说出自己身份。

“原来是冯院长!”中年男人喜出望外,立刻说明来意:“冯院长,我是《申报》副刊编辑,数月前,我刊收到一位匿名人士的投稿,说他从国外研究所得知,血吸虫病的传播跟钉螺有关,当时云景先生还未在小说里写到血吸虫,我也未曾听闻这方面的消息,就并未将之当回事……”

说着,汪编辑拿出当时的投稿信件,当作证据给冯院长看。

冯院长认真看过,惊讶万分。

他没想到,在云景之前,竟然也已经有人知晓这件事。

看时间,说不定云景能知道血吸虫病的存在,是因为这个人。

“你来找我,莫不是这人想见我?”冯院长问。

汪编辑道:“并非如此,我来找冯院长,是因为那人又寄来一份稿件,让我转交正在研究血吸虫病的医生或者科研人员。”

冯院长听了此话,立刻就想到了什么:“莫非他又得知了国外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汪编辑道:“冯院长,我并不是学医的,他这次给我的稿件,我并不能全然看懂。”

他说着,就将自己手上的稿件,递到冯院长面前。

冯院长看过后,面露震惊。

这些年,显微镜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也就发现了很多细菌。

比如1880年,就有一位外科医生在脓液中观察到葡萄球菌。

现如今,西医已经确定,是细菌造成感染,让很多人丧命。

全世界有无数人在研究微生物,也找到了一些可以用来消毒的药物,但已经感染的人,他们找不到方法来医治,只能听天由命。

若是这信纸上写的东西属实,青霉素当真能杀死许多细菌,全世界的医疗水平,将会前进一大步。

冯院长当即道:“汪编辑,此事事关重大,您一定不能再告诉其他人。”

汪编辑答应下来。

他知道了国外秘密研究的东西,若是透露出去,会惹来麻烦,他是决计不会自找麻烦的。

冯院长心情激荡,在汪编辑走后,他看了一眼身后研究血吸虫病的研究所,带着手上的信纸快步离开。

这个研究血吸虫病的研究所,是没有能力研究细菌的,他们也没有时间去做这个研究。

他打算先自己验证一番,若是当真如此,那他立刻给自己在国外的朋友写信,让朋友带着研究设备回国,与他一起研究!

冯院长的医院里,有一个小型研究室。

这里有显微镜,但没有已经培养好的细菌。

冯院长想办法培养了一些细菌,又亲自去找发霉的东西……

接下来几日,桑景云和谭峥泓,每天都去顾教授家看资料。

桑景云已经写下新书开头,大概知道自己需要的资料是什么,也就专心记录。

谭峥泓本想帮洪永祥找一些资料,结果顾教授给了他一本以前去法国留学的学生写的《欧洲留学注意事项》,他也就不用再整理。

他干脆每天在顾教授这里翻译《真假千金》。

顾教授很喜欢《真假千金》这本书,每天早上,都会看报纸上的更新,但对谭峥泓的翻译颇有微辞,觉得谭峥泓用词太过简单直白,没有美感。

但他平日里工作很忙,因而没时间帮谭峥泓整理,只能叮嘱谭峥泓,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帮他整理文稿,绝不能毁了云景先生的书。

“顾教授你放心!这是云景先生的书,我一定好好对待!”谭峥泓向顾教授保证。

顾教授很满意,跟谭峥泓聊了几句后,又去找桑景云说话。

他对桑景云很欣赏。

一个在上海县城长大,没有在正规学校读过书的女子,竟然能有这样的见识,还能将英文学得这般好,着实不容易。

说着说着,桑景云道:“顾教授,谢谢您这段时间的帮助,我想找的资料已经找得差不多,从明日开始,就不过来了。”

