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景云对丝绸这一块, 所知不多。
但她曾听桑元善说,日本如今的蚕丝产量,已经超过中国。
此时国内生产技术落后, 而且基本靠手工,日本却已经开始使用机器降低成本, 因此日本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
丝绸一直很受西方人欢迎,现如今, 他们国家就依靠丝绸出口,换取大量外汇, 并从国外购入钢铁等, 武装自己。
而他们国家在做这些的时候, 日本应该也在做这些。
上辈子,桑景云还听家里长辈说起别的一些事情。
据说, 抗日战争开始后, 日本曾将他们国家大批品种复杂,质量不好的蚕种卖到中国, 又将中国的好蚕种掠夺到日本, 并大肆破坏江浙一带的育种工厂以及桑园。
当时, 他们村村民辛辛苦苦养出的蚕茧,价格还由日本人规定。
日本,是在蓄意破坏他们国家各种能挣外汇,或者能生产战略物资的产业。
这些事情, 她了解一番后, 可以在小说里提一提, 让那些有识之士提前警醒。
桑景云只是一个普通人,能知道的信息不多,但桑元善一直做丝绸生意, 有很多生意伙伴,她上门去问,应该能问到一些事情。
桑景云学到中午,就回了桑家。
桑学文正在做菜。
如今天冷,菜容易凉,桑学文就偏爱做炖菜。
今天他就做了香菇炖鸡,里面还放了笋干,又有一个萝卜排骨汤。
这两道菜做好,他就让桑钱氏去隔壁喊人吃饭,同时开始炒青菜。
青菜提前炒好会冷,他现在都不会提前做。
这段日子,泥瓦匠已经不在孤儿院干活,但孤儿院多了两个木工,所以吃饭的人依旧很多。
但他们家已经不会坐不下,那两个木工给孤儿院做了些桌椅后,先将之搬到桑家这边用着,如今他们家堂屋里,摆满桌椅。
最后一个上桌的菜,是糖炒年糕。
桑学文舍得用猪油,这年糕被煎得金黄,外皮焦脆,上面裹了糖浆和芝麻,一口下去,浓浓的满足感。
谭峥泓果然很喜欢,夸赞个不停。
桑景云也很喜欢,一口气吃了好几块,连米饭都没吃。
吃过饭,谭峥泓匆匆离开。
他现在要忙的,不止忙孤儿院的事情。
他采纳桑景云的意见,在那两个泥瓦匠建造好孤儿院后,组建了一个建筑队。
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让自己父亲安排给他的助理,带着建筑队的人,帮棚户区的百姓修房子。
棚户区的房子,大多是住在那里的人,自己找些木头茅草盖起来的,漏风又漏雨。
夏天还好,即便漏雨,也不会要人命。
但冬天漏雨,是会冻死人的。
于是,谭峥泓让泥瓦匠帮着把那些人的房子修一修,又在棚户区旁边盖了几间平房。
若是寒冬腊月有人房子坏了,可以到平房这边过冬。
今天下午,他打算过去看看成果,毕竟接下来两天,他都会待在租界。
谭峥泓这天在棚户区待到下午三点多,然后坐船往县城赶,又坐电车去租界。
等他回家时,天已经漆黑一片。
不过租界这边通了电,有很多灯光,他家的灯就亮着。
谭峥泓一进门,就瞧见自己父亲在餐桌前坐着喝茶。
谭大盛瞧见谭峥泓就笑起来:“吃了没?”