她和谭峥泓是元宵节过来看资料的,今天已经正月二十,看了足足六天。

她要写的是小说,现如今收集到的资料,已经足够用。

这些资料,肯定是不够全面的,到时一些找不到资料的内容,她直接编一点写上去就成。

“你大老远过来,确实不容易,我看你除了战争外,还喜欢那些写英国风土人情的书,我这边有两本刚到手的英国小说,应当符合你的要求,你可以带走阅读。”顾教授道。

桑景云当即道谢。

此时的英国人写的,以这个时代为背景的小说,能让她对欧洲的情况有个详细了解,妥妥的资料书。

这天,他们到下午三点才离开,离开时,桑景云从顾教授这里,借走了一本书。

她很喜欢那本书,坐在黄包车上的时候,就翻阅起来。

这书她没看过,看名字并不是后世学校鼓励孩子们去看的西方名著,但在她看来,比她看过的某些名著要好看。

里面还有很多她想要知道的信息。

桑景云非常喜欢这本书,谭峥泓见桑景云这般喜欢,忍不住笑了笑。

两人到上海县城时,是四点多。

谭峥泓照旧雇了一艘船,让那艘船载着他们往孤儿院走。

电车站附近一个十几岁的人瞧见这一幕,立刻往附近的一家赌坊跑,将谭峥泓已经从租界回来的事情告知赌坊里的人。

姜老二那日让人调查过谭峥泓之后,便不再管这件事。

现如今,是姜老二手底下一个小头目在盯着谭峥泓。

谭峥泓就是一只肥羊,这个小头目对谭峥泓很感兴趣,一心想把谭峥泓引到赌坊,榨干谭家的钱。

他特地安排了两个会说粤语的人接近谭峥泓,可惜无功而返。

这段时间,谭峥泓还日日带着桑家的小姑娘去租界,让他们的人没机会接近。

这两人到了租界后,都会坐黄包车,不好跟踪,因此他不知道谭峥泓去租界都做了什么。

但他觉得,大概率就是小少爷带着落魄小姐去买买买,讨那位小姐的欢心。

说起来,桑家的大小姐长开了之后,着实好看,可惜桑家败落后,桑学文虽然戒不了大烟,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借钱买烟,但不再来他们赌坊,不然,他们可以让桑学文签个契书,把这女儿给卖了!

这个小头目已经有些没耐心,就打算用些不寻常的手段,接近谭峥泓。

“安排几个人,去抢了那位谭少爷,把他弄水里去,再让他的“老乡”去救他,顺道给他喂点大烟。”这个小头目开口。

这大冬天的,谭峥泓落水后肯定会不舒服,也会对把他救起的人感激不尽。

他们可以借此机会,让谭峥泓染上烟瘾。

再把人往风月场所带一带,往他们赌坊带一带……

事情不知不觉,就能成。

桑景云和谭峥泓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此时,桑景云正琢磨搬家去租界的事情。

她穿来这个世界,其实还不到五个月。

一开始桑学文没把大烟戒掉,她手上的钱也不够,就没想着要搬家。

等她手上有了点钱,隔壁就开了孤儿院,她对这件事很上心,便也没打算搬。

当然她不搬,还有个原因。

桑家会落魄,是因为被人算计了。

现如今上海的黑恶势力非常猖獗,帮派横行,算计桑家的,就是盘踞上海县城,手底下开了很多烟馆赌坊的姜老二。

那些人做事狠辣,若是他们不安分,说不定就会想办法弄死他们。

他们一家在上海没有后台,去了租界后,大概率买不到好地段的房子,还举目无亲,就算死了,也没人会帮他们说句话。

所以,桑景云一直很低调。

但现在,她觉得搬去租界也无妨。

住在租界,真的会方便很多,她现在住的地方太偏了。

随着《真假千金》完结,她又有大批稿费入账。

她还认识了谭峥泓,可以拜托谭峥泓帮他找一处安全的地方买房。

只是她搬去租界,桑家人就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地方……

桑景云正这么想着,前方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她被吓了一跳,然后发现是有人往水里扔了一块石头。

同时,一艘船挡在他们面前,船上一共有四个人,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用布蒙着脸的男人“嘻嘻”一笑,拿出一把枪对着他们:“抢劫!现在,把你们身上的钱全部拿出来!”

桑景云还未反应过来,她身边的谭峥泓突然将她扑倒在船舱里。

这艘船是随便雇的,并不干净,桑景云倒地的瞬间,闻到了难闻的鱼腥味,脸也狠狠地砸在地上。

她又是难受又是疼,但根本顾不得这些。

因为在她被谭峥泓扑倒的瞬间,枪声响起。

她一动都不敢动,过了一会儿,才听到谭峥泓的保镖开口:“少爷,已经没事了。”

桑景云坐起身,发现他们这边的人都没事,对面的人,却已经被打死。

谭峥泓的保镖,明显比这些来抢劫的人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