“还没!爹,我快饿死了。”谭峥泓坐在谭大盛对面。
家里的佣人早已准备好饭菜,见他坐下立刻端上来。
谭大盛也刚回来,还没吃,就跟谭峥泓一起吃。
“还是家里的东西好吃。”谭大盛一边吃,一边询问谭峥泓孤儿院那边的情况,得知谭峥泓又没钱了,他还大手一挥,给了谭峥泓一百元。
谭峥泓道:“爸,我明儿个要去做一件事,兴许要花不少钱。”
“什么事?”谭大盛问。
谭峥泓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爹,我想把云景先生的新书翻译成英文,这应当是要花钱从云景先生手上买版权的。”
“新书?他之前的书写完了?”谭大盛问。
谭大盛看过《双面魔君》,还挺喜欢这书,但后来他很忙,也就不看了,想着等完结再看。
谭峥泓道:“对,他已经写完《双面魔君》,还写了新书。”
“这两天我有空,正好可以看一看《双面魔君》,至于你要翻译他的新书这事儿,我找人陪你去问问,钱我来出。”谭大盛大手一挥。
谭大盛想为国家做点什么,但他其实还有别的想法。
他想做官。
之前他就曾联系清政府的人,想要以提供物资的方式,要一个官职做。
然而事情还没谈妥,清政府就没了。
这几年,他又联系了现在的政府。
他确实是来上海盖工厂的,但也会借着买设备,帮政府从国外买一些别的东西,偷偷运回来。
如今这事儿已经办成,他可以歇一歇。
“爹你真好,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爹!”谭峥泓立刻道。
谭大盛哈哈大笑,积攒的疲惫一扫而空,又给了儿子一百块钱。
等吃过饭,从谭大盛那里得到巨款的谭峥泓不仅给谭大盛端了洗脚水,还拿来《新小说报》,念上面故事给谭大盛听。
谭大盛自然不会拒绝,认真听谭峥泓念《双面魔君》。
不过,等时间来到八点,他就将谭峥泓赶走,让谭峥泓去洗漱睡觉。
至于他自己,则拿着谭峥泓整理好的报纸,靠在床上,慢慢地看。
谭大盛一直都是不爱看书的,但这本书给他的感觉,与寻常的书不一样。
他看这书,看得停不下来。
谭大盛已经许久没看这本书,攒下很多报纸,他看得又慢,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后半夜。
他知道自己该睡了,但孟佑设了个局针对张四爷,眼瞅着就要成功。
不看完他睡不着。
谭大盛一直到看完整本书,才觉心满意足。
然后他就看到《真假千金》这个名字。
这是他儿子打算翻译的书,他再看点?
了解一下再睡。
谭大盛就这么继续看了下去,一直到所有的内容都看完,没得看了,才将报纸放下。
所以,金月季后面怎么样了?
谭大盛心里抓心挠肝一般难受,这天晚上做梦,竟然梦到谭峥泓被人换走,以至于早上起来时,发现自己身上被吓出了冷汗。
不过等醒过来,他就知道梦里的事情不存在。
谭峥泓长得像他,当初还是在自己家里生的,不可能被人换走。
他看了这书,还挺喜欢金月季这姑娘,他儿子就需要一个这么厉害的媳妇儿,不然将来会被人欺负。
谭大盛昨天很晚才睡,但早上依旧准时醒来,总共就睡了三四个小时。
因为没睡好,他有些头昏脑胀,好在今天没什么事情,他白天能睡觉。
下了楼,谭大盛就见自己儿子神采奕奕,已经在吃早饭。
他们家规矩少,吃饭并非一定要等人齐了才能吃。
“爹,今天的馄饨很好吃。”谭峥泓一边说,一边让佣人去下馄饨。
早饭是馄饨和生煎包,谭峥泓胃口好,吃了一碗馄饨外加十个生煎包,一边吃,还一边看报。
谭大盛问:“你有没有多买几份《新小说报》?”
谭峥泓道:“有,我每天都买五份,有的收藏有的送人,这份改天要带去孤儿院。”
谭大盛当即让人拿一份过来,看今天刊登的《真假千金》的内容。
谭峥泓有些惊讶:“爹,你不是连《双面魔君》都没看完?”
谭大盛轻咳一声:“昨天看完了。”
谭峥泓:“……”所以他爹昨天熬夜看小说?
谭峥泓很想马上就去《新小说报》编辑部,但这个时间,《新小说报》编辑部应该没人。
更何况,他爹说要找人陪他去,那人现在还没过来。
谭峥泓又翻译了一点《真假千金》,一直到快九点,他爹找的人来到他们家,他才和那人一起坐上黄包车,前往《新小说报》编辑部。
太平天国盘踞在江浙一带的时候,就有很多江浙富豪逃到租界生活,现如今,租界人口已经非常多,远比上海县城繁华。
这里来来往往,到处都是黄包车。
谭峥泓到了地方,就对车夫道:“赵叔,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好嘞,小少爷。”赵叔开口。
他是在南洋的时候,就跟着谭大盛的老人,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但身手一点都不比谭峥泓身边的保镖差。
平日里,他都在谭家的宅子里歇着,偶尔才拉一拉谭峥泓。
谭峥泓告别赵叔,就跟谭大盛帮他找的人,一起走进《新小说报》编辑部。
黄培成一眼就看到了谭峥泓。
谭峥泓的穿着打扮不简单,就他这一身行头,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
黄培成并不是一个热情的人,遇到有钱人除外。
他笑着迎上去:“两位来我们报社有何事?”
谭峥泓道:“你好,我想找报社主编谈点事情。”
“我就是报社主编,我叫黄培成。”黄培成自我介绍了一番。
“你好,黄主编,我叫谭峥泓。”谭峥泓也做了自我介绍,随即说了自己的来意:“黄主编你好,我是云景的读者,非常喜欢《双面魔君》和《真假千金》,我这次过来,是想购买《真假千金》的英文版权,我想将之翻译成英文出版。”
黄培成一开始听谭峥泓说他是云景的读者时,以为谭峥泓来找自己,跟其他人一样,是想要认识云景。
但他对云景的身份,一无所知。
黄培成正琢磨要怎么在说不出云景信息的情况下,跟谭峥泓搞好关系,就听到谭峥泓说他想要翻译云景的小说。
黄培成瞬间愣住。
现如今,国内懂英文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也不少。
这些人里,有很多会在业余的时候,从事翻译工作,将国外的资料翻译成中文。
也有人会将国外的小说翻译成中文,但非常少,而这样的翻译小说,售价非常昂贵。
黄培成怎么都想不到,竟然会有人想要将他们国家一本在报纸上连载的小说,翻译成英文出版!
外国人会喜欢他们国家的小说吗?
不,关键不是这个。
有人要把他们报纸上的小说翻译成英文,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黄培成很惊喜,但也不敢随意答应:“谭先生,这件事我要问一问云景先生。”
“这是应该的,我等着云景先生的消息。”谭峥泓道。
事情商量得很顺利,黄培成有心跟谭峥泓搞好关系,还问谭峥泓,要不要看《真假千金》还未刊登的内容。
这个故事,报纸上总共也就刊登了两万字,而他手上,还有四万字的存稿。
这些内容,他们报社的人都看过,他的朋友,以及一些非常喜欢云景的小说,专门找上门来,给他们报社捐了钱的人,也都看过。
昨日,一个一直在他们报社刊登广告的商人,就在他们报社,把后续内容给看完了。
谭峥泓很惊讶:“我可以提前看后续内容?”
“自然可以,不过只有一部分。”黄培成道。
能提前看一部分,已经非常好!
谭峥泓当即表示自己想看。
黄培成也不耽搁,很快便将费中绪送来的手稿给了谭峥泓:“谭先生,这是云景先生的手写稿,不能带出我们报社,你只能在我们报社看。”
“没问题!”谭峥泓一口答应,认真看起来。
而他带来的那个人,则跟黄培成商讨起购买英文出版权的各种章程。
商量好章程后,再跟云景说这件事,会正式一些。
谭峥泓到达《新小说报》编辑部的时候,桑景云和桑景英,已经将稿件给到洪永祥手上。
一并给洪永祥的,还有桑学文卤的猪蹄和蹄髈。
桑景云和桑景英每个周末到租界送稿件时,都会把洪玥的画稿带上,跟洪家也算是相互帮助。
但他们确实麻烦了洪永祥很多。
洪永祥是男子,送衣服鞋子这些不合适,桑景云就让桑学文做些吃的,她带到租界给洪永祥加餐。
这年头肉食不便宜,这也算是一份不错的礼品。
“多谢!桑叔卤的猪蹄真香!”洪永祥笑道,他最近手头紧,已经有几天没吃肉,这猪蹄对他来说,确实是好东西。
“我爹可是有秘方的。”桑景云也笑起来。
桑学文以前做纨绔时,会跟一些大厨打听他们的菜的做法。
这些大厨不一定愿意把秘方倾囊相授,但会给桑学文一个还算不错的方子,桑学文做的菜,口味也就不差。
桑景云给过稿件后,就打算去南城书局。
她要买新出的《西游记》连环画。
这部连环画桑景丽很喜欢,孤儿院的孩子也很喜欢,她每次来租界都会买。
“我与你们一起去吧。”洪永祥道。
三人就一起去了南城书局。
桑景云和桑景英在书局前面的书店买书,洪永祥则去找费中绪。
费中绪看到洪永祥,很是高兴,立刻伸手要稿件。
洪永祥将稿件给他后,他先把洪玥的画稿放一边,然后就拿着《真假千金》的稿件,去找南城书局的总编,和总编一起看更新。
洪永祥见状笑了笑,他在费中绪的座位上坐下,拿了费中绪桌上的书看。
放在费中绪桌上的,是南城书局印刷的《双面魔君》的第一册。
当然,书版叫《无名诀》。
《无名诀》这套书,不算标点差不多三十万字,南城书局分成五册来印刷。
这五册,每册都有不一样的封面,里面还有一些插画。
这都是洪玥画的,画里的人物非常帅气,让人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
这书的内容和排版,也很讨人喜欢,更让人惊喜的,是这套书在印刷时,加入了全部标点。
洪永祥早已看过这书,翻开后,却还是不知不觉看下去。
“这书不错吧?”费中绪的声音响起。
洪永祥回过神:“是不错。”
“这书一套五本,我们卖一个银元,是不是很划算?”费中绪又道。
这价格并不便宜,但如今市面上的书都很贵。
这套书用的纸张很好,还加入许多插图,一套卖一个银元,相当于一本书两角,是正常价格。
洪永祥叹气:“我想买一套收藏,得攒攒钱。”
费中绪笑起来:“我送你一套!”
洪永祥谢过费中绪,然后将桑景云交代的事情说了:“桑小姐让你跟《新小说报》那边说一声,若是有人想要翻译《真假千金》这部小说,可以同意。”
“有人要翻译这部小说?”费中绪有些震惊。
现如今,也有一些他们国家的书被翻译成英文,但数量很少。
《真假千金》才写了这么几个字,竟然就有人要翻译?
“要翻译这部小说的,是开孤儿院的那位谭少。”洪永祥道。
费中绪早已从洪永祥那里知道谭峥泓这个人,得知是他,也就不觉得奇怪。
有钱人家的小少爷就是任性!
“我中午去《新小说报》那边转一圈,跟他们说一说这件事。”费中绪道。
洪永祥答应下来。
《新小说报》编辑部,谭峥泓拿着《真假千金》的手稿,有些恍惚。
云景先生的字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样,有些过于规整。
但这也说明云景先生是个细致的人。
而这几万字尚未刊登的小说,质量非常高。
里面有各种冲突,金月季还得到了俞少爷的看重。
谭峥泓越看,越喜欢金月季。
金月季在意识到父母不爱自己之后,并没有一味去祈求父母的爱,她会在心里想,你们怎么对我,那我也怎么对你们。
她一开始对父母充满期盼,后来却开始询问自己用的每一样东西的价格,打定主意以后要还回去。
总之,她的想法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不过谭峥泓自幼接受西式教育,又接受了很多新思想,倒是能理解。
他有些恍惚,是因为他看到了俞少爷和金月季的互动。
他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谭峥泓看完后,正打算回家,谭大盛找来那人就道:“谭少,我们请黄主编吃顿饭?”
对,应该请黄主编吃顿饭!谭峥泓一口答应。
见谭峥泓同意,那人就去找了黄培成,说了要请黄培成吃饭的事情。
黄培成已经弄清楚谭峥泓的身份,知道谭峥泓是从南洋来的富商的儿子。
若谭峥泓真的把《真假千金》翻译成英文,那对他们报社,是有很大好处的。
黄培成欣然应允,正准备和谭峥泓他们一起离开,就瞧见了费中绪。
他当即表示自己还有些事情,让谭峥泓他们先过去,自己过会儿再去。
谭峥泓他们并无异议,先行离开,而黄培成笑着走向费中绪:“费编辑!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黄培成把费中绪带到自己办公室,照旧是一手给稿件,一手给稿费。
紧跟着,费中绪开口:“黄主编,云景先生让我跟你说一声,若是有人要翻译《真假千金》这本书,你可以同意。”
黄培成闻言一惊:“云景先生怎么知道有人想要翻译这本书?”
费中绪听到黄培成的话,就知道谭峥泓肯定已经找过黄培成。
之前跟他擦肩而过的少年,多半就是谭峥泓。
费中绪道:“她就是知道。黄主编,想要翻译这本书的人,就是刚才出去的那个少年吧?”
黄培成被惊得说不出话。
这件事刚发生,云景就已经知道,他们报社里,莫非有云景的耳目?
之前云景提前知道血吸虫病和钉螺的关系,黄培成就怀疑云景认识一些做间谍的人,现在,他怀疑自己报社里,或者报社附近,有云景的人。
他的一举一动,莫非都在云景的关注之下?
他以后行事,一定要小心,不能再打着云景的旗号,跟别人要好处。
黄培成心情复杂地去找谭峥泓他们,跟谭峥泓说了云景答应让谭峥泓翻译他的小说的事情。
谭峥泓喜出望外。
黄培成见状问:“谭先生,你跟云景先生,是不是认识?”他不笨,自然知道云景消息灵通还有个可能,那就是他认识谭峥泓。
谭峥泓道:“不认识,我要是认识云景先生就好了,我非常敬仰他。”
黄培成还是不太相信,又试探了谭峥泓一番,结果发现谭峥泓来上海没多久,认识的上海这边的文人,就只有他的国文老师张先生。
那位张先生黄培成是知道的,对方一直很活跃,参加了很多活动,肯定没时间像云景先生一样,一天写四千多字。
所以,谭峥泓应当是不认识云景的。
他报社里的人,到底谁有问题?
因为工作量增加,近来报社很多员工,都不得不加班。
但此刻,黄培成突然不敢再让他们加班。
桑景云并不知道,在某些人眼里,云景先生更神秘了。
此刻,她跟桑景英一起,遇到了桑景英的同学。